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153章 专精技术

星辰大远航 第153章 专精技术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53章 专精技术

四十年来,得益于安稳的岁月、取之不尽的资源,人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的成就是瞩目的。

而如今,又过了三年,已经到了再次启航的时刻了。

沃尔夫1061 c的卫星上,但凡能搬走的资源开发厂房模块都被打包,然后通过轨道质量加速器发射到太空,在被装入货运飞船之中。

因为人类早在进行资源开采之前就给自己下了定性,所以在沃尔夫1061 c的卫星上,基本上所有建筑都按照可拆卸模块化标准来建造。

像基地、厂房这种,直接就由以间间可活动或可折叠的结构连接而成,可以说,这次人类离开之后,原本在星球上的东西,也就地基没挖走了。

就连轨道质量加速器的核心部件、可拆卸导轨之类的,到了最后都用火箭发射上太空然后带走了。

人类如此做,一下子便将原本热火朝天的星球变成回了原本的冷清。当然也有一些区别,由于人类的开采基本上都是不计后果的破坏性开采,但凡深矿基本上都直接上氢弹炸,所以当人类撤离之后,这颗星球表面地貌已经发生的巨大变化。

到处都是深坑沟壑,到处都是峡谷裂缝,到处都是山谷洞穴。

当然了,人类虽然如此大规模破坏性开采,但一颗星球真的很大,凭借人类如今的工业能力,纵然进行四十多年的破坏性开采,依旧没能将这颗卫星的资源开采完。

从轨道上看下去,顶多就地貌发生的巨大变化而已。

打包完成地面工程设施与各类设备、各类机器人,位于其轨道的中转站也开始改变自身,原本摊开作为物资接收港的结构慢慢被收拢,各个悬挂舱室也在机械结构的运作下缓缓收紧,以达到缩紧整体中转站大小的同时,加强它的结构受力强度。

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推进相关技术的发展。

自人类将自身定位为流浪文明之后大量需求‘模块化、折叠化’之后,在四十几年发展中,人类为此刻苦专研各种复杂精密度机械结构。

这使得人类在这一技术路线上一路狂奔,在齿轮、力传动、折叠、变形等应用上相比于其他技术可谓遥遥领先。

继续这么发展下去,兴许有一天变成一种特色科技也说不定。

而这种遥遥领先的应用在视觉效果上也十分炫酷,各类太空平台、人造卫星、地面建筑等等,在收拢与放置的时候,简直就像‘红警’游戏里的基地展开与收拢一样。

如果有空间科技,那动作估计看起来就跟变形金刚一样了。

当然,这个‘如果’实际上还相跟如今人类技术等级差了不知道N个文明等级,但也算是同等级文明中的专精科技了。

嗯.齿轮传动专精。

有了这种专精能力,人类下次再进行能源、资源补给的话,就不需要辛辛苦苦地从0开始建设各类厂房机械和采集基地了,直接登陆,然后以一艘艘登陆舰作为各类基地展开,再出动各种无人机、无人采集设备就可以进行大规模资源开采了。

用易凯的话说,就是人类几乎将‘红警’变成了现实。

当初听到易凯这么说的时候,岳渊还楞了一下,于是他又认识了二十世纪末一款名为‘红色警戒’的游戏。

岳渊曾了解过这种“专精技术”,其中的精密零部件简直令人烧脑,光是一个无人采矿车的折叠结构,里边就塞了上千个大小不等功能不一的齿轮。

在看制作机械结构过程的时候,简直就跟看齿轮世界一样。

据郁南风介绍,为了保证有些小齿轮能承受住力传动的强大压力,机械部特地用新型材料的边角料制作,为此特地研究出了一种反粒子切割技术,工本非常高。

也正是这种技术的出现,才让那种熔点高达1.5亿摄氏度的合金得以被二次加工。

目前,这种专精技术也被用在战术铠上,这将使得战术铠的各种动作更加像人,甚至有过之无而无不及。

而在沃尔夫1061 c卫星上的基地被收拢打包的同时,沃尔夫1061 c这颗行星上的基地也在进行同样的动作。

一批批登陆人员驾着新式宇航服,搭乘着运输艇运送最后一次任务获得的生物资源,回到登陆舰然后返回太空。

轨道上的空间站也在所有人员返回之后,开始改变姿态,收紧一条条展开的结构,然后启动引擎,缓缓使离行星轨道。

在驶离空间站的这一刻,空间站便不能称之为空间站,而是要改为生物圈飞船,盖因这些空间站本就是按照希望号飞船型号设计。

不过也跟希望号系列飞船一样,除了人类来到这个恒星系建造的第一艘,其他飞船都按照一级文明的标准建造。也就是说,现在一共7艘生物圈,有6艘是2200米长度级别的。

从外表上看,它们跟居住型飞船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它们也跟居住型飞船一样,一直在缓慢自传着,只不过自传的速度稍微快一些。原因是上面都存放着各种从沃尔夫1061 c行星弄出来的生物,而这颗行星的重力比地球大,为了让生物尽可能适应环境,只能让其转得相对快一些。

而这整整7艘飞船的生物,便是人类四十多年不断搜集的成果了。

上面不单有动植物,还有沃尔夫1061 c行星上的土壤、水等等各类无机物。人类还专门按照行星环境进行了单独设计,灯光照明也按照沃尔夫1061红矮星光谱进行设计。

七艘飞船就相当于打造了7个沃尔夫1061 c生物圈。

其实新政府也知道,四十多年时间而已,远远不能将沃尔夫1061 c行星上的生物资源搜集完毕,不过但凡人类能涉及的地方、能找到的生物,基本上都弄上了飞船。

当然,那种超大型动植物除外。

这颗行星上也有体型巨大的生物,虽没有蓝鲸那么大,但也有许多比白鲨还大的生物,而且基本上都是水生动物。这种生物太占空间,而且生存环境比较苛刻,人类尝试过捕捉圈养,但都养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