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1428章 尔来四万八千岁

星辰大远航 第1428章 尔来四万八千岁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所有文明都动起来了。

岳渊独自一个人坐在舰长室里,周围的景象被他调成全外景模式,通过这个模式,他可以坐在那里看到宇宙环境,当然也可以看到人类文明探测器接入的画面。

就比如现在,岳渊前面就漂浮着许多画面,画面里显示的全都是各个文明生产制造的画面,每个文明都在建设可能探索到真空零点能的实验设备。

而在这些画面后面,则是深邃的宇宙背景。

抬起手波动这些漂浮在半空的3D画面看了一小会,岳渊便将它们都扒到一旁,然后双手以放大画面的动作对着深邃背景不断放大、放大、再放大。

从全外景模式的显示参数变化可以看到,随着岳渊的动作,外景视角在不断拉近,而方向显然是银河系所在。

岳渊想通过这种方式再看银河系一眼,可惜他拉到了最大放大倍数依然没有看到银河系,这让他感觉到有些遗憾。

银河系到这里大约有7.5亿光年的直线距离,在天文尺度上很远,大远航组织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这里,但从望远镜的角度看,这个尺度其实是可以看到的。

可惜银河系被其他星河系遮挡了。

“自踏出银河系以来,时间差不多过去1.6亿年了吧”放弃观测的岳渊嘴里嘀咕了一句,他没有去看人类文明记录的时间表,但想想也差不多有1.6亿年了。

这是人类文明经历的时间。

时间跨度很大,都以亿年为单位了,可实际上从银河系到牧夫座大空洞边沿的过程,即便在航行过程中兜兜转转,这里停一下那里又停一些,还有很多绕道的路线,但耗时也不过千万年。

最浪费时间的其实是在进入大空洞之后,那段路程全是硬飞,基本上路有多遥远、有多少光年,就得飞多少年。哦不,加上停下来搞建设、补给之类的活动,还会更多。

当初离开银河系的时候,大家心里预期是觉得,六级文明拥有213倍曲速,抵达大空洞边沿大概7亿光年,算起来也就三四百万年。

但那是完全一次性直线曲速飞船抵达大空洞边沿的理想状态,实际情况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都一亿多年了啊.”

想了想,岳渊又感叹了一声,一亿多年啊,那是多么漫长的时光,但他总觉得大远航的前半段用时比进入大空洞之后的时间要长很多,实际上他的感官也是这么告诉他的。

大概是后期都在冬眠的缘故,这种历经时间长反而觉得过得快的感觉,让岳渊感觉到有些不真实,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一觉醒来就是傍晚,却会有种早晨的错觉感。

“时间,到底是什么呢!”

荒谬的感觉让岳渊开始想入非非,他虽然不是真正的大科学家,主要工作也不在科学研究上,但活了那么久,他所积累的知识实际上已经达到大科学家水平。

所以有时候他大脑里面的知识也会随着他主观的思想,在脑海里发生一些奇妙的联系。

岳渊并非停滞不前,他仍然坚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在过去的岁月里,人类文明的天才科学家已经换了好几批,都是顶不住岁月侵蚀而逝去,但岳渊却依然年轻力壮。

时间似乎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和他一样的还有陆筱芬。

当年那种红色气体的含金量似乎还在上升,很难想象那是来自一个四级文明飞船的东西。

如果不是怕自己醒着太久疯掉,在进入大空洞的那段岁月,岳渊都像试一试一直醒着看看自己能活多久。

直到现在,人类依然没有解开岳渊身上的秘密,只知道那一定是一种逆熵因子,但似乎跟大家掌握的逆熵因子有很大不同,可惜哪里不同却不得而知。

岳渊和陆筱芬实际上一直是人类生命科学院的研究对象,什么基因检查、精神领域探测、各种扫描都用过,奈何都研究不明白。对此,人类科学家只能认为,那玩意极大可能是某个掌握逆熵相关特色科技文明搞出来的东西,要不然大家不可能理解不了。

自从人类文明掌握特色科技之后,岳渊就不止一次在想:要是这玩意在天才科学家身上生效就好了。

可惜整个人类就只有他和陆筱芬有,两人也都不是天才科学家。

“也许是我还不够努力?”

岳渊摇摇头,回想起自己跟许多天才科学家交流的经验,想着自己跟那些天才科学家有什么不同。

他觉得如果自己能理解人类的特色科技,凭借自己这比乌龟还长寿不知多少倍的命,绝对能保证人类特色科技不断代。

可惜理解特色科技那玩意就跟掌握特色科技一样,跟玄学似的。

就如当年的龙星旅,他开始的时候也不理解,可突然有一天,他就理解了,就好像脑子忽然开窍一样,不讲道理。

胡思乱想没啥用,岳渊终于还是甩了甩脑袋,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甩开,然后关掉全外景模式,起身离开舰长室,去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该干的事。

人类文明对真空零点能的研究已经开始了,虽然一些特定实验设备还没完工,但各实验室已经进入工作状态,比如实现设计实验课题什么的。

星际政府一声令下,所有相关科学领域的科学家都投身其中,而岳渊的作用是指挥调度统筹全局。

实际上真空零点能这东西,人类在地球时代就已经发现其存在了,当时的荷兰科学家卡西米尔提出了一种检测这种能量存在的方案,即是众所周知的卡西米尔效应。

自那以后,人类就知道,真空中两片中性金属板以极小的间距平行相对摆放,金属板之间就会出现吸力,这种经典力学不会出现的现象,就是卡西米尔效应。

人类也将之称为卡西米尔力,是真空量子涨落的一种表现。

人类早已认识到,所有的场都存在涨落,尤其是电磁场。在任何给定时刻,量子涨落的实测值都存在一个常量,即便处在绝对零度状态也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