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星辰大远航 > 第132章 各类风格转变

星辰大远航 第132章 各类风格转变

作者:切割磁感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3:0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32章 各类风格转变

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虽然生物学家们早已饥渴难耐,几乎每天都要从希望号舷窗对着沃尔夫1061 c行星望上几眼,但程序就是程序,该等的还是得等。

按照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人类将以希望号为依托,首先在沃尔夫c-1上进行基地建设,然后再利用其资源,在其轨道上建一个空间中转站。

接着在利用这个中转站摄取沃尔夫c-1星球上的资源,进行更大规模的太空建设,太空船坞、太空工厂、太空实验基地.一系列配套设施都要建。

而在规划这些功能设施的同时,按照原本的计划,人类同时会通过空间中转站转运资源,在沃尔夫1061 c行星轨道上建设一个大型综合空间站。

这座空间站将作为后续人员登陆沃尔夫1061 c行星的跳板。

之所以要建成大型综合空间站,是因为后续针对沃尔夫1061 c行星的一切研究,都要在这个空间站上进行。

不过考虑到今后人类不会在这里常驻的问题,这个大型空间站的方案被否决了嗯,否决但也不完全否决,替代方案是将大型空间站设计成如同希望号一样的飞船模样。

该有的聚变推进器都要有,设计图更是直接上‘希望号’的,等于说是要再建一艘希望号。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以后人类走的时候,也将这个平台一起开走,毕竟这么一个综合空间站用了就丢实在太浪费了。

这个替代方案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也正是因为这个方案,人类对其他太空建筑设计也进行了此类考虑。

原则是能打包带走,或者干脆就能直接开走。

经过这么一打岔,人类的设计的各种平台彻底转向了另一个画风。

传统的太空船坞很快就被加上个各种各样的buff,预留推进器位置、全拆卸模块化这样的要求必须有,而因为要实现今后用推进器开走的缘故,太空船坞的主体机构也被要求使用强度更高的合金,还有给船坞加上一个操作中心,以便控制以后装上去开走的各类推进器。

既然推进器都装上了,那怎么能少得了燃料舱呢。

于是乎,本来一个简单的太空船坞,一下子被上这又加那,都快变成大飞船了。

这么一搞,人类干脆决定,搞一个大型可移动式船坞。

设计方面倒不是问题,因为之前人类发现自己的材料技术能建造更大战舰的时候,就已经对大型船坞进行过相应设计了,现在只不过是在原先设计图的基础上增加各种功能罢了。

可以这么说,之前的太空船坞就相当于一栋毛坯房,现在则是要进行精装修。

这么一来,太空船坞在图纸上样子,从外形上看就渐渐变成了一艘庞大的中空飞船。

在同时满足航行需求和人类材料工艺极限的条件下,移动式船坞的长度达到了一千八百米,宽度达到了一千五百米,高度九百米。

当然了,真实的船坞并不是四四方方的,而是一个如同鸡蛋一样的椭圆求,这是出于加速度力学考虑。

而因为是中空,如此一个巨无霸的质量其实并不是很大,符合力学机构的外形设计,加上由数根高强度合金从其外表面支撑着,完全能承受得住推进器带来的高G加速。

它的上下分别被装上三台核聚变推进器,左右各一台,因为宇宙环境是三维空间,所以它还有首部尾部上下方向的辅助转向推进器。

在计划中,这个移动式太空船坞以后将会随着人类离开这里,而在沃尔夫1061恒星系,它将被用作建造新式战舰的平台。

人类虽然不会在沃尔夫1061恒星系定居,但却也不会很快就走,最起码会呆二十年以上,如果没有意外,可能还会更久。

因为沃尔夫1061恒星系实在太好了,有近乎无尽的资源,又有一个可供人类获取的生物圈资源,简直是天堂。

在这里,人类可以补充因失去地球而损失的生物资源,还能繁衍生息,扩大种群数量。

人多了,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像一些因为不是当务之急而导致之前一直没有人研究的分支科学,也可以在有人的情况下再次纳入科技树研究之中。

有了人之后,人类就可以建造更多的战舰,更多的居住飞船。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有一艘孤零零的希望号。

这一切,都需要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

虽说旁边有‘银雾意识体’,又有银河系轴心联盟的广播,但人类已别无选择,只能期待将要发生的一切慢一点到来。

除了太空船坞被设计成移动式的之外,像用于中转物资的空间站也被按照这个理念设计。

能模块化、能打包带走、能装上引擎开走,成了人类未来设计各类功能建筑的基本要求。

甚至连地面资源开发基地和各种资源采集设备也最大程度上进行了这方面的考量。

于是乎,人类在不知不觉之中,从一个定居型文明向游牧型文明转型。

其实也不算不知不觉,新政府领导层与各领域科学家早就意识到了这种转变,但都没有去干预,反而是大力推进与支持。

新政府还专门在这方面做了宣传工作。

谁都想寻找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定居,但没有办法,这片危险星域不允许人类定居下来。

有了这样的认知,人类便需要更多的居住飞船。

在规划之中,新政府认为人类在沃尔夫恒星系发展期间,除了希望号,至少还要再拥有5艘居住飞船。而且这些居住飞船不会像希望号这样变成综合性飞船,而是真正的专门的居住飞船。

这些飞船将会比希望号还大,能容纳更多的人口。

如此一来,就需要配套各种专职其他类型的飞船了,像侧重于容纳各类科学实验室的科研飞船,侧重于工业生产车间的工业飞船、侧重于材料加工的飞船等等。

既然要将来要走,那人类社会该有的东西都要在飞船上实现。

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类在抵达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不至于什么都要重头开始制造。

而从另一个方面看,‘能模块化、能打包带走、能装上引擎开走’这样的功能要求,也会促使人类在折叠机械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在工艺上,机械结构必须还要更精密、更精细、更方便。

当然,在这样的要求下,人类各类机械设备的结构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如此,便也迫使人类专研更加智能的人工智能。

正所谓一发而动全身正是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