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 第四十六章 盛世浮华(二)

正月十五i元宵,夜。

宣德门前两丈余高的枋木露台上,四角分置金炉十数尊,黄檀木清香馥郁满台。扶手围护上结彩环灯,流光溢彩。教坊司的婀娜舞ji在其上翩跹起舞,轻纱慢拢间、随着歌声时起时落,下边人头攒动,嘈杂声切,喝彩欢呼声此起彼伏,而东西两廊的红罗彩棚内也有些许掌声传出……一切的物与事、尽数掩映在背后直逼天穹的鳌山灯华内。

辉煌比昼、盛世如嫣。

今i元宵事务最为繁杂的、除了总领京师治安的府尹王震,便是总管一切大小事宜的驸马都尉王诜了。此时他面朝巍峨高耸的宣德城门,鳌山盛景磅礴大气,两边百僚臣官赏灯观舞的气氛、让这里霎时蓬荜生辉起来,耳边的嘈杂声、眼里的红灯金樽……

这可都是自己cāo持组织起来的~~

这种成就感、令这位驸马都尉不觉豪情万丈……不过,很快代替的便是接二连三的状况,一个个衙差下属气喘吁吁到他这边报备,“什么相国寺的山棚架子倒了,那几百盏灯笼全烧了,场面混乱,急需调拨人手过去收拾残局……”还不带反应过来,便是另一边飞马报来,说是“郊社祭堂那帮戏班子把点上的元宵灯丢对面的大辽使馆里了,结果现在两边人打了起来…”……诸如此类的扫兴事如钱塘浪cháo般一浪高过一浪、令人应接不暇,一下便将他忙的焦头烂额。这新帝即位新年,要是这个元宵灯会出大篓子,那可是大不吉利的事儿,以后就等着皇帝给你穿小鞋吧……鳌山露台这边歌舞刚上台,又是几个艺伶落了洞箫、断了弦…

“曹立!赶紧带你人回去拿,给我上点心、有点谱行不行?”

王诜真想给这教坊官一嘴巴,那人诺诺的就要转身,“等等~~回来!”又赶紧叫回他,“…来回一趟还得去批谱牒、又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这节目编排官家可都是过过目的,误了时辰谁都担不起,这样……你直接转去东街聿林巷那家甘记曲乐铺拿,我与那店家相熟,你拿我扇坠去将缺损的乐器先补上……”他拿扇坠锤了记他脑门,“你就不能给我省点心!!”……那人心中惶惶的领着一干教坊侍从“夺路而逃”,涌进了宣德门前的御街人海里……这小王都太尉可真是越老越惹不起……

一帮废物!

王诜心情正是不佳,这身后却传来一声“爹~~”的唤声……王诜连头都懒得回,顶着人声鼎沸的四周环境往前面露台走、身边五六名教坊司的从官紧步其后。

“看着爹为这些琐事cāo劳,当真令儿唏嘘愧疚,此时方恨才之所限,不能为爹分忧。”

这后头跟上来的乃是王诜二子王缙,其身后又是府里一干家仆,小心的在身后伺候着。由于长子彦弼早夭,其后长公主又无所出,所以这王缙自小受尽宠溺,xing格方面、也是可想而知的……至于才干……其它没学会、倒把他爹那套放浪形骸的生活作风给学了个底朝天。流连烟花、盘眷软榻,如今已快而立之年,却只是因为皇亲国戚的身份、荫补了个开封尉,也就管管烟火缉盗之事,不过他个人倒是很满意这差遣,确实、逛勾栏瓦肆的理由便正当了许多。

今儿元宵,作为府衙官的他,本来也有的是公事忙,这各个瓦子的治安便属他分管,不过……很显然以目前的状态……

“一天到晚没个正形!”

王诜嘴里教训,正好旁边有人递上来牒谱…“如今你也不小了,以前犯错还可说是年少无知,但这十多年下来、还是这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我看等我这老骨头走了,还有谁罩着你!”他合上文牒,低头与旁边交耳两句,那差役点点头、应诺而去。

王诜也是恨铁不成钢,虽然他自个儿在生活作风上也是一塌糊涂,但最起码他诗词功底扎实,再怎么不济,在馆阁做个校检还是没问题的。可这仅剩的一个儿子却这么不成器,实在是让他心忧。眼下也是老生常谈了,对于这儿子……早就没什么心力去管教了。

还是宝安去的太早了啊~~~现在倒是怀念起发妻蜀国长公主了……

此刻他心思正是凝重,不想身后却满不在乎…

“怕什么爹,还有表弟在呢~~”

“你!”

他脸都涨红了,气得扬手就要给儿子耳光,那府里的家仆赶紧上前拥住他,嘴里替着王缙叫饶、望请老爷息怒什么的~~王缙却是习以为常,摊了摊手,“爹就勿要白费口舌了,以前娘在的时候都管不了我,还不如让儿好好风流快活一下……”

“你!”、“老爷息怒、小少爷是无心的!”这王诜被旁边拉住、这耳光迟迟落不下来……这下王缙也不敢在造次了,“好了好了、爹~~是儿错了…您就…”正当他要弯身告饶之际,这左脸“啪”的一声清脆、不知被什么打中,而后滑落下。

“什么东西!”他暴躁地摸了摸左脸颊,油腻腻的……低头往脚边一看、是一张啃过半口的葱油饼,远处鳌山的灯光映过来,还隐隐泛着油光。

他一脸yin沉的抬头望过去,见正对面的官僚彩棚那儿,一少年坐在棚下木台上,小腿儿摆啊摆,无邪的样子。

……

……

虽然已近而立,但王缙的xing子却实在难说沉稳,如果不是家仆死活拉住,便是要上去抽那小子耳光了。王诜倒也不是真的大方到儿子被人丢饼都不在乎,只是他望去时,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身轻罗白衫的少女在和旁边的少年说话,少年好似还很委屈的解释什么,旁边几个文士打扮的老儒也是在那哈哈大笑。王诜明悟似得点了点头,哦的一声~~是李家人。随后便将暴跳如雷的王缙压了下来,这儿子实在是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天生的吃不得半点亏…

“好了!”,“爹你…”,王诜脸一沉,王缙也只能一脸索然让左右松手……“人家不过一个孩童,这么大人了,也该有些分寸了。”王诜的这些话,对面也只当耳旁风过了,反正心里已经计较好了,哪i一定要找回场子来,李家人……哼~~要不是上面有意思,早就把那小娘皮给做了,在老子面前装贞女,呸~~

王缙心里的想法这做老子自然有数,拿着不成器的目光扫了眼王缙后说,“既然你没心思做巡察,那就在这边给爹看管一下人员秩序,估计到时候官家要见你,别乱跑了。”王诜也算是语重心长的交代了,不过对面却是摇了摇头,“表弟无非是训斥几句让我好好做事的话,还能有什么?都听腻味了……”他有些不以为意,“…而且过会儿我得去撷芳楼赴会,潘楼那贱人给脸不要脸,还真把自己当花魁看了……”他嘴里说着,王诜却是暗下摇头……“爹你可知道,今儿我把矾楼没去成的那票子穷酸都糊弄去了撷芳楼,嘿~~我就要让那贱人知道、没有我王缙,她拿什么压矾楼那姓李的一筹~~”

这时城楼那边急匆匆的跑来一黄门传来口谕…

“小王都太尉~~官家有谕、让您即刻上见。”

……

……

这宣德楼城门之上,左右屋廊扶柱皆是垂黄缘饰,用黄罗设一彩棚,帘中看一御座、两凤位,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巍然有势。两朵楼处各挂灯球一枚,内燃椽烛、照数十里,帘内尽是**嫔妃的莺燕嬉笑之声,也有童心未泯的、撇下一众的姐妹,偷偷攀着城门雉堞往下看……

“佶儿是何事如此可乐,可否说来与老身听听。”

这宣德城门楼,夜风习习而来,吹起这垂黄丝绦缕缕飘动。这黄罗彩棚内右侧凤座的是当朝太后――向氏,其发饰九凤绕珠缠丝珍珠钗,凤冠巍峨、曜i生辉,身服金底凤纹团簇攒边的大袖玉锦袍衣,一派母仪天下之态。两边的宫婢伺候的很是谨慎,皆是由于近来向氏身体抱恙,今i元宵灯节也是勉力强撑着上来,本来徽宗还是极力规劝的,不过老妪说了……“这个年纪,也差不多了,能看一年灯节、便看一年灯节,佶儿孝心老身明白,只是这天命之事不可强求,勿要再多言了。”……这便是把徽宗的规劝打了回去。此下城上风大,旁边的宫婢不敢马虎,赶忙小心的给向氏肩头加了一件貂绒细软。而向氏虽是sè衰病态,但此时却是饶有兴趣的观望着楼下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待得耳边听到徽宗的笑声,才略有好奇的问过去…

“佶儿是何事如此可乐,可否说来与老身听听。”

徽宗一脸趣意的屏退身边来传话的内侍高班……“去让张裕安排一下,那个小看守、就留福宁殿伺候笔墨了。”待那内侍应诺退去,徽宗也是颇有兴致的与这向氏解释……

原来是前几i内务库房在清点库银时发现少了两万两,但左右查不出是如何失窃,于是便拿了当夜看守的那黄门问罪,吃了两顿板子,这几天都榻上直哼哼。不过怪事年年有,这今早内务府清点的时候,又发现没缺,结果这笑话便闹了出来……感情是库点出了差错,那小黄门倒也是冤枉的很。于是徽宗就将他提到身边伺候,也算是一种抚恤了,当然……更多还是因为徽宗觉得有趣罢了。

旁边向氏听了也是老颜开怀,摇头笑了几句糊涂事。不过唯独这左边凤座上的皇后王氏、一直是面容寡淡的模样,虽是一身的锦衣华服,凤冠玉胜,但很显然…是被冷落到了一角。此时城楼上夜风渐凉、猎猎声响,便是管身边要了帧风要给徽宗披上,不想却是被徽宗皱着眉头推了回去…

“不用了。”先是把立场摆明了,而后才解释,“…朕chun秋正盛,此些薄寒有甚可惧?”但瞥见王氏颤颤地咬着唇角,一阵的心烦、“好了好了,我披上就是~~”这时却是连朕都不用了……

过了阵儿,身边又有内侍递给徽宗一叠椒纸,“官家,这是前儿几位大人的《德训》……”徽宗接过来稍稍翻了两张……倒也是抄的工整。而后又递了回去,笑着扭过头与这向氏说话,“娘娘这几i凤体违和,怕是不知道这满朝文武可是趁机怠工啊……”,向氏纳然,“佶儿此言何意?这朝中又有何事?”这徽宗便把那官员上朝打盹儿的奇事说了,“也不知晚上是去了谁家做蟊贼,这一早的、一个个面无神采……昨儿更是离谱,有两个修撰连早朝都告了假,直接附了两篇德训在我案头。”他自己说来都觉得好笑,甚至连罚处的念头都懒的生了。

“哦?”向氏也是乐了,“竟有此事?”想了想,便揣测出了合理的解释,“年节期间,那些士大夫们怕是拜门访客频多,疲累了身体,等今儿元宵一过,应该会慢慢恢复过来的,佶儿可勿作它想。”

徽宗点头应是,而就这时,刚才下去传旨的内侍高唱着回来了,“官家,小王都太尉到了。”他让开身子,这后头的王诜便上前向朝徽宗太后以及皇后王氏一一行礼,完毕,倒是徽宗先问话…

“怎得不见子绅?”

他问的自然是自己那表兄王缙,以前经常去他姑姑蜀国长公主府上串门,也没少和那纨绔表兄打交道。对于他这表兄xing情为人,心里倒也是明白,听说十年前吃过次教训,还是那时候高太后出面压下来的,不过瞧他现在这样子,也看不出多少长进来,倒也算是跟他爹一个模样了……

王诜就知道这徽宗要问起那不成器的儿子,眼下倒也不必遮掩,便直说应了撷芳楼的邀帖,赴文会去了。徽宗听了到是忍不住笑起来,调笑几句王诜教子不严,而后又说…

“这元宵之夜,京里的青楼酒店遍开文会,每每都有那妙词韵闻传出来,可万万不能错过了……”徽宗说起来可能也是想起了少年时光,极为欢快的模样,“这样、吩咐下去,今晚各酒楼的文会若是出了什么新奇事儿、或是好词妙句,皆要第一时间飞鸽来鳌山露台这边与众共赏……”,“不…”他立马就想到更好的主意,“…就由朝廷这边派人、以示公正,咱们也可以趁这机会看看……京里那几个红姑娘里、哪个才是风头最盛的……朕以为、底下百姓也是乐意见的…”

王诜心头一震,这是变相的花魁赛啊~~~这下可玩大发了。本来这元宵文会便一直是几个青楼行首较暗劲的战场,今儿若是朝廷公开对全城布榜……那可真是~~~会出大乱子的……他不禁暗暗捏起袖口擦汗,看自己这侄子此时脸上的表情、好像…真不是在说笑……

……

……

宣德城楼下,在鳌山灯华的映照下,左右两列的红罗彩棚里滔滔不绝的议论声斐然而起、甚至是一浪高过一浪,随后便有十几个年老的台谏官出席,甚至是来不及穿上木屐就巴巴的跑到城楼下求见徽宗,还有一些学士院的老头、馆阁的直讲酸儒,一群斓衫淄巾的文人们堵在了城门楼下。城门前顿时混乱起来,这些人不是升斗小民,而且嘴皮子又是厉害的很,那些五大三粗的城门守卫哪里禁得住他们这番狂轰乱炸,领头的十将都虞候们开始还好言相劝,后来直接就亮出刀来……可这帮老骨头还真不怕你拿刀吓唬、软硬不吃……正当两难之际、身后千斤重的城门“吱呀――”的开了,里边出来一班黄门内侍,带头那押班捋起拂尘、高声宣谕…

“尔等肃静!”

这高亮庄重的斥责出来,让这些老头儿立即停止sāo动,竖起了耳朵……

“传陛下谕旨:元宵佳节,乃万民享乐之i,司理文雅谐趣属行乐常事,造福天下百姓、惠泽后世百年,卿等勿须多言,回本安坐即可,若再有诽言参奏者,按滋事扰民同罪,仗一百、徒三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