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多意外(上)

今夜的月亮被乌云时时遮蔽,月光变的迷离起来,暗示着有雨的明晨。

“几位可要快点,出了事儿我们可担当不起。”

随着吱呀的一声门开,外头黯淡的月光透进开封府衙的牢狱前道,在牢头的引领下,李家一众慢慢的往深处走。寂静的牢狱里,此时只有鞋底碾过草芥的碎裂声最为清晰,这让人不觉有些发冷。虽然他们也知李清照不会有事,但在王素卿强烈的要求下,也只能动用人脉走通了府尹这一关,这才换来了眼下这小半时辰的见面。

“明儿李家娘子就能回了,几位老学士又何必再花这糟钱。”领头黑底红边的牢头拿着火把给他们引路,火苗发出的光将面前的黑暗寸寸逼退。

王氏面sè凄然,“这地方太yin湿了,你怎么舍得孩子呆在这种地方~~”她虽是继母,但多年生活来,感情也完全不落于寻常母子,叨扰来叨扰去,李格非也只能随她说了,不过也没说多久,牢头就已经在一间木栅监牢前停了下来,他拨了拨眉前高度处的油灯,而后解下钥匙把门开了。

“时间不多,几位抓紧了。”

他这话才刚出口,李家一众就已涌进了监牢里,还有晁补之、吕希哲两人,这回是多呈他二人的人情才走通了府尹,如今跟着进来瞧瞧这他们素来喜欢的丫头,自然是合情理的。

母女相见,免不了是两眼汪汪的场面。

“安安~~”。“姨娘?你怎么来了?”

王氏将臂上别着的食盒取下来,掩着眼角的,把里头几样jing致的小菜取出来给她吃。“你这丫头,吃苦了吧。”她把筷子塞进少女手里,示意着多吃些,还忙手忙脚的舀着莲子羹给她吃,生怕是漏了哪一样。

府衙的监牢少有人羁押,所以里头灰尘旧垢极多,枯烂的草芥蒸出来yin湿的气味。就像是把头按进了烂泥那般难受,还有这周回不足十余步的牢房,只有斜上角处开了个泥栅窗通气。这对于人的生理需求来说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哪怕是寻常面sè极好的李清照在这熬了两夜后,也是露出了疲态,王氏泪眼婆娑的给她将青丝上的碎屑拣掉。又将肩头的绒帧解下来给女儿披上。这连蜘蛛网都没的破地方,真是看得她阵阵心酸。

李格非、吕希哲几人则是在边上说着明i宣判的话,眼下谁都拿不定皇帝究竟是个什么意向,不过不管如何判处,也都是建造院和苏进的事,就是可怜连安安,平白的受了这等委屈。

晁补之素来不喜这种哭哭啼啼的场面,所以还极为老顽童的蹲了下来。看着李清照吃糕点模样笑,“今儿你老师来看你。怎么都不露个笑脸。”

少女舀了口汤羹,把这团温和咽下去后,才抬头看这面前与她大眼对小眼的老头,眨眨眼、瞥过头。

“你又不是店家,我干嘛对你笑。”

“哎!你这丫头可真是……”、“好了好了~~”李格非将这老友拽了起来,都什么时候了,还有闲心跟小辈闹。

王氏虽知这女儿是在闹气,但听到这些话,始终是心里不快,不过还不待她多说规劝,牢头就已经在外开始催了,就像是催命一般的令人厌恶,几人匆匆交代了几句,少女也是嗯嗯的点头,很是乖巧,落在最后而去的王氏耳语道。

“安安,这回救你出来,赵家可是花了不少力气,其它的姨娘就不跟你多说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到底哪个……才是真正对你好。”

少女微愕地一直睁着眸子,怔了会儿后,才轻轻的点点头,示意明白。

这家人探监虽然让她心里暖和,但始终……没有那种热热的感觉,她蜷起了眉头,有些淡淡的失落。月光偶尔能从上面的小窗子里透进来,不过却是yin寒,这就使得她不得不将肩上的帧风裹紧了。

这里晚上yin气很重。

忽然,有一阵亮光从夹道里透过来,继而才传来牢头的声音,“苏郎君不要说笑了,一个牢里当差的有何前途,只求混个温饱就好……”她不知道为什么这牢头对苏进这么多话,似乎还是很熟络的模样,直等到一阵锁眼转动声后,那牢头才停止了碎言。

“我前头看着,苏郎君自便。”

虽然府牢光线偏暗,但她还是瞧见了那牢头把钥匙交到苏进手里的动作,之后……就不知道了。因为她选择把眼睛闭了起来,紧紧的贴住身后的泥墙,墙面的冰凉让她的心弦攸的吊了起来。

嗯!

一阵温热抚上了自己右脸,顿时背都绷直了。

“以后要好好的。”

她能感觉到对方手心的粗茧,磨的自己有些疼,疼的就想掉眼泪,但最终还是被她忍住了,她以为对方会说些什么,但等了好久,等到自己手都开始凉了,但还是没能等到一些别样的话。

这时耳边传来一阵衣摆窸窣声,她知道是对方起身要走了,而她那紧紧吊着的心也开始慢慢软化下来,可就这时候,忽然的……

脑袋“嗡的——”的一片空白,额头上,被印上了一个浅浅的吻,或许说……有些干涩,她思维都已经模糊了起来。

“以后要好好的。”

许久……当她尝试着睁开眼时,监牢里只剩下寂冷的黑暗。

就这么走了。

……

……

这同样的一片夜空下,仰望着看的人也是各种各样。

皇宫内禁里,被急召进宫的蔡京此时也终于长长的吐了口气,他望了眼被yin云遮蔽住的月亮,心下的情绪。就与城墙头上猎猎翻飞旗帜一般。不过他并没有滞留太久,随后在家奴扶持下上车而去,只留给宣德门一地的烟尘。

明天。有雨。

……

……

当时间回溯到月光被yin蔽前,可能一切就显得明朗化一些。

福宁殿里,已经屏散了闲杂人等,只留下一个添茶的高班伺候,四围窗牖已经拉下帘帷,这样可以让里面的光亮更加密集些。

一君一臣,隔棋案对弈。背靠三架两叠高红金烛,添茶的高班奉茶之余,便起身将燃尽的蜡烛重新续上。这点点竖光在背后摇曳,光晕渐染上暗红的檀木秤面,上面黑白二sè玉子盘亘交错,局面的紧张也正如二人脸上肃穆的神sè。

当最后一枚棋子堵上空缺时。两人同时收袖罢手。不问输赢,只谈棋法,但今儿召这蔡京进宫可不是来谈棋论道的,话到深处,也就可以很自然的将目前的这番困境引导出来。

青玉镶嵌的鹧鸪盏内,青润的茶汤围着中心旋转,蒸腾出婀娜多变的香气。

“官家当局者迷而已,古今能集大成帝王。莫不是勇果伐善之辈,秦皇汉武、魏祖唐宗。哪个不是踏着强权而上,今龙舟之误已成,就不可再有优柔之态,即便是民间有声、三省有异,也要靠强腕将它压下去,不然只会落个多面不讨好的局面。”

“这……”徽宗收棋子的手顿了下来。

“三省那些老东西自视甚高,以为天地任它周旋,且不知官家早非当年王孙,这次龙舟之事也正好让他们认个清,官家是他们的主子,是天下人的主子,可不是他们手里的扯线木偶……如今章老新故,太后病重,所以这内外之柄更要握在官家手里,切不可让外臣有何觊觎之心。”

徽宗捻弄着棋子不说话,但眉宇间的舒展已经将他的一些情绪透露了出来。

“卿所言虽是有理,但毕竟有悖常德,怕……”

“臣有一法,可全官家心意。”

“说。”

……

……

“庚辰年建中靖国五月初九,宣判端午龙舟一案,堂下听判!”

开封府衙前拥挤着前来旁观的百姓,这些平头百姓对于如何宣判一品斋极感兴趣,官家是否会因惜才而饶恕了苏进?这位市井人物可是会因此而一步登天?这样的疑问让他们不惜冒着小雨也要赶过来听。

尖锐的倒设据架将一众百姓挡在衙门外观看,他们身后是灰蒙蒙雨,淅淅沥沥的从天上倒下来,并且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府衙高正威严的官匾下,极为整列的侯着一排听审,按照正常的主次关系从左自右而列。

工部侍郎郭知章作为此次工事的主管,自然无疑是排在第一的,而实际主管高俅就位居他右,再往后就是建造院大小从官,众人的目光直到最后,才瞄到那一品斋的苏仲耕。

他把伞收了起来,别在手头,伞尖都没有抵在地上,看似是很忙的样子。

由于堂上的王震是代帝宣判,所以两列旁听的三省大臣一个不少,在这敏感的时期,哪个都不会不给皇帝面子。他们有闭目养神的,有斜眼看其他的,也有确实无聊的,就看着堂下几个犯人忐忑的表情,或许觉得有趣,就与旁边说笑两句。

对于堂前曾布韩忠彦这几个宰执而言,就是摆明了来看皇帝是怎么惹一身sāo的,原本这只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作为皇帝、私下惩戒一番就可以了,非得这么高调的摆到台面来,最后还不是被整个朝廷看笑话。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到这里了,皇帝当然不可能再硬往下做,最后鸡飞蛋打,谁都落不到好,真是何苦。一念到此,他们几个也都笃定皇帝会大事化小,尽可能把事件的影响压到最低。

王诜及其子王缙今i也在堂前旁观,对于徽宗极为了解的他们自然不会同这些宰执所想,要是真个轻放了苏进,那岂不是给自己打脸,端午观龙阁前的雷霆震怒更是给世人留下笑柄,所以王诜极其笃定皇帝会严惩苏进,说不准会判个流放,也省的他再动手了。

李家的一众此时也在府衙门前拥攘着,他们可不是来看苏进被皇帝如何惩办。而是来等府衙宣判李清照无罪的,还好,没有让他们等太久。府尹王震重述了一番案情后,最先就是澄清了李清照的清白。

“……多方取证,均无显示李氏女有参与龙舟立项,是故经府院都曹决议,李氏女乃谎称罪责,不可取信,念其年轻识浅。朝廷不予追究,给予当堂释放。”

这判词宣下,李家人算是缓了口气。也顾不得其它,领了谍谱就去府牢救人,赵明诚也是跟着一同去了,只剩李霁和李格非两人在堂上撑撑场面。李霁与苏进总算是有些瓜葛。虽然有忌于苏进。但也不希望他因此受责,不过当他把眼睛瞄到旁边的陈家人时,不免是皱起了眉头。这陈家人可一点都没有等待宣判的焦躁感,一个个面sè沉沉、一言不发,仿佛已经知道结果似得。

不待他细想,堂上已经开始宣判,府尹王震今i着一身带鸟兽补子的绯红官袍,腰佩金鱼。头上戴方直硬幞头,两脚平施上折。巍巍然,稳如泰山的神态。

他手执判词,朗声乾坤。

“兵部侍郎郭知章督促不力,查纠失当,乃致龙舟沉没首罪,本因贬黜,但顾念其年事已高,平素爱国忠君,故判:权领工部事,但降轶朝散大夫,罚俸三年并去子嗣荫,特此为诫。”

郭知章神sè微异,但还是跪伏下来,“臣,郭知章,必当谨诫圣谕——”他高声领旨,一点不满都没有。

这第一波判词下来,就让底下开始躁动了,这苗头可不对啊。尤其是对堂上旁听的大臣而言,他们本以为并无参与的郭知章也就罚个俸而已,没想到居然判这么重,子嗣荫丢了、官轶降了也就罢了,连侍郎官都变待阙了,这可真不是什么好兆头。

在尾的苏进瞄了眼那郭知章,有一丝淡笑流逝嘴角,留党观察啊。

“御鞠队领事兼勾管龙舟项主事高俅,采用图纸不当致龙舟建造出误,本罪不可恕,但顾念平素尽忠职守,从无犯纪,故判:罢蹴鞠事,逐于御拳馆面壁三月并罚钱一千,特此为诫。”

“臣高俅谢陛下恕~~”

外面人头攒动的百姓中也有喜好蹴鞠,一听高俅丢了官,立马就是交头接耳起来,看来这次皇帝是动真格的了,京里谁不知道这高俅极受徽宗恩宠,如今就连他也免不去罪,可想而知皇帝对于此次龙舟失利有多震怒。

而后就是那几个建造院的从官,与高俅一般,尽数丢掉了官,这场严厉的整顿之风让在场的这些朝臣都不安了起来:这未免也太严厉了,不就是龙舟失利么,以前也不是每次都能夺魁,怎么这回这么较真了。而那些知道实情的官员却如何也做不出欢愉的表情了,没想到皇帝竟然下这么大决心,这是要一黑到底啊。心念到此,他们也是赶紧把嘴闭上,免得消息外漏了出去,自己也得遭了鱼池之祸。

终于轮到最后一个了,朝堂的这些重臣、外头的百姓都把目光看了过来,甚至是上面宣词的王震也多瞄了苏进一眼,原本对于这书生还是很看好的,如今……可惜了。

“商户苏进上前听判!”

苏进上前一步,把雨伞换到左手拿。

“一品斋店主苏进不善舟建却硬设图纸,且事后监察无为,致龙舟失事、国体毁伤,乃大罪无赦之恶,为免它i贻误社稷,故判……”

所有人的心都吊了起来,人家已经是平民了,还能怎么判?

罚没家财?流放边境?还是秋后处斩?

按着前面几个措辞严厉的判罚,估计是轻不了了,可即便当堂的所有人都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这判罚给震到了。

“故判……三省,永不叙用!”

这铿锵有力的判词说出来,就连堂上几个宰执都皱起了眉头,这确实超出了他们的预估,以他们对徽宗的理解,不应该会这么判的。这当中就得属安焘最为不解,他把目光望到苏进脸上,见对方完全不以为意,心下便知必有隐情,也就暂时不去想了。

堂前的李霁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

永不叙用!这得要多大的罪才能给出这等判词!太不合情理了,不过还没等他消化完这份惊讶,上头的王震却是突然把话头转向了他。

“军器监执笔李霁上前听旨!”

李格非急了,这跟他儿子有什么关系,不过他的急躁却被堂前微笑的王震压了下去,而之后的内容也这证明了这确实是件大喜事。

“今有李氏二子李霁恪守军监职事,奉禀法纪纲常,在新式火药的研究中立下赫赫功绩,故特擢其为兵部员外郎,领朝请大夫轶,带秘阁职,因之前与右仆shè曾布有婚约之谈,今李霁为国立功,可堪婚配,故特此以太后名、赐婚曾李,望成百年好合……”

这道圣旨下的还真是出乎意料,就连朝中的大臣都不知那火药之功是什么,外间的民众就更是嘈切议论了。

李霁恍惚了下后赶紧接旨,“臣李霁谢陛下隆恩!”

此时此刻,脸sè最差自然是曾布了,他冷哼一声,当堂甩袖而去,原本他压着三省,就不会让这李霁有何作为,可没想到皇帝居然真的硬插一脚。

“曾相公!”几个曾派朝臣赶忙跟了上去,使得这原本严整的府衙立马便哄闹了起来,差役们努力维持秩序,免得出现什么冲撞公堂的事。

“肃静!”

王震管不了曾布,但这开封府尹的身份还是能震住大部分官员的,“陛下还有一旨,请商户陈家子弟出来接旨,余下肃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