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被雷劈回小时候 > 第237章 当红娘

被雷劈回小时候 第237章 当红娘

作者:独舞娃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59: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家供货商,在第一次如期一分不少的结到钱后,对超市算是有很大的信心,而且对这每天开门,就一群接一群往超市涌来的人流量很吃惊也很激动。

就连开始时最不放心的顺昌公司的李正刚,也动不动就学其它五家的老板一样屁颠屁颠的跑过来,问问缺不缺什么货,他们好马上送过来芸芸。

能早早下海干生意的,可都是人精,都发现这一个每天卖货能低近百家小店的超市,会为他们公司带来多少的利润。六个公司的老板,每次过来遇到孔兴刚或是余明月时,那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对两人都是客气又努力的套近呼。

超市的财务还没找到合适的人,暂时就由孔兴刚代管着,余明月见超市内的事情慢慢的理顺后,她就没再每天跑这边来了,而是先带着余明艳到区文化馆武术初级班报了名。

堂姐妹三人每天跟着孔兴刚的车到了区城后,余明月和余明艳上午跟杨老爷子学习两小时的武术基础功(扎马步),余明菊就在旁边玩儿。下午姐妹三个一起学习两小时的舞蹈。其余的时间,余明月就带着两个堂姐妹跑到土产收购站,也就是现在的‘兴刚农产品开发公司’里,处理一些锁事。

1994年,不管是对余明月,还是她一众亲人都是个好年景。

8月18号开业的超市,每天赢利至少两三千块,让三家人高兴得每天合不上嘴不说。离超市开业没几天,新建了三个月多的二层商铺小楼,竣工后只是稍微进行了最简单的装修,一间间准备对外出租的商铺,就租光了不说,连二层上方可做门面,或是原本就建来出租给人居住的单间套间,除了自家留下的,也被租了个空。

为在原址上重建商铺都投资了不少钱的三家人,都迎来了每月收比以前高了数倍租金的高额回报。

占地最大铺子和出往房最大的余明月家,更是每月都能收到1万6千多的租金,这还不算她家自己留下的一间位置最好300多平的大门面、两间各40平的小门面。

余天向家和孔明富家,每家现在一月,也是能收到5千多到6千多的租金。

长寿路的新房子建好的第二天,余天向特意的独自跑到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老伴金乌依娓的坟前,烧了些纸扎的衣纸、生活用品、电器、纸钱给老伴后,余天向默默的在坟前坐了很久。

在心里默默的与老伴说了很多话,让老伴不用再为儿孙操心,应该怎么好就怎么去别耽搁了投胎什么的大事后,余天向心里是从没有过的平静。

因为他相信,不管是他或是为了守护儿孙一直在天上看着他们的老伴,都再不用担心因为在那年代落得憨傻的大儿子余志宗将来会过得不好,也不用担心孙辈会过上穷日子了。

余天向之所以会这样,说来都是这些年中,这个原本就有学生迷信思想的老人,已经因为余明月在这些年做出的种种,相信了他老伴死前,说过会在天上守护着儿孙和他的那名话。

再说陈强家。他家还在原来的位置上,租下了三间相连的门面,把三间墙打通后,开起了他家经营了5年多的‘陈强农家菜’的低消费饭馆。还租了楼上的三间房子当了住屋,平日里陈强跟着父母分住两间,另一间则是留给已经上大学的陈艳放假回来时住。

陈强一家子,终是在两年前时,找了乡政府的领导把家分断了,陈老头两老口,还是与两个小儿子过活,但陈强家每年要给两老口每人5千,共计1万块的赡养费。乡下的房子陈强家半点没占,田地倒是按人头分给,但暂时还是由那一家子人种着。陈强一家四口的户口,除了考上大学的陈燕,户口移到了学校所在地外,其余三人的户口还留在了陈家弯村。

而余明月的大姑妈余志芬家,则是在医院靠小区的一头,租下了一间40平大的门面,继续开她家的干货土产店。余志芬回了山区乡下,跟男人每天一起忙活开荒山种果树的事。让子每天由李国英,和余志芬的三女儿李国丽在这守店。李国丽因为学习不好,所以高二就辍学了,现在刚辍学又才17岁的李国丽也只适合干守店子的轻松活了。

店子楼上方同面积的住房也被余志芬家租了下来,这是间分成客厅和卧室两间,后面阳台上还有厕所和小厨房的套间,姐妹两人晚上就住这楼上,生活也很方便。平日里余志芬或是男人下来,一家人也都能有个住得下。

不过,几年前为了减少家里负担,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然后进城来开了干杂山货店的李国英,如今已经长成一个22岁的清秀大姑娘了。

不光如此,李国英这些年竟然与每天都能见面的孔兴江之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只不过,两个都看对眼,这些年还时常特别在意关心对方的人,内心却是很煎熬,不敢明目张胆的谈恋爱,也不敢让双方的家人知道。

毕竟,孔兴江是余明月的舅舅,而李国英却是余明月姑妈家的表姐,李国英平日里还都叫孔兴江一声表叔呢。虽然两人根本没有血缘关系,但辈份却摆在那里,按乡下的习俗来说,两人要是结婚这就是乱了辈份,于礼不合不说,还是要被人说闲话的。

向来话少了孔兴江喜欢上了李国英,所以这些年来,就算面对家里人的催婚,已经快满25岁的孔兴江一不去相什么亲,二也不自己带回个对象来,反正就是一直拖着这婚事。

唯一的知情人李国英,看到孔兴刚这么铁了心的喜欢自己,也是把一颗心都放在了孔兴刚身上,虽不能当着亲人面前做出什么太过明目张胆的举动,但在没人看到时,也时时的对孔兴江虚寒问暖。两三年中父母亲朋要给介绍对象,李国英也找着借口都推了。

两三年里,两人因为这辈份问题,心里的痛苦只有他们两人清楚,结果好在余明月这个前世没什么恋爱经验的人,终于还是在看初时,看出了她二表姐和二舅间的问题,心思一动,拉了李国英问了好一阵才是弄清了前因后果,搞得余明月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余明月没想到,她的这对蝴蝶翅膀扇了这么多年,终于强悍到能改动了初时她已经永远变动不了的姻缘。前世时她二表姐嫁的男人,和她二舅舅中年后第一次娶到的女人,可都不是对方呢。

喜的是,余明月真的觉得她这个性情婉约孝顺,长得又清秀可人的二表妹,很适合她这个话不多却主意正,又长得一表人材的二舅。而且这几年里,李国英还得很罗正芬的眼缘,将来当了罗正芬的儿媳,两人间应该也不会闹出什么矛盾。

也难怪余明月会觉得欢喜了。毕竟前世时李国英嫁的男人,虽然也长得不错,原本的家境也好,可却是在农村经济条件慢慢变好时,迷上了打麻将,可谓是好堵成性,输得家里差点卖房卖地。可以说李国英在前世过得一点也称不上幸福。

而孔兴江,却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又有一个四六不懂还被人传成好虐待得儿媳妇与人私奔的罗正芬这样的老娘,相了几年亲好不容易找到个他看上的姑娘,却不是罗正芬喜欢的。最后性子倔强的孔兴江硬是再没相亲,结果年纪越大越难找媳妇,直到39岁才是娶了个带着个女儿的寡妇,40岁时才生了个儿子。

重生而来知道了这些,余明月真的不想她这二表姐走前世的老路,更不想她二舅得挨到中年才娶到一个算不上爱,只能称得上凑合着一起过日子的媳妇。

至于表姐李国英生的两个孩子,和二舅40岁时得的儿子,余明月除了对这三个也许这世再没机会出现在世上的孩子说声抱歉外,其它的余明月自认她是顾不过来了。

因为她的心很小,只装得下几个她前世和这世都最在意最重要的亲人,她只想这些亲人过得更好,所以容不下也管不到太多的人。所以在确认了这情况又考虑了一夜,想清这些后,余明月硬着心肠再没管多的,直接跑去做起了孔明富和余志芬双方的思想工作。

在余明月看来,她二舅和她表姐结婚,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障碍。别人爱嚼舌,那就嚼别人的吧,两人以后日子过得幸福才是正理。而且再过十来年,村里人见多了世面也没人再爱嚼这样根本称不上八卦的事情了。

初时孔明富这方和余志芬家那方都不赞同这种乱了辈份结婚的事,特别是余志芬的男人思想更是封建,反对得更也是激烈,差点没把李国英直接从城里揪回山区的乡下去。

但余明月说动了孔小玉帮忙对双方家长进行了几次的劝说,双方家长也看出两个年轻人又真是喜欢对方,又请了被余明月花钱买通的三个算命先生都测了卦说是两人这是天定的姻缘后,双方家长最终才是答应了这门婚事。

而这婚事,就被订在了94年这年的腊月十八。余明月对这由她一手促成的婚礼,很是期待,而且也更加坚信,人定胜天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毕竟如今这桩前世不存在的婚事,证明她已经打破了姻缘天定的说法。

通过一翻努力后,能把姻缘都改了,余明月对改变将来大舅和小舅夫妻的命运,也更加有了信心。而且这世,她还想要前世的小舅母当她的小舅母,还想要那两人可爱她还欠着债的表妹。

余明月在心里暗暗策划着,就算现在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正常发展下去,也许小舅再没机会与前世的小舅妈相亲,但她还是准备为两人当一次红娘。

不过这事,还没到时间。毕竟太早或是太晚,也许前世的两个表妹就不会顺利的出生在这世上了。她得等。

自从长寿路那头改建完成后,余明月原本是打算让她爷奶、外公外婆、亲爷爷这五个老人呆在家享享清福,不再开什么店铺了,可五个老人却有自己的想法。

看着超市这么挣钱,余天周、孔明富两个老爷子,都想在长寿路这头也开间小超市;余天向还想继续开他的文具店;孔明英还想开她的精品水果店;已经变得比几年前通情达理,如今又每天带着孙子小军的罗正芬,还想开她的‘罗婆婆糖食店’。

余明月和几个大人劝说一阵后,五个老人答应了余明月的提议,以他们五个老人合资的方式,给他们开一间小超市。

超市内有卖精品水果和礼品的专柜;有单独分出个专柜,专卖挂有‘罗婆婆糖食店’由罗正芬亲手制作的几种糖食;也有专卖学习用品和文具、玩具的专门区域。

五个老人也答应余明月,超市内还是请上需要的员工,他们这些老人也能大多时候都留在小超市这边看着超市的营业情况,并干些帮忙的活计。余天周老两口还是住在原来那个没改建的小平方的屋里,孔明富和余天向平日里就住在自家商铺楼上留来自住的套房里。

看着五个老人一口答应下来,余明月心里暗自偷笑。超市请了员工,除了罗正芬需要亲自动手制作几种拿手的糖食外,在超市里五个老人根本帮不上多少忙。而这五个如今都闲不住的老人根本不可能在城里呆得住的,最终还是回按她原来的计划,大多时候都乖乖跑回家里呆着。

事情定下后,余明月赶在开学前,选了她家东面正对医院大门那个近300平的门面,筹备起了给三家的五个老人开一间小型超市的事。

五个老人积极得很,每天都在城里跟着余明月忙前忙后的,三个老爷子主管起了超市装修的事,孔明英和罗正芬,则是很有兴趣的每次都跟着余明月去联系超市开业后要合作的供货商,和张罗一些锁碎的事情。

看着五个天天齐心跟着自己转悠的老人,幸福得冒泡的余明月突然间想干一件前世都没敢想的事,想要乘着这些一天天慢慢老去的长辈还精神的时候,带着他们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甚至游遍世界上的名胜之地。

但这想法冒出来得不是时候,一是她清楚现在还没有完成这个在这世才生出的新愿望的实力,二是开学在即,超市开没开起来,已经到了8月30号了。9月1号,就是她走进初中校门,成为一个初中生的大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