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被雷劈回小时候 > 第200章 连连挣钱

被雷劈回小时候 第200章 连连挣钱

作者:独舞娃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59: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亲们,下午六点半还有一章,是为本月推荐票又满500的加更)

转眼就到了十月底,眼看着就要到冬月了,这一阵子,余明月带着普小强,把育在家里的400多棵荔枝苗,和400多棵桂圆苗也都栽到了周围的荒地上,占下了大概六七亩大的荒地。

院里育在苗地里的,如今就只剩下了1000多棵的野柿子苗,准备在腊月地开春树苗发芽前再种了,还有120多棵育活的石榴苗,也只能在腊月开春前才合适种。

剩下这两种1000多棵的树苗,全种到荒地上的话,又能占下近10亩左右荒地,这么一算,她家房子左右和齐后方小荒坡半坡靠着她家这面修那水池子以下的荒地也被占得差不多了,而水池以上上半部分的荒地,则还有十几二十亩大小的样子。

余明月虽然馋地馋得很,可她也没晕了头,后山那小山坡止方余下的10几20亩地,余明月暂时也没打算去占。

一方面是手里暂时没这么多的树苗,二来是那小荒坡说高不高说矮也不矮的,但也算是显眼,她家要是现在在上边种了树,明年开春树发绿时,有人站在公路上往上一看就能发现,这样一来,她家占荒地种树的事,不出几天就能让村民都发现了,并不是好事情。

而且就算要种树,那小荒地顶上还得再挖着水池子才行,不然光给树苗浇水就够累人的了,所以余明月准备缓上一两年,早前占的那些地顺利成为她家的后,她再育了足够的树苗,再去把荒坡上半部分还有10几20亩的荒地给占了。

说得这些,都是靠向余明月家这一头的荒地,而余明月家房子后边小荒地包另一面的地,却是属于别一个生产队的地盘,就算几年后开荒。她家也不能开到那一面去,想到那面怕有三四十亩大的荒地,余明月如今也只有眼馋流口水的份。

但这不表示余明月就想要放弃小山另一面那些地,余明月心里早就打算好了。等千禧年后,国家出台了可以买荒山荒地种树的政策后,就想法花钱把另一面半个山坡的荒山和荒山下半部分,另一个生产队上村民们的山地都一并给买下来,统一种上果树。弄成个以小山包为中心的大果园子。

到时候,架上滴灌喷灌的,只要舍得投钱把果园的相关设施都完善了,一山的果树哪会有长得不好的呢,一个七八十亩的果园子,品种栽对了,管理得好了,一年下来也是一两百万的纯利润啊。

想到秋天卖完水果数钱数到手软的情行,余明月忍不住的自己一人躺在床上,咯咯咯的就自个笑了起来。笑得叫一个见牙不见眼,那笑声,要是被人听着,就像刚生完蛋在报喜的小母鸡的叫声一样。

余明月睡着这小厢里,作者君都能嗅着,好像隐隐有股子铜臭味啊。

说完了占地的情况外,还得说说山上三种松子的收成,为余明月带来的利润。

在这期间,山上的松子也越发少了,每天收到的松子也就没之前的多。但自八月起,前前后后近三个月时间,余明月这三个孩子,却是靠着收购倒卖松子、锥栗、野柿子三样山上产的野果子。一人挣到了4600多块钱。

对于空间在手可以作弊的余明月来说,这个秋天的收入当然不止这些,私下里,余明月自己已经靠着空间的采摘,先后两次找了借口进城卖货,挣到了2100多块钱。而且空间里,还存着满满一空间的新鲜松子、野菜、野菌,准备找到时机,再好好的多挣上一笔。

只不过,这松子还好说,下次找机会呆在区城一天,可以请了三轮车,给拉到收购站卖了就是,虽然每次单独去卖货,收购站的人都要打听一番,余明月还是找各种借口也有些风险,可这都能处理得了。

唯一让余明月头疼的,就是空间里那些一直占着地方的野菜和野菌子,这过了时节的东西,山上显然是没有了,不敢明目张胆的拿给大人在城里卖不说,她自己也是不敢随意的拿出去摆了摊卖的。

总的说起来,余明月今年的收入,比去去年是多了不少的,也倒也让原本为自己摘果子不方便,而生出了一些遗憾心情,在想到光是收购倒卖果子就挣得的4600多块钱时,瞬间消失了不说,心里更是美滋滋的,准备明年秋天,再接再厉。

而且眼看进有冬月,如何让去年为她们挣到了不少钱的橄榄果,再在今年创下更高的收入,就进入了以余明月为首的三个孩子的计划之中。

三个孩子聚在一块商议了两次后,就决定在农历十一月初二,也就是冬月初二这天,向来卖山货的村们们发出了以2角一斤,大量收购橄榄的通知。

近水楼台先得月嘛,有这好事余明月是不会忘记学校里的大小孩子的,十一月初一这天,刚好就是星期五,余明月一早到学校,就把收橄榄的事给学校里如今挣钱都挣着魔了的一干学生们通知了,让这些小家伙星期六一早,也就是初二这天就能上山摘橄榄到她家来卖。

同天下午的时候,和余志清在大门前收货时,又把这事通知了来卖山货的一众村民。

这两三个月来,村里不说家家户户,大半的村民都是山上摘过松子、锥栗、野柿子来卖过的,不说多的,一家自也是多挣得了些买肉钱,远了不说,舍得心疼自己花些钱买肉吃的村民,一星期吃一两顿肉的日子是过上了。

而那些把钱看得种,舍不得把钱花在改善吃食上的村民,一家也是靠着卖这三种果子,存下了百十块钱的。

加着余明月这三家如今每天都要从村里,以比菜站高上一两分三四分的价格收两三千斤本村的蔬菜不说,山上的菌子出来后还收菌子呢,可想而知,彩云村的大多数村民,因为余明月这三家的关系,可是比往年多挣上了不少钱的。

如今。余明月三家,在大多数村民心里,虽比不得什么为众人带财的财神爷,但在这些大多数的村民心里。却有了不一样的地位,可以说三家人如今在村里,那也是说话有人听,有些分量的人家了,就这冬天里。孔明富都被村里办喜欢的三家人,巴巴的请去当了三回在农村里很是体面的大总管呢。

这时候,当村民们正为过了季节,山上的松子越来越少的事发愁呢,就听余明月说,要收那山上长得虽不比野草多,但一个成年人一天上了心的摘,却也能摘一百多斤的橄榄,还2角一斤时,众的的干劲又被提起来了。

冬月初二。也就是星期六一早,不光是几十个孩子背着小背篓上了山,就连村里的大人,也是背着篮子成群结队的往山上去了,这其中有些村民,就连田地里还有事的也不少。

为嘛呢?你想嘛,一个成年人,一天不说多,就摘上100斤橄榄,那也是能卖20块钱的。现钱不说,比起在田里干一天的活,挣得可多不少了。至于田里的活计,耽搁两天就耽搁了。反正跑不了,但山上的橄榄可是被人说摘没就搞没了的,哪能比旁人慢。

余明月星期六倒是没跟着孩子们上山,余明艳倒是跟着放羊的孔兴刚一路去了,而余明月则是一早和余志清进市区卖了菜后,回到仁义区就按计划。让余志清拉着她到区城边一个**作坛坛罐罐、花盆花坛的坛罐厂,买回了50个腌渍橄榄要用的大坛子。

这种红泥烧制的坛子,有泡菜坛,和酒坛两种,余明月买的是最大那种,一个能装100斤酒的大酒坛,腌橄榄,装满一坛子就远不止100斤了,怕是能有一百三四十斤才成,毕竟糖盐或是橄榄三种的密度,都比酒的密度大不是。

周六的下午,余明月收橄榄时都有些傻眼了,为嘛呢,还不就是因为那量多得吓到她的嘛,她万没想到,这些村民干劲竟然大到那般田地,收到天黑她就收到了三千多斤的橄榄,而且天都黑了,还陆续有村民背着橄榄回来,跑到她家大门外叫门,让收货。

星期天一早起来,余明月也没时间跟孔小玉煮早饭了,还把以前每天帮着去洗菜的普小强给留在了家里,开始帮着她一起洗周六买回来的那50个大坛子。

好在周六的时候,余明月在城里就让余志清顺路在市区里以批发价买回来了整200斤的白沙糖,又买了整200斤的盐回来,如今要腌渍橄榄,也倒不会慌了手脚缺东缺西的。

一把余志清一行送走,孔明富看着余明月这三个孩子收回堆了一院子的橄榄,就把孔小兰都留在了余明月家,让孔小兰帮着早些把橄榄腌上,省得放久了生出什么不可预计的问题来,比如要是下上场冬雨,这些花了六七百块钱收回来的东西,不就得打水漂了嘛。

不光是孔小兰给帮了大忙,就是孔小玉也是跟着余明月一起忙得不可开交,差点两个孩子的奶都没时间喂了。

星期天忙活了一整天,盐糖只用了小半天就用完了,孔小玉还去供销社里把供销社里的300多斤盐,和200多斤白沙糖都给买光了,下午的时候余志清回来,还又到乡上的供销社,给拉回了300斤盐,300斤白沙糖。

直到吃完晚饭,一家人又忙了一阵,这才是把头天收到的近4000斤橄榄,全给腌完了,盐渍糖渍的各19坛,一共腌了整整38坛子,盐用掉了近400斤,糖也用掉了近400斤。

而星期天下午陆续收到的2000多斤橄榄,却又堆在了院子里,半点没动。

看着一堆花了近500块钱收到的橄榄,忙了一天筋疲力尽的余明月,那叫一个鸭梨山大,但转瞬一想,也就没什么压力了,反而还有些遗憾。

为嘛呢?想嘛,头天收到近4000斤橄榄,而这第二天却只收到橄榄2000多斤,很明显,附近山上的橄榄一天比一天少得多了,说不得再没两天,村民们就摘不到橄榄来卖了嘛。

果然,如余明月意料的一般,到了星期一下午,她回家帮着收货时,发现收到的橄榄比星期天都又少了不少,到了晚上的时候,星期一这天,一共也才收到了不足1000斤橄榄。

星期天的时候,余志清又帮余明月拉回了50个坛子,余明月心里算计着,买了这一共100个坛子,就算后边一段时间还陆续能收上些橄榄,但差不多也足够用了。

自收橄榄起,虽然后边的橄榄收到的真是一天比一天少,一般也就三四百斤,但余明月家也比以往忙活了不少,余明月自己也比以往忙了。

周末的时候,除了全天侯在家腌渍橄榄外,还上上山,和孔兴刚余明艳一起,避着人采些红浆草回来腌橄榄用,周一到周五,每天一放学,也是急火火的一回家就侍弄这些花了大成本腌下的橄榄。

就在余明月一家忙活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还没到冬月中旬呢,又出情况了。

为嘛呢,还不就是那罗正芬,在孔小晾家那呆了近两个月后,孔小晾嫁的那一大家子人,越看罗正芬越是不顺眼了。

以前吧,因为有那两百块的生活费,孔小晾的婆婆还每天笑言笑语的,拉着罗正芬一起呆在家里做针线,而罗正芬也像个享清福的老太太一样,每天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就天天在家里秀好怕花样,完了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碗筷都不会帮着人捡洗一只半只的。

可这快两个月的时间一过,那一大家子人心里就各有想法了,你就算交了200块钱来享清福,也好吃好喝的供着你,现在两个月都过去了,那200块钱也应该算充抵完生活费了吧?

一大家子人心里有了这想法,再加着也不见孔明富这头再给交什么生活费,还提都没人提过,众人问了孔小晾,也不见孔小晾给个什么说法,也没见孔小晾问她娘家来探望的兄弟,所以一个个慢慢的就变了嘴脸,对待罗正芬时,除了脸上没了笑,那一大家子里的几个本就尖酸的媳妇儿,还时常说些尖酸的话给罗正芬听。

人家罗正芬住到孔小晾家时,就定位成她这是去跟着最亲的二女儿享清福的了,此时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对待,在听到孔小晾婆婆和孔小晾四个妯娌说尖酸话不受听的时间,就跟几个女人吵了起来。

这下好了,孔小晾男人这家,原本虽说公公婆婆刻薄,四个妯娌也尖酸,但一干小的被厉害的廖老头子和老太婆压服着,平日里一家人倒也没有吵吵闹闹的过日子,如今却是因为罗正芬,一家子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闹的闹了起来。

冬月十二这天,余明月中午从学校放学回来,一进门,就看到了好些年没进过她家大门的孔小晾,正一脸愁苦的坐在她家院里,与正抱着大龙喂奶表情也不好的孔小玉说着话。

PS: 亲们放心,这次罗正芬蹦跶不了多少字数的哈,可以提前给亲们透透口风,罗正芬这次,将要进城收拾牛桂枝去了,么么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