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被雷劈回小时候 > 第144章 半路被截

被雷劈回小时候 第144章 半路被截

作者:独舞娃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59: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到余明月说要跟着进城,余志清有些意外。

在余志清眼中,他的女儿一向是最懂事的,今天是家里办满月酒的日子,也是家里最需要人手的时候,而且早几天的时候,还听余明月天天念叨着今天要亲手准备什么什么菜来庆祝呢。

此时看着余明月满脸期待的小样子,余志清也不忍心拒绝了,轻笑着答应了余明月的请求时,心里也暗想:就算自己女儿很懂事,但哪有小孩子不爱玩呢,反正家里也有这么几个大人在,也不差要一个孩子张罗什么饭菜。

要带女儿进城,那今天家里张罗饭菜的事就需要多个人帮手了,余志清出门前先到了灶房里,把要带余明月进城的事给孔小菊说了一声,并笑着拜托孔小菊今天在家时多费些心,帮着孔明英张罗饭菜。

原本今天孔明富带孔小菊和孔小兰姐妹出来,就是打了让孔家两姐妹来给帮忙物,孔小菊自然没什么意见的应下了。

安排好了家时的事,父女两人到了水沟边时,菜都已经洗整好装上车了,穿着水鞋的余天周,边站在水位线齐小腿的水沟里洗手,边招呼着帮忙洗菜的众人到家里吃饭。

每天帮忙他家洗菜的,除了孔明富三父子和余志宗这四个人外,其他的就是村里卖菜给他家的村民了,虽然不管是孔家三父子和余志宗这些亲戚,或是帮忙的村民,每次都没人应下到他家里吃这顿早饭,但在这农村里,明知别人不会去,但还是得每天都这么热情的招呼一翻,这是必须的礼数,要不然,就得被人说抠门小气了。

果然,虽然连到场的余志清都跟着一起热情的招呼众人去吃饭,但众人都只客气的笑说着感谢一番后。就都先后离开了。

这样的习俗和礼数,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的农村都是相同的,余明月早已是习惯了,看众人离开后。余明月还是又不死心的上前叫她外公家三人和她大伯到家里吃早饭,但四人也是没有应下,而且都说吃过了。

对此,余明月却是有些失望,三家人如今的关系算是亲近了很多。但唯独在这方面,却是还太讲礼数,显得有些不够亲近了。余明月时常感叹,都是这鬼年代太穷的原故,以至于如此亲的亲戚间,都还没有把上对方家吃饭当成寻常事看待。

其实这也怪不得余明月如此感叹了,前世余明月在这么大点的时候,这地方的人也是这样的习惯,不是什么红白喜事、办寿辰、杀猪宰羊什么的,就算是分了家的亲兄弟。也不会轻易上对方家里吃饭的。

更夸张的是,再早一些年更穷的时候,遇到哪家办红白喜事,客人还得自觉的带米、肉、酒、菜一类的简单是吃食,和凳子、桌子碗筷一类的用品去呢,但这是余明月没经历过的时期。

不了解缘由的人听了一定很奇怪,但说开了也就能瞬间明白了,为嘛?因为那时穷啊,平日里能吃饱肚子都难,哪里能有多少吃食可以待客的。但家里的小伙大了。该娶媳妇还是得给他娶一个,家时的姑娘大了,还是得把她嫁出去,家里有人死了。也得让死人下葬不是?

中国几千年的习俗,决定了遇上这些事件都得热热闹闹的办上一场,但没钱没物怎么办?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也是被环境逼出来的,所以就有懂得变通的人想出了办法:集合众亲朋之力,去办好眼前这必须办。又必须热热闹闹办好的大事。

所以,就有了亲友上门喝红白喜酒,还得自带米粮等物上门的事了,这种习俗,在很多穷苦地区,流传了数千年之久,直到今日,很多农村地区办喜事,很亲的亲戚除了送上礼金外,还有额外送上一些家居用品的习俗。

余明月本人对这些习俗虽知道些,但却没听过太多,她没深想过,也没做过什么研究,此时见到两家亲人拘于礼节,不愿意上她家吃饭,心里虽有小小的遗憾,但当余天周来拉着她回家吃饭时,也只得悻悻然的跟着回了家,等赶紧吃了饭,她就要跟着进城了,毕竟时间已经快到九点了,比起往日,今天进城算是晚的了。

吃饭的时候,虽然余明月家里几个大人都热情的邀请,但黄兵两口子和余志高还真没上桌,只有今天要帮忙煮饭的孔小兰和孔小菊这两个客人被孔明英强拉着上了桌,这让余明月原本低落的心情一下好了不少,心里有了点小得意。

余明月吃过饭从灶房出来,一眼就看到余志高正探头探脑的站在她家果苗地边上,这让余明月的神经猛的一下绷紧了弦。

此时,余志高在这一瞬间,感觉到了背脊一阵阵发凉,转过头来,正好看到余明月正一脸防备的瞪着他,小脸上大大的黑眼里,仿佛正向他射出一道道的寒光。

余志高心里很不舒服,但吸了口气后,还是带起了满脸亲切的笑容,看着余明月笑着指了指苗地里已经长到一尺来高的树苗子。

“小月啊,这是你家育的果树苗子吧?是要拿去卖,还是自己种呢?”

余明月此时恨不得冲上去撕烂余志高这假得要死的笑脸,然后用个灶扫把把这垃圾扫出门外,但在听到余志高这问话时,余明月突然间冷静了下来,脑中快速的运转着,想找出合理又保险的说辞。因为她很清楚,要是让余志高发现她家的打算后,那她家想在四周荒地上种果树的事,就再不会是秘密,而且很容易早早夭折。

“呵呵,志高你说那些树苗子啊,那都是帮别人育的。”

回答余志高的,是刚从灶房里走出来的余天周。余天周边说着话,就边往院里走,他此时脸上虽然挂着笑,但心里却很不痛快,走到院中心的时候,直接改了方向,往堂屋方向去了,显然没有打算给余志高做多的讲解。

余明月没有跟去,但余志高微愣过后。却一脸巴结的笑着追上了余天周而去。

“呵呵,大爹啊,还是您老门路多,我刚才看了看。你家院子东西两边可都育了不少树苗呢,这到了明年可应该挣上不老少钱吧。”就算这世上有人会白帮别人育树苗呢,但也就会是他这个把钱看得比命还重的亲大爹。

余志高心里的腹诽,余天周当然不知道,但一听余志高这话。余天周心里已经很是不爽了。 “嗨~哪有什么门路啊!就是认识个熟人,让帮着育上点树苗子,到现在多少钱一棵,人家也还没给个准信呢,说不得将来树苗长起来,还挣不到贴上去的人工钱。”

对这个削尖了脑袋都想占人便宜的侄子,余天周打心眼里喜欢不起来。早些年他这侄子还小,他看着他亲妹和妹夫也没个计划,日子过得困难,他也是帮衬过不少的。可直到五年多前,他儿子儿媳和孙女小月遇到雷劈,他急着用钱救命的时候,万万没想过他亲妹一家不但不帮衬一二,竟然还在村里传些风凉话,说他家这是因为早年不孝敬老人,如今遭到了报应。

就连眼前这被他帮衬着上过初中,平日里知书达理,一口一个大爹的巴结他的亲侄子,也是瞬间变了嘴脸。不担不劝着家里的父母帮衬他家,竟然还撺掇着父母赖掉了办喜酒时,跟他家借去的100块钱。

自此,他算是把这一家子都看白了。没打算再要那笔被赖掉的100块钱烂账,也没打算再与这一家子来往。这次借着他家两个小孙子满月,他这侄子竟然又厚着脸皮来了,他早前还在猜测着,是这侄子长了些年纪也改了性子,知道早年那些事做得不地道。如今借这机会主动靠上来求和呢,结果没想,竟然还是死性不改,三两句话没说到,竟然就又这么明晃晃的想打起了他家的主意。

显然,余天周的答复,并没让余志高觉得满意,所以余志高一直跟在余天周身后,一面陪着让人觉得恶寒的笑脸,一面吹捧着余天周的同时,也不时的向余天周提出新的问题。

“大爹您老就是太谦虚了,要是您老都没门道,我们这整个彩云村谁还敢说他有门道,如今算下来,不说咱们这彩云村了,就是咱们整个大平乡数不出几个能有大爹您老这么有生意头脑的,前阵子乡上的领导可以把您家评为了咱们乡的致富积极户,咱们乡致富的领头人呢。”

“唉,那都是乡里的领导抬举了,我这黄土都埋到脖子的人了,还当什么领头人,要说其实也是你堂哥和你堂嫂他们这些年轻人争气,敢拼敢闯。”说到这个,余天周也是忍不住的咧嘴笑了笑。

“大爹你可别这么说,你如今可还不到60呢,不过我堂哥倒也真是有股子干劲拼劲,堂哥他这阵子跟着大爹你一起进城搞这卖菜的生意,算是比我们这些天天在田里刨食的有见识多了。前阵子我还听说......”

余明月看着两人越走越远,在两人进了堂屋后,她再也听不到余志高后边又问起了什么。

此时,余明月心情很复杂,她有心想追上去,听着究竟的,但却站在原地有些挪不动脚。余志高那张让她恶心得想吐的巴结笑脸,和余志高每句都带着打探和奉承吹捧的话,让她想直接上前指着余志高的鼻子大骂一通,可她不敢,也不能。她真要那样做了,她家几个大人一定会以为她得失心疯了。

余明月正站在原地,思索着今天是进城,还是应该呆在家里随时防备余志高使坏时,余志清已经吃完了饭,走出灶房叫着她出门了。

最终,余明月还是选择了进城。首先是余天周和孔明英的态度,让余明月稍稍的放了些心,觉得这次她爷爷奶奶不会再那么轻易的,被余志高这小人占了便宜。另一方面,是余明月觉得呆在家里面对着不能骂不能打,还不能说重话的仇人,心里纠心得紧。她也就更不愿意呆在家时,亲手给这两家仇人煮什么好吃的饭菜了。

带着这样眼不见为净的鸵鸟心态,余明月跟着余志清上了车,直接往城里而去,可是事与愿违,她家这卖菜的拖拉机刚驶出十几里,到了半道上时。竟然遇上了陈明亮有小吉普车。

驾车的不是陈明亮本人,但车上却是坐着王、刘、陈三个老太太,当坐在副驾上眼尖的陈老太看到余明月一行人时,直接让司机停了车。把余志清的拖拉机拦了下来。

遇上三人,余明月还不算很意外,但听说三个老太太是要到她家去送月米的时,余明月就有些意外了。

送月米可不是办周岁,不管是在这年代。还是再过二三十年,这地方会上门送月米的,一部份是娘家人,另一部分就是男方家里很亲的亲朋。而这三个老太太,虽然与她家交好,但依习俗却不在以上两列中。

被三个很喜欢她的老太太半道上拦住,余明月是进不了城了,等余明月被刘老太给抱到了车后排座时,看着两个老太太拿出车上大袋小袋的众多礼物给她显摆时,余明月瞬间释然了。

虽然三个老太太一口一个今天是去她家送月米的。但三个老太太显然不懂当地送月米的习俗,车上大小几袋的礼物,除了小衣服小鞋小袜外,就是一袋袋的奶粉,和老年人的营养品。其中竟然还给买给她的新衣服新鞋子之类的。

装礼物的袋子上不但没贴上什么表示吉利的红纸封条,更没准备什么进主家门之前,使用的鞭炮。三个老太这次,显然就如同以往一样,到她家串门来了,另一个目的。应该就是去看她家那两个长得不一样的双胞胎小弟,因为自她一上车,三个老太太可是不停的在问那对小双胞胎的情况呢。

对于三个老太知道她妈妈后了双胞胎的事,余明月并不觉得奇怪。虽然三个老太太自她妈妈生了孩子后,就没去过她家,但她家里每天都进城卖菜,也时常会在经过区城时,给三家送些新鲜蔬菜一类的。她妈刚生完孩子没几天,听到消息的三个老太太还买了八只母鸡和100只蛋。特意的等在区城岔路口边上,让她爸爸把东西稍了回来。

坐吉普车赶十几公里路,也不过就是二十几分钟的事情,余明月一行回到家门口后,开车的小伙子给三个老太太打了招呼,说天黑前他会来接后,就准备折返回仁义区了。到这时候,余明月才知道,开车的是农牧局的司机,姓李,因为三个老太太都叫他小李小李的。

看着小李司机就要上车,余明月也很有礼数的招呼道:“李叔叔,下午的时候早些来我家吃晚饭,我家六点左右开饭。”

“呵呵。”小李不过二十四五岁,还是个爽朗的小青年,笑完后满口的应了下来:“好的,那就先谢谢你这小主人家了。”说完,倒好车后,冲余明月摆了摆手,才是咧嘴笑着开车走了。

余明月返回了家,还带回来三个老太太,让前来开门的孔明英很意外,意外的来客,把孔明英更是高兴得嘴都合不拢,热情的把三个老太太迎进了家,你拉我,我拉你的,就往堂屋里走。

自三个老太太进门,同样开心和热情的,远远不止孔明英这个主人,而是还有前来做客的黄兵两口子和余志高。

显然,黄兵两口子和余志高已经猜出了三个老太太就是城里三个高官的家属,并且都不用孔明英做什么介绍,就一口一个“这位是王大妈吧?”“这位是陈大妈吧?”的叫上来了,除了每每叫错人这点,这三人显得就像与三个老太太多熟悉亲近一样。

余明月被挤在一边,看到这一幕时,简直不寒而栗。真想上前一个极品一巴掌,指着他们鼻子问问他们,到底还要不要脸,还知道不知道羞耻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孔明英都觉得脸红的同时,心情也不好,也就不想多做介绍,但王老太不知就理,只当三人是余明月家什么近亲,也就自己介绍开了,才省了黄兵两口子和余志高一通乱叫乱认,也少了些尴尬。

不想太过丢脸,一等把三个老太带进堂屋,放下了众多礼物后,孔明英直接就带着三个老太太进了屋看孩子。

余明月也是准备跟着进屋的躲清静的,结果走在后边的余明月还没跨过门呢,就被黄兵媳妇朱美丽抢了先,一个跨步把余明月挤在了后边。

余明月真心无语了,看着朱美丽那因肥胖而显得臃肿的背影,气得直瞪眼。什么猪美丽,这么胖的猪也敢叫美丽,真是服了给她取这名字的爹娘了。

PS: 亲们,又是大大的一章,请亲们笑纳,么么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