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被雷劈回小时候 > 第142章 强占家产的仇人

被雷劈回小时候 第142章 强占家产的仇人

作者:独舞娃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59: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到鞭炮声,余明月虽然有些意外,但还是边擦着眼泪边赶紧就往外走。

余明月此时眼睛痛红,原本是准备躲回灶房的,可刚到院子,扫眼往大门外望了一眼后,余明月突然挪不动脚了。

“余志高?”余明月咬牙切齿的念出这名字时,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当看清大门外正与余志清说话的,确实是前世强占她家产的仇人余志高时,盯着余志高的目光带着杀意,就如狮子盯着自己领地内的入侵者一般,蓄势待发。

“噼里啪啦....”

“哼,重来了一次,没想到我没去找你,你却赶着送上门来了。”

余明月冰冷的声音,混杂在余志清在大门内燃放的那鞭炮声中,声音虽然已经完全被鞭炮声覆盖,没人能听见,但余明月眼中的冷光,却在看到又出现在门口的另一个年轻人时,变得更冷了几分。

“黄兵?这是搞什么,黄兵怎么也带着他那个肥婆娘来了?......”

“噼里啪啦....”

余明月的嘟哝声,又被黄兵在大门外燃放的鞭炮声覆盖,紧接着,余志清也手忙脚乱的在他家大门内,又点燃了一串迎客的鞭炮。

余志高是余天周亲妹妹,余天桂的儿子,余天周的妹妹当年招了个倒插门的女婿,所以余志高没跟他爹姓,而是姓余,按这地方的传统,余志高应该算是余天周的亲侄子,而不是外侄。

黄兵是孔明英亲妹妹,孔明彩家的儿子,孔明英的妹妹嫁给了邻乡的黄得志,黄兵是孔明英的亲外侄。

对于这两人,余明月是恨之入骨,他们两个就是前世孔明英去世的第二天。贿赂了村长唐富贵,强占了余明月家产的仇人。

余明月此时牙齿咬得咯咯响,但就算余明月再恨这两个人,可在看到余志清热情的把余志高两口子。和黄兵两母子迎进大门时,余明月还是只得咬牙往灶房的方向走了过去。

她现在红着眼睛的样子,不适合见人,一方面是不想让余志清担心,另一方面。是不想让仇人看到她如今这狼狈的样子。

最关键的是,她对这两个仇人的恨意太深,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前,她很担心在面对两个仇人时,会让家里的大人看出破绽。

回到灶房里,大锅里蒸着的饭还没熟,余明月坐在灶前的小凳上边往灶洞里添柴,边猜测着两个仇人这次来送月米的目的。

前世,在孔明英去世前,余明月对余志高和黄兵这两家人都没什么映像。当时两人以余天周和孔明英两人的亲侄儿的名义来到余明月家,六岁的余明月还以为是爷爷奶奶的亲侄儿来帮助她的呢,当知道两人是拿着借据来强占家产的时,余明月除了恐惧外,只余绝望和愤怒。

当时,黄兵拿出一张孔明英向他家借了2000块的借据,说那是余天周生病前后,孔明英向他家借的,并说孔明英早已经说过,等孔明英和余天周都不在世后。要把黄兵当成他们两老口的儿子,逢年过节的时候好给他们烧些香烛纸钱,家产会留一份给黄兵,而且还有孔明英按了手印的字据。

余志高当时也拿两张各1000块的借据。但借据上的借款人是余天周,说是余志清与孔小玉死后,余天周先后向他家借的,也说自余志清死后,余天周就与他家商定过,要把余志高当成继承香火的亲儿子。等余天周和孔明英两老口去世后,家产自会留一份给他,两样的余天周按了手印的字据为证。

两人的说辞大概相同,而且两人手里那算是余天周和孔明英遗嘱的字据,立据的时间也都是在余志清和孔小玉夫妻双双遇难后一年左右写下的,纸张也显得很是陈旧,让人看不出什么端倪。

两人来争家产,有理有据,再加上两人各持2000元的借据,加上唐富贵的偏袒,余明月最终只得到了200元现金、两亩左右的自留地,和家里四个大人的一些遗物,就被送到了余明月的亲爷爷余天向家。

虽然众人都对那些个借据和遗嘱多有怀疑,但在那年代,一是农村里的人都不太懂法,二是政府方面也没有完善的部门去管理这事,再加着余天向和孔明富因他们的儿子女儿被雷劈死后,已是心力交瘁,没有太多的心力与余志高与黄兵相争,这事就以余明月离开做为了断了。

那时候余明月也才六岁多点,还不太懂事,事情结束后,孔明富和余天向两家又从不爱在余明月面前提当时的恩怨,可后来余明月慢慢长大些,多多少少也从村里三姑六婆的闲言闲语中,知道了自己的爷爷奶奶与余志高和黄兵两家相处的情况,再加上这世,她特意留心搜集了些情报,对两个仇家的信息,也就了解得更多了些。

这也让余明月坚定不移的肯定,余志高和黄兵当年的行为,根本就是在伪造遗嘱、借据、贿赂村官作恶,强霸她家家产。

当年,因为余天向的父亲没有通知余天周外出躲避抓壮丁的事,而是余天周自己与村里的年轻人听到风声后,跑出了村去参军,结果伤了身子,余天周就记恨上了余天向的父亲。

余天周的母亲却算得是个通情达理的,她早年在家里当姑娘时,也读过些书,受到老传统思想熏陶,所以把忠孝节义、礼义廉耻都看得很重,每每听到余天周说要找机会报仇,并时常咒骂余天向的父亲时,她就会搬出孝义教育余天周一顿。

但余天周那时年轻气盛,不服他老母亲的管教,还每每顶撞他老母亲,把她老母亲几次气得病倒,久而久之,余天周和他老母亲渐渐离了心,最后一次, 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当余天周又把他老母亲气得晕死过去后,他老母亲清醒过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了大队长,以余天周不孝为名,把余天周扫地出门,分开另过了。

在那年代。余天周原本是退伍军人,成分是很好的,可就因为忤逆老娘,所以坏了名声,大队上在给余天周分宅基地时。就把余天周给分到了村子靠山的边角,红土坡,那地方是住着几户人家,但全是住的地主老财等成分最不好的人家,余天周自此算是被划入觉悟底下,让人瞧不起的一列中了。

余天周也是硬气,没有与大队上扯宅基地的事,走的时候,也没拿他家里一针一线,尽身出户了。当时仁义区正在修建一个大型水库。每村都要派人参加,虽然活重累人,但工分倒不算低,余天周直接就向村里要了个名额,参加修水库去了,吃住都在水库边的工地上。

余天周是个节俭的,也是脑子灵活会巴结上级的,到了水库不到一年,就当上了管工的小组长,修了两年多的水库。靠着两年多来挣得的工分攒下的钱,就到村里安排给他的宅地基上,起了三间茅草房,随后不到一年。还娶了个不要嫁妆,还铁了心要跟他过的媳妇,就是孔明英。

说来也是缘分,余天周在水库工地上干活时,孔明英虽是女人,但因为家里成分不好的关系。在水库开始动工时,就被村里按排到水库上干活了。

孔明英那时候还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也是年轻气盛,早些年泼辣惯了,与她看不上眼的人相处时,嘴上就是个不绕人的,为此得罪了不少大队上的干部,再加上她家里成分不好,所以她这个大地主家的大小姐在工地上没摊到煮饭的活,而是被安排到了工地上,像男人一样干些挑土搬石头的苦活。

余天周与孔明英原本就是一个大队的,儿时的时候因为家境相当,还时常一块玩耍,虽然孔明英有诸多毛病,从小到大也没少用她那张利嘴挖苦过余天周,但从小余天周看孔明英就很是顺眼。

两人都长大成人时,在大队上遇到,余天周还老喜欢嬉皮笑脸地逗着孔明英骂他,可以说余天周心里是稀罕孔明英的,当两人在水库工地上遇到时,余天周有事没事,就喜欢时常往孔明英面前靠,除了逗孔明英骂他外,最多的是时常给孔明英帮些小忙干些力气活。

特别是在余天周当上了小工头后,更是找了人情把孔明英划到了他的小组,对孔明英照顾得也更勤了。

余天周从小长得嘴大眼小,眉毛稀,真心不好看,长成大小伙时五官没什么变化,除了个头比村里的小伙高些外,长相真是不好看。所有不管是相貌,还是为人,孔明英都有些看不上余天周。但人心都是肉长的,两人间又有儿时一起成长的情谊在,久而久之,孔明英在余天周身上还是看到了不少的优点,同时,也察觉到余天周是真心稀罕她。

在工地上相处了两年多,两人间也有了越来越深的感情,随后水到渠成的发展成了恋人关系,水库建成,余天周一回大队,就到他分得的地基上盖茅草房,孔明英基本每天都抽着空跑去帮忙。

房子修成,余天周就到孔明英家去提亲,可孔明英家里的长辈,怎么也不同意孔明英嫁给一个一穷二白,在村里口碑还很不好的穷小子。初时,孔明英家的长辈还都好言好语的劝说,可最后见孔明英是铁了心要嫁余天周,孔明英的老母亲干脆以死相逼,说如果孔明英嫁给余天周那样不孝不义的人,她就要上吊,在上吊前更是要把孔明英扫地出门,脱离母女关系。

以孔明英的性子,哪受得了这些,在家里苦求了几次,都还没得到长辈们的同意后,孔明英直接收拾上包袱,自己跑到余天周家茅草屋里住下了。

孔明英的母亲,在知道这事后,当时就气晕了过去,随后更是大病了一场,差点送了老命,孔明英的亲妹妹孔明彩,还为此跑到余天周家里,羞辱了孔明英一顿,更说要到乡上去告余天周一个流氓罪。

孔明彩骂是骂,但家里几个长辈知道,如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为了不让别人看笑话,也想少惹麻烦,最后只得同意让余天周和孔明英两人领了证。但孔明英的父亲走时留了话,说他孔家只当没生过孔明英这个不孝子孙,让孔明英以后都不用回什么娘家了,这相当于是把孔明英逐出了家门。

虽然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余天周,世人都说她忤逆不孝,孔明英也知道她做得不对,但心里却还是惦记着家里的亲人。有的时候想她老母亲了,就偷偷跑回去想瞧一瞧。可大多时候,她连老母亲的面都还没看到一眼呢,就被好像早有防备的孔明彩给逮个正着,每天都要被孔明彩羞辱一通。

就算好不容易见着了她老母亲,她老母亲要么不开口跟她说一个字,一开口也是说孔明英不知道孝道,不懂廉耻,累了家里的名声,害得亲妹妹不好说婆家,兄弟不好讨媳妇什么的。总之都是冷言冷语。

就连孔明英的父亲和唯一一个弟弟,每次见到孔明英时,也是像不认识的陌生人一样,对孔明英不理不睬。孔明英也知道自己连累了家里的名声,所以每每面对孔明彩的叫嚣和羞辱时,都一直压着脾气忍着。

亲情是不可割舍的,人活着心都是热的,但像这样久而久之后,孔明英的心也渐渐变冷了,也越来越少往娘家去了。

如果事情只发展成这样。原本就觉得愧对亲人的孔明英,也不会记恨她家里任何一个亲人,可她与孔明彩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的起因,却出在了孔明英和余天周结婚若干年后。却还怀不上孩子的事情上。

那个年代农村实行的还是吃大锅饭的大集体时代,谁家半夜进了只耗子这种小事,都会被大队里的人讲得津津有味,传得沸沸扬扬,更别说一个女人嫁人几年生不出孩子这种大事了,特别是事情的主角。还是彩云大队的特殊组合,余天周和孔明英这对同样都是忤逆不孝的夫妻。

几年下来,孔明英生不出孩子的事,可没少被彩云一大队的三姑六婆在背底里当笑话讲,就是当着孔明英,也有胆大的婆娘敢拿什么不会下蛋的母鸡一类的话来说事吵讽,以孔明英的脾气,自是直接上去与对方干一架。

当孔明英是个不会下蛋的母鸡的事情,被传得越来越热,她在大队上与人打架也越来越勤时,也不知道是大队里哪些个三姑六婆,就把孔明英早几年不顾家里反对,没领证就跑到余天周家住上了的事情又给拿出来议论上了,更有人跑到乡公所告发了这事,为此,孔明英和余天周,还被拉到乡公所里批评教育一通后,并关了三天。

那时候,没结婚的男女牵个小手,不但要着人指指点点,更可会会被相关领导批评教育,余天周两口子被关三天,算是轻的了,而原因嘛,是因为在乡办石墨厂当运输员的余天周(赶马车),刚好跟乡公所里的某人有点交情。

被抓到乡公所关了三天,丢人都不说了,夫妻两人已是身心俱疲,结果刚进了彩云大队的地界,二人就被正在路下方田里干活的孔明彩给拦在了路边,孔明彩一开口,就阴阳怪气的羞辱孔明英,说孔明英是因为不孝不知廉耻,得了现世报,生不出孩子。说余天周知羞耻捌人家的大姑娘,也得了断子绝孙的报应。

虽然孔明英早前还觉得自己坏了家里的名声,害得孔明彩不好找婆家,所以对孔明彩一直都有所忍让,但以孔明英的脾气,哪里受得住被这样欺负,直接在路边就与孔明彩撕打起来。

大集体时,干活都是几十近百号人一起在某一片大田里干活,路下方一块块的田里,都是干活的人,初时看到孔明彩骂得精彩,不少三姑六婆都边看笑话边大声议论,看到姐妹两人打起来了,不但没人拉架,还在旁边说些火上浇油的话,有些人更是大声嘲讽孔明英与余天周。

最后,还是余天周一个人,仗着是男人力气大,强行拉开了两姐妹,可他却也是受累不少,不但身上穿着的衣服被扯得掉了两颗扣子,就连脸也被抓了几条血痕,一只手还被孔明彩给咬了两口见了血,就连脚上也被踹了几脚,还被姐妹两个或有意或无意的打了几巴掌。

自此,孔明英与孔明彩的仇恨,是真正的结下了。直到后来。孔明彩因为种种原因,在近处找不着婆家,但却在姻缘聚会之下,认识了离大平乡几十公里外。龙潭乡卫生院的医生黄得志,随后黄家上门提亲,孔明彩也就嫁到了龙潭乡,自此两姐妹就再没有过交集。

再到后来,大批斗开始的时候。孔明英的爷爷、父亲等长辈都没熬过那时期,死了,孔明英的老母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孔明英见弟弟和弟媳都是不理事又没什么孝心的,所以孔明英不顾她老母亲的反对,把她老母亲接到了家里照顾,但她老母亲不久后还是在病中去世了,在她老母亲去世前,倒也原谅了她,并特意的叫了孔明彩回来。说期望她们姐妹解开心结。

但孔家自此也算是家破人亡,孔家姐妹心中这最亲的长辈去世后,连接着孔家两姐妹的最后一丝线也断了,孔明英的老母亲刚下葬,孔明彩就走了,两姐妹是否合解没人知道,但从此往后,两姐妹就算是在亲戚家办红白喜事时碰了面,也没人听她们姐妹两说过一句话,没吵过一句嘴。

再说那孔明彩。她长得好,嫁的男人也不错,而孔明彩也争气,先是生了个女儿。两年后又生了儿子黄兵,在之后又生了个女儿。谁知道,孔明彩也是个命苦的,虽然嫁的男人是个有成算的,会挣钱,可却偏偏短命。在黄兵十四岁上初中时,黄得志公干时出车锅死了。

也好在黄得志是因公去世的,他家的遗孤不但每月能领到些钱,就黄兵,也在后来读了个中专卫校后,当上了医生。

而黄兵被分配到的医院,就是大平乡卫生院,那年代,中专文凭已经很了不起了,按那时的行情,中专毕竟后就是国家干部,黄兵到卫生院不久后,就分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红砖楼家属房,分到房子不久,孔明彩跟着到了大平乡享福。

但就算孔明英和孔明彩两姐妹又聚到了同一个乡,而且也有六七年了,但两人却从没有刻意的碰过一次面,有好几次余明月跟着孔明英一起赶集时,在街上遇见孔明彩,她们姐妹也从没打过招呼说过话,就好像根本不认识对方。

特别是在两年多前,余天周大病时,初时去的就是大平乡卫生院,当时余明月就跟去了的。卫生院本就不大,医生也只有不到十人,黄兵当时也刚好在场,不但没有打招呼,好像还特意的避开了,显然到了如今,她家还是与黄兵家并没有交集。

至于余志高家,原本就与余明月家同住一个村,因为各在一个社,所以离着两里多地,两家的田地也离得远,平日里没什么交集。偶尔在亲戚家红白喜事上遇到,两家人不但不会打招呼说话,每每遇上时,余明月就会发现,她爷爷奶奶与余志高的父母都把对方当成仇人一样,要么瞪视对方一眼,要么甩个带着敌意的斜眼给对方,具体什么原因,余明月到现在都没打听到。

许是年轻人的思想不一样,或是年轻人间没什么仇怨,余志清夫妻虽然也不会和余天桂打招呼,但与余志高相遇时,还是会打个招呼说两句话,为此,余天周还叮嘱过余志清几次,说余志高一家都是白眼狼,特别是余志高,更是生得一副奸猾相,让余志清没事少要与他那一家子交往。

余明月很高兴她爷爷能有如此见地,随后余明月也猜测过,也许两家如此交恶,可能就跟那什么“白眼狼”的陈年旧事有关,但具体是什么,余明月没从村里老人嚼舌讲古中偷听到过,以余明月的年纪,也还不敢冒险去问家里的两个当事人,所以也没弄清楚。

至于那余志高,五年多来,余明月也是遇到过几次,虽然这次余志高还没强占她家家产,或说这世余志高根本没机会强占她家家产,但前世余明月对余志高的仇恨,却是深深的烙印在灵魂深处了,这世与仇人偶尔遇上时,余明月怕自己干出什么冲动的事,所以每次都选择无视远离对方。也不知道余志高是不是也发现了异样,反正这世余志高也没给余明月好脸色看。

这些情况,都是余明月综合前世和这世的见闻,梳理了汇总出来的,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当年的那些情况应该也相差不远。

此时,余明月坐在灶前,边看火边寻思,最终,多多少少猜出了两个仇家上门的原因。

最大的原因,怕就是因为她家如今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穷了,不但找到了做菜生意挣钱的好门路,挣到钱买了车。如今村里村外不少人都在传,她家跟区里的大官攀上了交情。她好几次到外村收瓜子花生时,就有些人欺她是个小孩子不懂事,以为她小孩子家嘴上没把门,有意无意的向她打听求证过。

黄兵此次来,最大的可能性,应该就是冲着她家如今与区里大官有交情的传闻。毕竟黄兵虽然贪财,却更是个心气高爱钻营的,前世时,黄兵虽然只有中专文凭,却在四十几岁时,就当上了大平乡医院的院长,压了医院里众多本科文凭的医生一头,可以说,黄兵这人是个很重仕途的。

而那余志高,原本就是个趋炎附势,天天想着占人好处,非常贪财,这次来的原因,应该是名利皆有,但最主要的,怕就是打着想进城卖菜的主意,也许还想搭车?

PS: 亲们,昨天事忙没能更新,今天两章合并送上,么么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