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大唐君羡 > 第357章 枢密院

大唐君羡 第357章 枢密院

作者:二炮大队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4:10:33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君羡,你继续说吧!”李世民说道。

李君羡接着拿出了方案,说:“我们中枢可以组建枢密院,负责一切军事的调动权力,地位等同于三省。在位君主可以兼任这个枢密院的枢密使。有战功的军官可以由皇帝指定加封为枢密院执事,以后凡是需要调兵,或者是重大决意都要交给所有枢密院执事来商议,如果无法达成一致,那就要投票解决。调动兵马的必须要全体同意,而别的事物只要七成枢密院执事同意就行了。之后上报给皇帝,由皇帝来决定是否执行。皇帝可以有一票否决权力。”

房玄龄听了这个说法,然后问:“这个不就是和我们大唐的政事堂差不多吗?”

这时候,大家都反映了过来,这个其实就是和大唐的政事堂差不多。唐朝政事堂其实就是宰相的议事地方,凡是三省的宰相都可以在政事堂议事,然后决定国家的发展。后来,能够进入政事堂的人并不一定都是三省的一把手了,别的官职的人也都可以加入。比如说六部尚书,甚至中书省门下省的二把手,还有六部尚书,别的什么官职的人都可以加入了。不过这些人都是被皇帝加封了参知政事,参预政事,参议得失的名头,才有资格进入政事堂议事,这些人也是被称为宰相。至于到了唐朝后期,也就是只有被加封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头衔的人才是宰相,才有资格决定国家未来发展的权力。

“是的。我这个就是在模仿政事堂,其实政事堂也就是一个委员制度而已。”李君羡说道。

其实这个政事堂就是中国最早的委员制度。只不过具体的地位和权力并没有后世的委员制度那么精细,只是在于刚开始阶段而已。而且,这个委员制度也不是真正的为了更好发展而制定的,只是为了皇帝的分权需要才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委员制其实发展不起来的。

而有了这个政事堂的例子,大家都能够接受这个枢密院也都如此执行了。而李世民听到之后,也把这个委员制度当成了政事堂一样的制度。而既然有了例子,那接受的程度也就很顺利了很多。大家都以为这个枢密院的委员制度其实只不过是政事堂的克隆而已。并没有什么不同。

可是有些敏感的大臣却明显发现,如果按照这样来弄,那恐怕以后武官确实可以和文官相比了。别看现在是武官明显压过了文官,可是这只是在开国时期才有的现象。一旦到了和平时代,武人的地位明显就会被压制的。到时候,就是文官崛起的时候,那个时候武官想要成为宰相。那恐怕就难了。可是如果这个枢密院一旦建立起来,那武官也就有了新的升迁途径了,而文官也不可能干预军队了。

现在虽然武官的势力很大,能够影响文官。可是大家都是在三省里面混,一旦文官成了三省的长官,那不也是可以反过来干预军队?如果这个枢密院一旦成立。那文官就失去了干预军队的资格,都是由武官来管理。虽然武官也无法干预政治事务,可是总体来说损失却是文官比较大。因为天下太平的时期大多数时候都是比战乱时期要长,所以文官掌权的时期比武官掌权的时期要长得多。这么一相比,还是文官损失比较多啊!

他们既然作为执政者。看得目光自然更远,他们能够看到的自然更深。尤其是房玄龄杜如晦这种名相。他们明显已经知道了未来的发展了,文官无法干预军队,武官也无法干预政治。而唯一的交汇点就在于皇帝这个最高的人,皇帝才能够横跨军政,这样能够维持皇帝的权力地位了。

“大家认为如何?”李君羡问道。

房玄龄马上问:“李将军,那按照你的计划,那以后文武就彻底平等了,文官有尚书省,而武官有枢密院,这个都可以作为最高的权力衙门。而武人也可以成为枢密院的执事,也可以算是和文官的参知政事之类的职位相等,成为‘武相’?”

“是的!武官也要有自己的最高权力机构,这样才能够划分出文武官员的权力,互不干涉。现在经常都是有些人身兼文武两重身份,这样很容易形成军政大权集中于一身。这种情况要尽力避免,军政要彻底分开才行。”李君羡说道。

杜如晦马上问:“那军队和朝政的官员不能够互相任职吗?”

李君羡却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我没有让文武不能够交流,其实文官武官还是可以互相交流的。”

“什么?军政还可以互相任职?这个和以前有什么区别呢?”一个文官问道。

李君羡解释道:“军官想要到政府任职,可以称为转业,不过必须要降低一个大品级来任用,文官也是如此。并且,以后朝廷绝对不能够有身兼文武职务的人出现,要么在政府,要么就是军职,不能够身兼军政两种不同性质的职务。我提出的这个枢密院就是如此,彻底把文官和武官的区别划分出来。”

“那什么军官要转业?”杜如晦问道。

军官转业,这个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因为当军官好好地,可是却被调动到文职那里,这个当然令人有些不甘心了。

“我们军队是有一个任期的,三年调动一次。每一个职务任职三年之后,必须要换一个岗位,如果连续三次调动还不能够升职,那就转业降级去当文官了。而文官想要加入军队,那就必须要有皇帝的命令了。”李君羡说道。

“李君羡,你说官员是有人任期?三年必须要调动一下职务吗?”李世民问道。

唐朝其实并没有所谓的任期制度,一旦当了这个官职,就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只要你不出错,一般不会调动你去别的位置。在唐朝,想要调动位置,要么就是升迁,要么是降职,或者说因为某些原因平调。这种调动并不是固定的,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调动时间。所以有些人在一个位置上呆了几十年都是可能的。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