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大唐君羡 > 第164章 古代文会

大唐君羡 第164章 古代文会

作者:二炮大队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4:10:33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李君羡送走了随军出征的木兰,看着木兰有些恋恋不舍,李君羡都在安慰她。这次是难得的一次不用真打的平叛,所以李君羡即使再舍不得也要让木兰去,因为这是这几年少有的战斗了。何况,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也未必会让木兰真正的上一线的。如果以前不知道他是女人,恐怕还有可能。可是如果真的让一个女人上战斗一线,那恐怕很多人都要歪嘴了。

“嗯?少了木兰还有些平淡啊!最近可真是没鸟事可做了。”李君羡暗想。

因为前线要平叛,所以长安城各种衙门都忙活起来了,而李君羡的职务是太子宾客和散骑常侍这两个没有太多实权,也没有实际任务的职务,所以反而清闲。而李世民这几天也没有让李君羡去讲解战争论,因为李世民这个真正的学生都没有时间,而那几个挂名的太子和皇子学生更不会喜欢听从兵法。所以,这几天李君羡都闲得有些蛋疼了。而就在李君羡闲得有些蛋疼的时候,有人就来给李君羡找一些事情做。

“咚咚咚!”“李将军在家吗?”

作为侍女,婉儿首先去开门了,而婉儿不久之后就应尽来了一个漂亮的少女。这个少女大概十五岁,不过李君羡却在她的眼里看到了睿智,和不符合这个年纪的成熟。

“姑娘,你是谁?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李君羡问道。

“李将军,听说你最近很清闲,恐怕急忙想要找一些事情吧?小女子特来请你参加明天在太学的一次论文大会。”那个少女说道。

李君羡暗暗有些小心了,因为能够知道自己最近清闲的人不多,只有朝廷官员。而且这个少女,或者是少女背后的人明显是调查过自己,知道自己最近清闲的。既然有人调查自己,那恐怕就是要请自己有些事情了。

“请问小姐,你是哪位?”李君羡问道。

“李将军,小女子郑丽琬,家父是前隋通事舍人郑仁基。”那个少女郑丽琬回答。

“你叫郑丽琬,你父亲是郑仁基?”李君羡问道。

“是啊!李将军听说过小女子?”郑丽琬反问道。

“哎,可惜了!”李君羡小声说道。

而郑丽琬听到了李君羡这话,有些皱眉头了,不知道李君羡在可惜什么。而李君羡其实是在可惜郑丽琬以后的命运,那就是一生无法成亲了。按照李君羡从电视剧《贞观长歌》,还有唐朝历史里面看到过,这个郑丽琬本来是被长孙皇后在贞观二年的时候推荐给李世民,李世民打算册封她为**的充华。可是就在册封典礼快要开始的时候,魏征却爆出郑丽琬已经订婚,是和一个叫做陆爽的士族订婚的。在古代,郑丽琬就已经是别人的老婆了,皇帝也不能够强娶别人的老婆。结果册封就这么黄了,而陆爽之后也不敢承认有过订婚这回是。接着,郑丽琬也就没有人敢要了,因为皇燕京准备册封为妃子了。即使后来没有成功,那也没有人敢娶啊!在这种情况下,郑丽琬一生都没有嫁人,因为没有人敢娶。

“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李君羡问道。

“李将军,我刚才说了,在明天有一次论文大会,是大唐学子交流的好机会。参加的主要有国子监,太学,还有四门学的学子,大会的地点就在太学。在那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谈论文采。我们想要请李将军作为一个嘉宾,去评判一下学子们的文采。”郑丽琬说。

李君羡一听就以为是一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因为这种讨论文学学术的东西能够有多少有用的呢?李君羡下意识的想要拒绝。

“我有什么资格呢?我只是一个赳赳武夫而已!”李君羡连忙自贬说道。

“如果李将军只是一个武夫,那恐怕天下就没有文人了。李将军可是的几首诗可是流传了整个长安,可是相当有名的,如果李将军都是武夫,那小女子真的是在地里面耕田的农妇了。”郑丽琬笑道。

李君羡轻轻的皱了一下眉头,这个郑丽琬言辞够激烈的。

“郑小姐,我对这些文人的东西没有兴趣!华而不实。”李君羡不想去,因为他不想继续抄袭诗句了,毕竟好诗句就这么多,如果不断的抄袭下去恐怕以后会不够用的。

郑丽琬看到李君羡这么说,连忙再次解释:“李将军,其实我们论文大会里面只是有少部分来谈论文学,而更多的是针砭时弊,谈论朝廷的政策。现在我们大唐的科举要考策论,所以我们主要都是在谈论政策,并不是什么华而不实的东西。”

李君羡这才想起来,唐朝初期的科举其实是考实务策论,并不是那些诗词歌赋的华而不实的东西。而后来之所以文会都变成了那些诗词歌赋,其实根源是朝廷科举考试都是考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这都是朝廷科举政策的变化引起的。

策论就是朝廷考试的时候出几道执政上的问题,让考生来回答,也是变相的向考生问策。而根据考生回答的合理姓,还有相关的语句通顺程度来打分,分为几个档次授予不同品级的官职。不过这种考试需要的是很高高的人生阅历,不是一般的普通青年学子能够轻易考上的。虽然难考,可是一旦中举起点就比别人要高不少。而如果想要容易一些,那就去考明经,这个只要背诵理解通透儒家经典就行了,所以也就有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不过明经科的起点比较低。而别的科目,那就不入流了,即使中举也没有太高的前途。

李君羡既然是谈论策论针砭时弊,那也是值得去听听的。因为完全有可能在这些学子里面听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能够对古代的执政者有一定的启发。李君羡已经决定去看看了,反正听听这些学子的议论也不错,就当是听一次辩论会。

;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