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鉴宝风云 > 第217章 古画

鉴宝风云 第217章 古画

作者:古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5:28:27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郝坏眼看着徐小雅将一副古画放在了桌面上,从纸张看很有古色,画幅在总提款提拔均有,而最吸引郝坏的却是中间的主题。

那是条鱼,笔墨有些,但鱼眼向上,就像是翻着白眼一眼。

“八大山人?”郝坏话到嘴边没有说出来,但他却很自信的看出那画就是八大山人的风格,尤其是那只白眼,非常的像。

“弟弟,这就是我说的世界上最贵的一条鱼。”徐小雅见郝坏看的入神,不禁在他眼前晃了晃拿着罐啤的手。

“最贵的,这画多少钱?”郝坏问了一句。

“二〇〇四年,四百四十万,你想想现在的价格?”

“我去,那怎么着也得翻一倍。”郝坏随意一句话,却引来了徐小雅的注意。

“你不错嘛?看来是个行家?”

“什么行家,我只是随口一说。”郝坏担心被人看出自己是求画而来,所以赶忙收起了一脸的好奇,端起啤酒咕咚咚喝了几口。

“我可是个警察,而且是市局刑警。”徐小雅一改刚刚的顽皮样子,将一双透人心肺的目光钉在了郝坏的双眼中。

“吃饭呢,干嘛这么开着我?”郝坏完全没有一丝慌乱,脸上露出了平和的笑容。

“你是来求画的?”徐小雅面色冰冷道。

郝坏刚要说话,徐小雅却突然露出了可爱的笑容,并再一次搂着了郝坏的肩膀道:“是求画的也没关系。你们这样的我见多的,不过奶奶那脾气,你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吧。”

“我真的不是来求画的。”郝坏当然不是来求画的,他是来求做旧仿品的。

“小一千万的画。”郝坏咽了一口唾沫,他并不是嘴馋,而是心馋,因为将近千万元的古画,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之前最高的也不过是价值五百万的古画。

“这画是假的。”一句话,郝坏差点将嘴里的啤酒喷出来。

抬头看去。门口说话的林翠兰已经做在了郝坏的对面。看了一眼徐小雅后,道:“把手拿下来,你可是个姑娘。”

“见到我就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你儿子亲生的。还是你儿子不是你亲生的。”徐小雅嘟囔着。但还是把放在郝坏肩膀上的胳膊放了下来。

“价值八百万的画居然是假的。这可真是有点……”郝坏摇摇头,希望林翠兰能够给写提示。

这一次,林翠兰没有吝惜自己的话。

“这件八大山人的《鱼》。长二十八厘米,宽二十三厘米,是见不足一尺的书画小品。

〇四年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在拍卖会亲自将这幅画买了回来,成交价格是四百八十万元,当时按照平尺计算,是创造了八大山人书画作品的一个记录,说是世界上最贵的一条鱼是当之无愧的。

“奶奶,那你干嘛说这话是假的?”徐小雅的问题,同样问出了郝坏心中的疑问。

“当时我也在现场,根据我的直觉,这件东西有点怪怪的,所有当时我很清楚的提醒我的胖友,但我的好心没有被他接受……”

林翠兰的话匣子本往事的思绪所打开,又因为其爱好没有停止。

原来,徐小雅展示的那幅画,在《艺苑掇英》出版过,而《八大山人全集》中又出版过一次,两个刊物都是比较权威的出版著录。

上面钤有张大千的“大风堂”、“张爰”和唐云的“大石斋”、“杭人唐云之玺”,四方鉴藏印,从提供的信息来看,当为张大千和唐云的旧藏,流传有序。

画作的款字“八大山人”,风格当为六十岁左右时的用款。与故宫藏八大山人草书卢鸿堂诗册款字还有镜秋诗书册十二开款字,以及双鹦诗画册款字等,猛一看,风格类似,似乎处于同一人之手。

但这幅画作款字,写得还是太拘谨,不够自然。

“八大山人”这四个字的用笔方法还是简单的中锋用笔,尤其是“大”字最后一笔,笔力纤弱,又勉强拖过来与“山”字相连,“人“字最后一笔,由于方法不对,收尾处做不到浑圆。

这个款字,用的是手腕的力量,臂力一点都没有用上。

八大山人的书法,在汉、魏、晋、唐以来的诸家法帖上下功最勤,尤以王羲之的为多,临王羲之《临河集叙》不下百十通,他曾在一本临本后写下心得。

此为王逸少《临河集叙》,近世所传定武本凡三百廿五字,《临河序》止得百字,更碑室一本,较山人所临字大。

由于八大天资卓绝,对王羲之晋唐的笔法领悟在明末清初当位列第一,书法水平上超过了倪元璐等大家。

另一大家赵孟頫与王羲之的笔法是想通的,但线条不够王羲之浑厚多变,单薄了不少,而且字体的结体上与王羲之相近,没有新的面貌。

但八大山人无论写篆、隶,还是小楷、行草,用的笔法全是晋唐王羲之一路的古法,尤其在行草的结体上与二王拉开距离,形成自己朴拙浑厚,骨力内含,张力十足的风格,真正做到了得意忘形。

结体以上的新意,线条上的浑厚,这一点,是他超越了赵孟頫的一面。

该幅画作,初看笔墨淋漓,鱼翻白眼向青天,与八大山人画作风格类似。但整个画法差之远矣!

鱼眼显然不是一笔完成,是描出来的,画僵了,画死了,成了死鱼了。鱼背,鱼脊,鱼尾上墨色的浓淡,完全是通过多次的渲染而成,尤其鱼鳍和尾巴的墨画滥了,有墨而无笔。

而八大画作上的墨色变化是通过笔锋在纸面上下左右位置的推移变化,自然形成了墨色的深浅浓淡,是走笔,而不是画墨。

鱼肚子下面线条的画法,是明显的提按画法,而八大的笔法是没有提按的,他线条中的粗细是通过侧锋在换面的转向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笔锋的粗细。

林翠兰的鉴别虽然郝坏有些听不懂,但可谓是一气呵成,精彩绝伦。

郝坏甚至有种想要用手机拍下来的冲动,因为林翠兰刚刚的讲述太过专业。

“哎……”林翠兰感叹一声道:“可惜,当时我的那位朋友后来得知了这画是件伪作,所以便将其托人送到了我这里,随后……”

林翠兰一脸的哀伤,显然和之前的淡定有些冲突。

“等等,您的那位朋友应该对古画很在行,为何会买错东西?”

林翠兰闻听郝坏的话后,娓娓道:“八大山人在明末清初四僧画家中,是我最为喜欢的,我喜欢他书画中的自如与放逸。

我个人觉得在四僧中,八大山人的书画是唯一达到了佛家中的“无我”境界,因“无我”故而能“放逸”,而髡残、弘仁和石涛都尚未脱离“表现笔墨,表现技巧“的层次,石涛只差了那么一点点,线条虽然灵动,但不动“吾”心。

八大山人的书画作品历来为众多收藏家梦寐以求之物,但能得一真迹,不光眼光与财力具备,还须讲究缘分。

八大书画的赝品众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张大千就层多次仿作八大的画作,而水平之高绝无仅有。

在当时那个时代,由于信息匮乏的原因,他的伪作故而能屡屡得手,骗过众多高手的眼,骗来不菲的银子。

目前国内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八大山人书画作品中,赝品也是不容易辨别的,有时出现双胞胎和多胞胎现象,也是各说各有理,但我相信,如果我们在对八大山人的笔墨的特点和规律了解足够多的情况下,还是能一一分辨出来的。”

“原来是这样。”郝坏说完,突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随后道:“那这幅画会不会是张大千的仿品,如果画出自他的笔下。”

林翠兰还没有开口说话,徐小雅忍不住夸赞了郝坏一句:“哥们儿,你不错嘛,比我想的都多,如果是张大千的仿品,那价格好像都不会次于原作的作品。”

“如果是这样,我那朋友还会选择轻声吗?”

林翠兰范文了一句,随后道出了其中奥秘。

张大千的水平比这件拍品要高,当时大千先生曾经有过一副《仿八大山人鱼乐图》。

那幅仿作是张大千用自己的画法去意临八大之作,算是他不错的一件作品。

题识:“春日濠梁上,静观欣所遇。呴沫何足语,生机自然足。仿八大山人鱼乐图,并效其体题诗于上。丙子三月,猨。”

张大千也仅仅是效八大书法的体而已,仔细看一下,他每个字笔画的收尾处,做不到浑圆,笔送不到位,像掐断的木棍,有点泄气。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用笔方法跟八大截然不同!

根据以上所述,专家们包括林翠兰给出了结论,那画是件仿品,也不是张大千的仿作,更不是张大千的藏品。

画面上“大风堂”藏印是伪造的,因为这件东西尚不能入张大千自己的法眼,他是看不上这件东西的,还不如他自己仿的好,所以他是不会收藏这样的画作的。

郝坏摇摇头,心想,“这才是真正的高手,高手中的高手,做旧这东西,如果没有真正的艺术造诣,是很难做到神似形似的。”(未完待续。。)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