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鉴宝风云 > 第135章 捡漏很困难

鉴宝风云 第135章 捡漏很困难

作者:古栋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5:28:27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甄小仁奸笑着看了看周围几个同行,随后离开了餐厅。

郝坏看了李墩儿一眼,也并没有责备他什么,尤其是还有人家的心仪之人在场,所以多少还是要留些面给他,但郝坏还是不忘调侃了一句。

“李老板,那三五件清三代的官窑瓷就交给你了。”

李墩儿原本正在安慰女经理,就在要将手放在她肩膀的时候,听到了郝坏的话,顿时明白了自己闯祸了,但有美女在场,他还是定了定神笑道:“嘿嘿……,下来仔细研究。”

郝坏摇摇头和影三人一起回到了包间,小心坐下后便忍不住问道:“兄弟,什么是清三代的官窑瓷?”

郝坏虽然知道小三对瓷器真的不是太了解,可他在古玩地摊这么多年也不该没有听说过,郝坏没有多想,其实早在之前接触那只仿钧窑的渣斗后,就一直在查阅瓷器的历史,而清三代的瓷器也正好有所了解。

清三代瓷器是专指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制作的瓷器。

而这一时期出产的瓷器又往往同景德镇联系在一起。从历史上看,景德镇瓷器发展于五代,成熟于宋元,辉煌于明清。

从烧制的工艺看,它走过了从青瓷到白瓷,又从白瓷到彩瓷三个重要阶段。

明清时期的景德镇是我国瓷业的心,连我国制瓷业的顶盛时期,官窑瓷几乎成了景德镇窑的代名词。尤其是永乐年以后,西方艺术和颜料传入我国,对制瓷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明代帝王对制造瓷器极为重视,国家倾全力在景德镇烧瓷器,出产极精。

明洪武二年,景德镇建窑,专供烧造御用瓷器,只求产品质量精美,不计成本多少,所以制瓷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几乎所有宋瓷都能仿制,效果仿得惟妙惟肖,有的达到乱真的境地,令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青、黑两色比前朝品质更加精良,纯素色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明代还创制五彩和青花五彩描绘,五彩一般以红、黄、绿、紫、赫五种色彩描绘,青花五彩一般是以红、黄、绿、紫及青花五种主要色彩描绘纹饰。

清代景德镇瓷业在明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最有成就和影响的是清代彩瓷取代青花瓷成为官窑瓷器的主流,改变了宋元明以青花瓷为主流的状况。

在清代,景德镇还创制了珐琅彩瓷,发明了粉彩,又称“软彩”,可以说清代在色釉或彩瓷的烧制工艺上达到了顶峰的地步,许多品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华,瓷器产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工艺之精湛,均无与伦比。

另外,清代帝王干预要超过前朝,最典型的要数乾隆帝。

由于乾隆帝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对器型、图案、品种等要求很高,须经御批审定和御出图样方可烧造。

在清代还有一人不得不提,此人就是督陶官唐英。明清两都设有督陶官,成就最大、名气最大的要数乾隆时期的唐英,史称“唐窑”。

唐英自雍正年至乾隆二十一年,在景德镇督理官窑陶务长达二十七年,与当时的瓷匠同吃、同住、同干,而这段时期的官窑瓷生产,又集体现了康、雍、乾三朝我国制瓷历史高峰的最突出成就。

乾隆八年,唐英奉旨恭编《陶冶图编次》,较完善、系统地总结了景德镇制瓷工艺全过程,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陶瓷工艺专著。

康熙、雍正、乾隆烧制的青花器无论是器型还是釉色都极力追崇明代永乐、宣德和成化三朝,尤其是康熙青花,色调青翠艳丽,层次分明,浓淡笔韵能分五色,如水墨画一般,含蓄而生动。

五彩瓷器康熙时最为精绝,胎骨轻薄,釉色洁白莹亮,画工细腻,色彩柔和,线条流畅,让人爱不释手。雍乾时粉彩的成就最为突出,色调温润,鲜艳而不妖冶,立体感强烈,常常让人叹为观止。此外,这一时期仿宋代汝、官、哥、定、均五大名窑的作品也很成功,有的几可乱真,洒蓝、天蓝、祭蓝、冬青、茶末等单色釉亦是佳作多多。

康、雍、乾三朝的器型最为丰富,既有仿古又有创新,尤其是各式装饰性瓷器如瓶、尊之类较元、明代大为增加,其康熙朝独有的器型如观音瓶、棒锤瓶、金钟杯、凤尾尊、马蹄尊等。雍正朝最突出的器型有牛头尊、四联瓶、灯笼瓶、如意耳尊、套杯桃洗、高足枇杷尊等。

乾隆朝大件装饰**物的造型与前朝相比变化不大,但各类精巧小器如鼻烟壶、鸟食罐、仿象牙、仿玉器及象生瓷等却出现不少。

听了郝坏的介绍,小三儿点点头,无奈道:“郝坏老弟,哥哥知道你跟那个甄小仁不对付,可你也知道,我就是个普普通通摆地摊的,也帮不了你什么,这只灯笼瓶就算我送你开张的礼物好了。”

“三哥,我看出来了,你不是不知道清三代的瓷器,而是担心我三天内没有办法得到七八件清三代的官窑瓷。”

郝坏婉拒了小三儿的好意,随后道:“你放心,我之前之所以要和甄小仁打赌,也是要给自己一些动力,如果三天内都不能开张,还谈何将甄小仁挤出潘家园,时间现在只有二十天了,所以我要抓紧时间。”

“原来是这样,郝坏兄弟的魄力我小三儿是自愧不如,这些天我也抓紧给你留意着点,要是有人来出手的话,我一定通知你。”

小三很清纯虽然自己那只灯笼瓶的底款是乾隆,可东西到底还是嘉庆官窑,所以也帮不了郝坏什么忙。

“三哥不同替我担心,来,我们喝酒。”郝坏没有在和小三提那些烦心事,而是尽情畅饮了起来,没一会李墩儿和女经理也走了进来,看两人的样比之前亲近了不少。

女经理和郝坏道谢后,走了出去,说是要给填几个下酒菜。

“老坏,刚刚你他给面了,可算让我装了一把。”李墩儿脸上的笑容有些怪,随后便开口道:“不过我知道刚刚不该和甄小仁打赌,所以我准备明天就去古玩市场转转,看能不能淘换几件好瓷器回来。”

郝坏没有责备李墩儿,他知道这种事情是在所难免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郝坏便和影开始在北市各大物市场搜罗瓷器,但“捡漏”这种事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你在怎么专家,也架不住碰不上真东西,而且就算碰上了,价钱上却也很难谈拢。

“你就这么惯着李墩儿,不怕他们给你惹出**烦?”影推着郝坏在报国寺的古玩街转。

“我们是生死之交,而且李墩儿也只是想替我出头,何况这种事情想躲是躲不开的,再说没有些真正的压堂货,店铺开张也只会让甄小仁等人看笑话。”

两人正说着,已经赚到了小三的地摊前。

“兄弟,我正要给你打电话。”小三看到郝坏后,离开告诉他不远的地摊前有个人在出手一件儿官窑瓷器。

“地摊高调出手官窑瓷器,哪里能有这样的好事。”郝坏虽然心里有些不信,但还是和影一起朝着小三告知的方向走了过去。

报国寺古玩市场的东北角的一个地方,一名男正在地摊边上叫卖着,由于离着还有些距离,所以郝坏并没有听清他说什么,但他手的那只浅青色的单色釉大瓷碗却异常醒目。

男地摊前没有几个人,而他脚下的地摊也都是些杂项小玩意儿,并没有其他的瓷器,这让郝坏无心在向前。

影推着郝坏的轮椅,看了眼前男手的单色釉后,不免有些惊讶的口吻道:“咦,那男手的东西还真有一眼。”

郝坏从影口得知了男手的瓷碗很可能是个好东西,这让他不得不从新审视起了眼前男手的瓷碗,虽然不能靠自己辨别出那大碗的真假,但那釉面感觉却不同于之前甄小仁那只泛着贼光的新仿瓷器。

“影,你觉得那碗怎么样?”郝坏很巧妙的问了影一句,像是在考她眼力,不至于暴露自己的真实水准。

“你在考我?”影眼看已经将郝坏推到了男的地摊跟前,边小声道:“乾隆官窑的冬青釉大碗,打开门的东西,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地摊上。”

郝坏的疑问和影如出一辙,这年头别说捡漏捡到官窑瓷器,就算上些年份值些钱的铜钱都不是件容易事。

“有猫腻。”绝对有猫腻,先别过去,我们观察一下。

郝坏的小声提醒下,已经临近男地摊的影没有停下脚步,径直推着郝坏朝着前方走去,离着男地摊五米的距离里挺了下来。

“冬青釉?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郝坏想起了之前好像在哪里听说过冬青釉,自信想想才发现之前查阅清三代瓷器的时候有看到过这种单色釉的介绍。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