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灵异 > 千棺 > 第317章 慧能

千棺 第317章 慧能

作者:骸骨君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56: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李颔首确认道:“不错,确有此事!据说慧能的父亲在其幼年时就去世了,他与母亲二人孤苦无依流落他乡,后来又跟随老母移居南海,也就是现在的广州,长大成人之后慧能以卖柴为生;有一次慧能在卖柴是听人读诵《金刚经》,引起了内心中的领悟,觉得自己与佛法有缘,所以就辞别了老母,准备前往黄梅去参礼弘忍大师;在路经曹溪之时,他曾在宝林寺中住了一个时期,后来又到乐昌依附智远禅师坐禅,之后又经过了一番曲折,才再次踏上了前往黄梅参礼弘忍的道路——那一年,他已经是二十三岁了。wwwpinwenbacom/read/704/”

“什么?当时的慧能那么年轻?那他的大师兄神秀上人当时又是什么年纪?”张扬惊讶地追问道。

“根据禅宗自己的说法,神秀是在五十岁的时候抵达黄梅的,又经过了六年的勤恳修行,一直煎熬到了56岁的时候,才终于得到了弘忍大师的认可。据说弘忍大师‘命之洗足,引之并座’,表现出了对其极为尊重的架势,似乎是想要将衣钵传授与他的模样。也就是那一年,已经在黄梅踏碓八个月年龄刚好步入24岁的慧能,因为之前你说过的那个‘何处惹尘埃’的偈语横空出世,牢牢地吸引住了弘忍大师的目光——当天晚上,弘忍大师将慧能唤进房中,为他说法,付法传衣。命慧能继承了祖位之后,弘忍大师又急匆匆地送慧能去了九江驿,让其直接返回岭南,务必要隐遁行藏、不要声张。”老李如是介绍道。

“这么说起来,神秀辛辛苦苦地忙了六年的时间,好不容易赢得了五祖弘忍的认可,却被一个二十多岁目、不识丁的小和尚给抢了禅宗的祖位,也难怪他会恼羞成怒想要追杀慧能了!”张扬恍然大悟地说道,可很快他又皱起了眉头,有些不太确定地问道:“可我还是有些不明白,身为当时禅宗第五代祖师的弘忍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按理说当时他根本就是对慧能毫无了解嘛,又怎么敢如此轻易地将衣钵传给了他呢?”

老李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据说当时弘忍大师以‘当理与法’的方式教授弟子,也就是让弟子们私下将自己的感悟与见地写成文字秘密呈给弘忍大师品评,如果弘忍大师觉得有道理有觉悟有见地,他就会召唤来这名弟子开小灶私下授法,所以这种方式才会叫做‘当理与法’。只是这种私下开小灶所传之法当然不会涉及到禅宗最为核心的内容,与一代一人的付嘱制那种真正继承人所能得到的心法有着本质的差别,更何况付嘱制所指定的继承人还可以继承师父所留给他的一座巨大寺院——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但凡众弟子中有些名位心未尽的,就难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纷争。而当时只有24岁的慧能,虽然在寺院中已经修行了八个月有余,却并未正式剃度出家,还是一名在家行者;如果弘忍大师贸然公开付法,则不可能不争不害,所以他才会在付法时叮嘱慧能‘自古传法,气如悬丝;若住此间,有人害汝’……”

“听您说的这个什么一代一人的付嘱制,怎么越听越像是皇帝传位呢?明明有一大群觊觎皇位、野心勃勃的皇子们都想要争夺唯一的皇位,却因为先帝的遗诏决定了注定只有一个皇子会成为幸运儿得以一统江山。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子们必然是在先帝生前争相讨好,给自己增加上位的机会;等先帝死后,又一心琢磨着如何才能让先帝指定的继承人无法顺利当上皇帝,甚至不惜举兵叛乱。”张扬举例说明道。

“不错,禅宗或者是其它宗教的这种付嘱制,其本质跟世俗的皇朝更迭、新帝登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如果一定要说出点儿差别的话,恐怕只是皇位更多是依靠父子血脉来传承继续,而法统则更多是依靠师徒之间口耳相传的机密来传承继续的——要知道,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很多时候师徒之间的传承关系远要比父子之间的血缘关系还要更紧密、更扎实、更稳定一些。”老李继续介绍着。

原本一直都没有说话,只是冷眼旁观着众人的小武见老李说到了这里,他却忽然悠悠插话道:“那是因为师徒之间因为共同掌握着一个只有他们二人才知道的秘密,所有天然地就形成了攻守联盟,他们之间的关系想不紧密也难;而父子之间则往往只是因为血脉相连的关系才走到了一起,然而当那位父亲有数以百计的子嗣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关心疼爱之时,对于那些饱受冷落的儿子们来说,所谓父子间的亲情也不过是如此而已,又怎么可能会紧密、扎实、稳定呢?不因爱生恨、阴谋弑父就已经是一个很完美的结局了。”

听小武竟然如此说法,老李不由得下意识地摇了摇头,想要反驳一些什么。张扬却因为对小武当前异常的状态心中有数,害怕老李的反驳之言会再次刺激到小武、让他说出更多大逆不道的话来,赶忙给老李使了一个抱歉的眼色,又轻咳了一声故作好奇地对老李追问道:“老李,慧能逃回岭南后又做了些什么?”

接收到张扬示意的老李也轻咳了一声,算是回应张扬,之后又开口答道:“慧能在逃回岭南之后又过了五年隐姓埋名的生活,五年之后,他感觉到自己潜伏得已经足够久了,再加上一些外因的作用,似乎他正式现身于人前的机缘已经成熟,于是经过了一番筹划之后,他于公元667年的正月初八前往广州法性寺准备闪亮登场。慧能抵达法性寺之时正值黄昏时分,法性寺首座印宗法师正在为众人讲解《涅槃经》。”

老李说到了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见小武没有什么反应,他才又继续讲述道:“其时晚风习习,吹动着寺里的一面刹幡,有两个和尚吵嚷不休,一个坚持说是‘幡在动’,另一个则坚持说是‘风在动’,原本正在听经的和尚们也纷纷站成了两派,各自声援与自己心意相符的那个和尚。当时做俗家打扮的慧能越众而出,语出惊人地下断语异常肯定地说,并非幡动也并非风动而是众人的心在动。如此直达事物最终本质、突显‘三界唯心’真意的话语立刻就引起了已经停止讲经的印宗法师的关注,当攀谈之间得知慧能竟是得到禅宗五祖弘忍衣钵的正统传人之时,印宗法师惊喜交加,执意挽留慧能在法性寺停留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慧能还是俗家的打扮吗?看来他故意选择在法性寺闪亮登场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想让法性寺众僧替他恢复身份做一个见证,另一方面想来他应该也是想要在法性寺正式剃度出家吧?那位印宗法师的执意挽留岂不是正中慧能的下怀?他就不怕自己的庙太小,放不下慧能这尊大菩萨?”小武揶揄道。

“修佛之人生性豁达,又哪里会有俗人那么多的花花心思?”老李苦笑了一声回应着小武,见小武一脸不信的样子,他只好苦笑着继续说道:“慧能确实是在印宗法师的一再恳求之下,才在法性寺中又盘桓了数日,并且吐露了想要正式剃度出家的意思。原本就已经惊喜交加的印宗法师闻听之后喜出望外,于正月十五日普集四众召开机会,由印宗法师亲自为慧能落发剃度;之后又在二月初八日为慧能授具足戒,算是让慧能的身份彻底从隐姓埋名的俗家弟子成功地转换成了得到过五祖弘忍真传的正式佛家弟子。那一年慧能刚满30岁,在他弘法伊始,便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禅,为岭南佛教惠能带来了一股新风的同时还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又因为他作为五祖衣钵传人的身份,更是得到了各个方面的敬重。”“说起来,果然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在混得了一个正式的度牒以后,又因为他那与众不同的身份,慧能在广州的佛教界应该也算得上是混得风生水起了。”小武阴阳怪气地笑了一声,揶揄了几句之后,又有些不爽地问道:“在那之后,他该不会就以法性寺为革命根据地死赖着不走了吧?”被小武的阴阳怪气与偏激话语堵得有些烦躁的老李长叹了一声,无可奈何地摇头回应道:“自然不是这样,佛门大德高僧的举止又岂是你我这样的凡人可以猜度的?在法性寺打开了一片心局面之后不久,第二年的春天,慧能大师就坚持着要离开法性寺,准备动身前往曹溪山宝林寺继续修行与传法,并在曹溪渡过了几十年的光阴。后世柳宗元曾撰《赐谥大鉴禅师碑》,其中言道‘凡言禅,皆本曹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