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克夫寡妇觅良缘 > 第135章 秦淮灯会

克夫寡妇觅良缘 第135章 秦淮灯会

作者:久知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54: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同沈家大爷一同来的,还有一个璧容见过面的人。

便是当年大夫人做主从朔州送来京里的与沈家大爷“自幼相识”的贵妾杜氏。

记得当年在朔州沈府里初见她时,她穿着件淡蓝镶领银白底子粉蓝绣金花卉纹样的对襟褙子,配着水影红撒花曳地百水裙,戴着支垂银丝流苏攒珠簪子,低着头总是一副羞羞答答的模样。

如今再瞧,一对缠丝赤金梅花簪,脖子上戴着个闪闪发光的如意纹金项圈,身上裹着粉红色百子扑蝶的云锦斗篷,巧笑倩兮地站在沈家大爷身后。

沈家大爷今年周岁三十八岁,虽然比沈君佑年长七岁,看起来却和沈君佑的年纪不相上下。张着一双和大夫人极像的桃花眼,眼肚上伸出来的一条直到眼尾的横纹略略暴露了年龄。穿着件石青色宝相花缂丝锦袍,面白无须,身姿挺拔。

璧容看着面前耀眼明目的杜氏,不由得想起了朔州的大奶奶来,心里倒真替她有了几分不值。

以沈家大爷在京里的官职,每月的饷银最多刚够吃饱饭。可他在京里的一切吃喝却都是风光的很。枉费大奶奶一世精明,丈夫却拿着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的银子花费在了一众小妾的身上。

气氛蓦地有些冷。

璧容正要出言提醒,沈君佑已经脸上带着笑走上前去。

“来了这么些天,没来得及去拜会大哥,倒叫大哥先来看望我们,真是小弟的不该。”沈君佑抱拳作了个揖,向沈君照赔罪。

沈君照笑着扶了他的胳膊:“诶,都是自家兄弟,什么先不先的,谁先来看谁不行。”看见抱着孩子的璧容,不由得走了过去:“这就是弟妹吧,我还是第一次见呢。”

眼睛从上到下咕噜噜地在璧容身上转了转。

璧容蓦地对他投过来的目光有些厌恶,面上却还是忍着,恭敬地喊了声:“大哥。”

沈君照笑着叫她不必多礼,伸出手也要扶她,璧容抱着如意向左后方退了一步,巧妙地转身把孩子交给了身后的顾氏。

沈君照讪讪地甩了甩手。

一旁站着的杜氏见了,笑着走过来,指着顾氏怀里的如意道:“这就是五秀吧,长得可真是漂亮,眉眼像极了二奶奶。”说着叫丫鬟把东西拿过来,红色的帕子里裹着一对赤金的小镯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二奶奶别嫌弃。”

瞧这杜氏的手笔,哪里像是别人的妾氏,就是一般的当家奶奶也比不上,不过璧容倒是可以确定一件事,这杜氏是真喜欢金饰,以往的幸碧玉模样只怕都是装出来的。

“这哪里好意思。如意还小,这么贵重的东西杜姨娘还是拿回去吧。”这话说的却是错漏百出,瞧小丫头满身挂的玉石,只怕哪一件都要比这个金镯子贵重。

“我原本没打算带她过来,可她飞吵着要来沾沾小侄女的喜气,好生个这般如花似玉的女儿来。”沈君照笑着解释道。

杜氏怀孕了?

难怪竟能挤下了最得宠的易姨娘,跟着沈君照去串门。

杜氏因有午睡的习惯,吃了午饭,沈君照就带着她回去了。

――――――

初六,沈君佑夫妻二人又带了东西去回了沈君照的年礼,从沈君照家里出来又去了吴家拜访,给吴夫人送了尊白玉菩萨像,给严宓和她两个妯娌各一匹沈记的妆花缎子,给修哥儿送了方端砚。

转眼就到了十五闹元宵的时候。

自太祖皇帝恩命以来,每年的这一天都是京里最热闹的一天。就是她这个从来没来过京城的人也听说过“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

一大清早,沈君佑先是陪着璧容娘俩去了大报恩寺给观音菩萨上香,出来时还排了好久的长队去摸祛病辟邪的香炉。

说起来沈君佑从前是不信这个的,可从璧容生下如意,每次璧容再去寺庙都能看见他的身影。他嘴上虽没有明说过,可璧容心里知道,那一次确实把吓着了。

回程的时候,沈君佑特意去买了陈记的窝丝糖来讨好如意,晚上又允了豪哥儿今天不必念书,叫洪顺带着三个孩子在家里放烟花。

安排了一切,沈君佑和璧容才能顺利出来看花灯。

天上皓月当空,秦淮河上水波悠悠,河边泊着上百只游船、画舫,船头挂着明亮闪烁的各式花灯。有年轻的男男女女蹲在河边燃放水灯,不一会儿的功夫,成千上万只水灯飘荡了起来,在波光水影中恍若无数朵睡莲悄然绽放。

早在几天前,沈君佑就预定好了画舫。

上一次坐船,还是小时候跟着父母一起。

这会儿再踏上船,璧容有些兴奋。

沈君佑牵了她的手,故意吓唬道:“坐稳了,可别掉下去,这水冷的都能把鱼冻死!”

璧容白了他一眼,扯开他的手,自己走了进去。

画舫内的装饰颇为典雅,船顶上悬着四个六角纱绸宫灯,如意纹的挂落飞罩,里面摆着一张四脚茶桌,桌上放着一壶刚烫好的热茶,几样有名的秦淮小点。

璧容轻轻地掀开帘子朝外看,外面华灯映水,游民如织。河畔两岸楼宇林立,飞檐漏窗,雕梁画栋。

沈君佑见她兴致高,乐于给她做起了向导:“沿着这条河一直往东边走就是秦淮河的龙头,站在九龙桥上远眺,这河上的一切美景便可以尽收眼底。”

沈君佑又给他讲起了九龙桥的来历,璧容听得津津有味,险些以为他就是个土生土长的京城人。

船临近岸边时,有人瞧见了他们这艘船,忍不住惊叹道:“这是哪家贵人的画舫,可真是漂亮,你瞧那船上的幔子,是扯的上好的妆花缎子吧。”

“诶,可不是嘛,我瞅着像是峦记的东西,你看这彻幅的花样,也就峦记织的出来。”

话音才落下就被人否定了。

“你睁大了眼睛仔细看看,峦记什么时候出过这样的新鲜样子啊。”

这只画舫上的幔子都是沈君佑特地装上的,样子是一幅邀月起舞图,在水波浩荡的河水里,画舫里的灯照上去,从外面看恍如真的在起舞一样。

船靠了岸,沈君佑扶了璧容的手出去。

人群里有认识沈君佑的,走过来打招呼。

“哟,这不是沈二爷吗,这位可是二奶奶?”见沈君佑点头,那人忙向璧容见了个礼,道了句二奶奶贵安。

“小人是荣平斋的二掌柜周茂生,我们少东家正在里面吃饭呢,还有飞仙阁的廖东家,广昌记的冯大掌柜都在呢。”那叫周茂生的又问道:“您可订了座位?这个时候座位可是紧的很呢。”

沈君佑客气地同他笑笑,唯一抱拳道:“有劳周二掌柜费心了,只是带夫人过来尝尝正宗的金陵菜。”

周茂生见状忙侧身腾出了道来,还招手叫了酒楼的伙计来领他们进去。

等他们进去了,人群里才有人问周茂生:“周二掌柜,方才那位爷是什么来路?”

“忻州沈记布庄的东家。”周茂生抚着胡子道。

他和这人本来没什么交情,可他们家老东家不知怎么对这个人颇为看重。

想想也不过就是去年夏天峦记和广昌记闹得最凶的那会儿,江口的潘家货栈从山西运了些沈记的妆花纱来卖,小赚了一笔银子。

旁边有人听了艳羡,啧啧道:“原来是山西来的,怪不得这么财大气粗啊!”

他们来的这家醉仙楼是京里名声赫赫的一家酒楼,据说是某位皇亲贵胄出资建造的。

沈君佑先把璧容送去了二楼雅间,才过去那边和荣平斋、飞仙阁的几位东家打了个招呼。

回来的时候菜已经上来了。金陵菜口味醇和,素以鸭馔驰名,花色菜品样样玲珑细巧。

沈君佑夹了片盐水鸭放在璧容碗里,“尝尝是这里的好吃,还是你老家的好吃。”

方才那个掌柜璧容虽不认识,可是荣平斋的名字确实知道的,京城数一数二的丝线铺子,据说广昌记的布大都是用的他们家的丝线织的。

“你这才来了多久,就有人认识你了。”璧容打趣他。

“前阵子京里各家商铺在醉仙楼里摆桌,我闲来无事便过来凑了回热闹。”沈君佑解释道。

璧容闻声仰起头看他,“就只来了这里?没再往别的地方逛逛?”

她今天穿着件大红缂丝百蝶穿花纹的对襟褙子,里面是件齐胸高的藕色中衣,一仰头,露出白皙的颈子来,明晃晃的洛阳宫灯下,散发着宛若羊脂玉般的柔和光泽。

察觉到身上这道火辣辣的目光,璧容低咳了一声,拢了拢领子,侧过头去。

“你看我做什么,再不吃菜都凉了。”璧容夹了块松鼠鱼放在他碗里。

“你喂我。”沈君佑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嘴。

“这么大的人了,也不知道羞!”璧容红着脸剜了他一眼。

“嗯?喂还是不喂。”

那声音,那声音,低沉中带了丝诱人的慵懒。

好似鬼魅附进了身体了,她不由自主地拿起筷子夹到了他的嘴边,看着他张开嘴,看着他一下下的咀嚼、下咽,一切仿佛都被放慢了速度。

直到那两片温热的唇覆上来,她才察觉到他的手不知在何时揽上了她的腰,他们的身体紧贴着彼此,心口处的跳动此起彼伏。

“别的地方哪有这里美,浩浩十里秦淮,唯有此时、此处、此景,最美。”

花前月下,霓彩辉虹,本是柔情似水。

可偏偏这个时候,门被人推开了。

“自己跑来吃大餐,也不告诉我们一声,真不够义――气……”那个“气”字淹没在了嘴里。

秦书怀呆愣愣地看着面前的两人,意识到沈君佑此时的“举动”,他猛然咽了口口水。

“那什么,我们先出去逛逛,一会再来,你们,嘿嘿,你们继续。”说完,拉着还在呆愣中的赵思思,飞快地逃了出去。

关上门的一瞬间,屋里传来男人咬牙切齿的声音。

“秦书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