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一世吉祥 > 第411章 忠武大帝

一世吉祥 第411章 忠武大帝

作者:泰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7:51: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徐文瀚、韦志高与金子善的脸色来看,皇帝确已命在旦夕。`一行人等匆匆入宫,杨致也不方便多说什么,只能与徐文瀚以目示意。眼见徐文瀚眼神笃定,只是微微点头,杨致心下稍安。

皇帝重病不起已逾三月,早已不能临朝视事,这几个月来一直在寝殿居住。杨致在皇帝寝宫大门外见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儿子杨骁。沉下脸来问道:“你怎会在此?好不晓事!这是你该来的地方吗?”

杨骁满脸无辜的道:“父亲,自从皇上病重,便下旨召我进宫陪伴太后。这不刚刚把我赶出来了不是?”

金子善在入宫途中业已告知,皇帝得知他今日到京,昨日便已诏令诸多文武重臣在寝殿等候。杨致步入寝殿,见到的都是老熟人,郭子光、李子宽等几位宰辅阁臣,武英殿大学士罗辉祖,现任枢密院太尉曾英明,枢密院千年老二刘秉德,宁王赵当、康王赵敢,由禁军改组而来的左、中、右骁卫大将军严方、王文广、张安……。

杨致封王已然明旨昭告天下,除了赵当与赵敢两位亲王,殿内众臣见到他皆是躬身长揖一礼。杨致一边紧随金子善向皇帝卧房走去,一边无声的拱手还礼。

刚一进房,陪伴在龙榻旁边的太后,便颤颤巍巍的起身拉住杨致的双手,老泪纵横的道:“致儿,致儿!你可算是来了,你叫哀家怎生是好?”

杨致扶住老人,低声劝慰道:“母后。您且坐下歇息,让我先看看皇上。”

静卧榻上的赵启虚弱的吩咐道:“来人。伺候太后回宫歇息。留下徐卿、金卿侍驾即可,值守太医与内侍无须回避。 `朕与杨卿有话要说。其余诸卿,都去偏殿暂歇,随时待朕传召。”

杨致依言在龙榻边坐了,见到赵启形销骨立,眼窝深陷,脸上没有半点血色的惨状,禁不住落下泪来。这还是那个洒脱不羁的越王么?还是那个野心勃勃的皇帝么?

握住皇帝瘦骨嶙峋、彻骨冰凉的手,哽咽道:“皇上,我是杨致。我来看你了。”

赵启欣慰的道:“姐夫,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的。你若非蓄起了长须,身材样貌看起来与当年并无多少变化,好生令人羡慕啊!嗯?你依然身着便服,还是不肯受我赐封么?以前我怕你称王,如今却怕你不肯受封,想来真是可笑之至!就当是我求你,勿要推辞,好么?”

杨致腾出手来。取出一叠厚厚的文书道:“皇上,这是夷州及附属诸岛的户籍图册,这次我都带来了。”

赵启摇头道:“这些都已经不重要,我早已看得开了。记得小时候你就与我说过。茫茫海外另有一番天地。夷州政通人和,民富兵强,船坚炮利。杨氏在海外所占属地之广,不逊大夏。其实我都知道。”

“姐夫,我从小到大。直至今时今日,都未曾与坦诚相待,委实十分惭愧。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趁我还有一口气在,今日我想与你做一番交心之谈。”

杨致肃然道:“皇上有何嘱托尽可吩咐,我必当竭尽全力达成皇上的心愿。”

赵启笑道:“如此甚好。旁人都是劝慰一些诸如圣天子百灵护佑之类的屁话,我既听腻了,也烦透了。`说实话,我很不想死,也极为不甘,但生死有命,又能为之奈何?”

敛起笑容,凄然说道:“我召你回京,说白了就是托孤。命徐卿与金卿留下侍驾,太医与内侍无须回避,众臣在偏殿随时等候传召,就是有意让他们做个见证。”

“杨氏在海外是何光景暂且不论,你在大夏也早已是无冕之王。直至此时才封你为王,我知道你并不稀罕,也知道是委屈了你。但我是没有办法!大夏看似国势强盛,实则稍有不慎,便有崩坍之忧!所以我常年累月对于国事不敢抱有一丝懈怠之心,时时刻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太子尚未年满十六,我本不想说自家儿子的不是,但他们这一辈兄弟几人,较之我们上一代确实远有不及。若无强臣良相倾力辅佐扶持,他们很难守住父皇与我留下的这份偌大的家业!”

“我撒手而去之后,在内子幼母壮,两位皇兄虎视眈眈,在外数十位骄兵悍将统率百余万百战雄师。姐夫,除了你,没人镇得住局面!也只有你,才有不让大夏分崩离析的那个本事!”

杨致不置可否的问道:“皇上,还记得三国之时白帝城托孤的典故么?”

赵启叹道:“我不是蜀帝刘备,你也不是诸葛亮。但情势不同而理同,你虽无帝王之名,却早具帝王之实,至少相比之下,对大夏江山的觊觎之心不像旁人那般迫切。怎么?话已至此,你还是不肯受封为王么?”

杨致郑重点头道:“我答应你。”

赵启陡然问道:“姐夫,你以为你家几个儿子才智如何?”

杨致心中一凛:“尚可。”

赵启追问道:“你儿杨骁呢?比你如何?”

杨致心知若是相信赵启所谓的“坦诚相待”,绝对是脑子进水了。眼下父子二人皆在深宫,处境实在不容乐观。毫不迟疑的答道:“骁儿之武技机谋,几可与我当年比肩。”

赵启长长吁了一口气:“那就是了。五年之前,我将骁儿发往军中担任校尉,命左骁卫大将军严方对他严加看管。那小子既不出色,也不落后,每逢考绩,都是勉强过关。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与任何人都能相处融洽。三五几个月还好说,若是常年如此,天下哪儿有那么多凑巧的事?虎父无犬子啊!足见你方才没有骗我。”

杨致泰然自若,一直侍立在侧的徐文瀚与金子善却是听得脊背之上冷汗涔涔:一个杨致已令大夏武成与隆昌两代皇帝寝食难安,如今长安城里有多了一个杨骁,如若父子联手,谁可当之?敢情皇帝与杨致看似在叙说郎舅之情,实则一刻也没忘了暗藏机锋、相互较劲!

皇帝急召杨致回京封王,确实是一个艰难而又无奈的选择。

赵启与杨致交谈半晌,也出了一头的虚汗。强自支撑着问道:“姐夫,你才名卓著,我很想知道,你会对我如何评价?若由你来为我拟定庙号,你会如何拟定?到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再讲什么忌讳了。”

正是到了这个时候,杨致脑子里也有点乱了。一时之间,哪能想得起什么评价与庙号?为了让赵启去得安心,只好在前世的记忆中拾人牙慧了。

略一沉吟道:“皇上自继位至今,文治武功,俱皆雄视古今。若由我来评价,不会长篇大论的歌功颂德,唯有寥寥数语: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堪称千古一帝!”

“至于庙号,神化难名谓之曰圣,阔步开创可称之为祖。若由我来拟定,便是圣祖二字。”

话音刚落,连徐文瀚都衷心佩服不已。

赵启疲倦的合上双眼,换了口吻道:“朕此生能得杨致如此评价,死亦瞑目了!朕累了。老金,召集太子与众卿至寝宫大殿侯旨。文瀚,由你去宣诏吧!”

之后皇帝明旨昭告天下,自即日起,大夏举国兵马,皆由忠武郡王杨致节制。

夏历隆昌十九年二月十一日,也就是杨致回京之后的第五日,夏帝赵启驾崩,享年三十八岁,庙号圣祖。

奉大行皇帝遗诏,太子赵烈继位称帝,拟改元乾德。忠武郡王杨致、宁王赵当、康王赵敢、首辅大学士徐文瀚等四位重臣,共同辅佐新君,署理朝政。

同年五月,已然升格为王妃的沈玉、赵妍、玲珑、朱灵儿一起到京,再度入住早年的飞虎侯府邸。

夏历乾德三年,太皇太后梅氏薨。

夏历乾德九年,忠武郡王杨致立次子杨骁为世子。杨致诏令文武百官,命世子杨骁全权署理忠武郡王一应职事。之后携几位王妃飘然离京,远逸海外。

夏历乾德十五年,夏帝赵烈因“暴病”驾崩,庙号仁宗。忠武郡王世子杨骁拥立年方八岁的太子赵文为帝,改元泰始。

夏历泰始四年,幼帝赵文“欣然”采纳文武百官谏言,在不改国号、保留赵氏宗庙的条件下,禅位于杨骁。杨骁登基称帝之后,封夏幼帝赵文为越王。

之后两年,杨氏长子杨猛于美洲、三子杨珑于欧洲、四子杨战于婆罗洲,相继称帝。杨氏四子皆尊奉其父杨致为太祖高皇帝,史称忠武大帝。

—————————全书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