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其他 > 学三国 > 第一百十回 重权不可弃 贪心不可长

学三国 第一百十回 重权不可弃 贪心不可长

作者:流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13 22:54: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带病亲征

魏正元二年正月,扬州都督、镇东将军、领淮南军马毋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也,

闻司马师擅行废立之事,心中大怒。

长子毋丘甸(复姓毋丘)言:俭官居方面,司马师专权废主,国家有累卵之危,安可宴

然自守?

俭言:俭儿之言是也。遂请刺史文钦商议。

钦乃曹爽门下客,当日闻俭相请,即来参谒。

俭邀入后堂,礼毕,说话间,俭流泪不止。

钦问其故,俭言:司马师专权废主,天地反覆,安得不伤心乎!

钦言:都督镇守方面,若肯仗义讨贼,钦愿舍死相助。钦中子文淑,小字阿鸯,有万夫不当之勇,常欲杀司马师兄弟,与曹爽报仇,今可令为先锋。

俭大喜,即时酹酒为誓。

二人诈称太后有密诏(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令淮南大小官兵将士,皆入寿春城,立一坛于西,宰白马歃血为盟,宣言司马师大逆不道,今奉太后密诏,令尽起淮南军马,仗义讨贼。众皆悦服。

俭提六万兵,屯于项城,文钦领兵二万在外为游兵,往来接应。

俭移檄诸郡,令各起兵相助。

司马师左眼肉瘤,命医官割之,以药封闭,连日在府养病,忽闻淮南告急,乃请太尉王肃商议。

肃言:昔关关羽威震华夏,孙权令吕蒙袭取荆州,抚恤将士家属,因此关公军势瓦解,今淮南将士家属,皆在中原,可急抚恤,更以兵断淮南归路:必有土崩之势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言:肃言极善,但师新割目瘤,不能自往,若使他人,心又不稳。

中书侍郎钟会在侧,进言:淮楚兵强,其锋甚锐;若遣人领兵去退,多是不利,倘有疏虞,则大事废矣。

师蹶然起言:非师自在,不可破贼!(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贵则决之。)

遂留弟司马昭守洛阳,总摄朝政。

师乘软舆,带病东行。

二、孤勇难敌众谋

令镇东将军诸葛诞,总督豫州诸军,从安风津取寿春;又令征东将军胡遵,领青州诸军,出谯、宋之地,绝其归路;又遣荆州刺史、监军王基,领前部兵,先取镇南之地。

师领大军屯于襄阳(襄阳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聚文武于帐下商议。

光禄勋郑袤言:毋丘俭好谋而无断,文钦有勇而无智。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气正盛,不可轻敌;只宜深沟高垒,以挫其锐。此亚夫之长策也。

监军王基言:不可,淮南之反,非军民思乱也;皆因毋丘俭势力所逼,不得已而从之。若大军一临,必然瓦解。(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师言:此言甚妙。遂进兵于濦水之上,中军屯于濦桥。

基言:南顿极好屯兵,可提兵星夜取之,若迟则毋丘俭必先至矣。师遂令王基领前部兵来南顿城下寨。

毋丘俭在项城,闻知司马师自来,乃聚众商议。

先锋葛雍言:南顿之地,极好屯兵,若魏兵先占,难以驱遣,可速取之。(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俭然雍言,起兵投南顿来,正行之间,前面流星马报说,南顿已有人马下寨。

俭不信,自到军前视之,果然旌旗遍野,营寨齐整,俭回到军中,无计可施。

忽哨马飞报:东吴孙峻提兵渡江袭寿春来了。

俭大惊言:寿春若失,俭归何处!是夜退兵于项城。

司马师见毋丘俭军退,聚多官商议。

尚书傅嘏言:今俭兵退者,忧吴人袭寿春也,必回项城分兵拒守。(料敌于先,制敌于前,或竞争、或合作、或借力、或造势,以变应变,以谋取胜。)师可令一军取乐嘉城,一军取项城,一军取寿春,则淮南之卒必退矣。兖州刺史邓艾,足智多谋;若领兵径取乐嘉,更以重兵应之,破贼不难也。

师从之,急遣使持檄文,教邓艾起兖州之兵破乐嘉城,师随后引兵到彼会合。

毋丘俭在项城,不时差人去乐嘉城哨探,只恐有兵来,请文钦到营共议,钦言:俭勿忧。钦与拙子文鸯,只消五千兵,取保乐嘉城。

俭大喜,钦父子引五千兵投乐嘉来。

前军报言:乐嘉城西,皆是魏兵,约有万余。遥望中军,内竖一面锦绣帅字旗,必是司马师也,安立营寨,尚未完备。

文鸯悬鞭立于父侧,乃告父言:趁师营寨未成,可分兵两路,左右击之,可全胜也。

钦问:何时可去?鸯言:今夜黄昏,钦引二千五百兵,从城南杀来;鸯引二千五百兵,从城北杀来:三更时分,要在魏寨会合。

钦从之,当晚分兵两路。

文鸯年方十八岁,身长八尺,全装惯甲,腰悬钢鞭,绰枪上马,遥望魏寨而进。

是夜,司马师兵到乐嘉,立下营寨,等邓艾未至,师为眼下新割肉瘤,疮口疼痛,卧于帐中,令数百甲士环立护卫。

三更时分,忽然寨内喊声大震,人马大乱,师急问之,人报言:一军从寨北斩围直入,为首一将,勇不可当!

师大惊,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疼痛难当;又恐有乱军心,只咬被头而忍,被皆咬烂。(人这一辈子,能遭多大罪,就能享多大福)

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

鸯只望父到,并不见来,数番杀到中军,皆被弓弩射回。

鸯直杀到天明,只听得北边鼓角喧天,鸯回顾从者问:钦不在南面为应,却从北至,何也?

鸯纵马看时,见邓艾一军行如猛风,跃马横刀,大呼言:反贼休走!鸯大怒,挺枪迎之。

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

正斗间,魏兵大进,前后夹攻,鸯部下兵乃各自逃散,只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

南而走。

背后数百员魏将,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

鸯复缓缓而行,魏将聚在一处,惊讶言:鸯尚敢退魏将之众耶!可并力追之!

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言: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

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又一赵子龙!)。

文钦迷入谷中(传言: 李广因迷路,错失战机,悲愤自杀!天意难为!),行了半夜,比及寻路而出,天色已晓,文鸯人马不知所向,只见魏兵大胜,钦不战而退。

魏兵乘势追杀,钦引兵望寿春而走。

三、猪队友

魏殿中校尉尹大目,乃曹爽心腹之人,因爽被司马懿谋杀,故事司马师,常有杀师报爽之心,又素与文钦交厚。

今见师眼瘤突出,不能动止,乃入帐告言:文钦本无反心,今被毋丘俭逼迫,以致如此。目去说之,必然来降。

师从之。

大目顶盔惯甲,乘马来赶文钦,看看赶上,乃高声大叫问:文刺史见尹大目么?

钦回头视之,大目除盔放于鞍鞒之前,以鞭指言:文刺史何不忍耐数日也?此是大目知师将亡,故来留钦。

钦不解目意,厉声大骂,便欲开弓射之(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大目大哭而回。

钦收聚人马奔寿春时,已被诸葛诞引兵取了;欲复回项城时,胡遵、王基、邓艾三路兵

皆到。

钦见势危,遂投东吴孙峻去了。

毋丘俭在项城内,听知寿春已失,文钦势败,城外三路兵到,俭遂尽撤城中之兵出战。正与邓艾相遇,俭令葛雍出马,与艾交锋,不一合,被艾一刀斩之,引兵杀过阵来。

毋丘俭死战相拒,江淮兵大乱,胡遵、王基引兵四面夹攻。

毋丘俭敌不住,引十余骑夺路而走,前至慎县城下,县令宋白开门接入,设席待之。

俭大醉,被宋白令人杀了,将头献与魏兵,淮南平定。

四、趁人之危

司马师卧病不起,唤诸葛诞入帐,赐以印绶,加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诸路军马,一

面班师回许昌。

师目痛不止,每夜只见李丰、张缉、夏侯玄三人立于榻前,师心神恍惚(大人物临死之前总是夜见仇人,心神恍惚,太缺乏新意了!),自料难保,遂令人往洛阳取司马昭到。

昭哭拜于床下,师遗言:师今权重,虽欲卸肩,不可得也。昭继师为之,大事切不可轻托他人,自取灭族之祸。(曹操在世乎?)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昭急欲问时,师大叫一声,眼睛迸出而死,时正元二年二月也。

司马昭发丧,申奏魏主曹髦。

髦遣使持诏到许昌,即命暂留司马昭屯军许昌,以防东吴。

昭心中犹豫未决,钟会言:师新亡,人心未定,昭若留守于此,万一朝廷有变,悔之何及?(新旧交替,远离权力中心,危矣!)

昭从之,即起兵还屯洛水之南,髦闻之大惊。

太尉王肃奏言:昭既继师掌大权,髦可封爵以安之。髦遂命王肃持诏,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昭入朝谢恩毕,自此,中外大小事情,皆归于昭。

西蜀细作哨知此事,报入成都。

姜维奏后主言:司马师新亡,司马昭初握重权,必不敢擅离洛阳(趁人之危,战争真谛!)。维请乘间伐魏,以复中原。

后主从之,遂命姜维兴师伐魏,维到汉中,整顿人马。

五、画蛇添足

征西大将军张翼言:蜀地浅狭,钱粮鲜薄,不宜远征;不如据险守分,恤军爱民:此乃保国之计也。(以逸待劳也!)

维言:不然,今维既受亮遗命,当尽忠报国以继亮志,虽死而无恨也。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待何时?(以个人之志胜全国之安危,不智也!)

夏侯霸言:维之言是也,可将轻骑先出枹罕,若得洮西南安,则诸郡可定。

张翼言:向者不克而还,皆因军出甚迟也。兵法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若火速进兵,使魏人不能提防,必然全胜矣。(改变可以改变的,适应不可以改变的!)

姜维引兵五万,望枹罕进发,兵至洮水,守边军士报知雍州刺史王经、征西将军陈泰。

王经先起马步兵七万来迎,姜维分付张翼,又分付夏侯霸:二人领计去了;维乃自引大军背洮水列阵。

王经引数员牙将出而问:魏与吴、蜀,已成鼎足之势;维累次入寇,何也?维言:司马师无故废主,邻邦理宜问罪,何况仇敌之国乎?

经回顾张明、花永、刘达、朱芳四将言:蜀兵背水为阵,败则皆没于水矣。姜维骁勇,明四将可战之,维若退动,便可追击。

四将分左右而出,来战姜维,维略战数合,拨回马望本阵中便走。

王经大驱士马,一齐赶来。

维引兵望着洮水而走,将次近水,大呼将士言:事急矣!诸将何不努力!(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众将一齐奋力杀回,魏兵大败。

张翼、夏侯霸抄在魏兵之后,分两路杀来,把魏兵困在垓心。

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魏兵大乱,死者大半,逼入洮水者无数,斩首万余,垒尸数里。

王经引败兵百骑,径往狄道城而走,奔入城中,闭门保守。

姜维大获全功,犒军已毕,便欲进兵攻打狄道城。

张翼谏言:维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见好就收!)。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维言:不然,今日洮水一战,魏人胆裂,维料狄道唾手可得,翼勿自堕其志也。

张翼再三劝谏,维不从,遂勒兵来取狄道城。

雍州征西将军陈泰,正欲起兵与王经报兵败之仇,忽兖州刺史邓艾引兵到。

泰接着,礼毕,艾言:今奉昭之命,特来助泰破敌。

泰问计于邓艾,艾言:洮水得胜,若招羌人之众,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魏兵之大患也。(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今维不思如此,却图狄道城;其城垣坚固,急切难攻,空劳兵费力耳。艾今陈兵于项岭,然后进兵击之,蜀兵必败矣。

陈泰言:真妙论也!遂先拨二十队兵,每队五十人,尽带旌旗、鼓角、烽火之类,日伏夜行,去狄道城东南高山深谷之中埋伏;只待兵来,一齐鸣鼓吹角为应,夜则举火放炮以惊之。

调度已毕,专候蜀兵到来,陈泰、邓艾,各引二万兵相继而进。

姜维围住狄道城,连攻数日不下,无计可施。

是日黄昏时分,忽三五次流星马报言:有两路兵来,旗上明书大字:一路是征西将

军陈泰,一路是兖州刺史邓艾。

维大惊,遂请夏侯霸商议。

霸言:邓艾自幼深明兵法,善晓地理,今领兵到,颇为劲敌。

维言:魏军远来,维休容魏军住脚,便可击之。乃留张翼攻城,命夏侯霸引兵迎陈泰,维自引兵来迎邓艾。

行不到五里,忽然东南一声炮响,维纵马看时,只见周围皆是魏兵旗号。

维大惊言:中邓艾之计矣!遂传令教夏侯霸、张翼各弃狄道而退。

蜀兵皆退于汉中(能长久坚持做一件事的人,都不简单!),维自断后,维退入剑阁之时,方知火鼓二十余处,皆虚设也。

维收兵退屯于钟提,后主因姜维有洮西之功,降诏封维为大将军。

维受了职,上表谢恩毕,再议出师伐魏之策。

不知此番北伐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