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神豪爱国逆袭路 > 第十一章 艰难任务,扶贫助力

林涵悦的手指拂过打印纸上粗糙的触感,那些关于西南边陲石坳村的报告字句沉甸甸的——蜿蜒如蛇、雨后断绝的盘山土路;世代沿用的简陋农具在贫瘠坡地上徒劳耕作;村民眼中熄灭又重燃、最终归于沉寂的希望。交通的梗阻与技术的匮乏,像两座巍峨的巨峰,冰冷地横亘在她面前,投下巨大的阴影。然而,她眸底深处那簇火焰并未被阴翳吞噬,反而愈发灼亮。指尖重重按在纸页上,一个无声却滚烫的誓言在她胸腔里轰鸣:必须劈开路,找到光。

“叮!”一声清澈的电子音毫无预兆地在她脑海中震荡开来。“紧急任务发布!”神豪系统的声音带着金属的质感,却不容置疑,“宿主林涵悦,限时三十天,于石坳村建立一项可持续盈利的本地产业。任务完成:奖励‘区域物流网络优化图’及资金五百万。任务失败:扣除宿主名下现有流动资金的百分之四十,冻结‘初级农业科技包’使用权三个月。”林涵悦呼吸一窒,舌尖尝到一丝铁锈味——那是她无意识咬紧牙关的结果。扣除流动资金近半?无异于斩断一臂!冻结科技包更是釜底抽薪。代价沉重如山,可她挺直的脊梁没有丝毫弯折的迹象。

翌日破晓,吉普车便一头扎进了莽莽苍山。所谓道路,不过是山洪冲刷后顽石嶙峋的河床。车身像浪尖的扁舟剧烈颠簸,每一次猛烈撞击都透过座椅将酸麻震感直贯头顶。呛人的黄尘从每一道缝隙里钻入,黏在喉咙深处,逼得林涵悦撕心裂肺地咳,每一次喘息都带着泥土的粗粝感——纸上“交通不便”四个字,此刻化作切肤之痛烙在她身上。当车子最终喘着粗气停在村口晒谷场时,眼前景象敲打着她的心:灰褐土坯垒起的房屋摇摇欲坠,缝隙里塞着枯草;村民们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打着层层补丁;目光所及的山坡梯田,禾苗稀疏萎黄,无声诉说着技术的贫瘠。

没有片刻停歇,林涵悦挽起袖子开始了走访。她推开一扇吱呀作响、挂着褪色门帘的木门,踏入一间低矮昏暗的堂屋。潮湿的土腥味混合着灶膛里草木灰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位皱纹深深刻入古铜色面庞的老阿公,咧开缺了牙的嘴热情招呼她坐下。阿公浑浊的双眼闪着微弱的光,粗糙的手指沾着茶水在坑洼的木桌上比划着,浓重的乡音艰难流淌:“女娃啊,俺们这山坳坳里,就一样宝贝——‘胭脂李’!熟透了皮儿红得像姑娘的腮帮子,咬一口啊,那个甜水水能沁到心尖尖上!”老人颤巍巍地从竹筐里摸出一个深红饱满的果子塞进她手心,“可咱没门路,也不懂侍弄,好李子烂在树上,心疼啊!”

林涵悦凝视着手中这枚沉甸甸的果实,表皮光滑,覆着一层天然的薄霜。她小心地咬破果皮,清冽甘甜的汁液瞬间在舌尖迸溅,带着一丝山泉浸润出的独特微酸,紧接着是浓郁的果香在口腔内层层弥漫、回甘悠长。一股强烈的直觉电流般击中她——这绝非寻常山果,这是被尘封的珍宝!

当晚,借宿点昏黄的灯光下,林涵悦的手机屏幕成了唯一光源。她深吸一口气,拨通了通讯录里标注着“张明远——华联生鲜采购部经理”的号码。短暂的等待音后,传来熟悉却带着公事腔调的声音:“哟,林大小姐?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张哥,”林涵悦的声音沉稳而热切,“我在西南石坳村发现了一种叫‘胭脂李’的宝贝,口感绝了!想进你们华联的精品水果区,绝对是爆款潜力股!帮老同学牵个线?”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键盘敲击声和张明远略带为难的叹息:“涵悦,不是哥不念旧情。精品水果准入有硬门槛:稳定供应链资质、全套检疫认证、专业分拣包装线、还有苛刻的保鲜运输链……你这‘胭脂李’,听着好,可‘三无产品’怎么上架?风险太大了,我报上去也是碰一鼻子灰。”冰冷的现实如同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林涵悦握紧了手机,指节微微发白,但语气没有丝毫动摇:“张哥,我懂规矩!供应链和资质我来解决!给我一个机会,我立刻把最详尽的产地报告、样品质检数据和初步商业策划书发到你邮箱!你只需要看一眼,看一眼它的潜力!石坳村的希望,可能就在这一线之间了!”她的话语如同磐石,重重砸在无形的商业壁垒之上。

放下电话,听筒里忙音的余韵尚未消散,林涵悦已飞快地切换屏幕,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她正为那款寄托着全村希望的特色水果——“云雾柿”——撰写电商资料。屏幕上,她精心描绘着柿饼特有的霜纹、饱满的果肉和清甜回甘的口感,每一个形容词都斟酌再三。眼睛因长时间聚焦而酸涩发胀,她却顾不上眨眼。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细雨,细密的雨珠在玻璃窗上蜿蜒流淌,发出细碎的、仿佛带着焦虑情绪的叹息。鼠标点击“发送”键的瞬间,她才长长吁了口气,身体微微后仰,后背抵在椅背上,疲惫与期待交织着,在心中无声祈祷:这封邮件,会是敲开市场大门的那块砖吗?

销售只是硬币的一面。林涵悦深知,果园里那些挂满枝头的希望,其根基在于科学种植。她辗转通过朋友,联系上了省农科院的李志远教授,一位在果树栽培领域极有声望,却也以日程紧凑闻名的专家。电话拨通时,林涵悦的心跳几乎盖过了拨号音。“李教授,您好!我是林涵悦,现在在青崖村,”她声音急促,带着不易察觉的恳切,“我们这里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本地柿种,村民们指望着它改善生活。恳请您能抽时间来看看,指导一下种植技术改良……”

电话那头是短暂的沉默,只有翻动纸张的轻微声响。“林小姐,你的声音听起来很急啊,”李教授的声音沉稳,带着一丝疲惫,“可实在抱歉,手头几个重点课题正在攻坚,时间排得很满……”

“教授!”林涵悦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急切,“村子真的很困难,年轻人大多出去了,‘云雾柿’是他们能抓住的、不多的机会!您的技术和眼光,可能就是改变整个村子命运的那把钥匙!哪怕……哪怕只来一天!”她攥紧了话筒,指节微微发白,仿佛攥着全村人的期盼。话筒里再次陷入安静,几秒钟的静默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终于,李教授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被打动的无奈和决心:“……好吧,我下周初,最多挤出三天时间。”

几天后,李教授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青崖村。林涵悦陪着这位鬓角微霜的专家深入果园。雨水浸润后的泥土散发着独特的气息,李教授步履稳健,眼神锐利如鹰。他时而俯身捻起一撮土壤,放在鼻尖嗅闻,指尖轻捻感受着粘稠度;时而小心拨开浓密的枝叶,仔细观察果实的形态和叶片的脉络;他蹲下身,用随身携带的小铲子翻看根系的分布,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蹙。阳光艰难地穿透密云,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底子很好,这‘云雾柿’品种确实难得,”他一边查看,一边沉吟着对身旁紧张记录笔记的林涵悦说,“可惜了,过度郁闭的树冠严重影响了光照,施肥单一且时间混乱,灌溉更是靠天吃饭。修剪、平衡施肥、科学灌溉——这三板斧必须立刻跟上!”

希望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村民们迅速行动起来,在李教授留下的方案指导下,果园里响起了修剪枝条的咔嚓声和改造灌溉水管的叮咚声。而林涵悦的脚步则踏向了更广阔的战场——各大农产品展销会。热气蒸腾、人声鼎沸的会展中心,成了她的新阵地。她穿着不合脚的低跟皮鞋,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在拥挤的摊位间穿梭,努力将手中的试吃装递出去,一遍又一遍,声音从清亮逐渐变得沙哑:“请您尝尝我们青崖村的‘云雾柿’,纯天然生长,风味独特……”回应她的,常常是礼貌性的点头、程式化的微笑,以及那些千篇一律的婉拒:“新产品?市场接受度有待观察啊……”“小地方的特色果品?运输和标准化是难题……”“再等等看吧……”腿脚早已麻木酸痛,喉咙像被砂纸磨过,更让她心焦的是,谈出的所谓“意向”,更像飘渺的烟雾,距离签订实质性的购销合同遥遥无期。

日子在焦灼的奔波中悄然流逝,日历无情地翻动。悬挂在枝头的“云雾柿”越发饱满沉甸,仿佛在无声地倒计时。林涵悦独自站在果园高处,望着眼前这片倾注了太多心血的土地和果实。一阵裹挟着细雨微寒的风吹过,满园叶片哗哗作响,那声音听在她耳中,是催促,也是沉重的叹息。距离上级考核验收的日子越来越近,一个冰冷的声音在她心底反复回响:销售渠道未通,前期所有努力,难道真要在这最后一步功亏一篑?时间,像指缝间的流沙飞速消逝,不能再按部就班了。必须……必须立刻找到突破口!她用力攥紧了手中一片被风吹落的柿叶,指甲深深掐入叶脉,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下一步,该向何处突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