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梅香归处 > 第6章 提交报告:决定的勇气

梅香归处 第6章 提交报告:决定的勇气

作者:山那边的一片海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54: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郭海林站在12楼办公室的门口,手指攥着钥匙串,金属碰撞的脆响在空荡的走廊里荡开。墙面的绿萝垂着叶子,叶尖沾着点灰尘——上次他帮它浇水,还是上周和奕涵视频的时候,奕涵说:“海林,你办公室的绿萝该剪剪了,像个没梳头发的小朋友。”

他深吸一口气,把钥匙插进锁孔。拧动的瞬间,门里飘出一丝熟悉的味道:是奕涵喜欢的薰衣草香薰,去年生日他送的,瓶身还刻着“一起实现约定”。门缓缓推开,阳光从落地窗斜斜照进来,落在办公桌上,照得那本藏青色硬壳相册泛着暖光。

他打开抽屉。里面的东西不多:一支刻着“奕涵赠”的钢笔、一盒没拆完的润喉糖(上次调研时农户塞给他的)、还有那张樱花树下的合照。照片的边角有点卷,显然被翻了很多次——两个穿着学士服的年轻人,站在漫天樱花里,奕涵的头靠在他肩膀上,嘴角挂着甜甜的笑,手里举着一片樱花,说:“海林,等我们毕业,一起把家乡的梅干菜带出去!”

照片背面的字迹有点褪色,但依然清晰:“拉钩,不许反悔!”

郭海林的手指轻轻抚过那行字,指尖传来纸的粗糙感,仿佛又回到了四年前的春天。

那天,樱花落得像雪。奕涵穿着米白色的连衣裙,踮起脚,把一片樱花别在他的学士帽上,说:“海林,等我们赚了钱,要在县城开一家梅干菜专卖店。门口种满樱花,就像这里一样。”

他笑着把她抱起来,转了个圈:“没问题!我负责找销路,你负责做最正宗的梅干菜,到时候请全校同学吃!”

奕涵的笑声像银铃,落在樱花丛里,落在他的心上。

抽屉里还有一本棕色相册,封面贴着“农村调研·2023年春”的标签。郭海林把它拿出来,翻开第一页,就看见王大爷的手——布满老茧,指节变形,正握着一根竹条,专注地编筐。照片下面写着他的笔记:“王福顺,65岁,竹编手艺第四代传人,竹编厂每月销量23个筐,仅够覆盖成本。”

记忆一下子涌进来。

上个月去农村调研,清晨5点,王大爷带着他去竹编厂。院子里堆着成捆的竹子,露水打湿了裤脚,王大爷蹲在地上,用刀劈开竹子,竹片发出“咔嚓”的声音,他说:“海林,你看这竹片,要选三年生的慈竹,韧性好,编出来的筐不会裂。”

郭海林举着相机,镜头里的王大爷,眼角的皱纹里都是骄傲:“我爹当年编的筐,能装五十斤稻子,用十年都不坏。现在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没人愿意学这手艺……”

说到这里,王大爷的声音哑了。他拿起一个刚编好的小竹筐,递给旁边的小女孩:“丫丫,给你装糖吃。”

丫丫笑着接过,蹦蹦跳跳地跑开,扎着羊角辫的脑袋上,还戴着王大爷用竹片编的小帽子。

相册里夹着一张农户签名纸,上面签满了名字:有的字迹工整,像村里的老师;有的歪歪扭扭,像刚学会写字的孩子;还有个小朋友用蜡笔涂了个笑脸,旁边写着“我喜欢竹编筐!”。郭海林记得,那天他把签名纸铺在村口的石桌上,村民们围过来,一个个签上名字,张婶说:“郭同志,要是能帮我们把竹编卖出去,我给你做梅干菜扣肉!” 李叔拍着胸脯:“我家的梅干菜,是用自家种的芥菜做的,比超市卖的好吃十倍!”

最后一页是孩子们的照片。一群穿着补丁衣服的孩子,挤在镜头前,笑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其中一个小男孩举着刚编的小竹笛,说:“郭叔叔,你听,这笛子能吹‘小星星’!” 他鼓着腮帮子,吹了起来,笛声有点走调,但周围的孩子都拍着手笑。照片旁边夹着一片干枯的青梅叶——是那个小男孩塞给他的,说:“郭叔叔,这是我家树上的青梅,等熟了,我给你寄过去!”

“郭总?”

身后传来一声轻呼。郭海林转身,看见小陆站在茶水间门口,手里拿着个印着公司logo的陶瓷杯,杯壁上凝着水珠,显然刚泡的咖啡。小陆的脸涨得通红,眼神躲闪,像个犯了错的孩子。

“小陆,早啊。” 郭海林笑了笑,把相册放回抽屉。

小陆走进来,手指绞着衣角,说:“郭总,我……我听说你要走了?”

郭海林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调研数据U盘,塞进小陆手里:“上次给你的数据,你要是有时间,就看看。王大爷的竹编厂,上个月又少了两个工人;张婶的梅干菜,因为没销路,都烂在坛子里了……”

“郭总,我知道!” 小陆突然提高声音,又赶紧压低,“我上次……我上次本来想看来着,可是李总让我做季度报表,说要赶在周五之前交……”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我对不起你,郭总。”

郭海林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小陆的肩膀。小陆的肩膀有点僵,像他刚入职时那样——那时候小陆总跟着他,帮他拿资料,帮他买咖啡,说:“郭总,你要是累了,就歇会儿,我帮你盯着。”

“小陆,” 郭海林说,“我不是怪你。”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支刻着“奕涵赠”的钢笔,塞进小陆手里,“这是奕涵送我的,她以前说,钢笔是用来写‘初心’的。你看了数据就知道,那些人不是‘农村项目’,是活生生的人——是王大爷的竹编手艺,是张婶的梅干菜,是孩子们的笑脸。他们需要的不是‘利润报表’,是一个机会,一个让他们的手艺活下来的机会。”

小陆握着钢笔,手指微微发抖。他抬头,眼睛里有点湿:“郭总,我明天就看,一定看。要是有什么能帮上忙的,你随时找我!”

郭海林笑了,拍了拍他的手背:“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郭海林抱着纸箱,走向电梯。走廊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路过会议室时,里面传来李总的声音:“农村项目没利润,赶紧停了!下周把所有资源都转到新能源项目上,这才是公司的未来!”

他停下脚步,捏了捏纸箱的边缘。纸箱里装着他的笔记本、钢笔、还有奕涵送的樱花书签——那是奕涵用樱花做的,压在书里,干了之后变成了淡粉色,像一片小小的云。

电梯门打开,郭海林走进去。他靠在电梯壁上,望着窗外的天空。天空很蓝,像被水洗过一样,没有一丝云,像小时候奶奶晒菜的日子。

奶奶蹲在院子里,竹匾里铺着刚腌好的梅干菜,阳光晒得菜香四溢。她擦了擦汗,说:“海林,等菜晒好了,给你做梅干菜扣肉,放两块五花肉,肥而不腻!” 他蹲在旁边,帮奶奶翻菜,说:“奶奶,等我长大了,要把咱们的梅干菜带出去,让全世界都吃得到!” 奶奶笑着摸他的头:“好,奶奶等着。”

电梯下降的过程中,郭海林摸了摸包里的樱花合照。照片里的奕涵,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他想起昨天和奕涵妈妈视频,阿姨说:“海林,奕涵生前总说,要是能和你一起开梅干菜店,该多好。” 他说:“阿姨,我会实现的,一定。”

电梯门“叮”的一声打开。郭海林走出电梯,阳光照在他脸上,暖暖的,像奕涵的手,像奶奶的梅干菜,像农村里孩子们的笑脸。他抬头望了望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里有股淡淡的樱花香,像奕涵在身边。

“海林,加油!”

突然,耳边响起奕涵的声音。郭海林笑了,他摸了摸包里的U盘,摸了摸口袋里的钢笔,然后走向远处。脚步坚定而有力,像当年和奕涵一起走在樱花树下那样。

郭海林站在公司楼下的花坛边,望着楼上的办公室。落地窗里,他的办公桌还在,桌上的绿萝还在,奕涵的便签纸还在。他掏出手机,给小陆发了条消息:“小陆,要是有需要,随时找我。” 然后,他转身走向地铁站。

地铁上,他翻开那本棕色相册。照片里的王大爷,笑着举着竹编筐;照片里的张婶,笑着端着梅干菜;照片里的孩子们,笑着举着小竹笛。他摸了摸照片里的干枯青梅叶,想起那个小男孩的话:“郭叔叔,等青梅熟了,我给你寄过去!”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陆发来的消息:“郭总,我刚才看了数据。王大爷的竹编筐,真的编得很好。我明天就去找李总,求他再给农村项目一次机会!” 后面还加了个加油的表情。

郭海林笑了。他抬头望着窗外,地铁正驶过一片樱花林。樱花落在窗台上,像当年奕涵送他的那样。他摸了摸怀里的藏青色相册,想起奕涵的话:“海林,要是累了,就看看天空,它会告诉你,什么是该坚持的。”

是的,他知道。决定离开,不是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初心。那些农村里的人,那些传统的手艺,那些未实现的约定,都是他前进的动力。

地铁停了。郭海林走出车站,抬头望着天空。天空很蓝,像小时候奶奶晒菜的日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走向远处——那里,有他的初心,有他的约定,有他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