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 > 48章 巧计

公务员的仕途上升路:绯色升迁 48章 巧计

作者:坐看云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44: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48章 巧计

亲眼目睹了“鬼子”的惨死,让王梓明深刻意识到,敌人的凶残和这场斗争的严峻姓,复杂性,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书 纯文字首发》这是王梓明踏入社会以来经历过的最残酷的事件,对他的心理冲击很大。但他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更加坚定了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的决心。这些人既然不惜下重手要了鬼子的命,正说明他们背后隐藏着极大的罪恶,正说明了他们的狗急跳墙,也说明了崔定确实是被人陷害的。王梓明心中明白,崔定遭受的这场劫难,与自己的泄密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他一定要想办法弥补自己的过失,这样在面对崔定和图画的时候,他的良心才能稍微得到一丝安宁。

鬼子带着满肚子的秘密,倒在了刀哥的车轮下,不甘心地永远闭上了嘴巴。挽救崔定的最最重要的线索,也随着他的离去而戛然而止了。王梓明后悔的要死,心想自己为什么不在接到鬼子电话的当晚就去见他,要回他手里的东西呢?结果推迟了一天,就让鬼子丢了性命。王梓明懊悔地想着,感觉鬼子的死,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离崔定案子的开庭日期仅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了。这短短的几天里,想要找到新的证据来洗刷崔定的不白之冤,几乎是没有可能。但王梓明不想放弃,他要努力到最后一刻。他要救崔定,他要为鬼子报仇。虽然他知道实力悬殊,自己几乎是单枪匹马,而对手却是一些武装到牙齿的凶残的豺狼。

王梓明仔细推敲着崔定案子的每个环节,认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刀哥派人往崔定私家车后备厢里放钱这个环节。鬼子带着两个人深夜去撬崔定家的车库门,动静肯定不会小,难道就没有目击者?难道就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王梓明猛然想起,宋敬山在向他交待案情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一个戴眼镜的男子,当晚曾经下楼质问过鬼子他们。如果能找到这个戴眼镜的男子,肯定能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王梓明心里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苗,翻来覆去想了一夜,决定第二天就去找这个眼镜男。

崔定家所在的小区名叫桃李苑,是市教委为全市优秀教师盖的福利房,房价很低,带点奖励的性质。这套房子属于崔定的妻子杨静所有,她是一名高级教师。崔定作为市领导,竟然还住着妻子的房子,自己名下没有一套房产,这在官场中也是很罕见的。

第二天是周六,上午刚过8点,王梓明的迈腾就出现在了桃李苑。小区内绿化的不错,毕竟住的教师多,院内有阅报栏有黑板报有漫画原地,文化气息很浓。崔定家所在的6号楼,处于小区的东北角,显得有些偏僻,但闹中求静,倒也显得安逸。他家在二楼东户,楼门朝北,楼前是一排车库,车库后面是学校的操场。王梓明停好车,找到6号楼,刚走到搂头,远远看到最东边单元不宽的水泥路上,放着两把椅子,四个穿着没有徽章的警用棉衣的男子,或作或站着闲聊。看到王梓明出现,四个人一齐警惕地朝这边望。王梓明知道,这四个家伙应该就是监视杨静的公安便衣了。近几天,便衣们调整了监视方案,共八个人轮流值班,对杨静的监视由原来的白天改为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显然是崔定案子马上就要审理的原因。

王梓明心想,这个时候硬着头皮走过去,也没什么意思,只会引起那几条狗的怀疑,所以还是退回来为好。但直接折头回去也太生硬,于是他走到第二单位,装作找人,站在楼下朝楼上喊了两声“二哥”,然后说这家伙,到现在也不起床,嘟囔着转身走了。( 书 。纯文字)他在对着6号楼的一个小卖部门前坐了,买了一份《万川晚报》,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眼睛的余光却观察着6号楼的动静。

上午9点,楼头的水泥路上,出现了崔定妻子杨静的身影。她中等个头,戴着黑框眼镜,留着齐耳短发,面目清秀,但脸上颇有憔悴之色,想来是心忧自己的丈夫,睡眠不足所致。王梓明注意到,她手里提着个竹篮,看样子是要去菜市场买菜。她的身后,四名便衣手插衣兜里,尾巴似的紧跟着,好像杨静带的保镖似的。小区里的人对这种场面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他们依旧和杨静打着招呼,说杨老师出门啊?然后拿眼狠狠地剜她身后那几条狗。

看他们走近,王梓明赶紧用报纸遮了脸。听得一个便衣很轻松地对杨静说,杨老师,要去买肉吗,猪肉又涨价了啊。杨静哼了一声,没回答他。

一直看着他们走出了大门,王梓明赶紧站起来,丢掉报纸,向崔定家所在的单元走去。他边走边四处张望,希望能发现一两个监控摄像头什么的,但很可惜,这个小区没有安装这些。走到最东边单元,王梓明很容易就发现了崔定家的车库。因为他家的车库门上贴着检察院的封条。那封条上的字迹早已经被雨水淋得模糊不清了,像两张没有五官的脸,看上去有点瘆人。

王梓明站在车库前,仔细查看车库卷闸门的边缘。果然,他发现了异常。在门的左边,有一处轨道变了形,墙上也有划痕,这显然是撬门留下的痕迹。王梓明有点纳闷,这么明显的作案痕迹,为什么没有引起警察的注意呢?难道他们都是瞎子?他很想进到车库里面看看那汽车的后备厢,他相信那里肯定也有痕迹。王梓明在那里仔细勘察,总感觉背上有目光在盯着自己,猛抬头向楼上望,刚好看到正对着车库的二楼窗户有个人影晃了一下,似乎是一名戴着眼镜的男子。王梓明再定睛去看时,那扇窗户却呼啦关上了。

眼镜男?王梓明在心里叫了一声。这不正是那个曾经下楼质问过鬼子,被鬼子威胁过的男人吗?也许这个男人才是现在唯一能够拯救崔定的人了。王梓明想,这是最后的一个机会了,自己无论如何也得接触到眼镜男,想办法撬开他的嘴巴!王梓明这样想着,直奔二楼,敲响了西户的门。敲了半天,毫无反应。正要失望地离去,却见猫眼里透出的光亮没了,很显然有人在门内打量他。王梓明再用力敲门,那防盗门上哗啦开了个小窗,出现了一对戴着眼镜的男人的脸,黝黑,消瘦。那男人有点娘娘腔,尖声尖气地说,你找谁!

王梓明一时间也说不出自己是找谁,满脸堆笑地说,对不起打扰了,我能进去和你谈谈吗?那男人毫不犹豫地说,不能!哗啦关上了小窗。王梓明又敲了一阵,小窗又开了,那男人镜片后面的眼睛气的血红,厉声说,我听你们的话闭嘴不就行了吗,你们干嘛还要这样没明没夜地折磨我?你们这是惨无人道,我会被你们逼疯的!

王梓明知道他是把自己当做了警察,赶紧说大哥你误会了误会了,我不是他们的人。那男人说,嗤,你说点新鲜的好不好,每个人来都这样说!又想套我的话,当我是**呢!说完,哗啦关上小窗,任王梓明门敲的再响,也没人搭理他了。

王梓明只好下了楼,又在小卖部门口坐了,又拿起了报纸,眼睛盯在报纸上,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仔细回味眼镜男说的话“我听你们的话闭嘴不就行了吗”,感觉这句话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眼镜男肯定是了解某些真相,有人怕他乱说,才对他进行了威胁,要他闭嘴。“没明没夜地折磨我”,说明眼镜男也是那些人重点防范,特殊照顾的人物。并且眼镜男对他们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说明他还有良知,并没有完全站在邪恶的一面,只是迫不得已。这个时候如果能接近他,开导他一番,或者巧施计谋,刺激他一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只是眼镜男似乎成了惊弓之鸟,对所有陌生人都是一种拒绝交流的态度,要想接触到他还得费一番功夫。

正坐在那里郁闷,一抬头,看到眼镜男骑着摩托车意气风发地开出来,摩托后座上带着渔具,看来是要去钓鱼。王梓明眼睛一亮,叫声有戏,赶紧站起来,上了自己的车,紧跟着他的摩托出了小区。王梓明最近一直没有去钓鱼,但渔具天天都在后备厢里放着,一样都不缺。一想到钓鱼,手也痒起来。眼镜男也是钓鱼心切,全然不知道后面有人跟踪,急吼吼地穿过几条街道,拐上南环路,向着流沙河方向奔去。

流沙河在市区南面,离市区不到二十公里,上游便是槐河。槐河水在青龙县境内水势很大,但到了万川地界,河道变宽,水流就慢了下来。这里是钓鱼爱好者的天堂。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钓鱼人或单枪匹马,或拖家带口来到流沙河边,五颜六色的钓鱼伞,帐篷在河边的草地上星罗棋布。更有人架起烧烤炉,烤那刚钓出水的鲜鱼吃,其味道鲜美,百吃不厌。

王梓明跟着眼镜男,出了市区,不到十分钟,驶上了流沙河大桥。眼镜男在桥南头下路,然后沿着河岸往西,在一个大沙坑旁停了下来。这里因为曾经抽过河沙,水比较深,五六米的样子,完不成手杆,所以钓鱼人不多,显得很是清静。但正是因为水深又僻静,才容易出大鱼。

看眼镜男安营扎寨,在河边坐了下来,王梓明找出个钓鱼帽戴了,又捂上大墨镜,背着渔具凑了上去,挨着他的钓位放了钓箱。刚伸开家伙,听到眼镜男骂骂咧咧地说,真他娘粗心大意,忘记带颗粒豆了!王梓明接口说,不慌,我这里多的是。说着抓起一包颗粒豆甩了过去。眼镜男接了,说谢谢兄弟,我给你钱吧?王梓明说一元钱,搁住吗?天下钓鱼人是一家啊。眼镜男说是啊是啊,钓鱼人不分彼此的,那我就拿着用了啊。王梓明摆摆手说,尽管用,用完了我这里还有。

眼镜男一边往钩上挂颗粒,一边说,兄弟,你是不是经常钓鱼?我看着你好像在哪里见过,面熟的很。王梓明心想可是,半个小时前你刚见过我,怎么会不眼熟呢?心里这样想,但嘴上说,我呀,是个老钓鱼迷了,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开始学钓鱼。最近工作比较忙,总抽不开空。好容易这个周末有点时间,就出来放放风。你看我眼熟,我看你也眼熟呢,说不定我们以前钓鱼碰过面。眼镜男说,很有可能,很有可能。我也是从小喜欢钓鱼,这个钓鱼确实是减压的好办法,我每周不出来钓一次鱼,丢了魂似的难受,小孩她妈总是说让我跟鱼过一家呢。王梓明哈哈一笑,说,女人都这样。子不渔,安知渔之乐否?眼镜男接口道,子不渔,安知渔之不乐否?说罢,两人会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两人边钓鱼边聊,很快就熟络起来。原来眼镜男也是一名教师,姓王,教数学的,和崔定的妻子杨静是一个学校。他家就住在崔定家对门,崔定东户,他西户。王梓明并没有着急把话题往崔定身上扯,而是和他聊时局,慷慨激昂地讲了一些对社会的看法,时而义愤填膺,时而摇头叹息,表演得非常到位。没想到王老师也是一代愤青,对这个社会早就心怀不满,接着王梓明的话题就说了开去,什么贪污**,高物价低工资,高税赋,国富民穷等等,说到激动处,双目圆睁,破口大骂,说妈的这个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性缺失,道德沦丧,民族素质是越发展越倒退!

王梓明痛心疾首地说是啊,王老师,我的观点和你完全一致。治国先治吏,关键在还是在于当官的啊。不说别的,就我们万川官场来说,歪风邪气占了上风,溜须拍马的,胡作非为的成了宠臣,而那些一身正气,受市民拥戴的好官,却没有几个落得好下场的。你说说,这是什么世道?这还有公理可讲吗?

王老师刚跑了一条大鱼,又把鱼漂给弄断了一个,心中正有气,接过王梓明的话说,哼,当今万川,豺狼当道,黑恶势力横行,是非不清,黑白颠倒,好人遭到诬陷,锒铛入狱,坏人逍遥法外,酒池肉林,真个是暗无天日了!

王梓明从漂盒里拿出一支鱼漂递给他说,王老师,这是支正宗的达摩漂,200多元一支呢,你试试好不好用。王老师接过鱼漂说,这么贵的东西,我怎么好夺人之美呢,你还是留着自己用吧?王梓明说,哎---天下钓鱼人是一家吗,分什么彼此?我这个漂有两套,这个用不着,闲着也是闲着,刚好可以到你这个高手手里发挥一下作用。王老师有点不好意思,说那我就先用用吧,用完了还你。王梓明说还什么,就送给你了。

王老师安上王梓明的那支达摩漂,抛了几杆,连连叫好,说果然是好漂啊,一分价钱一分货。翻身快,下行稳,鱼口清晰。话没说完,一个黑漂,猛提竿,那杆完成了满月,渔轮丝拉拉出线,王老师一声欢叫,上大鱼了!说着站起身来,开始遛鱼,手法娴熟。王梓明拿出手机,拍下几张他遛鱼的雄伟形象,说回头我发给你。不到五分钟,鱼被遛翻了肚,抄起来一看,一个活蹦乱跳的野生鲤鱼,至少有4斤重,通身金黄,看上去非常漂亮。王老师乐得合不拢嘴,非要把鱼送给王梓明,说这是用你的漂钓上来的,鱼归你。王梓明说王老师您不要客气,能钓上这么大的鱼只能说你钓技高超。王老师谦虚着,还坚持要把鱼送给王梓明,王梓明说这样吧,如果到了晚上我还白板,你再送我不迟。

两人又坐下来,继续悠然垂钓。王梓明好像漫不经心地说,王老师,刚才你说“好人遭到诬陷,锒铛入狱”这话是不是偏激了点?王老师转过脸来,镜片后面的小眼睛闪闪烁烁,说偏激?兄弟你也是在官场上混的人,难道你没听说过万川最大冤案?

王梓明故作吃惊地说,什么最大冤案?我怎么不知道?王老师很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说,你没听说过崔书记的事?

王梓明说哦,你是说崔定啊,这我知道一些。我一直在为他惋惜呢,这么好的人,竟然没有经受住金钱的诱惑,做了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王老师皱着眉,上下打量王梓明,说,你真认为崔书记是天上人间的保护伞?你真认为那20万元是他收的黑钱?

王老师说着,激动起来,有点想和王梓明翻脸的意思。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 最新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