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港片:开局大佬b让我抽死签 > 199章 我的钱想花给谁就花给谁,港督先生有意见吗?

腊月的香港难得有了几分寒意,太平山顶的晨雾比往日更浓了些。

何耀宗站在华茂大厦三十一层的落地窗前,这里是恒耀租下来的暂定办公点。

他手中捏着一份今早新鲜出炉的《东方日报》,头版照片上肥彭那张圆润的笑脸格外刺眼。

“何先生,港督府的车已经到了楼下。”

师爷苏推门进来,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警惕的光芒。

何耀宗将报纸丢在桌上,照片上肥彭正在深水埗一间茶餐厅里与市民共进早餐,标题写着《肥彭连续第三日深入民间,誓言改善基层医疗》。

“这个胖子,比卫奕信难对付多了。”

何耀宗冷笑一声,拿起挂在衣架上的西装外套。

“他这三个月来的亲民秀,可谓是下足了功夫。”

师爷苏快步跟上何耀宗的脚步:“根据财务司的公布消息,港督府这季度特别预算增加了四成,全部用于基层民生项目。

尤其是对南亚裔和菲律宾裔社区的投入,比去年翻了三倍。”

电梯门缓缓关闭,何耀宗微微皱眉。

“难得他肯放下高高在上的港督架子,去走亲民路线。

看来肥彭的目的已经是毋庸置疑了,他也想在民意上,与我做最后的较量!”

“不……不仅如此!”

师爷苏压低声音:“布政司署理副秘书长陈芳安上周秘密会见了印度商会和菲律宾同乡会的代表,承诺将提高外籍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何先生,肥彭这是自己不露面,脏活……累活,都全部交给布政司的傀儡去干了!”

“肥彭约我今晚在九龙搞屋邨市民平安夜慰问活动,他让我带着他,去九龙那边的屋邨给那些接受救济的街坊送慰问品。

他这几个月迟迟没有出现什么不轨的行为,之前我还纳闷,不过不久前我想通了。

这家伙之所以和我走得近,频繁支持屋邨救济署的各项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瓜分恒耀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人心。”

“这……这个鬼佬确实不好对付!”

“能坐在港督那个位置上的,哪个是好对付的?”

叮——

此时,电梯门开了,在何耀宗的示意下,师爷苏心领神会地闭嘴。

港督府的黑色奔驰停在正门口,肥彭那圆滚滚的身躯从车窗里探出来,脸上堆满笑容。

“何生!Merry Christmas!今日我们一起去给市民送温暖啦!”

何耀宗换上商业笑容坐进车里:“港督先生有心了,深水埗的街坊们知道您亲自来,一定很开心。

不过这些屋邨市民呢,就没有过平安夜的习惯,我看不如活动直接取消,到时候过年再去屋邨送温暖啦!”

“NO NO NO!”

肥彭一边摇头,一连说了三个‘NO’。

随后他笑呵呵地示意司机开车去深水埗那边,而后又对何耀宗说道。

“何生,港岛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不管是东方人的节日还是西方人的节日,该过的我们一个都不能落下!

你我都是为了港岛未来的发展在为之奋斗,没理由今晚港督府内冷冷清清,但救济署帮扶的屋邨里,却冷冷清清的吧?”

这个理由着实冠冕堂皇,让何耀宗挑不出一点毛病。

车子驶向深水埗的途中,肥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这三个月来走访的见闻,时不时夹杂几句蹩脚但足够亲切的粤语。

何耀宗面上应和,眼睛却不时扫过车窗外闪过的街景——几个印裔青年正将一张海报贴在墙上,海报上肥彭与一群南亚裔儿童笑容灿烂。

“何生对南亚社区也有兴趣?”

肥彭突然问道,眼睛眯成一条缝:“我听说恒耀的生鲜超市很少开在外裔聚居区。”

何耀宗心中暗自问候了一声肥彭的老母,脸上却不动声色:“恒耀做生意讲究因地制宜,外裔市民的饮食习惯与华人不同,我们需要更多时间调研。”

“理解理解!”

肥彭连连点头:“所以我让陈副秘书长专门负责外裔社区的民生改善,你们华人企业专注华人社区,大家分工合作嘛!”

深水埗李郑屋邨前已经搭起了简易舞台,恒耀的旗帜与港督府旗帜并排悬挂。

上千名屋邨居民早早聚集在广场上,其中不少是恒耀救济署长期帮扶的对象。

“何先生来了!”

“港督真的亲自来了!”

人群中响起阵阵欢呼。

肥彭一下车就展现出他标志性的亲民作风,主动走向人群与市民握手,甚至抱起一个孩子合影。

何耀宗跟在他身旁,注意到至少有五家媒体的摄像机全程跟拍。

不得不说,港督这个名头确实唬人。

加上肥彭在上任以来的这段时间,频繁向外界表达了其与恒耀‘亲近’的态度,让不少恒耀帮扶的街坊爱屋及乌,对肥彭这个港督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爱戴之情。

慰问活动按计划进行,肥彭用他练习多时的粤语发表了简短讲话,宣布港府将与恒耀合作,在新年前为屋邨每户派发一千元购物券。

台下掌声雷动,何耀宗却注意到人群边缘站着几个陌生面孔——一个包着头巾的锡克教徒和两个菲律宾裔妇女,正冷眼旁观这一切。

“那是布政司署理副秘书长陈芳安的人。”

师爷苏悄然出现在何耀宗身侧,低声道:“他们在记录慰问活动的细节,尤其是我们救济署的帮扶对象名单。”

“叫几个街坊把人赶出去,华人社区的慰问活动,他们跟着过来凑什么热闹?”

何耀宗不动声色的对师爷苏交代完,旋即也跟着走上台前。

按照惯例,他也做了一番没有什么营养的陈词总结。

一番演讲说得虽然乏味,但底下的街坊却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活动结束后,肥彭拉着何耀宗走进临时搭建的物资派发帐篷,亲自为居民分发礼物。两人肩并肩工作,看起来和谐无比。

但这两个人,都明白对方心里真正在想些什么。

“何生,我一直很好奇。”

肥彭将一袋米递给一位老伯,声音压低到只有何耀宗能听见:“恒耀的救济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我看到的受助者都是华人?”

何耀宗面不改色:“救济署对所有港岛居民开放,只是华人申请者较多而已。”

“是吗?”

肥彭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那可能是我多心了。不过陈副秘书长告诉我,南亚裔社区的贫困率其实比华人社区更高,但他们几乎没人得到恒耀的帮助。”

“港督先生!”

何耀宗停下手中的活计,随后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点燃。

他的语气已经不似刚才那么客气了。

“我的钱,我想花给谁就花给谁!怎么,港督先生是有什么意见吗?”

肥彭装作惊讶的样子,旋即夸张地点头。

“明白明白!所以我才说港府应该补上这个空缺嘛!

对了,今晚陈副秘书长也在重安大厦那边搞慰问活动,专门针对南亚裔家庭,你要不要也去看看?”

“冇兴趣啊!”

何耀宗终于确定,今晚的一切都是肥彭精心设计的局。

一边是港督与商业大亨共同慰问华人贫民,另一边是港府高官单独关怀外裔群体——明天的报纸会怎么写,已经不言而喻。

离开李郑屋邨时,何耀宗注意到广场角落里多了几个南亚裔青年,他们手持救济署派发的礼物袋,正用充满敌意的眼神看着恒耀的旗帜。

“去,把那些东西给我拿回来!

如果不服,就给他们两巴掌,他妈的,揩油揩到我的头上来了?”

上车之前,何耀宗直接对一个安保下达了如是命令。

回程的车上,师爷苏递过一份刚拿到的晚报特刊。

头版两张照片并列:左边是何耀宗与肥彭在深水埗派发物资,右边是陈芳安在重安大厦为印度儿童赠送圣诞礼物。

标题赫然写着《港府关怀全港市民,不分种族宗教》。

师爷苏摘下眼镜擦拭,谨慎开口道。

“肥彭这三个月来的亲民秀,全是为了今天的对比效果。

何先生,这……这些外裔居民,已经在港岛根深蒂固了,按照法律上来说,他们确实是港岛的合法市民。

如果这些人我们不去争取,只怕到时候被港督府拉拢,未来会对您的规划很不利啊!”

何耀宗不禁浅笑一声:“对我未来的规划不利?说说看,我有哪些规划?”

“您……您不是要巩固民意这个基本盘,未来更好的改造港岛吗?”

“谁告诉你我要改造港岛了?”

何耀宗望向窗外,霓虹灯下的港岛依旧繁华喧嚣,但见他悠悠开口。

“这些外裔如果踏踏实实在港岛营生也就算了,如果他们是想来当寄生虫,想要配合鬼佬在港岛搞什么事情,我敢保证他们一定会尝到铁拳的滋味!

师爷苏,以后这种事情提都不要提起,我的钱,一分都不想花给他们!”

师爷苏大为感慨。

“何先生,但是大圈豹让我带句话给你,肥彭不是卫奕信!

他不玩黑料威胁那一套,他要从根本上瓜分甚至摧毁恒耀的群众基础。

而且就算他没有成功,港岛各族裔的分化对峙也会出现,未来的港岛依旧会乌烟瘴气。

这正是鬼佬想要的效果——没有他们英国佬,港岛就是不能太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肥彭是在下一局不可能输的大旗!”

与何耀宗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师爷苏话都说得利索了。

不过何耀宗并没有就此给到师爷苏任何答复,只是转身,朝着师爷苏招呼道。

“别闲着了,你去重安大厦那边转转,看看布政司的人,是怎么拉拢这些外来户的吧!”

重安大厦前的广场上,彩旗飘扬。

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港府圣诞关爱行动’的横幅在夜风中轻轻摆动。

舞台两侧站着十几名穿着制服的南亚裔保安,他们腰杆挺得笔直,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台下越聚越多的人群。

陈芳安站在后台的阴影处,透过帷幕缝隙观察着广场上的景象。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一份演讲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修改的痕迹。

一位年轻助手快步走来汇报。

“陈秘书长,现场已经聚集了超过八百人。

《南华早报》和《星岛日报》的记者也到了,摄影机位已经安排妥当。”

陈芳安微微点头,目光落在前排几个包着头巾的锡克教长者身上。

他们神情肃穆,双手交迭放在膝上,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更远处,一群菲律宾女佣穿着她们最好的周日礼服,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小声交谈。

如果说港岛哪些外来户最不招惹人讨厌,那一定是这些菲佣了。

布政司那边显然是下足了功夫,不给到任何人挑毛病的机会。

“恒耀那边有人来吗?”

陈芳安还是忍不住询问了一番,却见助手摇头。

“暂时没有看到恒耀的人,不过刚才收到消息,恒耀法务部的人正在往这边赶。”

陈芳安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来得正好,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民意!”

随着一阵热烈的音乐声,陈芳安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舞台。

聚光灯立刻打在他身上,台下响起礼貌但不甚热烈的掌声。

这些人打心眼里认为这是一场可有可无的作秀,一等鬼佬二等华人,他们这些外裔,在港岛还有着一个特殊的称呼——‘阿差’!

在ICAC成立之前,就连巡街的差佬都是这么称呼他们的。

“各位亲爱的朋友,Merry Christmas!”

陈芳安用英语开场,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整个广场:“首先,请允许我用你们的母语向大家问好——”

接下来,他分别用乌尔都语、印地语和他加禄语说了简短的问候语。

虽然发音不算标准,但这个小小的举动立刻赢得了台下不少人的好感,掌声变得热烈起来。

“我知道,对在座的许多人来说,圣诞节可能并不是你们传统庆祝的节日。”

陈芳安切换回粤语,声音低沉而富有感染力:“但今晚我们聚集在这里,不是为了庆祝某个特定的节日,而是为了庆祝一个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们作为香港市民的共同身份!”

台下传来零星的喝彩声,陈芳安注意到前排一位年长的印度商人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认同的光芒。

“香港是一个奇迹。“

陈芳安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城市:“150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渔村;今天,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而这个奇迹,是由在座的每一个人——无论你来自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还是尼泊尔——与本地华人一起创造的!”

掌声再次响起,这次更加热烈。

陈芳安看到几个年轻的南亚裔男子开始挥舞手臂,脸上露出激动的神情。

“但是,“陈芳安突然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沉重,“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我们共同建设的城市里,并非所有人都得到了平等的对待。”

广场上的嘈杂声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芳安身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期待感。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

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投影在大屏幕上。

“这是1902年,第一批印度警察抵达香港时的照片。

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旁遮普地区,为维护香港的治安奉献了一生。

但他们的后代今天在哪里?他们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吗?”

台下传来低声的议论,一位白发苍苍的锡克教老人摘下眼镜,用手帕擦了擦眼角。

不过坐在某处不显眼角落里的师爷苏,却冷笑着骂了一声。

“**你老母,当……当年你们是在配合鬼佬搞殖民啊,谁求着你们来港岛了吗?!”

陈芳安又切换了一张照片:“这是1950年代,菲律宾护士在香港玛丽医院工作的场景。

当时香港爆发霍乱,是这些勇敢的女性冲在第一线,挽救了无数生命。

但今天,她们的同胞在香港却常常被称为'宾妹',遭受各种歧视和侮辱!”

师爷苏再度开口:“**你老母,把……把医护工作者与正行从业者和那些卖身的宾妹混为一谈,你是懂得偷换概念的!

那我哋还称那些流莺叫野鸡呢,是不是我们也歧视华人女性啊?”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愤怒的议论声,几位菲律宾女佣互相握紧了手,眼中闪着泪光。

“更不用说那些建筑工人、清洁工、保安——你们中的许多人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却拿着远低于法定最低工资的薪水!“

陈芳安的声音越来越高:“当你们去租房时,房东看到你们的肤色就拒绝出租;当你们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老师却视而不见;当你们去警局报案,警察却敷衍了事!“

师爷苏的吐槽依旧在继续:“是啊,全港岛百分之三十的粉仔,百分之四十的刀手都是印度裔越南裔你就不说了!

扑街,人被歧视,总是有原因的嘛!”

台下已经有人开始哭泣。

一个年轻的印度裔男子站起来大喊:“这是真的!我上周去旺角租房,五个房东看到我就立刻关门!“

陈芳安点点头,示意工作人员递给那位年轻人一个麦克风。

随着一个又一个外裔市民分享自己遭受歧视的经历,广场上的情绪越来越激动。

陈芳安注意到,就连那些原本站在外围观望的人也慢慢走近,加入了讨论。

“去年,在深水埗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件。”

陈芳安的声音突然变得极其严肃:“一位尼泊尔保安因为制止一起盗窃案而被歹徒刺伤,当他血流如注地躺在街上时,路过的行人没有一个伸出援手,直到半小时后才有救护车赶到。”

“不如说说一个英国商人在中环摔倒擦破点皮,五分钟内就有三辆救护车赶到现场这件事情喽!

海量案例中找个例,这些搞政治的嘴巴真是刁钻。”

师爷苏摇了摇头,已经没有听下去的耐心了。

但这个真实的案例像一颗炸弹在人群中引爆。

许多尼泊尔裔听众愤怒地挥舞拳头,有人甚至痛哭失声,陈芳安看到时机成熟,从讲台上拿起一份文件。

“这是港督府委托独立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

她高高举起文件:“结果显示,在司法判决方面,南亚裔犯罪嫌疑人被判监禁的比例比犯同样罪行的华裔高出37%,而菲律宾家庭佣工在工作场所遭受性骚扰的案件,起诉率不足10%!“

台下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声,陈芳安等待声浪平息,才继续道。

“这些不公正的现象,港督先生和我都深感痛心。

今天,我代表港府向大家郑重承诺——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也即将改变!“

她停顿了一下,环视全场,确保每个人都在认真聆听。

与此同时,已经没有耐心的师爷苏闻言,也开始竖起了耳朵。

他明白,自从肥彭入主港督府以来,针对恒耀明面上的第一招,可能就要打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