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沈晨霭的异古生活 > 第105章

沈晨霭的异古生活 第105章

作者:南瓜夹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36: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猫在暗处留心观察的那些粮食们,突然就发现县衙那边的人流来往变得密集了许多,而且多日之前,县老爷也如同当然宴请他们一样,将以罗、岳、白三家为首的稳定物价派请入了县府的后衙。

起初那些粮商们对于这些人会被县老爷邀请,并没有大多的在意。毕竟那位县太爷需要物价平稳,而这些家伙又团结起来集体打压物价,在马屁拍的如此精准的情况下,那位县太爷不清他们过府一叙,才是怪事的。

不过自打这些人去过县衙之后,那位县老爷的动作就越发的让人猜不透了,不过几天之后,白家那边的大船上,就运过来一大批的土豆幼苗,县太爷在县衙外面的布告栏上面张贴了告示,说凡是凤城登陆在侧的人口,都可以凭着户籍所记载的人数,到县衙这边来免费的领取相应数量的土豆幼苗。

看到这张布告的人们都有些蒙了,他们不知道县太爷这是想要干什么

不过很快,这位县老爷就张贴出了第二张布告,上面详细的解释了官府发放这些土豆幼苗的含义。

如今凤城极其周边的旱情越来越严重,有鉴于此在上个月初县太爷便上折子将此事告知了自己的上官。由于武威距离凤城并不断远,所以两边的情况大致上是差不多的,而整个凉州此时的状况也是基本相同的。

武威府那边在整理了各个驻地奏报旱情的折子之后,将至打包在一起上称了京城,几天之前,京师那边的回馈已经发过来了,说是朝廷减免了凉州这一年全部的粮食赋税。

不用交税了,这对于凉州这边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可是乐过之后,凤城这边的县太爷还是要忧心,眼看着地里今年的收成很可能不只是减产,弄不好的话,有大半的田地今年就是要绝收了,这样的话即便是不用上交赋税,可是老百姓却还是要吃不饱,饥饿是一切的原罪,那些吃不饱的老百姓们会做出什么事情,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忧心忡忡的县太爷左思右想,也没能相处什么办法来,最后只得将凤城这边,与自己一条心的人家请过来,想要集思广益,看看能不能想出什么有效的方案,来最大程度的减少这次干旱的损失。

这次被县太爷请过来的商家很多,如同那些黑心粮商的人家是有不少,但是更多的人却还是有良心在的。同时生活在凤城的人家,他们都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挣钱是重要,可是一旦凤城这边出现大规模的暴动或者是萧条,那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这些在凤城里做生意的商户。

所以在罗、岳、白、三家联手打压物价的时候,有很多人家虽然没有出手相助,却都在暗中悄悄的微调了一下自己家里面商品的价格,虽然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家,都只是便宜了那么一点点,但多少也算是一个态度了。

如今被县太爷一起约到了府衙之内,看看自己周边站着的各位,想一想他们的身份,对于这位县老爷为什么会请他们过来,在座的众人大多数都已经是心中有数了。

果然,几杯茶水之后,县太爷就像他们诉起了苦水,在座的各位都是身家不菲的人士,自然能够听得出这位县老爷话中的意思,所以各自使了几个眼色之后,岳冲便起身抱拳对着那位县太爷说道:“老爷为国为民,心存百姓,我等心中感激涕零。今日我等易有心为老爷解燃眉之急,我们愿意集资凑出来一些财物,以供老爷为民所用,也算是我们为凤城的父老乡亲们,贡献出自己的一番绵薄之力。”

岳冲当了那么久的盐商,以上的这段话绝对是他说过的最有水平的一段话了。

而他说过这些话之后,其余的那些商人纷纷的出言支持,嘈乱的现场让正在与徐简小声说话的沈晨霭不仅抬头观望,之后又低头小声的对着徐简说道:“看不出来呀,一段时间没见,你家九爷的文学水平长进了不少。”

徐简闻言小口的抿了一下自己杯中的茶水,轻声的对着沈晨霭回道:“他早就已经预料到县老爷这次请咱们过来是干嘛的,所以出门的时候提前叫我给他打好的草稿,出门的时候他在马车上背了一路的。”

话刚说完,徐简就见岳冲侧过头跟他对视了一下,那眼神当中求表扬的神色实在是太过旺盛,让他想要当成看不见都不行。

无奈的徐简只好不着痕迹的冲着岳冲轻笑了一下,算是对他的肯定。得到表扬的岳冲志得意满的继续冲着县太爷说道:“为百姓分忧,为朝廷解愁是我们应做的事情,我愿意出5000两银子,请县老爷用此银钱为凤城的百姓们采买粮食。”

岳冲的话刚刚说完,其他的商人们便开始纷纷的响应,最终这场晚宴上,县老爷一共为百姓们筹得救灾款20000余两,罗、岳、白三家占了其中的大头,分别是罗家3000两,岳家5000两,白家3000两,这三家的出资,占得了救灾款的一半左右。

手中有了卖粮食的钱,县太爷的心中总算是有些底气了,可是他仔细的计算了一下,即便是他动用国有资源,能用买下最便宜的价格买下粮食,如今手中的这些银子所能够买下来的粮食,也只能够免强维持住整个凤城的人口两个月的口粮。

而凤城这边一般都是十月中旬入冬,到来年的三月初才能够迎来春天,五个多月的时间,却要靠两个多月的口粮来维持,这难度不可谓不大呀。

看到筹到钱后,县太爷还是愁眉不展,大家不仅好奇的出言相问,得到答案之后,众人却又不好在说些什么了,所以在一阵的面面相觑之后,宴会上难得出现了静默的时刻。

不是他们舍不得钱财,而是先前的那些筹款,对实力强悍的罗、岳、白三家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再给也不是没有,可是那一家做生意的不得预留出一些流动款项,以备不时之需,要真的是在按着这个数目出钱的话,虽说不会动摇了三家的根基,但是资金的流动上却着实要吃紧不少了。

罗、岳、白三家尚且还要如此,就更不要提那些实力远不如他们的商家了。

在一阵沉默之后,一直坐在一旁少有说话的罗定,突然就开口了,他冲着县太爷问道:“我等知道老爷忧心百信,但您大可不必将所有的事情一旦全部抗下。我凤城的百姓们皆勤劳智慧,只要老爷在前为他们指点迷津,大家同心协力之下,自然可以共同扛过这次的天灾。”

县老爷听过之后眼前一亮,连忙冲着罗定问道:“罗老板可是想到了什么好主意”

罗定闻言起身冲着县太爷施礼,然后回道:“近几年凤城这边有一种从海外流传过来的良种,名曰马铃薯,咱们这边的老百姓习惯称呼为土豆。这种东西的生长周期很短,大概只需要三四个月,成熟之后的土豆既可以当成蔬菜,也可以成为主食,不但产量大,还可以顶饥饱,而且这种东西不太挑土地,所以可以作为补充粮食种植下去,要是管理的好,在入冬之前就可以成熟。”

听到罗定的提议,县太爷本来还算明亮的眼神又暗淡了下去,他苦笑着对着罗定回道:“罗老板可能不知道,那土豆在生长的时候虽然不挑土地,但是它们挑肥水。一旦水肥要是跟不上的话,土豆这种东西是张不好的。往年倒还罢了,而今凤城大旱,那里还有雨水去种植它们呀。”

罗定听过县太爷的话之后,不急不缓的回道:“县老爷误会罗某的意思了,我不是想让百姓们大规模的种植土豆,相反我觉得每家每户只要种植两三亩地便够了。土豆这种东西十分的高产,照顾好的话亩产1000多斤不是问题。我们选出最好的土地,在上面种上土豆,每家每户只专心照顾着两三亩地,为地里面的土豆担水施肥,虽说是累了一些,但一家几口人只照顾两三亩地的话,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而这两三亩地的土豆产量,省着吃的话却可以是一家人七、八甚至是十几口人三四个月的口粮,至于剩下的那些粮食,大人就可以用凑出来的粮食填补上去了。”

县太爷听过之后忽然觉得自己的身上神清气爽,他从自己的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大步的走到了罗定的身边,握着罗定的手说道:“罗老板真的是有大智慧的人,在座的诸位也是心系百姓。凤城这一次若是真的能够在旱灾当中得以保全,他日我一定会上奏朝廷,为各位请功的。”

所以这次聚会之后,县太爷便急匆匆的动用关系,请白家的船队从苏杭那边运过来几万株的马铃薯幼苗,随后便在凤城的大街小巷张贴告示,言明按家中的人口数,七口人以下的人家领取两亩地的马铃薯幼苗,七口人以上的人家领取三亩地的马铃薯幼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