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野心家诸葛亮 > 第37章 .道士讲故事

野心家诸葛亮 第37章 .道士讲故事

作者:高岭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7:32: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清道士讲了一阵儿的故事,他就让诸葛亮去仔细的嗯蚂蚁做动。过了一会儿,他就问诸葛亮,这些蚂蚁跑来跑去干什么的呢?

诸葛亮还顺着刚才的思路讲,这群蚂蚁在行军去打仗。

一清道士讲:“错了。蚂蚁们是在搬它们的蛋。”

“啊,它们为什么要搬家?”

“因为天快要下雨了。它们就要把家搬到比较高的地方去。

“真的吗?“

“你望天吧,天上乌云密布了,天气又这么闷热,肯定要下大雨了。”

接着一清道士告诉诸葛亮一条谚语;蚂蚁搬家,大雨哗哗。

师父的话刚落`地,天上就有雨点掉下来了。紧接着,地上刮起了大风,大风裹着雨水从着山口那里向他们这儿刮来。他们还没有跑到庙里,大雨就像倾盆似的向大地倒下来。

蚂蚁搬家,大雨哗哗。诸葛亮觉得这条谚语讲得真灵。它说下雨就下雨。哎哟,天在那么的高,师父还能看出天的变脸。猜中天就要下雨。这个本领是太神奇了。他很想学会这个本领。就是这个想法,它使诸葛亮爱上了观察天气。

可是,当时诸葛亮闹不清,师父先前是教他是怎样才能当上大官的呀,为什么师父又插进来讲看天的呢?他把这个问题问了师父说:“师父,你教我学看天又有什么用?”

师父先问诸葛亮想不想当宰相?

诸葛亮当然讲想当的喽。

一清道士就讲了大道理。他讲,大凡出将入相者,必须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仅仅知晓就行吗?不行!要能够先知先觉,要能够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事情,能预见天气的变化,就等于够呼风唤雨,利用天气来排兵布阵,才打赢敌人的。

你打仗赢了,你才能立功,功立多了,你才一步步地升上当大官,一直升上去当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宰相。

诸葛亮你想成为一个大将军的话,必需要懂得看天气才行。师父教你学看天气,主要是为你将来着想的。

一清道士虽是一个出家人,可是他却不愧为一个很有成功的幼儿启蒙老师。

小诸葛亮就是在学学玩玩的当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看天气,这才使得他在后来,才有本领上演“草船借箭”,才有本事为周瑜“借东风”的……

启蒙先生的一言一行,是往往能给他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决定得他的学生的性格,能左右他的学生的命运。

一清道士对幼儿学生的启蒙教育是与众不同的。

他就是在娱乐中来启蒙小孩子的。请再看下一个片段吧。

就在诸葛亮跑进庙里来躲雨时,一清道士却利用两人独在一起的时候,看似漫不经心的问了诸葛亮说:“孔明,昨晚,你爹讲什么故事给你听。”

诸葛亮说:“是苏秦和张仪的故事。”

他一清道士说:“还有吗?”

“哦,还有庞涓和孙膑的故事。”

“那你懂得你爹为什么要讲那条故事给你听呢?”

“那是要叫我向孙膑学习,身残志不残,不要灰心,努力学好本领,争取去做有计谋的军师。”

“还有别的意思吗?”

诸葛亮摇头说:“唔……好像没有了。”

“还有一层意思的。你再想一想。”

诸葛亮说:“师父呀。你再逼我想,我的脑就要爆炸了。”

“你要想问题,不要怕脑子爆炸。人想问多了,只不过是脑子有点痛,爆炸不了的。人脑生来是用来想东西的,越用脑子才越聪明。这就像刀枪的那样,长期不用刀枪他就生锈。你的脑子长期不用你就笨。你再想!”

“我真的想不出来了。”

“人想问题的时候,要专门向人们想不到之处去想,那才能想出新颖来,想出玄机来,才能克敌制胜,才能保全自己。”

一清道士让诸葛亮再想一会儿,见到诸葛亮的确想不出来了,他才讲:“你爹讲给你听的孙膑故事,其中还有一层最重要的意思是,人生在世,要时时处处要防备别人要害自己。”

“师父,别人是指陌生人吗?”

“不单是陌生人。你看孙膑不是被好朋友庞涓所害的吗?你知道孙膑是怎样才被庞涓所害的吗?”

“因为孙膑轻信庞涓,自动跑来找庞涓,才被砍去双腿。”

一清道士讲解,这个故事另一层意思就是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提防才行。人活在这个世界里,你想不受到别人的伤害,就要提防一切的人,这包括你的一切亲人。

诸葛亮闹不清楚师父的话,他问道:“师父,难道家里的人还要互相惨杀的吗?”

一清道士讲,在特殊的情况下,家人也要互相残杀的。皇帝为保住他的皇位,他就要杀死想篡夺他皇位的儿子,哥哥为争要完家财,就要害死同胞弟弟,儿子为功名,也要对父亲下毒手。

接着他还给诸葛亮讲例子故事。

一清道士给诸葛亮讲故事的时候,诸葛亮还很小,但是,师父的话却让他刻骨铭心的记在心里。后来诸葛亮长大了,他时常把他的话那来重温,觉得师傅讲得太有真理的了。因此。他就经常把与他主张不符合的人,慢慢的除掉,不让他们存在来危及他的职位。有关这些事,后文再细写出来。

师父给诸葛亮分析讲了孙膑的故事的深层含义之后,他又问诸葛亮说:“你爹还讲另一个故事是什么?刚才你讲了”

“那就是苏秦和张仪的故事。”

一清道士又问诸葛亮听了那个故事又有什么体会?”

“我爹想通过那个故事告诉我,读书读得好的,也能当大官的。”

“回答只答对了一半,另一半你没有答出来。再想。”

“我是向不出来了。师父,那另一半是啥的?”

“你真是太笨了。亏得你是我的干儿子,又是县长的少爷,要不然,我是不会收下这样笨的人来当我的学生的。”

当时。小有聪明的诸葛亮心里想,师父你讲这样的话,是心口不一的了。你虽口说不收我做你的学生,其实你心里还是为了收到我这样的学生而高兴万分的呢。因为我爹是有银子的人,他为我交给你的拜师费是比别的学生的多十几倍。你讲不收我这样的学生,难道银子咬你的手吗?

诸葛亮逗他说:“师父,你不教我,我就回家去喽。”

一清道士马上说:“你不能回去,你一回去,你爹就要打你得半死不可。你不懂的,就好好听我讲。”

诸葛亮点了点头,那意思是讲,你讲吧。

一清道士讲那个故事的另一半含义就是要告诉你,你心中的事,或你想做的事,或你

自己心中的奥秘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要等到你把事情做好了才让别人知道,只有这样,你才不怕别人干扰你做事。

接着他又讲,苏秦本来是聪明的人,他搞纵合的策略已经取得成功了。但是,苏秦又傻了,他却为了朋友也有个好的前程,就把自己的老底脱出来讲给朋友应,并且还告诉朋友是怎样做了,就能破得自己的纵合的策略。结果呢?张仪根据苏秦的提示去做了连横,最后就把苏秦的纵合的策略打得落花流水,弄得苏秦身败名裂。

哦,故事原来含有这一层意思。从那时起,诸葛亮就记住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凡是自己想到的主张不要告诉别人,要保密好,自己成功的经验也不轻易告诉别人。同时对平时是好朋友要提防他,不要让他争夺去自己的功劳。

后人有诗云;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官场处处人诡秘,

事事需防遭暗图。

诸葛亮的这个想法始终如一的保持到死,所以他没有把出山前和出山初期的好朋友拉来到他身边当他的助手,当他的幕僚。他到东吴策划游说庞统来投奔刘备,那是刘备交给他的一个任务。后文再细说这事。-- by:da50s2x|55519|11575813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