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野心家诸葛亮 > 第28章 .县长办丧事敛财

野心家诸葛亮 第28章 .县长办丧事敛财

作者:高岭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7:32: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师爷来了,他已经知道县长老爷不在家了,为避嫌,聪明的他就先站在门外喊报到话:“孔进来到,夫人有何吩咐。”

诸葛亮婶婶出门来说,“哦,孔师爷来了,夫人刚仙逝了……”

师爷很惊诧的说:“啊,那**奶叫小人来,有何吩咐?”

婶婶说:“县长老爷爷不在家,就请师爷爷来帮出个主意,先写出写讣告文去张贴。”

师爷说:“如此大事,小人不敢轻妄乱写。小人还是去问一下老爷爷。”

师爷是个30岁左右的人,他祖父原不是姓孔,因进孔府来当仆人,被改姓为孔姓。孔进是高大孔武有力的人。由于他不甘心情愿像爷爷的那样当一辈子的奴隶,就跑出去从军。他是跟诸葛珪同在一个队伍里的。他也曾立了几次功,可是他是奴隶身份,只能领得奖品奖金,没有资格为官的。

封建社会来的唯身份论真是埋没人才,坑害人才的喽。

诸葛珪看在战友情谊的份上,又看中孔进是读过书的人,就聘请他来当师爷。

师爷就是长官的文字抄写员。

孔进为了感恩。就为县长弄到了几个很嫩的**小姐。而县长见到这几个小姐师很漂亮,就干脆将她们**起来。师爷知道现在县长现在府里,那肯定是去会**的了。

师爷还没有出衙门,诸葛珪就和诸葛玄一起回来了。

诸葛珪没有去看夫人的尸体,就先问家里的人,你们去给章家人报讣讯了没有?当他听到还没有人去报信的时候,就马上派师爷去章家报信。

孔进师爷走了以后,诸葛玄就跟诸葛珪说:“大哥,为什么着急嫂子娘家报信的呢?”

诸葛珪说:“你看,章家明知他的女儿是短命,他还将她送来给我做妻子。现在我就叫他来埋藏他的女儿的了。”

诸葛珪兄长的这话也也太霸道了。天下父母有谁能推算出自已的女儿是短命还是长寿?再说,嫂子之死因也跟兄长有关系的呀。可是,就是因为兄长是当官的,兄长怎么样讲都是有理的。

诸葛玄不敢讲兄长的话欠理,就侧面去批评说:“嫂子已经是我们诸葛家的人了,章家的人还来打理这次丧事的吗?”

诸葛珪说:“他章家敢不来吗?”

诸葛玄问:“他章家为什么一定要来的?”

诸葛珪说:“章家的女儿虽然死了,但是我还活着,我还是是当官的,章家还得来巴结我的,还得来投靠我这棵大树。只有来认我是他的亲戚,他才能狐假虎威,才敢胡作非为,欺行霸市,大发横财的。”

师爷孔进回来了,他向诸葛珪汇报说:“老爷的泰山章老先生讲了,诸葛府的丧事全由章家来操办。章家就去买最好的有两槨的棺材来用,包管尸体在家停放几个月也不闻到异味。”

孔师爷刚讲到这儿,就有两个老妇人来到了门前,说是来为大奶奶洗身穿寿衣的。

孔师爷爷问她们,你们是谁雇来的?

来人说是章老太爷爷请她们来的。章家人连这么小事都出手来操办,看来章家人真是诚心的把这场丧事办得非常体面不可。这位姓章的绅士他为了攀上当官的亲戚。他不单将又年轻又漂亮的女儿白白的嫁给了县长。而他的女儿被县长虐待死去了,他还得忍气吞声的出银子来埋葬女儿。

诸葛亮的外公不单出前来给他的娘买了棺材,请了洗尸得人工,而且还负担办丧事的一切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了酒肉米菜油盐,雇请人来代替我们几个子女的哭丧队,还请了诸葛亮的干爹一清道士为首的一班道士来念经超度。这是要花费很多的银子的。多亏得诸葛亮的外公是个有钱的富翁,要是他是一般市民的话,他非急得要去跳河不可。

丫环带领那两个洗尸的老妇人进里头去了`后,诸葛玄又问诸葛珪说:“哥,几时下葬的?”

诸葛珪说:“你的嫂子共有子女5个,她对诸葛家的人丁兴旺贡献可大的了,她的葬礼应该要办得隆重一点才对得起她的呀。”

在一旁的孔师爷马上附和说:“大老爷爷讲得很对。夫人的葬礼一定要办成全县最大最隆重才行的。小人打算连夜写百几十张讣告,不但在城里个个街道口张贴,还要派人去到各个乡村的头领人的门前去张贴。这样做了,看那些当差的人谁敢不来的,事后就马上革他的职,断了他的财路。上司家有了红白事,下边的幕僚不来尽忠尽孝,那还要这些幕僚来干什么?”

孔进是何等的聪明的呀,当他刚一听到县长讲要把丧事办得隆重,他就马上领会出县长的意图来了。那就县长就是想趁着这一场丧事大敛一次银子。

孔进他知道他当师爷的职责上是上司的参谋管家,是为上司出谋划策,既然上司有了敛财之心,那么他就得去为上司去具体操作的了。

孔进刚讲完话,诸葛珪就拍了师爷的肩膀说:“知我者,孔进也。今后不论我升迁到哪儿,我都携带你同去,要你永远做我的左右手。”

官场里会溜须拍马屁的就得升迁发财。

孔进马上作揖说:“小人终生都不会忘记老爷的大恩大德。”

诸葛珪又问道:“孔进,你说,这场丧事需要办多少天的呢?”

孔师爷说:“回老爷,依小人看,老爷家里的这场丧事要办得体面的话,最短的起码要三七时间。”

孔师的这个主张主要是为县长着想的,因为尸体停放在家里越久,来吊唁的人就越多,收到的奠仪的银两就越多。当然只有当官的人才敢这样做。那些平民百姓谁敢这样做的呢。因为平民百姓的亲戚是有限的,不管你家停尸多久,天天来的都是这几个人。穷人送的奠仪银也是少的可怜的,而且每天还要炒菜做饭来招待来帮忙的亲戚,时间拖得太长了,东家亏的就更大的了。

诸葛珪说:“那就决定下来,停尸在家中21天。孔进你就去写讣告吧。”

县长家的夫人仙逝了,县衙门里的大小官吏就纷纷来吊唁。这些官吏来烧了香就送奠仪银子。他们回去之后还互相打听别人送的银子是多少,要是自己送的银子比别人少了的,第二天又来一次吊唁,有再送一次奠仪银子。就是这些官吏的相互攀比送银子,使得诸葛家天天都收到奠仪银子。而那些乡下的村长保长甲长也赶来送奠仪银子,他们就怕不送了,下次就轮不到他当地头王的了。

县长家的丧事办得很风光,风光当中,县长敛到很多的银子。

诸葛珪家办一场丧事,他不花一文钱,就白白赚到了5000两银子。这个数字是农家夫妇种一辈子田也挣不到这么多的呢。

诸葛亮娘死时,诸葛亮还小,还不懂得那么多的事,后来是他的大哥多次跟他讲起葬娘的事。每次讲完了,诸葛瑾他都无不感慨的说:“爹以殡葬我的娘为借口又敛到了一笔银子,这笔银子可够他再娶5个妻子也用不完的。真是当官的福气大,想敛钱财不须自己去流汗也能捞到金银的,而且捞得银子也很容易,银子来的也很快。”

最后,大哥说:“亮弟,我们一定要像我们的先辈的那样,无论如何都要去当官才行呵。不然就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当官人来勒索我们的钱财的了。”

诸葛瑾的话道出了,官二代为什么总是像你们的父辈的那样,官瘾那么大的呢?是不是他们身上流着当哏的血缘呢?非也。这种现象就像猫类爱吃鱼的一样。猫在很小的时候,母猫就叼鱼来给小猫吃。吃过鱼的小猫总是忘不了鱼的腥甜味,所以小猫长大后就总是千方百计的想着怎样才能当上官。也就是说官瘾是来自生活环境所影响的。而狗和猪在小的时候,它们很少吃到鱼,所以对与的味道的印象不深刻,就没有吃鱼的瘾头。

后人有诗云;

当官不怕妻死亡,

丧事大办敛钱财。

下属哪个不送礼,

将他革职撵下台。-- by:da50s2x|55519|11575805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