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野心家诸葛亮 > 第269章 法正劝刘备赖账1

野心家诸葛亮 第269章 法正劝刘备赖账1

作者:高岭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7:32: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天,刘备以商量如何发展军队建设的问题为名,通知诸葛亮、法正二人到议事大厅来。诸葛亮和法正刚到大厅来,门卫送进来的文牒,讲东吴的使者诸葛瑾来访,在门外等接见。

原来诸葛瑾昨天已到了,但是由于天色已晚,刘备就没有接见他,只安排他进国办宾馆去住宿。

这时诸葛亮才知道自已的大哥来了成都。他觉得很奇怪,大哥来了,为什么不来他的家,兄弟相聚一下,看一看他亲生的儿子诸葛乔一次的呢?看来大哥就是因公事而来的了。真是身为官员,身不由已的了。

刘备下令传使者进来。

诸葛瑾进来摆见刘备之后,就将吴侯亲自写的信交给刘备。刘备一看,才知道诸葛瑾是为讨要荆州而来的。

就在刘备读书信得时候,诸葛瑾跟诸葛亮讲他在东吴的遭遇。他讲吴侯派他来西蜀之前,已经将他的全家老小全部抓去关押,要是他讨不到荆州的话,他的全家老小就全完了。

刘备是听的清楚的,但是他等诸葛兄弟说完话之后,他才说:“哦,原来是吴侯要来讨要荆州的的。呃,荆州本来我是要归还东吴的,但是我的夫人却潜逃回去了,东吴那边待我情义太薄了。你们既然无情,我还有什么跟你们建轻易的呢?不还了。你们先要厮杀的,就尽量起兵来吧。以前我在荆州时,还是不怕你东吴的一丝一毫,何况今天我已有了西川。拥有了数十万之众,拥有粮草够支吃用二十年时间以上。那还怕你东吴的吗?我正要想带兵下一下江南呢。你还想来去要荆州?”

诸葛瑾说:“只要刘皇叔归还了荆州,孙夫人就马上回成都来了。”

刘备说:“我要先见孙尚香。后才还荆州。”

诸葛瑾说:“刘皇叔呀,我的全家老小就没命了。”

刘备说:“不要啰嗦,就这样决定!”

诸葛亮心里想,刘备要是不换荆州的话,我的大哥就不能完成出使的任务了。我一定帮大哥一下。于是他就跪拜刘备说:“吴侯已经把量的打个全家老小捉起来了。要是主公不还荆州的话,亮的大哥全家人的命就完了。大哥一死,亮也不在世的了。恳求主公可怜两兄弟两一次吧。”

刘备深深叹气说:“我真的后悔以前讲过借荆州的话了。现在就看在军师的面上,就将荆州的一半还给东吴。”

诸葛瑾马上给刘备磕头说:“多谢刘皇叔的开恩!”

刘备说:“子瑜请起。今天我就招待你一回,明天就给你一封信回去交给吴侯。”

诸葛瑾知道刘备之所以还荆州的一半给东吴。那就是换回孙尚香的,于是他就说:“那我就回去劝说孙夫人回来与刘皇叔相见了。”

就在刘备在处理荆州一事的时候,在旁边的法正,只是静静地观看,一言也不发。因为刘备没有问过他一句,他就不还意思的插嘴。

当下,刘备就传叫上菜上酒。宴会就马上开始了。

在宴会上,法正也没有讲什么话儿,只是轮到他敬酒客人。他就给客人敬酒。没有轮到他敬酒的,他就闷闷的喝酒。散席时,法正已经喝得醉走不了。刘备只好留下法正在大厅睡,等他醒了后再回去。

诸葛亮就陪大哥回宾馆去。

诸葛亮已走了。发拯救完全得醒起来了。刘备就问他为什么酒醒得这么快?

法正说:“为了主公的大业,正不得不醒起来。”

刘备马上说:“那你就是等诸葛亮走了,再劝我不要割地给东吴。”

法正说:>

刘备说:“那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的一家人就遭难了。”

法正说:“主公就上当了。”

法正分析说。一君主都是派自己十分信任的人当使者的。没有一个君主派使者,要扣押试者的家属的。如果使者的家属被捉起来,他还真心当事者的吗?君主这样用人就是等于把自已不信任的人赶去别国。也是等于放龙入海,纵虎归山。

刘备听了法正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他就是派人去跟别的诸侯联系,都是派自己的心腹去的。

刘备连忙点头称是。不过他又说:“那么,诸葛亮为什么看不出来的呢?”

法正说:“诸葛亮是懂得孙权不会真的把他大哥的全家捉起来。”

刘备问道:“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跪下来求我的呢?”

法正说:“那是诸葛亮是为了帮他大哥立一次大功的。”

刘备摇摇头,讲他不相信诸葛亮会放弃荆州的一半的。他就告诉法正,在他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是教他先夺取荆州,后再夺取西川,已图大业。现在诸葛亮怎么会这样做的呢?

法正讲,国家的事不会重于兄弟之情。诸葛亮宁可让国家失去几个城池,也不让他的大哥失去立功的机会。国家失地了,还会再去夺回来,最多是国家多花一点军费而已,而它的兄弟失去可立功的机会,那就不再有的了。

刘备心里认可了法正的这个观点。但是他就是坚持要将荆州的一半地还给东吴。

法正问刘备为什么如此做的呢?

刘备讲,做人应该讲诚信。人常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以前他是讲过跟东吴借荆州来驻军的。如今不还,于情于理对不起人家的。

法正讲,“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话儿,是民间老百姓的口头语。因为老百姓穷到没米吃的时候,就跟邻居借米来吃,过后就要还给人家,这样以后他再遇到困难的时候,再去跟邻居借米,人家才肯给他借的。但是做君主的跟另外一个君主借城池来驻军,那是只能接一次,再无借第二次的了。所以借城池,能不还就不还。历代的君主的无不想占领完天下的所有土地,哪有把已经占领了的土地再割让给别人的呢?

刘备心里说,此话太有理了。有雄心壮志的君侯,都是想占天下的土地。既然先前东吴把荆州借给了我刘备,那就是刘备的领地。

借由你,还有我。我不好,你又如何?别说荆州,就是整个东吴,我刘备还想占有呢。

刘备说:“孝直之言,如雷震耳,茅塞顿开。我从之,荆州不还给东吴。”

后人有诗云;

有借有还天地经,

有借无还藏祸根。

贱民相处讲诚信,

君侯来往皆黑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