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野心家诸葛亮 > 第24章 .道士当孔明的干爹

野心家诸葛亮 第24章 .道士当孔明的干爹

作者:高岭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7:32: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葛亮父亲不放走一清道士,就是想把他留下来,日夜守护小诸葛亮,给小诸葛亮擦药贴膏药。

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留住医生来当家庭医生,专责为病人服务。

诸葛亮父亲没有跟一清道士商量,也没有征求一清道士的意见,就决定要把一清道士留在家中,让他专门给小诸葛亮治病。

诸葛亮父亲这样做法,是太霸道了。你一个县长为了自己的儿子的病,把为公众人服务的道士留下来独用,这就是利用职权占用了公众的资源。

当官就是独占大众的资源。当官有权就是这样做的了。

县长强行下命令要一清道士留下来,换是另一人的话,他是不高兴,也不愿意的。因为医生留下来跟病人住在一起,那就是留医生来侍侯病人,做病人的奴隶。懂得医术的人谁愿意不留下来做病人的奴仆?

不过,一清道士见到县长要留他住下来专门为小诸葛亮治伤,他是非常的高兴,是求之不得的美差呢。因为住在县长家中,就能吃上山珍海味,治好了县长的小儿子的病,又得当丰厚的回报。一个穷道士何而不为的呢?

一清道士在县长家里住了两个月,不,应该讲,是一清道士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小诸葛亮的伤痛治好了。小诸葛亮又能下地来站得稳,走得步了。

病人病好了,医生该走了。

诸葛亮母亲很想把这个道示撵走,她很讨厌这个道士像一头母猪一样又贪吃又吃得多。县长夫人是很有心计的女人。

她要侧面去赶走这个道士。她首先问说:“师傅,我的小儿能走得路了,他算是好了没有?”

一清道士告诉她,小少爷的伤算是好了。

她又问他几时回去?她要叫夫君招待一场。

一清道士是想拿到酬金了就走。可是,这个夫人却只问他几时走,却不见她拿银子来给他。她想赖不给医药钱的。于是,他就装聋,不答话。

诸葛亮母亲就跟诸葛亮父亲说:“这个道士想赖着不走,怎么办?”

诸葛珪说:“你给他银子了没有?”

“没有。还给他什么钱?”

“医药费嘛。我出求医的榜文许诺给1000两银子的呀。”

1000两银子就能买得许多亩田地的呀。她觉的心好痛。于是她说:“老爷,你为什么出这么高的价钱?”

诸葛珪说:“儿子的一条命何止值1000两银子。我许愿过了,我就给他这么多。”

“老爷,你也知道道士所用的要都是一些树叶草根,值不了多少钱的呀”

“他还没有拿到医药费,他怎么走呢?我一给了他银子,他就马上走的了。”

诸葛亮母亲问丈夫,打算要给他多少银子?

诸葛亮父亲讲,按照先前我们出榜讲的那样,我们就得给他1000两银子。

诸葛亮母亲不同意给医生那么多的银子。她说:“道士用的要都是一些树叶草根,根本不值得多少钱的。我们给道士500两银子就够多的了。再说,道士又在这儿吃了两个月的饭,那饭菜费就不止1000两银子的了。不要给他那么多。”

“我是当县长,我不能失信于民。我说了就要做到。你也知道,我断案时,只写羁或放一字,就拿人家的几千乃至成万两的银子了。我没费半钱力气就挣到这么多的银子,而道士在两个月时间里,又要上山去采药,回来又要熬药,日夜为我们儿子疗伤,辛苦万千,那银子该给他!”

“老爷你也知道,历来只有民贿官,没有官贿民的。”

“皇帝还有赐赏,我这个县长不能行赏给贱民吗?我叫你给道士银子1000两,你就给他这么多!不然惹他怒了,吊了药根,麻烦更大了。”

吊药根是关系到病患者的生命的。相传在很久的以前,有一个病人在求医治病时,曾许下诺言,谁治好了我的病,我一定重金酬谢他。可是他的病好后,他却舍不得花钱去酬谢郎中。过后不久,这个病人的旧并又复发。他再去求朗中来治病,郎中却说旧病复发是很难治的,当初如果再多吃几剂药,吃到了除病根的药就没有这样的倒霉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治好了病之后,千万要提防行医的郎中没良心,还没有给你吃过断病根的药。而病人想得郎中的彻底医治,最好的方式就去拜他为干爹或干哥等等的干亲。唯有认了干亲,你才不会旧病复发丢小命。

这是行医的人为了得到他改的报酬而编造出来的故事。

诸葛亮母亲没有尊从丈夫的令,她只给一清道士qiuyelou 平板电子书两银子。一清道士拿到了银子,也不道谢一言就走了。他明显的表示不满。

诸葛珪知道妻子克扣不给道士足银子1000两,他心里大吃惊,生怕儿子遭到吊药根而丢小命。为了防止一清道士的**行为,他就随机应变的再传叫来了一凊道士,在宴席上,诸葛珪就提出让小诸葛亮拜一清道士为干爹。

一清道士爽快的允许小诸葛亮为干儿子。

病患者病愈之后,就得认医生为干亲,这是一种保命的做法。

而郎中也很希望病人来与他搭干亲的。因为郎中的干亲逢年过节,就得给郎中送礼送钱的。郎中有了一个干儿子或一个干女儿,就等于他多了一块田或是多了一棵果树,到了该收获,他就有收成的了。而且这个关系是要延续到老死的。

县长小儿子拜认一清道士做干爹,一清道人就等于得到了旱涝保收的一块肥沃田地。

自从小诸葛亮做了一清道士的干儿子后,一清道士没事也以来看望干儿子为借口,勤到诸葛县长家来串门。他来了,诸葛珪就马上设宴招待,他走时,诸葛珪又包些银子送给他。

因为诸葛珪与一清道士交谈中,知道一清道士是知识渊博的道人,就尊敬他。

诸葛亮母亲非常讨厌一清道士来揩油。她一见到一清道士来了,她就踢了绕腿的绒毛狗,骂咧咧说,讨厌鬼,你绕什么腿,我哪有这么多的东西来喂你。绒毛狗被踢得就地打滚,汪汪慘叫。

一清道士出回去之后,诸葛珪就问夫人说:“你为什么指桑骂槐的呢?”

夫人讲她是最心疼把钱去打发一清道士的了。

诸葛珪讲,你不能只会收别人送来的钱财礼品,为了二儿子的平安,该花的钱也得花才行。

原来诸葛珪为了做个表面清廉的县长,不会当面收下别人行贿的钱财礼品。全部是由夫在后堂验收下贿赂品的。

后来诸葛亮长大懂事了,他很喜欢这个义父的到家中来。因为义父一来就给他讲道经,给他传授知识。他跟义父学到了很多非常有用的知识,对他的人生有很大的作用。这事,后文再慢慢道来。

后人有诗云;

宗教门门捞金银,

绝无慈善白为民。

道士为财收义子,

诸葛才会扮鬼神。-- by:da50s2x|55519|11575801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