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野心家诸葛亮 > 第105章 师生谈论做官话题

野心家诸葛亮 第105章 师生谈论做官话题

作者:高岭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7:32: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亲爱的读者,作者求你推荐,收藏,给予评论!)

司马先生渐渐的喜欢上了诸葛亮。他爱诸葛亮的原因,除了诸葛亮每次去交的补课非比别人多一倍之外,另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跟诸葛亮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觉得诸葛亮的人虽是推有点瘸,但此生却是比其他的学生聪明得多,才华横溢,思维敏捷,口才雄辩;写的文章都是以天下大事来立意,且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的大都是谈治军理国的话题。这样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国之栋梁之材呀。可惜该生的脚有点瘸,影响了他的谋职。

做老师的人谁都是喜爱这样聪明的学生,因为聪明的学生是很难遇到的。如果做老师能遇到一个日后做了大官的学生,他就有资格吹夸自己曾教出某某是他教出来的学生。这是多光彩的事呀。

司马先生决定从庞德公名下的得意门生的诸葛亮拉拢过来成他的手下的高才生。

正是司马先生有了这样的想法,他才把诸葛亮跟徐庶的一样看待。不过,他还是比较看重徐庶,因为徐庶给他的金条太多了。

诸葛亮跟司马先生相处日久了,师生的感情愈来愈深,无话不谈。

一日,诸葛亮讲到了书院以后可能招不到学生的话题。

司马先生也承认书院这届之后就很难招到学生的了。讲这话,他面上不由露出了忧愁神情来。

诸葛亮就安慰先生说:“先生你是博古通今,天下的事,无不精通,是旷世之稀才。等到书院办不下的时候,你只要放话出去讲,我要出山了。到那时候,那些君主就立刻争相来聘你去做官的了。”

在诸葛亮目中,老师既然能教出高才学生去做得大官,那么老师就能胜任当大官的。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永远是高大的,万能的人才。

司马先生苦笑了一下,说:“世人都在传说我是有大学问的人。但是,我却不敢出去做官的呀。”

诸葛亮对于先生这样的话,他觉得很奇怪的。大凡有大学问的人都想削尖头脑到官场去钻,力争到一个官半职来做,做官管人管事,总比教书轻松得多,挣钱也多。官做大了,还能封妻荫子。但是,先生却讲他不敢出去做官。那还不是辜负了先生的一肚子的才能的吗?他就问先生为什么不敢出去做官的呢?

司马先生讲,在外人看来当教授的人都是知识渊博,是做官的料,不想当官则已,一出去做官就要做大官的。其实,很多的教授是不适合当官的。因为很多的教授平时教学生的学问都是从各种各样的书本里抄资料来综合,整理成一套教学资料,然后他在照本宣科的讲给学生听。那些东西,老师一讲了,过后就忘掉了。再说做官不是凭有书本的知识就能称职的。

诸葛亮有问先生为何讲这样的话?

司马先生讲,做官不单要会想出新的策略,还要会与人打交际。交际的意思就是官员要学会圆滑,对上会吹捧献媚,对下又打压又要收买,使得下级的人既怕你,又要忠于你,不敢暗中造反你才行。要是下级对你怀恨在心了,他就会向诬告陷害你的,甚至还要谋害你的呢。

诸葛亮说:“先生,你的性情那样的好,出去做官,肯定没人反对你的。”

司马先生讲,他就是凡事都要做和事老,没有一点脾气,做先生教书,往往得到学生的欢迎,日子还可以过得去,还得到学生的尊敬。但是,他用这样的性情去做官的话,在官场上,就容易受到别人的陷害了。如果做官不会坚持原则,下级的人就会欺负他这样的老好人,那样的话,他就不能完成得了上级官爷派下要做的事了。做官办不好上级派下来的事,那就是渎职罪,轻的被革职流放,重的就被斩首的呀。况且他又这样的老了,出去做官,那些年轻的人不会服他的,会在背后拆他的台,恨不得马上打倒他了,快点上来代替他的官位。

后来诸葛亮从黄承彦的口里,才知道司马徽曾经在孔融集团里当过县丞(副县长)。但是他当这个官,不到三个月,就被赶走了,原因是他凡事都是唯县长说了算,自己没有一点主张,该他做主的,他不做主,害得手下的差人很辛苦。于是不下的人就诬告他不会办事,只会领钱。孔融只好把他赶走。

最后,司马先生说:“唉,我老矣,只能看着你们年轻人出去竞争当官的了。你们年轻人应趁着年轻,要出去闯一闯,创出一番事业来,将英名留在史册上。不过,孔明,你将来要去做管的话,你可要应付好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善于应变,不被别人打倒,更要提防被抄家斩首。做官最好要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只有做这样大官,才能确保身价生命的安全,才能名留史册,才能封妻荫子。”

就是司马徽这番话,给诸葛亮极大的影响,后来他才力争当刘备的军师,当蜀国的丞相。

司马先生讲的这番话是他的真心话儿,后来刘备曾来请他出山去做谋士,他都不敢去。再后来,曹操收下了荆州之后,特派人来请他去做官。若是别人的话,恨不得马上跑去见曹操。可是司马徽而他却怕得闹出来病,最后病死去。从这可以看出有的教授教书是很有名,但是他却不敢去做官的。

诸葛亮说:“先生,你还不算老的,古代的姜太公八十岁了才出去做官的呢。”

司马先生说:“姜太公是千古才有一人的呀,我怎敢与他相比的呢?我还是怀疑姜太公出去做官时,没有这么老。人老到了八十岁了,已经是老态龙钟,哪还有精神去做事的呢?他只不过是患上一种病,年纪轻轻就满头白发而已。他就利用满头白发来假装年老了,倚老卖老,用老来做资格,骗取君侯的信用而获得高职位的。不罗嗦了。我的这个人只能靠教书谋生,等到没有书教了,我又无力种田了,只会吃的了,就像饭桶一只的了。”

诸葛亮觉得司马先生对姜太公的评价,很有道理,从中诸葛亮也得启发,那就是利用自身的条件去谋职。不过,诸葛亮觉得他需要安慰司马先上一次,于是他说:“先生自比是一只饭桶,但是,先生这只饭桶还有米饭装在里头的呢。学生孔明和那些农夫的那些饭桶的里面连稀粥也没有的呢。”

诸葛亮跟司马先生谈话谈到这儿了,他就不再讲江湖官场这样的话题,转去讲别的话题。他们谈了一会儿,诸葛亮就告辞司马徽先生,又去黄承彦教授的家。

后人有诗云;

水镜授课照本鸣,

其才做官可不行;

孔明日后掌大印,

贪功说是他门生。-- by:da50s2x|55519|11575882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