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野心家诸葛亮 > 第101章 教授敛钱财

野心家诸葛亮 第101章 教授敛钱财

作者:高岭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7:32: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庶从司马徽教授的住所回到他的一号房子之后,就溜到诸葛亮的二号房子里去,把司马先生讲诸葛亮是个明珠投错主的话儿,说给诸葛亮听。

诸葛亮一听到司马徽的话,他马上啊了一声,又欲言而止。司马先生怎么讲他投错主的呢?他诸葛亮明明把书院的三个教授,一律看平等的,没有分彼此,每人都送给四两金子。现在司马先生却口出怨言,那就是司马先生没有拿到他诸葛亮送给的礼物。这证明了庞德公已经独吞了三份礼金,没有分给其他的两位教授。但是诸葛亮脑子很灵敏,啊字刚刚出口,他就马上抽回去。因为诸葛亮懂得,他一说来,徐庶就去告诉司马徽先生,司马徽先生又去责问庞德公,跟庞德公索要该他得的那份礼金。这样他诸葛亮就得罪了庞德公,庞德公就要寻机会来把他诸葛亮开除出书院。那样,他诸葛亮又遭到第二次的辍学,就失去了读书院的机会。现在有听说,荆州书院以后可能要停办了。那样他诸葛亮就一辈子就没有机会读书院的了。

诸葛亮心里想,居然司马徽先生没有得到他送的礼金,那么以后他在寻找机会,给司马徽先生补送一份礼金。因为五年书院毕业后,还需要司马徽先生写鉴定推荐的呢。正是徐庶把司马徽的信息透露给了诸葛亮,后来诸葛亮才用金银去巴结司马徽,司马徽就是得了诸葛亮很多的钱财,他才落力的给诸葛亮做推荐,诸葛亮才得到刘备的信用,才有广大的前途。

徐庶见诸葛亮叹叫了啊的一声,又停下来不说话,就问诸葛亮说:“孔明,你啊的什么意思?”

诸葛亮说:“我啊的就是谈自己没有成为司马先生的门下学生,不像你元直那样的是司马先生门下的得意门生。”

徐庶说:“来日方长,我会引你跟司马先生相熟,使得司马先生也把你当做他的门下学生。”

诸葛亮问了徐庶,司马先生这么钟爱你,你到底送给司马先生那么多的手续费?

徐庶说:“我给了司马先生一千两银子。”

诸葛亮又啊了一声,说:“你真的舍得出手的呀,一下子就给了先生这么多的礼金,怪不得先生这么钟爱你。”

徐庶讲他是出于感恩,才给司马先生这么多的银子的。因为他进了书院来读书了,日后就能洗掉他的人生的污点,才能有资格出做官,才能回到母亲的身边,尽一个儿子的孝心。

诸葛亮这时才懂得曾经杀了人的徐庶原来就是一孝子。看来徐庶杀人是被生活所逼的呀。同时也看出徐庶对他杀人有所反悔了,才把杀人得来的钱财再用于洗掉自己身上的污垢。这是一浪子回头的表现呀。

徐庶讲完了自己的事,就问诸葛亮这次进书院给了庞先生多少银子?

诸葛亮老实的告诉了徐庶,他送给了庞先生多少银子。

徐庶讲庞先生跟诸葛亮收来的银子根本没有拿来分给其他教授的。就是因为庞先生全要完诸葛亮的银子了,其他的教授才各自去招生。也就是教授们互为嫉妒了,才互相针对,相互攻击。

诸葛亮就问徐庶,那些教授互相攻击什么呢?

徐庶讲,他们就相互讲对方找来的学生有如何如何的缺点。比如讲,黄承彦讲司马先生找了杀人犯进书院来段书,败坏了书院的名义。又讲庞先生招了瘸子诸葛亮进书院来当大学生,那是还不是专门为避免贪要他人的钱财吗?一个瘸子将来有谁聘他去做官的呢?

当然庞德公先生也讲黄承彦去招那三个年过不惑的人来读书院,还不是为贪人的钱财。司马先生特意招来杀人犯当学生,更是黑心贪财的裸露。

诸葛亮又问徐庶,司马先生对招他进书院来读书有什么意见?

徐庶讲司吗先生是个好好先生,他对别的教授去招生什么学生,他都不做评论过的。

诸葛亮这时才懂得书院里还有个态度很好的先生。而这个好好先生就是只管自己能搞到财就行了……,别的事就一律不过问了。他就想,以后他有事的话,就去找这位好好先生帮忙。

后来,诸葛亮为了去投奔刘备,就去求司马先生帮他做广告和推荐,事情果然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后话先说。

开学一个月之后,徐庶又跟诸葛亮讲,别看书院里只有三个主要的教授,但是,他们三人却在勾心斗角,暗中较劲,各人都在想如何才能把自己招进来的学生培养得的比别的学生优秀。为此,他们在讲自己开的课题的时候,就留一手,在课堂上不把精髓的东西在课堂上讲出来,私下再给自己招进来的学生开小灶――补课,传授玄机。

诸葛亮认为没有这回事的。因为他不见庞德公叫他去上补课。他可是庞德公做主招进来的,而且,庞先生全收了他的送礼的金子,庞先生是应该给他补课的。

徐庶讲诸葛亮是没有给庞先生补课费,他怎么会白给诸葛亮上补课呢?

诸葛亮嘴里不说,心里却在想,那些教书的人都在宣扬着礼仪道德,强调什么尊师敬师,说什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目的就是要学生一生对待父亲的那样尊敬老师。但是,天下的父亲只无私的给予儿女物质财富,没有一个父亲是花费心机去敲诈勒索儿子的财物的。老师做为教书人,却想尽一切方法来勒索学生的钱财。老师贪得无厌的拼命的想学生索取钱财,那怎么能叫学生像对待父亲那样去尊敬你呢?

诸葛亮又想,我来读书,被老师狠敲去了很多的银子,等我读成书后,我也当教书人时,我也要像现在的老师一样向我的学生狠心的大收他们的学费。这可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呀。

徐庶见诸葛亮沉默不语,就以为诸葛亮不太相信他的话,于是,他就讲他每次去听司马先生上补课的时候,他都被一份礼物价去送给先生。去了先生家里,不但能听到先生在课堂上没有讲过的东西,而且能看到先生已经写好了的新作,还能借到先生家里的藏书来看呢。

诸葛亮听了徐庶这么一讲,他草知道那些先生设的补课是为了创收的。当时诸葛亮就想,如果我长期不去参加听先生讲的补课,我将落后于其他同窗的了。不行,我得多花一点银子,我也要去听补课才行,不然我就跟不上他们的了。

诸葛亮就问徐庶每次送礼要送多少银子,他要先得知要送礼的数额。知道交补课费之后,他就以多给先生一点补课费,让先生更喜欢他才行。只有让书院里的老师都喜欢你了,你才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后人有诗云;

世间人人都爱财,

凡胎夫子不例外。

索财适度示人范,

贪婪无境遗恶害。-- by:da50s2x|55519|11575878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