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戏神之下 > 第二章 医院

戏神之下 第二章 医院

作者:折耳根也用劵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47: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南市,第一精神病院。

诊疗室里,白色的墙壁与天花板将空间衬得愈发干净,却也透着一丝清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陈旧纸张的气息,这是长期与精神世界打交道的地方特有的味道。

王医生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桌面上整齐地码放着各类病历与诊疗工具。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目光落在手中的病历单上,上面“宁川”两个字被打印得清晰规整。

他的眼角余光,不着痕迹地扫过坐在身前的少年。少年留着利落的短碎发,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他发梢跳跃。棱角分明的五官十分俊俏,少年感十足的面庞上,却又夹杂着一丝与年纪不符的成熟。那双深邃的眼眸,像是两口幽深的古井,望进去,似乎能看到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沉淀其中。

就这精神面貌,一点也不像是精神病的样子。王医生暗自思忖,放下病历单,拿起桌上的黑框眼镜戴上,清了清嗓子,试图用最平和的语气开启对话:“有多大了?”

“20cm。”宁川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声音平静,听不出丝毫玩笑的意味。

话音刚落,他似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显然是后悔了,或许医生问的不是这个。

“啥?”王医生闻声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错愕,额头上瞬间布满了黑线,仿佛没听清这离谱的回答。

“嗯,18岁的我,还想长高20cm。”宁川很快调整过来,依旧用平静的语气补充道,像是在陈述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愿望。

王医生深深看了眼宁川,将这看似无厘头的回答暂时记下,然后继续问道:“描述一下你的症状。”

宁川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微微沉吟了一会。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大腿上轻轻敲击着,像是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回忆着什么。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道:“我每天晚上睡觉都会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座舞台。”

“梦到这些很正常。”王医生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在他接触的众多病例中,梦到奇奇怪怪场景的不在少数,这算不上特别异常。

“不一样。”宁川却十分认真地强调道,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执着,“那座舞台上面的观众席上有九位神灵,梦里,我经常给他们表演。”

话语一落,王医生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原本轻松的神态荡然无存。房间陷入了短暂的安静,只剩下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在这寂静中被无限放大。

“然后呢?”王医生很快恢复了职业性的镇定,坐直了身体,拿起圆珠笔,神情严肃地开始认真记录宁川的话语。他一开始还不敢确定宁川的精神状态,现在,结合这关于“神灵”与“表演”的描述,他几乎可以断定,眼前的少年,确实脑子有点问题。他的笔尖悬在“是否需要入院治疗”那一栏上方,只要宁川的话语再偏离正常人的范畴,他会毫不犹豫地在上面打钩。

诊疗室里的空气,随着宁川的一句话彻底松弛下来。

“当然是假的。”宁川微微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语气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轻松,仿佛刚才那个认真讲述“神灵舞台”的人并非自己,“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少年看小说入了迷,晚上胡思乱想臆想出来的梦境罢了。”

闻言,王医生紧绷的肩膀瞬间垮了下来,长长松了口气,方才因“九位神灵”而提起的心彻底放回肚子里。他放下手中的圆珠笔,抬手揉了揉眉心,随即带着几分嗔怪瞪了宁川一眼,语气里有不满,更多的却是卸下负担后的轻松:“以后少拿这种事情开玩笑,精神病院的资源本就紧张,你这样浪费时间,可是在占用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公共资源。”

说着,他不再犹豫,拿起笔在病历单的“无病理性精神症状”一栏郑重勾选,又在签名处落下自己的名字,字迹工整有力。

“家里爸妈总觉得我最近情绪不对劲,非要让来看看,否则不放心。”宁川解释了一句,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像是在抱怨长辈的过度担忧。

“麻烦医生了。”他双手接过那份盖了章的无病证明,指尖触到纸张的瞬间,眼神微不可察地暗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客气地答谢后,转身拉开诊疗室的门走了出去。

走出医院大门,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脸颊,天边悬挂的夕阳正缓缓下沉,将半边天空染成浓烈的橘红色。余晖落在宁川手中的病历单上,让纸张上的字迹都泛着温暖的光晕,可这份温暖,却照不进他眼底深处的复杂。

“自从那天订婚宴上被灯砸了之后,我就一直开始做这种梦。”宁川停下脚步,望着远处渐渐模糊的夕阳,低声叹息了一声,声音轻得几乎要被风吹散。他将手中的病历单仔细折好,塞进外套内侧的口袋里,仿佛在藏匿一个不能说的秘密,然后重新迈开脚步,走上回家的路。

街道两旁的路灯还未亮起,广播里传来的新闻播报声却清晰地回荡在空气中,带着几分严肃:“近日,我市诡异活动频率较上月显著上升,治安署提醒各位市民,夜间务必不要外出,避免前往偏僻区域。如发现行踪诡异的生物或异常现象,请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向治安署报案,核查清楚后,执法者将会第一时间出手处置。”

播报声稍作停顿,又切换到另一条更引人注目的新闻,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凝重:“本台最新消息,西方某国官方发布声明,称已寻找到唤醒‘天帝’‘因陀罗’等神话体系神明的具体方法,并公开表示,华夏境内至今无神庇佑,所谓的‘人类守护’不过是自欺欺人。”

宁川的脚步顿了顿,抬头望向城市中心的方向。那里,一座通体银白的高楼正矗立在建筑群中,即使在夕阳下,也散发着如同灯塔般的耀眼光芒,那是整个江南市的制高点,也是无数人心中的安全感来源。

灯塔!

这是所有人对它的称呼,更是执法者联盟在江南市的居住地。

一百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神明复苏”席卷全球——各国神话体系中的神明相继降临人间,他们带来了能滋养万物的灵气,却也唤醒了神话故事里那些潜藏的诡异生物。这些诡异不受任何规则束缚,肆意践踏着人类的栖息地,无数城市在一夜之间沦为废墟。

彼时,西方有“奥林匹斯众神”庇佑,东方邻国也有“八百万神明”守护,唯独华夏,始终没有任何神明现身。就在人类即将陷入绝望的危机关头,一批体内觉醒了特殊能力的人类挺身而出——他们没有神明的力量,却凭着一腔热血与必死的决心,在诡异的獠牙下杀出一条生路。

数十年的战斗里,他们从最初的零散反抗,逐渐凝聚成统一的“执法者联盟”;从只能被动防御,到能主动猎杀诡异。最终,他们在华夏每一座幸存的基地市中心,都建立起这样一座“灯塔”,每座灯塔里都驻守着一支精锐执法者队伍,日夜巡逻,诛杀诡异,用人类自己的力量,换来了如今城市的安稳。

夕阳把宁川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根被晒得发软的面条,拖在回家的柏油路上。他揣着兜里那张盖了红章的“无病证明”,指尖蹭着纸边,忍不住又苦笑了一声——早上在诊疗室跟王医生说“梦里见着诸神舞台”时,老医生那眼神,跟见着谁家宠物突然开口背唐诗似的,震惊里掺着三分同情,最后还语重心长补了句“小伙子少看点玄幻小说,脑子容易‘打结’”。

这也不能怪王医生。毕竟在华夏,“神”这玩意儿早成了博物馆里的老古董,或是小说里的流量密码。

宁川想起上周跟同桌李昊唠嗑的事儿。当时他随口提了句“古代人拜神求雨”,李昊嚼着辣条瞪大了眼:“求雨?直接开人工降雨不就完了?神能比气象局还准?”还有楼下张奶奶,上次孙子感冒发烧,老人家第一反应是找社区医生开退烧药,而不是像古籍里写的那样去庙里焚香——用张奶奶的话说:“烧香能退高烧?还不如多喝两碗姜汤实在。”

可不是嘛。自打一百年前那场“神明复苏潮”过去,别的国家还在靠神打架护着地盘,华夏早靠执法者联盟的“灯塔”把诡异收拾得服服帖帖。家里的空调比龙王的降雨术管用,医院的手术刀比神佛的“灵丹”靠谱,就连晚上走夜路,路灯比庙里的长明灯还亮堂。日子一久,“神”就成了家长嘴里“哄小孩的故事”,课本里“古代文化常识”,年轻人聊天时偶尔蹦出的“玩笑梗”,谁还真把这当回事儿?

宁川摸了摸兜里的病历单,又想起梦里那片雾蒙蒙的诸神墓地——青灰色的石碑上刻着看不懂的纹路,风一吹还能听见细碎的声响,跟真的似的。可这话要是说出去,保准有人拍着他肩膀说“兄弟,你这梦做得挺有‘编剧天赋’”,搞不好还得被拉去做个“精神状态复查”。

正琢磨着,天边最后一点橘红色也沉了下去,夜幕跟块大黑布似的罩下来,路灯齐刷刷亮了,暖黄色的光把街道照得清清楚楚。小区门口的便利店还开着门,老板正用扫码枪扫着顾客的牛奶,收银机“叮”一声响,比任何“神谕”都让人踏实。

宁川推开单元楼的门,楼道里的声控灯应声亮起。他走上三楼,掏出钥匙开门,刚把鞋换好,就听见厨房里传来妈妈的声音:“阿川回来啦?快洗手,今晚炖了你爱吃的排骨,再等十分钟就能出锅!”

“妈,我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