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清穿日常 > 第300章 太后

清穿日常 第300章 太后

作者:多木木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26: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永和宫回到养心殿,四爷已经在等她了。

另一边的屋里侍膳太监们都准备好了,她还听到了炖锅咕嘟咕嘟的声音,闻到鲫鱼汤的香气。

难道她回来晚了?她就是不想在永和宫留膳,打算陪他一起吃才赶回来的。刚到一个新的地方,可能她对这里的作息时间还不太熟悉?

李薇下意识的看了眼屋里的座钟,看到上前的时间才刚刚指到中午十一点。

四爷正跟弘昤一起坐在榻上玩,对她说:“去换衣服吧,咱们今天早点用膳。趁着他们还没来。”

等她去换过衣服,抱抱弘昤,再把他交给奶娘带走后,他才牵着她去用午膳。

午膳不算丰盛,不过是以四爷目前的身份来说的,毕竟十六道凉菜,三十六道热菜,八道汤羹,三十六样面点,这种架势她记得在府里福晋那边就享受过了。

换到现在怎么着也应该再增加一倍?

四爷给她挟了块炒鸡块,道:“叫你进来本来只是想看看你,现在看起来你倒是闲不下来了。”

李薇心里也有数的。她今天去永和宫请安了,其他各宫也都不能省了。别的地方都好说,宁寿宫是必须要去的。

她相信他一开始叫她进来,可能真的只是想找她说说话。只是进来后就由不得他们自己做主了。有些事摆在那里,不去做就是不行。

吃过饭后,他陪着她说了一会儿话,她汇报了永和宫里德妃的意思,他看起来像是松了口气。

“这么着,你下午还是去永和宫,看娘娘能不能领你去见太后。只当是小辈给长辈磕个头,不算正式拜见。”他将素素叫进来时想得并不多。如今他是天下第一人,一时扬眉吐气,当然觉得什么都能做,再也没有什么能束缚他了。

所以他叫素素乘贵妃的轿子,让她住进了养心殿东五间。

只是见过德妃后,他也不得不多想一二。倒不是畏惧什么,现在还有谁给让他畏惧?他只是想替素素打算得更好些,不让她受其他人的搓磨。

一切只看下午永和宫里,娘娘是个什么态度吧。

四爷只在饭后陪她说了一刻钟的话,苏培盛就过来说前面张廷玉来了。四爷放下茶碗,匆匆离去,临走把张起麟留下给她使唤。

李薇让人去问永和宫德妃有没有歇午觉的习惯,要是有,她就等娘娘午睡起来后再过去。

张起麟很快回来了,不但把她问的事答了,还买一赠一送了个消息——不知道是不是别人拿来讨好他这个御前太监的。

“娘娘一般未时小憩半个时辰,然后起来去永和宫后的小佛堂念上半个时辰的经。主子要去拜访娘娘,未时后,申时前是最好的。”他道。

李薇自动把时间换算成下午一点德妃午睡,到三点前都可能在念经,她最好就是三点前后去拜访最合适。去晚了,可能就有别人去见德妃了。现在她还是单刷德妃比较保险,再添个小BOSS怕撑不住。

张起麟接着道:“今天中午是成嫔陪娘娘用的午膳。”

等他退下后,她躺下来睡午觉时才明白过来第二个消息是附送的,应该也有些意义在里头。

是说德妃已经把有子妃嫔可以出宫随儿子养老的事透出去了?

她打了个哈欠,翻身睡着前想。

下午两点钟她起来,洗漱更衣梳头,叫人去问德妃此时是否方便,其实就是通知永和宫她马上要过去了。很快话传回来说方便,说德妃娘娘正好午睡起来想找人说说话,请李主子这就过去,还说娘娘那里有今年新得的荔枝叫她去尝尝。

到了永和宫,她看到德妃面前的桌子上确实放着一盘荔枝,叶子艳绿,十分新鲜。

就是量有点少。

一盘子最多装了以前她在圆明园时的一半左右。

李薇照样还是坐在德妃榻前的绣墩上,德妃指着那盘荔枝请她吃,一旁的宫女净手后替她把德妃指的那个大的、红的摘下来,剥壳去核后放在小瓷碟子里送到她面前。

这么着吃荔枝真是滋味大减。

而且,她也看出来荔枝这东西在这宫里绝对属于不一般的奢侈品。从她来到她走,整盘荔枝只是她吃了一颗,德妃吃了一颗,尝了方姑姑一颗。剩下的大概她走后会原样放回去?

德妃大概不像像她一样去贪口腹之欲,可如果这盘荔枝跟外面穷苦人家过年,一盘点心从初一摆到十五那样是用来充门面的,她也觉得接受不了啊。

德妃请她再吃,她连忙说一个就够了,最近有些上火云云。

关于去宁寿宫的事,她只提了个头说太后最近身体不知好不好,德妃马上就说:“明天你跟我进去磕头,也叫太后娘娘见见你。说来你这么些年,还没有拜见过太后吧?”

她其实每年都要在宁寿宫门口磕上十几天的头呢。当然在殿外磕,太后肯定不知道就对了。

李薇含蓄道:“不曾有幸面见太后娘娘……”

德妃笑着安慰她:“太后娘娘最疼爱小辈了,她一见到你准高兴。”然后又跟她说太后不常说满语,多是蒙语。

李薇天生的汉语种子,满语还是穿来后学的第二语言,蒙语?小时候依稀仿佛学过,不过现在都还给老师了。

她这边脸色一僵,德妃马上就明白了,笑呵呵的说:“其实啊,一点都不难,你只要记住这几句就行了:娘娘金安,娘娘好,是,谢娘娘恩典。”

德妃当场教她说这几句简单的蒙语会话,又说又笑的不多时就叫李薇把生疏都给丢掉了。等她五点告退时,笑得整个人都是通体舒畅。

真是不服德妃都不行。明明上午见面时,她还记得要有尊卑之别,对德妃一点都不敢亲近放肆,结果下午走前她就觉得跟德妃相处一点都不难了,她那么和蔼又爱笑,说话风趣又毫无架子。

这份亲和力真不是盖的。

回去见了四爷,他又是早早的就在屋里等着她。

看到她回来时脸上的笑还没收,四爷不自觉也松了口气,笑道:“这是玩得很开心?”

他跟进来看她更衣,她坐在梳妆台前由玉瓶等人给她卸掉头上的钗环,一边迫不及待的跟他分享在永和宫的感受。

“娘娘实在是慈爱极了!”她翻来覆去就这一句,说德妃教她说蒙古话,她学得不像娘娘一点都不生气,被她逗得前仰后合。

“我都快臊死了,怎么都说不对。”李薇真觉得自己从没这么丢脸过,但意外的是丢脸也不生气,不羞恼,反而娘娘一笑,她也跟着一起笑。笑着笑着,德妃掩口支桌,笑得气都快喘不上来了,最后还揉着肚子说不行了不行了,可不能再笑了,肚皮都要笑破了。

她看四爷这时也是笑得一脸温柔,宽慰她说:“没事,等用过晚膳,朕来教你说。”

他这话居然是认真的,立刻就叫苏培盛去传话,说晚上不用他们再过来了,然后吃过晚膳就一字一句的教她。

他教她时跟德妃极像,都是模拟派的。

德妃说:“一进去宁寿宫,娘娘肯定要问你是谁,这时我来给娘娘说,你只要看到有宫女拿垫子放在娘娘榻前,你就上前磕头就行了,磕完起来说:我是其其格。”

关于怎么介绍她的名字,德妃说喊汉文肯定不会,太后记不住她下回就不会喊你了,李薇的本名和字都是花,那就叫其其格。

四爷听了轻轻点头,笑着说:“其其格很好。”

然后,她又多了个名字其其格。

四爷的蒙语相当不错,他还跟她交待说太后的蒙语有口音,听起来会很快很含糊,他模仿了下太后是怎么说话的,在她听来就是有点大舌头的感觉,像含在嘴里说的,语速很快。

他说太后会对她说的无非就是叫她好好侍候他,多生几个健康的男孩和漂亮的女孩,好好的把他们都养大,男孩要像草原上的英雄,女孩要像草原上的明珠。

所以她的回答就是一个‘好’。

听不懂没关系,太后不会跟她说太多,磕过头就可以回来了。

李薇听得不停点头。以前进宫时都是福晋挡在前头,她从头到尾当布景板。这头一回挑大梁,不由得她不紧张。偏偏德妃跟四爷一样是个急性子(真不愧是母子),今天跟她说这个事,她明天就要带她去见太后。

她都觉得,要是她上午见德妃说了这个,下午她就敢把她领宁寿宫去。

当天晚上,她答四爷的话都是蒙语的‘好’。他叫她上床,她说‘好’,他叫她躺好,她说‘好’,他问她要不要喝水,她‘好’。

四爷拿水给她喝,摸着她的背说:“不用这么紧张,太后不爱管事。”

她点点头,联想起以前对太后的印象,确实是个后宫中的招牌一样的人物。先皇拿太后来刷孝子这一荣誉,太后就那么坐在那里任他刷。再想想德妃,就知道太后能在这深宫里熬到现在,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博尔济奇特氏,那她就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就像今天下午在永和宫,她觉得跟德妃相处得十分愉快,其实那都是德妃这个聪明人在带领两人中间的气氛。当一个笨蛋跟一个聪明人在一起时,通常都是聪明人掌握主动权。

太后肯定不会没事找事给她难堪,现在正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候,所以明天去宁寿宫,肯定能一切顺利。

第二天,四爷在她临走前还特意叫苏培盛过来送她一送,嘱咐她‘什么都不用担心,放心的去。如果太后留午膳,就跟德妃一起在宁寿宫用,他会照顾好弘昤的。’。

她还是照旧步行的永和宫,然后德妃携她一起上了她的肩舆,再往宁寿宫去。

德妃的肩舆比起她曾经坐过的金黄轿要略逊一筹。她当时坐的是八人抬的,德妃这个是四人抬的。

如果四爷给她都能用八人抬,不可能还叫德妃用四人抬。

这说明,德妃没用,她用的还是她以前的?

联想起四爷前天说德妃不住宁寿宫不可能的事,李薇突然有些小担心。德妃不想去住太后的宁寿宫,是怕她过去后会把太后给挤到角落去吗?

或者只是摆个谦逊的姿态?

德妃察觉到李薇的目光一直绕着肩舆转,多少有些感叹。看她紧皱的眉头就明白,李氏这是在替老四操心呢。

宫里的女人多数都不会替皇上操心。要操心也要摆在明面上,让皇上看在眼里才算数。

老四现在又不在,李氏这担心就是实实在在的了。

她轻轻的在心底叹了口气。

老四这个性子,大概也是喜欢李氏把他时时都放在心上。十几年下来,从宫里到府里,再回到宫里,老四能中意她十几年,往后大概也不会轻易撂开手。男女之间,前一两年凭的都是娇颜媚骨,往后过的就是心意了。

越是在宫里,这种事越明显。有时不到一年,再好的容颜也该看腻了,新鲜的女色层出不穷。一年后还能栓住皇上目光的,无不是皇上的知心人。

能知心上十几年,那就跟一辈子差不多了。

德妃拍拍李薇的手,笑着说:“这会儿……到底是还没下旨……”

李薇理解的就是:没下旨,所以规矩惯了的德妃才不肯用新的,还照样用她的旧肩舆。

她点点头,表示一定会原话告诉四爷的。

不到宁寿宫已经有人迎出来了,德妃和她下肩舆时,宁寿宫里出来了二十几个人迎接。姑姑都有好几个,她们上来扶着德妃,还有两个来扶她,普通服色的宫女就跟在后头或在前头领路。

宫女们的资历大概分三节。最年轻的是宫女,中年的就是姑姑,老年的就是嬷嬷。

但也有白头的老宫女,熬到最后也没混成姑姑。能在差不多的年岁上成了姑姑,这就是表示主子们喜欢她们的侍候。

就像德妃身边的方姑姑,那就是永和宫的一人之下,众人之上。

所以李薇对来扶她的两位姑姑都很客气。

姑姑们比她客气一百倍。

一进宁寿宫就是扑鼻而来的藏香味,到处可见垂挂的金黄色的条幅,很像她在现代看过的蒙古庙里的东西。

殿中摆着半人高的香炉,黄铜的炉壁上镶着绿松石和红玛瑙。

地上铺的地毯上也织有很规律的方形和圆形的花纹。总之,宁寿宫里的装饰完全是另一种味道的。

等见了太后,这个感觉就更明显了。

太后坐在榻上,榻上铺的锦垫上的花纹跟地毯上的如出一辙。她头发已经花白,编成一条大辫子垂在脑后。她不像德妃和宫里的其他女人那样戴旗头或其他首饰,而是包了一条头巾(?)。

李薇头一次面见太后,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的她。身上的衣服还是一样华丽,手上戴着数个金手镯,有的刻着万字纹,有的镶着大块的宝石。脖子上挂着数条绿松石、黄金和玛瑙镶嵌的民族风长项链。

不能说不华丽,就是华丽的味道不太一样。如果一定要形容一下,她觉得太后更适合坐在圆顶的蒙古帐篷里。

有一个年约五旬的女子坐在太后榻边最近的地方,她的脸型和太后十分像,细看连眉眼间也有相似之处。如果不是看到她对德妃行礼,她都以为这是太后的亲戚(太后没孩子,不然她肯定会误会得更多)。

德妃替她引见,那女子不敢受她的礼,侧身避开了。

李薇听四爷提起过,说是先帝后宫里也曾有蒙妃,这位算是身份比较高贵的一个,姓博尔济奇特氏,来自科尔沁,顺治帝悼妃的侄女。这个悼妃的来历更不同寻常:她是孝庄的侄女。

所以,这位博尔济齐特氏是大大的有来历。

但问题是自从她入宫后,先帝从来没有宠爱过她,也没有给她名位。她就当了尴尬的庶妃,一当就是四十年。

四爷的意思是,这次封先帝后宫,会把这位蒙古妃子给正式的封妃,也算是给她正名。

以前,李薇曾经想过宋氏等人的失宠会不会是她的原因。但今天亲眼见到这个老庶妃之后,她突然明白了。不是她,而是不管是四爷也好,还是先帝,当他们坐拥太多女子的时候,不受他们喜欢的人就会被冷落。

没有别的原因,仅仅是没有打动他们,这些女人就会在后院中寂寞老去,空付年华。

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她心里的压力,顺便也给了她当头一棒。以为自己真的苏之光芒照遍大地,还能影响四爷的判断了。

反正就在他们身上就一个道理,区分女人不是娶进后宫的还是后宫之外的,而是他们要或不要的。

面见太后这事还是挺顺利的,太后知道她叫其其格后,就一直唤她其其格,还亲手把茶碗放在她手里(金碗!),还从金盘子里拿奶豆腐递到她手上。

不用德妃示意她,她就都吃了。

而且,博尔济奇特氏也一直在旁边凑趣说话,特别是在她听不懂太后的话,又接不上的时候,她就会插话给岔过去,然后悄悄对李薇微笑。

李薇自然十分感激她。不是说去哪里都能遇上肯帮她的人的,特别是她发现自己没那么苏之后。

德妃帮她是看在四爷的面上,博尔济奇特氏是什么原因她也能猜到,但被帮助还是很暖心的。

从宁寿宫出来后,坐在德妃的肩舆上,她叹道:“瑙日布命不好,从进宫第五年就搬进了宁寿宫,在太后身边一直住到现在。”

她跟瑙日布是差不多一起侍候先帝的,亲眼看着那个原本明丽的蒙古姑娘一日日凋零。先帝对她从来是视而不见,最多偶尔叫她一起用膳,却很少留宿。

康熙二十年时,先帝大封后宫。她们都以为先帝会封瑙日布一个贵人或嫔,至少不至于叫她一直这么头上空空的住在宫里。结果先帝还是把她给略过去了。

之后,瑙日布就搬进了宁寿宫,从此再也没有出来。

李薇猜瑙日布就是那个博尔济奇特氏的名字。

德妃拍拍她的手,对她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了。

回到养心殿后,四爷今天没有提前回来等她。等她换过衣服后,他才匆匆进来,一进来就笑道:“一身的藏香味儿。”

“我都换过衣服了,还有吗?”她抬起手闻了闻,只闻到了奶香味儿。

坐下后她先汇报了宁寿宫一游的感想,重点提了她对太后的打扮和宁寿宫装饰的惊讶,还有博尔济奇特氏的示好,以及德妃的暗示。

四爷点头,先说太后:“太后娘娘以前不是这样,朕小时候去磕头时,跟别的宫里没什么不同,就是到处都是藏香味儿。老十娶福晋那年,大概是看先帝宽容些了,宁寿宫才渐渐换了摆设,太后也能在殿里穿一穿蒙古袍子了。”

原来太后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自在的。

再说德妃:“娘娘这是想替朕做好人。”他笑了笑,拍着腿叹道:“这会儿正是施恩的时候啊。”

虽然现在他还没有登基,先帝也还没有下葬,给他的请安折子还是如雪片般飞来,都是争着抢着表忠心来磕头的。

他这两边只回这些折子,手腕都要写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