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场潜规则 > 第二十六章 话随人说

官场潜规则 第二十六章 话随人说

作者:乡下小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23: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却说龚仲出身于农村,生长于农村,对农村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虽说现在已经离开农村多年,但这份特殊的感情不但没有淡化,反而还愈来愈浓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那些来自于农村的打工人员,龚仲是从内心尽可能关照他们。毕竟将政策倾向于弱势群体,这也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的城市与往年有很大不一样。不管是大街小巷,超市商场,还是高档娱乐场所,豪华宾馆饭店,到处都有农村人的身影。他们为了自己的生活,也为了城市的发展,以各种形式融入城市,成了现代都市里不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现代都市生活,离不开农村里的人,他们为城市生活增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但作为一个在城市里没有任何依靠的农村人,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大都市打下一方天地,从众多的竞争者生存下来,那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作为一个农村人,来到城市里当老板的,或拚得自己一番事业的很少,绝大多数都是以打工的形式存在。江南正气管理局也如全国各地一样,不管是正气物业公司,还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车辆管理科、食堂供应管理科等部门,都有大量的打工人员。他们以合同制用工形式,凭着自己辛勤的劳动,艰难地生活着。

怎样保障这些部分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给他们应有的尊重与理解,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俗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层管理者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加上监督机制不健全,很多法律法规在执行中被打折扣,最后开同虚设。这样一来,要想保障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就很困难了。这不是个体,而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个别走极端的人也做出了一过激的事,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

龚仲作为单位上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负责聘用人员管理,每天都要与这部分人员打交道,对于他们的酸甜苦辣是最清楚的。他们工作辛苦,收入却少得可怜。有时还要面对单位上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没有修养与素质的干部职工,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龚仲很理解他们,也很同情他们,在工作中,就凭着自己的良心与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困难。

不管是哪个单位,资金永远都是有限的,但人们支出的**却是永远满足不了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钱不够用的道理。龚仲就处在一个这样的矛盾体中,每天处理着资金供与求的矛盾,一个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由于多年处理类似问题,龚仲心里对于那些搞小动作的行为可谓深恶痛绝,但对于涉及到聘用人员的费用,他还是在政策范围内,能关照的就尽量给予关照。

龚仲调入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工作后不久,很快就发现中心及所属经济实体现有几十位聘用人员中,一般在中心工作十多年了,短的有几年,长的还有二十多年的。但因为种种原因,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没有给他们购买养老保险。龚仲经过仔细分析,对照劳动法相关法律规定,他感觉到这对他们不公平,应该给他们的待遇没有给,不但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使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存在较大的用工隐患。

龚仲的为人就是这样,心地善良而又富有同情心,原则性强又不失灵活性。这些农村来的打工人员,他们在城市里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凭自己的劳动艰难地生活着。但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他们的合法权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养老保险,是他们退休后的保障,是晚年生活的保障,不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将老无所依,晚年生活将没有保障。

于是,龚仲凭着自己的良心,利用了二个多月的时间,到省社保局找文件,查依据;通过社保局到执行政策比较到位的地方上其他机关单位,向他们了解聘用人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然后又对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及所属经济实体现有聘用人员,结合政策规定进行摸底调查,框算出给这些聘用人员补购养老保险需要多少经费。最后,龚仲将这些情况摸清后,就向局领导递交了一个《关于为聘用人员补购养老保险的请示》。

在这个内部请示中,龚仲详细地说明了法律规定,政策依据,以及一些机关好的做法。同时阐明了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存在的用工隐患问题,最后提出了为这些人员补购以前年度养老保险的具体方案。在请示的最后,龚仲还附上了自己收集到的法律法规相关文件。很快,以赵一局长为首的江南局党组经过慎重考虑,批准了这个方案,并指示财务处安排了五十多万元的专项经费。

龚仲立即根据局党组批准的方案,与社保部门具体联系,为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打工的聘用人员,全部补购了养老保险。就这样,龚仲凭借自己的智慧,凭着自己的良心,凭着自己的满腔热忱,为那些聘用人员解决了实际问题,保护了他们的合法权力,也为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解除了用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

在具体补办过程中,有些聘用人员还是很感激,积极配合龚仲提供相关资料。他们知道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真正能按规定为聘用人员购买保险的是少之又少。就是到时与单位打官司,毕竟也是劳命伤神,两不讨好的事,何况还不一定能保证打赢。法律是这样规定的不错,但生活中不按法律办事的情况还少?但也有一些不知道好坏的聘用人员,对龚仲的这种关爱并不理解。

当龚仲请他们配合提供相关证件,填写有关表格时,他们有些气愤地指责龚仲说道:“嘿嘿!为我们购买劳动保险,这是法律赋予你们的义务,是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按法律规定,你们早就应该给我们购买,但却拖到现在才补购,现在还要我们填这填那的,我们没有去举报,还是给了你们面子的!”

当然,龚仲并没有计较这些涉及到自己个人的利益问题,在办理这件事情前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问题。内部相关手续办妥后,他又多次与社保部门沟通,并动用了大量的关系,最后在保障聘用人员利益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以最少的基数为他们补购了用工期间的养老保险,并减免了一半手续费,为单位节约了十多万元经费。

却说食堂供应管理科,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一个内设科室,专门负责江南正气管理局职工食堂管理工作。配有在编职工三人、聘用人员二十多人。科长李树民,现年五十多岁,从事食堂管理工作二十多年了。他当了二十多年的科长,但处级待遇老是解决不了,是一位典型的机关“老板凳”了。

现在李树民只有几年就要退休了,可能是搞了一辈子的后勤工作,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他在工作中脾气特别大,就象很多女同志更年期一样,特别喜欢发牢骚,特别容易生气,有时还莫明其妙地骂人。但大家都不计较他的这种不正常情况,就是董昕主任这样强势的领导,对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还私下把这种现象笑话为“退休前综合症”。

在机关里,象李树民这样的“老板凳”是普遍存在的。平时,大家有所追求,有所希望,想要进步,相互之间还顾及面子,注意分寸与影响。但现在快退休了,没有什么希望了,也不存在什么追求了,当然也就不怕得罪人了。什么面子,什么影响,什么大局意识,什么感情,统统都可抛到九霄云外。平时隐藏的本性也就慢慢暴露出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与他们这些快退休的人计较,或与他们争个对错什么的,没有任何意义,到头来被人笑话的最后还是自己。因此,对于这样的“老板凳”,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的职工群众,大家都尽量少沾边,尽量躲远一点。但龚仲所处的特殊位置,却不可避免地与李树民这个人们有多远躲多远,患有“退休前综合症”的“老板凳”发生冲突。

俗话说,众口难调。职工食堂的管理,可以说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最难管理的工作之一,也一直是局领导最关心的工作之一,更是江南局干部职工家属议论最多的工作之一。董昕到中心主持工作后,不可避免地面对这个问题,从以前的指责者变成了现在的被指责者。他知道,如果不把这块工作做好,他想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做出好成绩,顺利提拔为正处级领导干部,肯定是不现实的。

因此,董昕把物业公司与车辆管理科工作规范后,决定把主要精力与工作重点就放在了职工食堂管理上。“龚主任,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中心办公室、物业公司和车辆管理科的工作都已经走上了正轨,局领导和江南局干部职工也比较满意。现在,中心最薄弱的就是食堂供应管理科的工作了。这一块工作最易出事,也最容易出成绩。我准备将主要精力转到这块工作上来,争取二个月内有个根本改变。”这天,董昕将龚仲请到他的办公室,在一番飘飘然的自我肯定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接着,董昕继续微笑着对龚仲说道:“龚主任,你是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中层骨干,中心很多工作都少不了你。你的努力与付出,我们领导心中还是有数的。如果机关后勤保障中心没有象你这样的中层干部,机关后勤保障中心的工作不可能做得这样有声有色,也不可能得到局领导与全局干部职工家属的肯定。”

“哪里哟!哪里哟!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领导有方,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龚仲的头脑非常清醒,他知道董昕的这些肯定,并不是他今天找自己的真正目的。龚仲知道,董昕主任并不欣赏自己,对自己的一些做法早就有看法,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颇有微辞。现在董昕却这样反常的肯定自己,龚仲敏感地感觉到其中一定有不正常的事情将要发生。而且这些事情,对自己来说肯定不是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