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场潜规则 > 第一百八十章 光环背后

官场潜规则 第一百八十章 光环背后

作者:乡下小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23: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我考虑问题不成熟,我回去后立即修改!”史权处长虽说没有想明白这些道理,更清楚赵一局长冤枉了自己,但他没有申辩什么,而是直接承认自己错误。

毫无疑问,史权处长的应对方式非常正确。当然,如果在赵一局长面前,史权处长还找不到正确的应急措施,他就不是人事处长了,更不是赵一局长“圈子里”的人了。

只见赵一局长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非常满意史权处长的这种态度,脸色终于慢慢缓和下来了。

赵一局长心里自然清楚自己委屈了史权处长,只是他看了史权处长提交的方案后,突然又有了新的想法。

但作为一个厅局级领导干部,赵一局长当然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就是在史权处长这位爱将面前,赵一局长也不可能说自己考虑问题不成熟。

因此,赵一局长需要借势,一种“气势凌人”的势,一种“下马威”的势,然后名正言顺地让史权处长按他新的思路走。

当然,在机关里,作为一位上位者,在自己的下属面前,想要借这种势,那简直比喝凉开水还要简单得多。

虽说史权处长即将上一个台阶,很快就要成为赵一局长的副职了,但赵一局长必须要让史权处长明白,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给的,他永远只能在他的掌控之中,绝对不允许出现第二个毛勇。

机关里就是这样,领导永远都不会错。

就是领导真的错了,其责任也只能由下属来承担。如果你的运气好,领导就知道你只是他的“潜罪羊”;如果你的运气不好,你就是真正的“犯罪人”。

在张晗瑛手下工作,你永远只能是“运气不好的人”。在成绩面前,她肯定是冲在最前面,甚至不惜牺牲一切。在责任面前,她比谁都躲得快,甚至可以颠倒黑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昧着良心。

在江南正气管理局,类似张晗瑛这样的人,还有大有人在,如伍钢副局长、树大明主任、方建军总经理、董昕主任、马志兵副总经理、方丽红会计……

在龚仲手下工作,你永远都不要操心这个问题。他在安排工作之前,首先想到是下属有没有能力做,有没有时间精力做。如果他认为下属没有能力没有时间精力,他肯定不会利用手上的权力压制下属去做什么。

但好人未必有好报,小人却常常能够得志。【92KS. 】古代都有农夫与蛇的故事,更何况在物欲横流的机关里,一切以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点。

“要保证招聘进来的事业编制人员,是高素质的人,是能够做事的人。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具体要求你再好好考虑。”赵一局长最后指示道。

史权处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立即认真思考起来。刚刚在赵一局长办公室,他虽说一幅受教明白的样子,但他的内心却根本没有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赵一局长为什么否定自己的方案。

史权处长心里清楚,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对事业编制人员招聘的思路,就是根据赵一局长的指示,结合公务员考试规定进行的。但现在却被赵一局长直接否定,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史权处长站起来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但他没有喝下去,而是将杯子捧在手心里,在办公室里慢慢踱着步子。杯中的热力透过手心慢慢渗入他的体内,一种灼热的阵痛刺激着他的神经。

这是史权处长思考问题的习惯。每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让他头痛的问题,他就以这种方式思考。在江南正气管理局,赵一局长是这样,董昕主任是这样,史权处长也是这样。

刚刚在赵一局长办公室里,史权处长清晰地回忆着赵一局长的每一句话。他知道赵一局长不高兴,因为事业编制人员招聘思路不高兴。但史权处长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赵一局长也没有明说。

虽说想不明白,但史权处长一点都不着急。他是在官场上打滚多年的干部,他知道越是遇到难题越不能急。急只能慌自己的神,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益处。

想到这里,史权处长回到座位上坐下,将放在桌上的方案拿了起来,再次认真的看了一遍。突然,他感觉到要捕捉到了什么,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是又没有及时抓住。

“要保证招聘进来的事业编制人员,是高素质的人,是能够做事的人。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具体要求你再好好考虑。”这是赵一局长最后的指示,史权处长敏感感觉,问题的关键在这句话里。

也就是说,如果按这个方案,招聘进来的人不合赵一局长的意,在他的心里不是高素质的人,不是能做事的人。史权处长的眼睛,不禁盯在事业编制招聘人员条件停了下来。

“除了一些没有实质内容的条款,如政治思想好无犯罪记录身体健康等外,最基本的一条硬性规定就是大专以上文化。”

这是史权处长设定的事业人员招聘的基本条件,也是当前社会上招聘事业人员通行的做法。按这些规定招聘进来的人,应该不会是没有素质的人,也不可能是不能做事的人。

“问题不在这里!”反复思考后,史权处长肯定地对自己说道。他轻轻地将方案放回桌上,又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皱着眉头在办公室里慢慢地来回走了起来。

史权处长心里明白,他现在必须独自找到问题的关键,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更加清楚,这虽说只是赵一局长一句话的问题,只要赵一局长愿意,比喝一口凉开水还要简单。

但他不敢进一步请示赵一局长。他清楚如果赵一局长想说,当时就直接说出来了。他现在必须将赵一局长的意图揣摩透,否则他这个人事处长也将被赵一局长骂得狗血淋头。

赵一局长的思维方式,他这个人事处长,当然比江南局其他任何干部职工都清楚。赵一局长管得细,管理具体,而且把他的政治生命看得比什么都重。如果哪个逆了赵一局长的鳞,他可以六亲不认。

“伴君如伴虎啊!”不知道怎么回事,史权处长突然有些走神,脑海里竟然莫明其妙地冒出了我们老祖宗的这句的名言来。

又有谁知道,史权处长,这个堂堂正正的江南正气管理局人事处长,赵一局长圈子里的重要人员,在赵一局长面前也有一种不为人知的颤颤颤惊惊的感觉。

“既然所设置的条件没有问题,那肯定不是这个方案本身的问题了。”冷静下来后,史权处长凭着对赵一局长的了解,突然有些明悟起来,感觉到赵一局长生气,并不是因为这个方案本身,而是另外的事情。

换个角度考虑后,史权处长立即感觉到自己走入了一个误区,犯了“就问题想问题”的低级错误了。他立即将这个方案放下,开始思考与这个方案有关的其他问题来。

“既然方案本身没有问题,那到底问题在哪里呢?”史权处长感觉到问题的关键就在眼前,就如纸包着的火,已经看得见摸得着了,但就是还隔着那层纸。

史权处长端起茶杯,轻轻地喝了一口,八十多度的热水从喉咙里慢慢地流入胃里,通过喉咙直接刺激着他的神经。

但史权处长的心神不在这里,这个方案的点点滴滴,特别是赵一局长所说的每个字,每个眼神都无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史权处长感觉到他必须要准确地找到问题症结,然后想出最佳解决的办法,也就是让赵一局长满意的办法。这不仅仅关系到按赵一局长的指示办事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他的政治前途问题。

史权处长知道,他现在是上一个台阶的最关键时刻,他绝对不允许发生赵一局长对他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如果因为这个问题,让赵一局长不高兴,影响到他再上一个台阶,那就非常不值得了。

“问题出在子弟名单上!”突然,史权处长心明眼亮起来,感觉到就要找到问题的关键了,他将他统计的今年干部职工子弟的名单认真地看了起来。

“今年即将毕业的干部职工子弟有十一人,其中省局五人,分支局六人。本科生有七人,专科生有四人。”史权处长认真地分析着,但他却没有准确找到让赵一局长不高兴的问题。

“要保证招聘进来的人是有素质的人,是能够做事的人。”赵一局长最后所说的基本原则再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既然赵一局长的指示直接涉及到素质问题,那肯定就是文凭问题了。事业编制人员,本科生肯定没有问题,专科生就不好说了。”史权处长不慌不忙地分析着。

“现在没有中专生了,最低的文凭就是专科生。特别是那些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基本上就是高中时不读书的。如果懂事了管理又严,还能学一技之长。如果管理不严,自己又不认真,那基本上就是长身体了。”

对于社会上的这种现象,史权处长非常清楚。他每年都要面对这些问题,都要与这些毕业生接触。江南局被招聘进来的新职工,他都要特别关注,他看得比很多干部职工都明白。

想到这里,史权处长立即将心神全部集中在那四名即将毕业的干部子弟身上,并逐一认真地分析起来。

突然,史权处长眼前一亮,他的眼神停留在一个人的名字上。史权处长不禁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立即知道赵一局长为什么否定他的方案了。

!!

-- by:dafiuwesz|8071|4920172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