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场潜规则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手短嘴软

官场潜规则 第一百七十一章 手短嘴软

作者:乡下小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23: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董昕主任与马建设处长的这些“小鸡肚肠”,当然被怒火已渐渐消失的赵一局长敏感地发现了。

这并不是赵一局长比别人聪明,也不是赵一局长比别人善于观察他人的心理,而是赵一局长作为一个上位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但对于董昕主任他们的这些姿态,赵一局长不但没有感觉到反感,反而还有一种欣慰,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一种发自内心的窃窃欣慰。

董昕主任与马建设处长,他们二人都是江南局的中层骨干,都是赵一局长圈子里的人,都是赵一局长身边的人,都是赵一局长眼里的红人。

但现在他们二人为了避责,在赵一局长面前虽说没有明刀明枪地对着干,但他们话语中透露出来的味道还是非常明显的。

而作为一局之长的赵一局长,为什么没有制止或提出批评,反而内心还有一种窃喜与欣慰?机关里不是讲究团结吗?是不是赵一局长心理有毛病?

赵一局长当然没有毛病,心态也非常“健康”。他有这样的“反常”心理,只是他准确地把握了官场里的一些套路,擅长管理者心理学中驾驭人的方法,并把它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其实赵一局长的这种心态,也不是什么秘密,更不是什么个别现象,而是机关里一种普遍现象,一种长期存在的正常现象。

“圈子里”的人都明白,那些上位者们最忌讳自己的下属们拧成一股绳,希望他们不时有些小矛盾,有些小摩擦,这样才好驾驭,这样才让人放心,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威势。

如果下属团结一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个小团体,那就有可能威胁到上位者的利益,把上位者的权力架空,让其失去掌控局面的能力,成为人们笑话的“傀儡”。

因此一些有经验的上位者,往往还会利用手上的权力,给下属“制造”一些矛盾;那些在官场里打滚混得如鱼得水的下属,有时也会找一些机会在上位者面前演绎一些“矛盾”。

这当然也是官场里的一种潜在规则。

“好了,你们都坐下吧,现在再说这些已没有实际意义了。”赵一局长挥了挥手,制止了董昕主任与马建设处长的“精彩”表演。

赵一局长当然明白问题真正出在哪里,他们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他已摸清了董昕主任、马建设处长的心理,但他不想追究他们什么责任。

洪继宗虽说是副局长,但他是总局交流下来的干部,而且白纸黑字地摆在这里。而董昕主任他们的方案,肯定是上不了台面,只能在桌子底下进行。

如果事先私下沟通还有办法变通。但现在事情到了这一步,想推翻洪继宗副局长的意见重来,那实质上就是要打洪继宗副局长的脸。

这样的事情,不说董昕主任与马建设处长不敢做,就是赵一局长这个江南正气管理局的一把手,现在也没有办法挽救了。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赵一局长与董昕主任他们都想到一起了。

听到赵一局长的指示,董昕主任与马建设处长二人立即坐了下来。他们都是五十左右的人了,平时又不注意锻炼身体,进门后不久就这样一动都不敢动地站着听候赵一局长的训示,平时透支的身体早就吃不消了。

但在赵一局长训话时,如果赵一局长不允许,他们就是借了一千个胆,也没有胆子敢擅自坐下来。他们比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如,小朋友们累了也知道找地方坐下来。

这是上位者的威势,也是下位者的悲哀,更是机关里的一种潜规则。

赵一局长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只有这样他才感觉到自己掌控了一切。沉吟了一下,赵一局长缓和了一下语气,象平时向他们征求意见一样道:“现在这事怎么办,你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赵一局长虽然这样问,但他内心已有了基本想法。只是现在他不想说出来,他想先听听董昕主任、马建设处长这二位爱将的想法。

机关里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明明是上位者的想法思路,却要先由下属以请示、汇报的形式说出来,然后由上位者来个所谓的研究商量,最后由上位者以同意下属的合理化建议批复后执行。

这就是所谓的“集体研究”,这当然也是官场潜规则之一。

董昕主任、马建设处长二人,他们当然明白赵一局长的意思。但现在他们必须配合把戏演好,先说说他们的想法。而且,他们的想法必须符合赵一局长的基本思路。

如果他们说出来的基本思路,与赵一局长内心的想法相左,那就说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赵一局长的意思,这种情况在官场上是很致命的错误。

董昕主任、马建设处长二人当然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他们是赵一局长圈子里的重要人员,平时与赵一局长走得非常近。赵一局长肚子里有几根肥肠,甚至眉毛皱动一下,他们也能揣摩个**不离十。

马建设处长与董昕主任交换了一下眼色,沉吟着说道:“赵局,地下车库改造的车,我感觉要马上进行可能不现实了。”

“说说具体理由。”赵一局长没有立即表态,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但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的脑袋轻轻地点了几下。

赵一局长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当然被马建设处长敏感地发现了,他立即意识自己的思路对上了赵一局长的口味。

在机关里,一些上位者就是这样,他们不会轻易表态,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心迹透露给下属知道。但聪明的下属却能从些许蛛丝马迹中,捕捉到自己领导的内心想法。

马建设处长微笑了一下,悬着的心终于全部放了下来。但他不敢将自己的心理表露出来,还是一幅恭恭敬敬样子,对赵一局长说道:“这事如果洪副局长没有签字,我们去与他私下沟通,肯定没有什么问题。”

没有待赵一局长说什么,马建设处长继续说道:“现在洪副局长的批示,白纸黑字地摆在这里,如果我们再去找他重新批示,他可能会拿不下面子。”

“这还是小事,关键是洪副局长的批示站得住脚,我们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驳。”马建设处长没有忌讳什么,说出了他们三人都明白的东西。

他们在座的三个人,包括赵一局长都购买了正气园地下车位。利用单位上的资金为职工个人服务,如果是为全部职工服务还说得过去,只当是单位为职工搞福利了。

但现在问题的关键却是只有少部分人购买了地下车位。用单位的资金来为少部分人服务,那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站不住脚了。这也正是赵一局长他们最心虚的地方。

“还有一点,洪副局长是总局交流下来的,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个特殊因素。”马建设处长的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洪继宗虽说是副局长,但他身份特殊,就是赵一局长也要顾忌这点。

马建设处长说的这些,当然是他与董昕主任来之前商量好了的意见。如果洪继宗副局长不是总局交流下来的干部,他们根本不会顾忌这些,也不需要赵一局长出面,他们二人只要打着赵一局长的牌子就可以将问题解决。

“唉,确实是这样!”赵一局长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马建设处长说到他的痛处了。如果不是考虑这个特殊因素,就是洪继宗副局长说的再在理,他赵一局长也有办法让洪继宗副局长重新签署意见。

“大老板,这主要怪我考虑不周,把事情办炸了!我对不起您!我……”见到如此情况,董昕主任又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对赵一局长检讨起来。

“坐下!坐下!以后吸取教训就行了。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赵一局长挥了挥手,他很欣慰董昕主任的态度。

“谢谢赵局!谢谢大老板!”董昕主任感激涕零地说道。然后轻轻地坐了下来,但他不敢坐实,只是半个屁股轻轻地落在椅子上。

董昕主任这些细微的动作,当然没有逃过赵一局长的眼睛。他知道这是董昕主任尊敬自己,这也是他最肯定董昕主任的地方。

对于董昕主任,赵一局长现在可谓喜忧参半。当初坚持提拔他时,就是看上了他聪明乖巧,服从安排,当然还有办事能力强。

虽说当时也有一些异样的声音,反映他比较爱财,把钱看得重,另外胆子比较大。但毕竟人无完人嘛,看人要看主流,要看发展。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把单位的钱也看得如私人的钱一样重,那这不但不是缺点,反而更是一种难得的优点了。

董昕主任确实没有让赵一局长失望,到机关后勤保障中心不久很快就拨乱反正,把后勤服务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大部分干部职工的好评,包括曾反对提拔他的其他局党组成员。

在局党组一次例行会议上,大家说到机关后勤保障中心工作时,赵一局长非常欣慰地说道:“机关后勤保障中心这些成绩的取得,说明当时局党组没有用错董昕主任,也说明我当时顶着压力用董昕主任用得正确。”

在座的局党组成员,特别是当时那些提出异议的同志,当然明白赵一局长话语中,真正强调的是他看人看得准。

更让以赵一局长为首的局党组欣慰的是,董昕主任能主动考虑问题,开创性地提出了为局领导“全方位服务”的新思路,让大家耳目一新,享受到了以前没有享受到的“服务”。

就是当时提出异议的部分局党组成员,此时也真的是心服口服了,感觉到当时提拔董昕主任确实没有提拔错。

还是我们的老祖宗说得好,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虽说这些“全方位服务”不是董昕主任自己掏的腰包,但还是经过他的手让他们享受到的。-- by:dafiuwesz|8071|4867509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