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王爷掌心娇:嫡女她又甜又 > 第三章 玉泉疑踪

王爷掌心娇:嫡女她又甜又 第三章 玉泉疑踪

作者:江湖水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45: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离玉泉山赏花宴还有一日时,沈知意终于将母亲陪嫁的五家铺子理出了头绪。

锦绣阁的掌柜果然如她所料,第二日一早就凑齐了挪用的银子,还换掉了库房里受潮发霉的布料,连账册都重新誊抄得整整齐齐。另外两家胭脂铺的问题稍复杂些 —— 柳氏的心腹不仅私吞利润,还偷偷换了胭脂的原料,用劣质花粉充好,导致最近客诉不断。沈知意没手软,直接撤了掌柜的职,从母亲当年留下的旧部里挑了个稳妥的婆子接管,又让人重新采购上等原料,还特意拟定了 “不满意可退换” 的规矩,短短两日,铺子的口碑就缓了过来。

“小姐,您这一手也太绝了!” 挽月捧着新到的胭脂账本,笑得眼睛都眯了,“李尚书家的夫人今日特意来买胭脂,说咱们家的胭脂比以前好用多了,还定了十盒要送给宫里的娘娘呢!”

沈知意正在看母亲留下的书坊账目,闻言抬眸笑了笑:“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母亲当年经营这些铺子时,最看重‘诚信’二字,我不过是守着她的规矩罢了。”

书坊是母亲苏氏生前最上心的地方,里面不仅卖书,还藏着不少孤本手稿。沈知意昨日去书坊时,发现后院的暗格里竟锁着一叠书信,信纸泛黄,字迹是母亲的手笔,收信人却只写了 “北疆故友” 四个字,内容大多是关于边关民生的闲谈,只在最后一封里提了句 “玉料之事已妥,恐遭人觊觎,暂存书坊西壁”。

“北疆故友……” 沈知意指尖摩挲着信纸边缘,心里忽然想起靖王 —— 他常年镇守北疆,母亲的故友会不会和他有关?还有信里提到的 “玉料”,又是什么?

正思忖着,院门外传来轻叩声,是靖王的侍卫又来了。这次送来的不是物件,而是一个木盒,里面装着一双云纹软底鞋,鞋面绣着浅青色的海棠,鞋底还垫了层防滑的绒布。

“王爷说,玉泉山地势略有坡度,沈小姐上次落水后身子未全愈,穿这双鞋走路能稳些。” 侍卫的语气恭敬,递过木盒后又补充道,“王爷还说,明日赏花宴他会在山脚下等小姐,若小姐不介意,可与他同乘一车。”

挽月在一旁听得眼睛发亮,等侍卫走后,立刻凑过来道:“小姐!靖王殿下也太细心了吧?连鞋子都为您准备好了,还特意要等您同乘一车,这分明是看重您啊!”

沈知意拿起那双软底鞋,指尖触到鞋底的绒布,暖意又漫了上来。她确实疑惑 —— 靖王对她的关注,已经超出了 “顺手帮忙” 的范畴,若说和母亲的北疆故友有关,倒也说得通。

“明日便知分晓了。” 沈知意将鞋子放回盒中,眼底多了几分探究,“对了,柳氏那边可有动静?”

挽月收起笑容,点头道:“奴婢听说,夫人虽被禁足,却偷偷让陪房去了趟李御史家,好像是在给二小姐说情,想让李御史家的小姐在赏花宴上帮衬二小姐…… 不过二小姐被禁足,根本去不了,夫人这举动倒有些奇怪。”

沈知意指尖一顿,心里掠过一丝警惕。柳氏素来精明,不会做无用之功 —— 她让陪房找李御史家的小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沈清柔,而在赏花宴上的自己。

第二日清晨,沈知意选了件月白色的褙子,搭配水绿色的襦裙,发间只簪了母亲留下的珍珠钗,素净却不失雅致。刚走到侯府门口,就见一辆玄色的马车停在路边,车帘掀开,靖王萧玦正坐在里面,玄色锦袍衬得他面色愈发清冷,见她过来,眼底才泛起一丝浅淡的暖意。

“沈小姐。” 他起身让出半边位置,声音低沉,“上车吧,山路虽不远,却也颠簸。”

沈知意屈膝道谢,走进马车。车内铺着厚厚的软垫,角落里还放着一个小炭炉,暖融融的,驱散了晨间的凉意。萧玦递给她一杯热茶,茶杯是白瓷描金的,里面泡的是她昨日随口提过的云雾茶。

“王爷怎知我喜欢云雾茶?” 沈知意接过茶杯,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

萧玦执起茶盏,指尖摩挲着杯沿,淡淡道:“前几日去书坊时,听掌柜说苏夫人在世时最爱喝云雾茶,小姐许是随了夫人的喜好。”

沈知意心里一震 —— 他竟去了母亲的书坊?还特意打听了母亲的喜好?

“王爷与家母…… 相识?” 她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萧玦抬眸看她,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却没直接回答,只道:“曾与苏夫人有过一面之缘,夫人是位难得的才女,对边关民生颇有见地。”

这话虽未明说,却印证了沈知意的猜测 —— 母亲的北疆故友,或许真的和靖王有关。

马车行至玉泉山脚下时,已有不少车马停在那里。沈知意刚下车,就见李御史家的小姐李嫣然带着几个贵女朝这边走来,目光落在她和萧玦身上时,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敌意。

“靖王殿下。” 李嫣然屈膝行礼,语气恭敬,却故意忽略了沈知意,转而对身边的贵女笑道,“听说昨日永宁侯府的二小姐被禁足了?倒是可惜,没能来赏花宴,不然定能给咱们添些乐子。”

这话明着是说沈清柔,暗里却在影射沈知意 “容不下庶妹”。周围的贵女闻言,都忍不住朝沈知意看来,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和嘲讽。

沈知意神色未变,只淡淡道:“家妹行事有失妥当,父亲罚她禁足,也是为了让她反省。倒是李小姐,今日赏花宴,不去赏景,反倒关心起侯府的家事,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了。”

李嫣然没想到沈知意竟会直接反驳,脸色僵了僵,随即又笑道:“沈小姐倒是牙尖嘴利,只是不知…… 前日落水之事,是不是也像今日这般,是‘妹妹行事不妥’?”

这话一出,周围的议论声顿时大了起来。前日沈知意在及笄礼落水的事,早已传遍了京城,不少人都在背后议论她 “软弱可欺”。

沈知意正要开口,萧玦却先一步上前,挡在她身前,目光冷冽地看向李嫣然:“本王那日在场,亲眼看见是沈二小姐强行拉扯沈小姐,才致沈小姐落水。李小姐不知实情,便妄加揣测,是觉得本王的话不可信,还是觉得永宁侯府的家事,轮得到你来说三道四?”

萧玦的语气虽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嫣然吓得脸色发白,连忙屈膝道歉:“王爷恕罪!臣女只是随口一说,并无他意!”

周围的贵女也都噤了声,没人敢再议论。沈知意看着萧玦的背影,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 他明明可以置身事外,却偏偏为她出头。

“多谢王爷。” 她轻声道。

萧玦回头看她,眼底的冷意散去不少,只道:“走吧,山顶的海棠开得正好。”

两人并肩往山顶走去,玉泉山的山路铺着青石,沈知意穿的软底鞋果然稳当,走起来毫不费力。沿途的海棠开得绚烂,风吹过,花瓣落在两人的肩头,倒添了几分雅致。

“王爷昨日去书坊,可是在找什么东西?” 沈知意忽然问道。她想起母亲信里提到的 “玉料”,心里隐隐觉得,靖王或许也在找这件东西。

萧玦脚步顿了顿,转头看她,目光坦诚:“本王是在找一批西域暖玉。苏夫人当年曾帮本王收过一批暖玉,说是要用来资助北疆的流民,后来夫人去世,这批玉料便没了下落。本王昨日去书坊,便是想看看能否找到线索。”

沈知意心里一震 —— 母亲信里的 “玉料”,竟就是靖王要找的暖玉!而且母亲用这批玉料资助北疆流民,可见她和靖王的交情,远比表面上深。

“家母的书坊里,倒有一叠写给‘北疆故友’的书信,里面提过‘玉料之事已妥,暂存书坊西壁’。” 沈知意如实说道,“只是我昨日查看西壁时,并未发现玉料,想来是被人拿走了。”

萧玦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被人拿走了?”

“嗯。” 沈知意点头,“书坊的掌柜说,柳氏掌权后,曾多次派人去书坊搜查,说是要找‘苏夫人留下的晦气东西’,想来玉料就是那时候被她拿走的。”

柳氏不仅挪用母亲的嫁妆,还拿走了母亲藏起来的暖玉 —— 她到底想做什么?

萧玦沉默了片刻,眼底闪过一丝冷意:“柳氏的兄长在北疆任职,去年曾因克扣流民粮饷被本王参过一本,想来她拿走暖玉,是想用来给兄长疏通关系。”

沈知意恍然大悟。原来柳氏的野心竟这么大,连北疆的事都想插手。

两人说着,已走到山顶的观景台。台上摆着几张圆桌,桌上放着鲜果和点心,不少贵公子和贵女都在这里赏景交谈。见萧玦和沈知意过来,众人都纷纷起身行礼。

沈知意刚坐下,就见一个丫鬟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支玉簪,对着众人喊道:“不好了!我家小姐的玉簪不见了!那是皇后娘娘赏赐的,若是找不回来,我家小姐可要受罚了!”

众人顿时哗然。丢玉簪的是户部尚书家的小姐周若薇,她此刻正急得眼眶发红,目光扫过众人时,突然落在了沈知意身上。

“沈小姐!” 周若薇快步走到沈知意面前,语气带着几分质问,“方才我在山下见到你时,你还盯着我的玉簪看,是不是你偷了我的玉簪?”

沈知意皱起眉头:“周小姐说笑了,我不过是随意看了一眼,怎会偷你的玉簪?”

“不是你是谁?” 周若薇上前一步,伸手就要拉沈知意的衣袖,“你若是没偷,敢让我搜搜你的荷包吗?”

沈知意侧身避开,语气冷了下来:“周小姐,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你没有证据,就污蔑我偷东西,是觉得永宁侯府好欺负,还是觉得我好欺负?”

“我看你就是心虚了!” 周若薇不依不饶,“今日若是不搜,你就别想离开这里!”

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议论纷纷。李嫣然站在一旁,嘴角勾起一抹幸灾乐祸的笑容 —— 这正是柳氏让她安排的,只要能让沈知意当众出丑,就算找不到玉簪,也能毁了她的名声。

就在这时,萧玦站起身,挡在沈知意身前,目光冷冽地看向周若薇:“周小姐,本王可以作证,沈小姐从下山到现在,一直与本王在一起,从未离开过半步,何来偷玉簪的机会?倒是你,方才在山下时,你的丫鬟曾单独离开过,不如问问你的丫鬟,玉簪是不是被她弄丢了?”

周若薇一愣,转头看向自己的丫鬟。那丫鬟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小姐恕罪!是、是我刚才在山下不小心把玉簪掉在草丛里了,我怕您怪罪,才不敢说……”

周若薇又惊又怒,抬手就要打丫鬟:“你这个没用的东西!”

“周小姐息怒。” 沈知意上前一步,拦住了她,“丫鬟也是一时糊涂,既然玉簪找到了,这事就算了吧。”

周若薇看着沈知意,又看了看萧玦,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最终只能咬牙道:“多谢沈小姐宽宏大量。”

一场闹剧就此落幕。众人看沈知意的眼神,也从之前的嘲讽变成了敬畏 —— 不仅有靖王护着,还如此宽宏大量,这永宁侯府的嫡小姐,倒是和传闻中不一样。

李嫣然的脸色则难看到了极点,她没想到萧玦会再次为沈知意出头,还当场拆穿了丫鬟的谎言。

赏花宴过半时,萧玦接到侍卫的通报,说是北疆有急信送来,需要立刻回府处理。他临走前,递给沈知意一块玉佩,玉佩是墨色的,上面刻着一个 “萧” 字。

“若是遇到麻烦,就拿着这块玉佩去找靖王府的人。” 萧玦的语气带着几分叮嘱,“柳氏不会善罢甘休,你日后行事,务必小心。”

沈知意接过玉佩,指尖触到冰凉的玉面,心里却暖融融的:“多谢王爷。”

萧玦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开了。

沈知意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玉佩,心里忽然有了一个念头 —— 母亲的死,会不会也和柳氏有关?柳氏拿走暖玉,不仅是为了给兄长疏通关系,或许还想掩盖当年的真相。

夕阳西下时,赏花宴结束。沈知意坐着侯府的马车回府,刚走到门口,就见挽月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小姐!不好了!书坊的掌柜派人来说,书坊西壁被人凿了个洞,里面的书信都不见了!”

沈知意的心猛地一沉。

柳氏!一定是柳氏!她知道自己发现了书信,竟抢先一步派人去书坊偷了书信!

“走,去书坊!” 沈知意立刻下车,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她必须找到那些书信,那是母亲留下的唯一线索,也是揭开真相的关键。

马车疾驰向书坊,沈知意坐在车里,紧紧攥着手中的墨玉佩。她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但这一次,她不会再退缩 —— 为了母亲,为了自己,她一定要查清所有真相,让柳氏和沈清柔付出应有的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