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雄 > 第九章 聋子和瞎子

官雄 第九章 聋子和瞎子

作者:一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4:58:59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王桂峰点点头:“那怎么不行呢?这儿又不是燕京城,还愁找不到一个人?我给你留点心。顶%.点%. ..那个什么,你们先做着,我给你们做饭去。”

“我帮着您一起吧。”程小溪说道。

“行,你要是闲不住,就给我打个下手吧。”王桂峰说道。

李晓宁也要跟着起身,程小溪却把李晓宁推到了床上,脱了鞋,又推倒在铺盖上说道:“你昨天晚上睡得迟,躺下歇歇吧。能睡一会更好。”说罢,跟着王桂峰出去了。

李晓宁被推倒后,一动不动,没有调整姿势。对于村里的事情暂时出现麻木状态,两眼似乎瞧着房顶,实际上目光是散的,什么也没看见。就这样,不觉便迷糊过去。待程小溪叫醒他时,一看表,已经睡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他忙问:“饭熟了?”

程小溪说:“于四海回家了,王桂峰刚刚侦察到。”

李晓宁赶忙过来和王桂峰核对。王桂峰说:“没错,拐过我家院墙,就能看见于选举的大门。我看见于四海从大门进去了,你快去,肯定能堵在家里。”

李晓宁转身就走。到于选举门口,敲了两下,推门而入。于选举老伴脸上不无尴尬之色,说道:“晓宁来了,你快坐吧。”

李晓宁说道:“我是望见于四海回家了,就来见见面。”

于选举老伴不知说啥好。于选举朝旁边的屋子喊道:“四海,你晓宁哥来了,快出来见见你。”

李晓宁说:“我进去吧。”说着推开小门进去一看,屋里没人。原来这两间屋各有正门,为了方便,中墙又有一个小门相通。李晓宁见没人,知道从正门走了,便转身走回来,说道:“里面没人。”

于选举说:“他啥时就走了,我们都不知道。”

李晓宁说:“刚走,我从这门进,他从那门出。”

于选举老伴说:“你快坐下,就在我家吃吧。吃了回去。”

李晓宁说:“饭不吃,吃了这面的,剩下那面的了。我是想见见于四海。既然见不着,我还是回去吧。好,你们忙着吧。”

于四海捉迷藏式的过激举动,对李晓宁刺激很大,以致使他食欲不振,对王桂峰精心做的饭菜只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了。王桂峰知道是怎么回事,觉得自己通风报信的时间不对,很是后悔。

何止吃饭?睡觉也受到影响。一向不失眠的李晓宁,晚上几乎通宵难眠。但他没有惊动程小溪,他不愿让她也陪着自己失眠。一直到早晨起床后,才把失眠的情况告诉她。程小溪一听,说道:“你怎么不作声?我一点也不知道呀!”

李晓宁说道:“我不想把一个人失眠变成两个人睡不着觉。”

程小溪说道:“不,你应当告我。你越睡不着,越要胡思乱想,越胡思乱想,越睡不着,恶性循环。这时,最好不要强迫自己睡觉,干脆到外面散散步说说话,感到疲乏了再回家睡,情况会好得多。你为啥一个人默默熬煎?”

李晓宁说道:“刚才我说了,我不想把你也搭上。”

程小溪说道:“瞧你那样,跟我还分什么彼此。你这样下去不行的,干脆我们回燕京吧。”

李晓宁问道:“就这么回去?”

程小溪说道:“是啊,不然有什么办法呢?”

李晓宁语气十分肯定地说:“不能走!我总得跟于四海见一面,落个心里明白。不然,我回去还会继续失眠的。”

第二天,李晓宁终于逮住了于四海,因为是当面碰上了,于四海也不再躲避了。于是李晓宁提议一起吃个饭,于四海也点头答应了。

吃饭地点选在镇上的沭河大饭店,这也是李晓宁当县长时候修起来的。进了包间,李晓宁环视室内装修,十分感慨地说:“这几年没什么变化嘛。”

“思想观念滞后,能有变化才怪了。”于四海头也不抬地说道。

“哦?你这说法有意思,是谁的思想观念滞后啊?”李晓宁问道。

“具体讲就是郎全德。我不滞后,可有啥用呢?”于四海说道。

李晓宁说道:“具体说说。”

于四海说道:“你在的时候,把县里的旅游业发展了起来,我也想,我们草桥镇守着一条沭河,而且我们这一段风光独特,应当考虑旅游业。具体设想是:把镇西的那片宽阔的河滩开辟出来,一半是游泳场,一半是其它娱乐体育设施,比如篮球、台球、录像厅、射击场、沙滩排球等等,让游客来了有个玩处,而且能玩得痛快。同时在镇口再盖一座农家乐,解决游客吃、住问题。我估算了一下,大约得五百万。我找了一位工程师,按我的意图、设想搞了一份初步设计图,拿到党委会上研究。不料郎全德一看,说了声:‘胡闹!’就扔到一边去了。”

李晓宁很有点惊讶,说道:“你是镇长啊,他怎么是这样的态度?”

程小溪也说:“是呀,这么狂?”

“狂着哪!”于四海说,“你知道他是谁?他是省委秦副书记的驸马爷。下海十年,赚钱洗钱兼而有之。该赚的赚够了,该洗的都洗了,这才回来谋官。谋官本来是小菜一碟,但秦书记刚当省委副书记,不想做的太过分,在他退休以前,郎全德必须到了县委书记那一格上。按一般的程序,最简单也得先在县委副书记的位子上呆个一两年吧,这样时间卡死了,他在镇上只能呆两三年就得走,因此他急于抓的是见效快的形象工程。这你就明白他为什么会不考虑我们的项目了。至于说话狂,那是特殊背景决定的。县委书记、县长见了他,五十米以外就提前朝他笑上了。别人就更不在话下了。全县上下,只有一个人不怕他,就是我。”

李晓宁听了频频点头。他明白村里人为什么说到存在的问题时噤若寒蝉了。程小溪朝李晓宁看了一眼,交换了相同的信息。

这时服务员拿来菜单。于四海要李晓宁点菜。李晓宁说:“你才是这里的主人,客随主便,由你定。但是不要浪费。”

于四海便点了两个凉菜,四个热菜。然后说:“晓宁哥不让铺张,实际上也没法铺张。我现在是失业状态,没那个钱。就权当是欢迎晓宁哥和嫂子回村过年的意思吧。”

“不用你掏钱,这顿我请。”李晓宁说道。他是真的有点儿感慨了,于四海也算是当过镇长的人,一失业,连好点儿的酒席都吃不起,真是清廉到家了。

在上菜期间,主客闲聊,彼此都很坦诚。李晓宁说,他这次下来,遇到一些他压根儿没想到的情况,使他百感交集。首先没想到的是,现在的镇里和村里和他印象中截然两样,使他大吃一惊。他有点奇怪,他调离以后,也不是没回来过。他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村里也没有任何人对他说过什么情况!难道自己是聋子、瞎子,什么都听不到看不见了?

于四海说道:“哥,你真说对了。做了官的人,视力、听力越来越差,这也是必然的。比如,做乡镇级的末品小官时,同农民群众直接接触较多,可以看到农村的真实情况,听到农民的真实声音,这时他的听力、视力基本正常。做了七品县官,离农民群众有了距离,即使下来,屁股上有秘书、司机,左右有乡镇领导陪同,这时就会看不到多少真实情况,听不到多少真实声音,他的听力、视力低下,基本快到失明失聪的地步。官做到地市级,也就是晓宁哥你们这一级,那就完全成了聋子瞎子。你们偶尔也蜻蜓式地下来点点水,有秘书干事跟随,县乡两级头头陪同,前呼后拥,还想听到看到真实的东西?如果官再大一点,比如省级领导下来,那还了得吗?秘书班子、新闻记者、保卫人员,加上地县两级领导陪同,浩浩荡荡,警车开道,老百姓躲闪不及,谁还敢把真话告你?有个故事,哥和嫂子愿意听吗?”

程小溪说道:“很想听。”

于四海说道:“这是一件真事。去年春天,省委秦书记要来咱们县视察农村工作。省委书记出行,秘书、记者、保卫这一套人马就不用说了,市里是书记、市长陪同,县里是书记、县长陪同,浩浩荡荡,那阵势你可以想像得到。秦书记要到农村看看,县里安排到草桥镇,郎全德安排到西集村,并把张富贵家定为秦书记要去视察的农户。

这张富贵发家致富搞得最好,记者采访过,上过省报。可这郎全德也太官僚主义了。张富贵这几年已经走下坡路,他却一无所知。家里空荡荡,连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都没有了。郎全德问是怎回事。张富贵说,二儿子成家时,买不起家具和电器,他把自己的全搬去让年轻人用了。

郎全德急中生智,把自己办公室的沙发、电视机全搬来武装张富贵。秦书记到来时,在张富贵家坐了几分钟。秦书记坐在沙发上,拍着扶手问:‘真牛皮沙发,多少钱?’郎全德说:‘两万多,是吧老徐?’张富贵点头说是。

秦书记走到路上时,问一位记者:‘假如你家只有十几万元,会不会买张富贵那样的沙发?’记者说:‘秦书记,不会的,没有几百万的家底,谁会把两万元坐到屁股下呢?’秦书记听了,深深地点了两下头。秦书记太高兴了,除了亲眼看了富裕起来的张富贵,还听了那么多汇报,沿途又看了好多路边工程、门面项目,于是他回省后,对记者们说了一句话:‘农村形势的确令人鼓舞!’你看看,秦书记下来一回,听到的汇报是夸大的注水的成绩,看到的纯粹是假布置的现场,。可以说没有一点是真实的,说他是聋子和瞎子,难道过分吗?”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