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雄 > 第二百四十二章 阳光教育基金

官雄 第二百四十二章 阳光教育基金

作者:一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22: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湖东省党代会终于落下了帷幕,早在三月底,中央宣布了对省委班子的调整后,这次党代会的主题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考验欧阳正林的掌控力,看他能不能让中央的意志在湖东省得到最顺利的体现。

江天放原本还想着,借青山县矿业这个局,哪怕牵动几根丝,多少也能搅动湖东省的这盘棋,没想到,欧阳正林对他的“好意”置之不理,事后江天放也觉得自己好笑,他又凭什么能让欧阳正林来重视自己呢?就凭着是乔老的外孙女婿这个身份?对于湖东省的这盘棋来说,这个身份起不到太多的作用,哪怕是欧阳正林本人,在下这盘棋的时候,也是瞻前顾后,小心谨慎;自己却大言不惭的想当然,认为可以在这场盛会当中闪点光,出点彩,真是太幼稚了。

只不过,党代会之前,最后一轮厅级干部调整也出炉了,其中,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宁阳市的调整;原宁阳市委书记黄贤春升了半格,去省政协任副主席了,对于黄书记这种典型的明升暗降,外界从南巡讲话出来的时候,就有所揣测,《宁阳晚报》是第一次抨击小水电的媒体,由此引发了波及全国范围的“小水电模式”讨论,而邓公却在南巡讲话中,提及了小水电,并鼓励小水电这样的模式,要大胆的闯,大胆的试;《宁阳晚报》和南巡讲话背道而驰,很显然,作为幕后的策划者,宁阳市委书记,黄贤春自然会受到影响。总得有人为此负责,或者说,总得有人为出头付出代价。

接替黄贤春的是市长卫立民,而常务副市长姚世明,也就是王中宇的舅舅,顺位接替了宁阳市市长一职。这个消息,让王中宇胸中的豪气益发的高涨。

在宁阳市的领导中。除了卫立民和姚世明春风得意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是喜上眉梢,那就是副市长谢小娜。

宁阳市的军民大药房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动,不怀好意甚至暗中诋毁的人不少,但在明面上,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在老百姓的口碑中,大药房却是实实在在竖起了一面旗帜,这让分管文教卫的谢小娜,增光不少。

特别是今年,大药房有搞了个新鲜事物,又和谢小娜的分工相关。那就是“阳光教育基金”的设立。

国家级的“希望基金”还在宣传阶段,很多人对之还不甚了解,宁阳市就出现了类似的“阳光基金”,而且也是针对教育行业来的。这令谢小娜倍感振奋。

当江子英拿着申请“阳光教育基金”的报告走进谢小娜办公室的时候,谢小娜明显的感觉到了江子英的迅速成长,去年十月,谢小娜第一次见江子英的时候,江子英还跟在军区后勤部刘浩的屁股后面跑,活生生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子,不到一年时间,江子英就变得大方、自信起来了。对于首次投入就达五百万的“阳光基金”,竟然丝毫没有骄横之气。而是坦言,“今后每年注入的资金。都不会低于一千万”。

谢小娜和江子英跑省里,跑部里,因为这是国内首个非国家性质的公益基金,上面一直持谨慎的态度,倒还真不是故意拖延,在审批的时候,上面的人确实是把不准,这件事是不是符合政策,一直没有批下来。

一直到四月,江天放结婚传奇知县/13798/的时候,基金还在审批当中;最后帮助江子英和谢小娜摆平这件事的,不是别人,是可乔的表哥,大舅乔以新的小儿子,在民政部任处长的乔立智。

在举行婚礼的那些天,乔立智一直都在帮忙,闲聊中得知江天放想搞“阳光基金:,但手续办不下来以后,一口就打了包票。

结局也很让谢小娜这个副厅级的副市长很是摇头,一个处长,就真的带着她跑到了民政部部长的办公室,愣是让部长给签了字,把这个基金给批下来了。

虽然谢小娜觉得有些没面子,自己跑了两个月没跑下来的事情,人几天就给摆平了,但她拿到批文的那一刻,还是很兴奋,这可是全国第一个地方自己搞起来的公益基金啊。

“阳光教育基金”和“希望基金”虽然类似,但目前资助的对象和“希望基金”还是有所不同,主要是针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教师、学生的资助。按江子英最通俗的解释,“学校建得再好,没有老师去也是白搭”,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留住老师。

怎么留?“阳光基金”给老师发补助,资助贫困学生学杂费。

虽然基金是面向全国的,但是因为是起步阶段,江子英本想第一个试点就安排到青山县,但被江天放否决了,“还是先在宁阳周边先试试,积累点经验再说。”

“阳光基金”启动以后,谢小娜才真正看到了基金“阳光”的一面。

基金所有的办事人员,包括江子英这个名义上的“主席”,所有的开销,全部定期向外界公布,包括工资、差旅、办公费用等等,每一分钱都公开。

谢小娜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笔报账,“某月某日,赴牛沟村考察被资助对象,路上买包子三个,苹果一个,共一元八角,无发票,附白条,因对方不识字,签名为代签,手印是本人。”在这个说明的背后,附了张白条,有购买包子的时间、地点,卖包子的人签名,“四嫂子”,后面是大名牛桂兰,然后还有个手印。

谢小娜当时看了这个报账单后,她都不大明白自己是被什么感动了,就是想流泪。

除了自身的费用公开,选择扶助、资助对象的流程也公开。

被扶助的老师和学生,可以由当地政府提名,也可以由她本人报名,还可以由亲戚朋友提名,所有的提名,全部公开,每个月初,基金管理人员会从中选择出一个名单进行考察。在选出这个名单的同时,基金会会把选择这些名单的理由进行阐述,同时,会在月底对考察核实的情况进行公布。

对于被资助对象,难免会出现所报材料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甚至还有政府部门,为了弄得这笔资助,弄虚作假,骗取费用的情况;除了基金会本身进行核实之外,基金会还接受社会各界的举报,每一个举报都会进行再次核实,并将核实的情况公之于众。

基金会对教师的补助,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评审,凡是符合扶助条件的教师,无论是公办教师还是民办教师,一律按月发放补助,补助分三档,高的每月补助一千,中档每月补助八百,低挡每月补助六百。说白点,就是第二套工资体系,目的就是稳住那些偏远、贫困地区的老师,让他们至少能获得物资上的激励,生活能有保障。

“阳光教育基金”自从五月份接受社会各界的推荐报名,到七月,已经有两批共计四百多名老师和学生获得了资助。基金会光是为了核实这四百人的资料,就花费了巨大的精力。

好在效果很不错,不论是媒体的关注还是社会各界的监督,因为一切程序都是透明的,尽管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小的纰漏,基金会也绝不遮掩,会将调查处理结果公布于众。这个态度,获得了极大的好评。因为老百姓也好,媒体记者也好,都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这么大规模的公益行为,怎么可能不出纰漏?只要是人在操作的事情,就有可能会出现纰漏。关键在于这个纰漏的产生,是人为故意的还是因为工作不到位产生的。关键在于态度,工作不到位,可以事后进行弥补,没有人非得要穷追不舍,一定要追究某个工作人员的失误。

除了媒体的关注,民政部还派了个调研组下来,对基金会的运作进行了实地考察,乔立智就是这个调研组其中的一员。

在迎接调研组的时候,江子英说过一句名言,后来在公益基金界广为流传。

按照惯例,迎接上级的考察调研,肯定是会有宴请的,在宴请之前,江子英找到了民政部带队的领导,把领导拉到一边,征求领导的意见:“咱们今天宴请的标准怎么定?”

领导说:“你看着办,以尽量节约为原则。”

江子英说:“我们所有宴请的费用和菜单都是要公布的……”

领导马上说:“那我们自己安排……”

“菜单是要公布的”这句话,后来成为一句经典,这里面,涵盖了公益基金最本质的核心思想。

谢小娜因为阳光教育基金,很是火了一把,和江子英的关系也因此而熟稔起来。

江子英没想到的是,谢小娜和自己除了大药房有联系,还会有其他的事情来找她。

“小江啊,晚上有没有时间?我有点私事想麻烦你……”

江子英接到谢小娜这个电话以后,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谢小娜找自己,究竟能有什么私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