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雄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挠痒痒

官雄 第一百九十八章 挠痒痒

作者:一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22: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谢读者“心乱的很”月票支持!

徐寒这个分管农业的副州长,很早就参与到药材基地项目当中来了,也一直没有放松对药材基地建设的关注;看着春意渐浓,徐寒在平洲呆不住了,连城关镇都没有停留,直接到大青山和易泰、江天放汇合。

“老易,小江,怎么样?”徐寒一见面,连寒暄都省了,径直奔主题。

“徐州长,已经完成播种育苗一万七千亩,按计划,四月中旬以前,再完成一万一千亩的任务,那今年的药材收成,就基本有保障了……当然了,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别弄个大旱大涝的才行。”易泰笑道。

“不行,不能看老天爷的脸色。”徐寒很严肃的摇着头说道:“必须要未雨绸缪,虽然说人定胜天有些绝对,但是应急预案必须走在前面。”

“嗯,药厂技术员比我们想得周到,在选择种植地地形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防涝抗旱的紧急预案也是他们在做,在这一点上,他们比我们专业。”易泰点头说道:“实际上,在大面积的药材种植地上,都修建了简易的排涝和引水沟渠,应付一般性危机,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老易,你说有把握,那我就放心多了……”徐寒的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

“这样吧,小江县长,我们领徐州长去实地看看,免得他不放心。”易泰笑着说道。

几人站着说话的地方离药材种植地并不远,说说笑笑的。一会功夫就到了。

有村干部和技术员看到易泰,马上迎了上来;易泰一挥手:“你们忙你们的,我们也就是随便看看……”

青山县搞的药材种植地和普通的蔬菜水稻不同,不是那种整整齐齐一排排的沟垄,而是星罗棋布的散落在山林间,见缝插针,这里一块。那里一堆的种植药材;这是贯彻江天放原来的想法,全天然、半野生的种植模式。让药材极可能的在大自然中,顺其自然的生长。

山上没有现成的路,有的地方还得钻灌木丛,徐寒跟着易泰,没有一点怨言的四处查看。弄得身上沾满了水滴、杂草。易泰熟练地穿梭在丛林之间,不时还回身拉徐寒一把,那精神头,比江天放这年轻人都不差。

一边走,易泰一边介绍,这里种植的是什么药材。生长周期多长,目前的市场价是多少,如数家珍一般,听得江天放这个始作俑者都汗颜;干一行得钻一行。这话,到哪都适宜。

走着走着,易泰看见几个农民在种植种苗,忽然停下来,冲着那几个农民发火了:“你们这种的是什么?技术员没跟你们交待吗?这不是插秧,更不是种包谷,停下来,都停下来……”

说着。易泰走到那已经种好的种苗前,扒开泥土。认真的看了看,大声喊道:“赶紧去把技术员叫来。这里种下去的全废了,全部返工……”

说着,易泰冲江天放说了句:“小江县长,你先陪徐州长四处转转,我得处理一下……”

农民以前没搞过药材种植,很多时候会想当然的依照以前种包谷、水稻的方式来种药材;尽管技术员反复强调,可浪费种苗返工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刚开始江天放还有些担心,可见了几次,也习以为常了,凡事,总得给大家一个成长熟练的过程。

徐寒老搞农一柱倾天/11631/业的,对此也见怪不怪了,只要发现得及时,很多失误还是能弥补过来的,只是费钱费工而已。几万亩基地,哪能不出一点偏差呢?

看着几个农民在那老老实实的挨易泰的训,而易泰似乎忘了他这个领导,自顾自的蹲下来教农民怎么种药材,徐寒笑了笑,对江天放说:“别管他,咱们往那边看看去……”

山里的空气很清新,到处可见盛开的红的桃花,白的梨花。

江天放可没有易泰那么专业,单论农业种植的技术,他甚至还比不上徐寒。两人聊着聊着,话题从药材基地渐渐的转到了其他方面。

“小江县长,要加担子了,有没有做好准备啊?”

江天放听了徐寒的话,嘿嘿一笑,省委常委会过去都十多天,这风声,也该传到平洲了,徐寒能知道他要当县长的消息并不奇怪。

“徐州长,这事有点突然,要说准备,我还真没准备好。”

江天放的实话实说倒是颇得徐寒的认可:“慢慢来吧,真要是能做到像老易那样,趴在泥地上骂农民,我想,也没有哪个农民会不服……”

江天放看着不远处易泰在那骂人,农民还心服口服的站一旁挨训,心里不由得一阵感慨,易泰在农民中的威望是怎么来的?就是经常泡在地里这么摸爬滚打出来。

“老易县长的境界,我还有差距啊。”

“年轻是你的优势,可也是你的短板,有些东西,一时半会是学不来的,得靠时间的堆积;就像和农民的感情,那不是一两天就能建立起来的。不过,我一直都很看好你,老易的这条路子,不见得就适合你,你的长处,老易也学不来……”徐寒说着,想起江天放的大胆和异想天开,不由得会心的一笑。

徐寒这么一说,江天放心里还真舒服;看来,这拍马屁也好,夸人也好,只要讲到了点子上,没人不爱听的,连江天放这么牛的人也不例外。

来而不往非礼也,领导夸你了,自以为是那是下下策,一味的谦虚那是中庸之道,最好的办法是,一个合适的马屁拍回去,让领导心里也舒服。关键就在“合适”两个字上面,就像挠痒痒,只要挠到痒得钻心的那个点上,就会让人浑身舒泰无比。

“徐州长,您对农业政策和技术了解得比较多,有个问题,我想向您请教。”江天放很是谦虚的问道。

徐寒一听是他专业范围内的事情,顿时来了兴趣:“你说……”

江天放指着对面山坡上零散小块的梯田说道:“您看啊,对面那个有农民在种水稻的田地,不过三五个平米,有没有必须保留的必要啊?”

这下挠痒痒,真正是挠到了徐寒的尖尖上,他笑道:“小江县长,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啊。”

指着对面的梯田,徐寒继续说道:“这些梯田的存在,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这应该是当年‘农业学大寨’的产物;那个年代,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以缓解全国范围的饥荒,把大量的山林地变成了耕地。砍伐林木已经造成的损害,潜在的威胁,咱们先不提,光说像这样的梯田,一个人站在田里面打个转都难,就更不用提什么机械化耕种了。但是呢,因为我们的国土政策,一直采取的是严格的红线控制,严禁将耕地改变土地性质,这些巴掌大的梯田,就一直留存至今。特别是我们平洲山区,山体大多是岩石成分,能够变成耕地的山地,少之又少,所以就产生了大量的几平米大小的梯田。真要是说这样的梯田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小学生都能算得出来。”

三五平米的小梯田,论产量,不过是十来斤稻谷,几元钱的产值,光是浪费在路上来去的功夫就不少,有这功夫,那还不如养只鸡来得实惠呢。

“那既然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干嘛还要留着呢?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嘛……”江天放继续谦虚的问道。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耕地红线’的控制政策,国家强制性的要求,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两道防线,严防死守才导致的。其实呢,适合开荒的土地都开发得差不多了。现在很多地方,占用的都是良田,新开荒的都是差地,数量看上去是在增长,可很多地方,耕地质量实际是下降的。”徐寒浸淫农业这么多年,对于地方上的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那是知之甚详的,一边说,还只能一边苦笑着摇头。

“徐州长,您刚才提到的潜在的威胁,指是是哪些方面呢?”江天放再次问道。

“这个说起来有些像危言耸听,其实,我一直都在担心;不出事则已,一旦发生灾祸,那就是灾难性的。”徐寒说到这里,神情明显变得严肃起来,指着对面的那些山坡说道:“你看看那边,为什么药材基地的种植会这么顺利?就是因为那边的林木早前就已经被砍伐殆尽,还有,你看看我们脚下的这块地方,连草都不多了,大青山几十年前还是一片原始森林,现在呢?植被林木的破坏,一是会影响空气质量,二就是造成水土流失。会导致什么样的恶果?那就是洪涝灾害。我曾经对比过近二十年的水利、气象资料,近十年,将是平洲山区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的高发期。”

徐寒终于在江天放的循循善诱之下,抛出了他最新的研究分析成果。

江天放听了,故作迟疑的说道:“既然以前可以伐木造田,现在可不可以埋田造林呢?”

徐寒听了这话,不自觉的眼睛一亮。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