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雄 > 第三章 说服

官雄 第三章 说服

作者:一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22: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吴征阳心里,从小就拿江天放当自己的亲弟弟。要不然也不会有“十五岁的男孩和五岁的小孩玩摔跤”这段故事,那是因为,两家长辈就交情颇深。

吴征阳的父亲吴郡生以前就是江天放老爸---江鸣---的警卫员,他家就住在江天放家隔壁,做邻居好多年了。即便是吴郡生调任去了地方军分区以后,吴征阳和他妈妈也没有搬家去地方上,一直还住军区大院,一直到他参军以后,他老妈才搬过去和老伴汇合。

江天放的妈妈肖芬是军区子弟小学校长,吴征阳他们这帮野小子都是她学生,进学校就喊肖老师、肖校长,出学校门就喊肖妈妈。吴征阳是独子,又是孩子王,在大人看来,那就是特皮,没少挨老爸的揍;后来,吴征阳学乖了,他老爸一发脾气要揍他,吴征阳就往肖妈妈家里跑;他老爸呢,本来追得着急上火的,也奇怪,一见到肖芬就马上没脾气了。

肖芬做饭菜好吃是出了名的。八十年代的时候,食品供应很紧张,没什么吃的,部队也不例外;但肖芬有绝活;拿一堆萝卜皮给她,也能做出好吃的来。萝卜片洗干净,切成细丝,放点辣椒、大蒜,加点油渣,炒出来那个叫“香”啊,能下好几碗饭。那年头,不像现在,隔个门就互不来往,那时候,吃饭都流行串门;吴征阳一到吃饭,端着个大碗就出门溜达,总是走着走着,就到肖妈妈这来了,因为他喜欢吃肖妈妈做的菜。

吴征阳以团长的身份来当政委,一则是看中了特种兵团的前景,二则也确实是存心想帮江天放这个弟弟来压场面、分担子。

两年的合作下来,两人以成年人的方式相处,吴征阳对江天放的了解愈深,对弟弟的感情也愈重。

现在弟弟发神经,放着将军不当,要转业,他这个做哥哥的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但,怎么管呢?

吴征阳也知道,江天放从小就比较有主见,做事特立独行;而每次他拿的主意,事后去看结果,却让人不得不佩服;而江天放也从来不会盲目冲动,做事情总是有规有矩,合理合情。

要是以往,吴征阳并不担心江天放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他已经习惯了依赖江天放做决策。

让吴征阳担心的原因在于,他觉得最近一个多月来,江天放太怪异了。

这种怪异不是因为江天放做了什么,恰恰相反,是江天放什么都没做。他忽然间像变了个人,老是发呆,除了了出操,老是把自己关屋里写写画画;这与以往那个开朗、阳刚的江天放,格格不入。

上个月肖芬来军营看他,江天放竟然抱着老妈半天不松手,只是说“妈,我想你了”,像个小姑娘在向妈妈撒娇。

而且更怪的是,就在吴征阳还在考虑这个事情的时候,集团军竟然会接受江天放的转业报告,按陈立华的性格,应该早上门来训人了,这次却没动静,奇怪!

吴征阳下决心要了解江天放转业的原因,如果可以的话,还得劝他改变转业的主意。

不过他自己心里也在打鼓:“会不会我了解了真相以后,也被那小子说服而转业了呢?”

问还是不问,这是个问题。

江天放知道先发制人的道理。与其等陈立华杀上门来兴师问罪,还不如自己主动过去。

今天是8月10号,按自己的计划,一切都还来得及。

江天放找了张纸,回忆了一下,在纸上写了段话,揣着就出门上陈立华家去了。

开门的是陈笑。

当年跟在江天放身后的那个小丫头,如今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的少女。

陈笑今年参加的高考,成绩很好;填自愿前,她没先和爸爸商量,而是找了江天放。

“放哥哥,你说我报什么大学,什么专业比较好?”

江天放想起了前世,丫头上的是国防大学,他觉得她一直都生活得很单纯而快乐,这样就很好;江天放并不想因为自己的重生而过多的改变她的人生。

陈笑有个哥哥,就是小时候对江天放心服口不服的陈锋。陈锋不爱读书,也死活不愿当兵,为这和陈立华闹过很多回。按陈锋的说法:“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灵域/10234/,作为八十年代的新人,我应该投身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去。”所以陈锋混了个电大的文凭,去了外贸局,最终还是没能进军营。

儿子竟然不当兵,在陈立华看来,简直是自己的耻辱。但已经如此,怎奈他何?“

“老陈家的儿女怎么可能没有军人呢?说出去那不是天大的笑话?”所以陈立华把心思动在了女儿身上,时不时的念叨军校的好处。(最快更新)

陈立华极度的“重男轻女”。

他重男是因为他认为,男人就应该挑重担,敢于挑重担,要多吃苦,才能成才。

他轻女则表现对陈笑身上;轻轻捧起,轻轻放下;轻轻的呵护,宠溺之极;让女儿去野战部队吃苦,那现在是绝对不行的,如果是儿子去吃苦还差不多;要女儿去军校学习锻炼几年再进部队,倒是不错的选择。

江天放认同陈立华的看法。只是他的角度稍有不同。一是因为他觉得陈笑在部队这个系统,一直都很开心,快乐,他愿意看着她这样一直快乐下去;二是他认为,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对女性最为关怀、呵护、尊重的地方,那一定是军营。举个简单的实例,打老婆这种事,哪儿都有,唯独军营没有;偶尔发生打老婆的事件,那男的也肯定会被唾沫星淹死,被人瞧不起,很久都抬不起头。你想啊,无论以后你争啥,人家一句话就顶你回来了:“打老婆算啥事啊?有种你去战场打啊。。。。。。“

所以江天放给陈笑的建议是:“还是听你爸的,去国防大学。嗯,就选计算机系,这个适合你。”

国防大学的计算机系是从自动化系分离出来的;江天放以前的导师于文伯就是计算机系的主任,同时还是红海计算机研发中心主任;江天放就读的时候,就和导师一起参与了红海1号的研发,并因此荣获集体特等功,只是外界并不知道参与研发的研究人员名单。

陈笑和老爸说自己希望填报国防大学的时候,陈立华乐得失眠了几天,晚上睡觉都能笑醒。

录取通知书虽然还没到,陈立华却早就从自己的渠道了解,知道女儿已经被录取了;他也决定好了,开学一定送女儿去报到,一定要在学院那帮老家伙面前露露脸。

不过这几天的好心情,都被江天放这小子那份“转业报告”破坏了。

陈笑开门后,指了指书房,意思是,老爸在里面呢。

陈立华知道江天放来了,而且已经进了自己的书房,但他依然站在窗前没动。

这么晚来他家并且不喊报告的,只有江天放;江天放在他家里,从来不喊报告,也不喊他军长。

陈立华在等着江天放的解释。

他想了很久,确实找不到江天放转业的理由;但江天放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只是陈立华不相信他能说服自己。

但陈立华知道,江天放一定会给他一个交代,因为这孩子做事,从来都有主见,有分寸。

“陈叔,这个紫砂杯泡铁观音最好。”

这是铺垫,不是理由;

“想贿赂我啊?没门。”陈立华心里在笑。

“陈叔,您别担心,北边的仗,打不起来,部队不会开到北边去的,到时候你肯定有时间送笑笑去学校报到。”

“哦,理由呢?”江天放的话吸引了陈立华的注意力。

如果因为邻国的内乱而引起边境的骚乱甚至局部战争,才真正是国之不幸;这才是陈立华内心真正的忧虑;能不能去送女儿上大学,与国事相比,自然显得无足重轻。

“您看看这个。”

江天放将自己写的纸条递给陈立华。

纸条只有三行字: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亚美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一个月内宣布**,苏维埃和平解体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民富则国强

“陈叔,这是我对北边局势的判断,咱们以一个月为期限,如果我判断错误,我收回转业报告。”

“如果我的预测与将来的实际情况相符,请您再认真考虑下,我的决定有没有理由。”

陈立华固然不相信强大的苏维埃会如此迅速的崩溃,但对苏维埃内乱起因还是有些了解。

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似乎瞬间就衰败了;虽然有外部势力的干扰、拉拢的原因,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国家的贫穷。

在繁盛之时,苏维埃倾举国之力打造的重工业与国防,在耗尽资源后,无力为继;而忽略了社会的发展,使得国民的生活进步需要让步于国防的发展,导致了民众生活的艰苦;在经历了长期的贫困后,各类矛盾都因为贫穷而堆积,矛盾累积而得不到消弭,最终由量变而产生质变,社会矛盾的总爆发让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庞然大物,摇摇欲坠。

欠债总是要还的,国家机器也不可能要人民无限制、无条件的付出;何况这种付出还是建立在,长期剥夺了人民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的基础上。

“穷则生变啊。”

江天放离开的时候,陈立华还在沉思。

陈笑看着放哥哥安然无恙的走出书房,伸直玉臂,两根手指做了个胜利的“v”手势。

“连转业这么大的事,都能让老爸没脾气,放哥哥真是太强了!”

陈笑的眼前,冒起了无数的小星星。

江天放朝她挥了挥手,笑着离去。

而后来发生的事情,让陈立华有些目瞪口呆。

陈立华已经想到了苏维埃会分崩离析,但绝对没有想到到来时间会这么快,节奏会这么密。

从8月20日到31日,纸条上的8个联盟国家相续宣布**,苏维埃中央对此保持沉默,西线、北线维持着一如既往的平静,没有预想中的骚乱,更没有战争。

苏维埃国内的民众仿佛在看一场演出,剧情的平淡让他们没有欢笑,也没有泪水。他们眼中,只有无限的空洞与麻木。

哀莫大于心死。

拿着江天放给他的纸条,陈立华并没有惊诧于江天放的预测,这孩子从小带给大家的神奇已经让人麻木,他看的是后面那两行字: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民富则国强

这孩子看问题很深刻啊,作为同样的一个泱泱大国,咱们自己也应该反思与筹谋了。

军队的强大,应该建立在国力强大的基础上,不应该成为无根之木,更不能涸泽而渔。国力的强大,仅仅依靠几个厂,几亩地当然不可能;靠的是整个社会的繁荣进步,靠的是整个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老百姓富裕了,有钱了,国家才有税收,国库才能充盈;才有可能大面积的提高军事实力,国防实力。

中央领导不是说了,近20年无大仗!既然无仗可打,那就应该将军队里的优秀人才输送到地方,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而不是将他们绑定在演练场。部队里那些有知识、有闯劲的年轻人不去,难道派自己这些只会打枪的老头子去搞经济?

陈立华笑着摇摇头,提起笔,在报告上签署了:

同意转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