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官雄 > 第一章 中组部出的难题

官雄 第一章 中组部出的难题

作者:一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22: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湖东省委大楼;湖东省委组织部。

部长石长云看着眼前的文件出神;这份档案转到他这已经两天了,但他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中组部会转来这样一份档案:

江天放,男,24岁,1967年7月25日出生,未婚,**员

籍贯:湖东省宁阳市

学历:国防大学硕士研究生

职务:转业前系华南军区四十四集团军特种兵团上校团长

荣获集体荣誉称号一次(**颁发),缘由:机密

荣获集体一等功一次(**颁发),缘由:机密

荣获个人一等功一次(**颁发),缘由:机密

然后是一堆的二等功、三等功、嘉奖,有抗洪抢险,有军事演习,全军比武,军区自由搏击比武。。。

按常规,军转干部战士的档案由部队转出后,都是交由各地的人事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统筹安置;由中组部转发下来的至少是军、师级以上的高级将领档案;而这份档案表面所显示的级别显然不够。

现在,这份档案不但由中组部破格转发,随档案还有中组部的意见:江天放同志系我军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建议安排至湖东省平洲工作,请省、州两级组织部门妥善处理。

石长云已经将档案仔细的看过几遍,履历确实优秀,十四岁进国防大学少年班,四年完成本硕连读;进部队六年即提拔至上校团长;晋升的速度虽然很快,但看得出来,历次提拔的考察材料做得都很扎实,都是实实在在的成绩,看不出弄虚作假的痕迹。而且,石长云也看过了江天放档案的社会关系,没有什么过人的背景,父亲是烈士,家人也很普通,应该可以排除因为身份背景而提拔的因素。

“那是什么让中组部对这样一个普通干部如此郑重其事呢?”这是石长云需要弄明白的地方。

中组部直接指定地区安置转业军人本来就罕见;而被安置的对象仅仅是正团级,按地方行政级别与军衔的对应,正团对应到地方就是正处级别;而转业干部向来是要降级使用的,也就是是说,正职团长到了地方上,肯定是不能安排处长、县委书记、县长的职务,顶多也就安排个类似如副县长的职位,这还得费些力气,找下关系才行。

因为部队干部没有地方任职经验,没有发展经济或者党务工作的经历,地方组织部门对于一个干部的品质、能力的了解,需要一个过程,在组织部门没有充分了解这个转业干部之前,对他们职位的安排自然会比较慎重,一般都不会将转业干部贸然安置到关键职位上去,以免因为经验不足对地方工作造成损失;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合适的位置,甚至连科级的实权局长都不会安排,能在公安、政法系统安排个副职就不错了。

但中组部说是说建议,可用词并不是客气的“酌情”,而是要求“妥善”;如何安排才算“妥善”呢?

按正常的奇门诡女:解密地理惊悚传奇/10438/逻辑,这个江天放是宁阳人,应该安置在宁阳比较合理啊,为什么指定安置到平洲去呢?中组部可真是给他出了个难题啊。

“看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那几次缘由是机密的授奖上。”

**颁发的荣誉称号是部队立功的最高等级,颁发对象肯定是对国防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一等功稍次之。和平年代,国家对于荣誉称号的颁发极为慎重;一类是对于在国防建设发展中具备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还有一类就是具备广泛而深远影响的社会事件,比如抗洪抢险中付出了生命,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英勇事迹,并得了到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内容列为机密,连他这个省委组织部长都无权了解,自然是和国家军事、战略密切相关的事情。一个荣誉称号加两个一等功,并且只有二十四岁的年纪,这种履历,在石长云多年的组织工作经验中,那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石长云这个组织部长也不是白当的,长期的实践工作让他有着丰富的组织经验,有着高度敏感的政治智慧。

他查了下江天放的荣誉称号授予时间,那是在一九八四年;履历显示,当时江天放还是国防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而当年国防大学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莫过于“红海1号”亿次计算机的研发成功。

“难道这个江天放是‘红海1号’计算机研发中核心位置的特殊技术人才?”石长云还是觉得很迷惑:“要真是高科技人才,应该进中科院或者国防科工委啊,转到地方上来又是什么用意呢?”

石长云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他也不可能想明白。因为这一切只是因为江天放自己愿意到地方上来,而中组部的安排,那是因为他有个“泰山”在背后运作,并且“泰山”的背后还有个中顾委副主任的外公。

岳父林南天对江天放的安排也确实动了番脑筋。他和乔真都支持江天放下基层;发展地方经济,富民强国是国家现阶段的主流。可江天放还兼着“红海”计算机研发的任务,据林南天向国防大学的于文伯教授了解,江天放现在还不能从“红海”计算机的研发中抽身出来,江天放对于计算机研发的大局观、方向感极强,在某些关键性的技术位置,还没有人可以取代。

另外,江天放参与的其他两次绝密行动,那是属于军方在“五十年后”才可解密的,也许以后还得继续执行任务,任务内容,那就更不可能随档案暴露。

林南天最后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通过军委与中组部衔接,保留了江天放在军方的研发身份,并以此掩盖另外两次立功的真相。而组织关系则转至行政部门,按正常转业军人进行安置。

不过这些,石长云不清楚。他想了想,觉得还是要慎重,拨通了电话:

“欧阳书记吗?我是石长云。”

“长云部长啊。”电话那头是厚重的男中音。

“有点事情想当面向您汇报,欧阳书记现在方便吗?”

“你过来吧。”

石长云走到省委书记欧阳正林的办公室门口时,欧阳书记的秘书宋誉华正好开门出来。

“石部长,您好。欧阳书记在等您。”宋誉华语气很恭谨。

“谢谢宋秘书。”石长云没有怠慢这个秘书。

进得房来,欧阳正林已经从办公桌后起身,绕过桌子来到房中央,与石长云握了下手说:

“长云部长来啦,请坐。”

落座,上茶,宋誉华轻轻退出。

“您上次提出省直机关部分干部调整方案后,组织部按程序进行了考核,这是考核后整理出的名单,您看看还需要补充吗?”石长云没有过多寒暄,递过去一份文件。

欧阳正林仔细的看了看,沉思了几分钟,才道:“我再斟酌,先放放吧。”

省直机关干部调整牵涉过广,放缓节奏是意料之中的事。石长云也觉得不能操之过急,对书记的意见,没有提出异议;停顿了一下,石长云接着说:“这里还有份档案,是中组部转下来的,我觉得有点意思,您看看。”

“哦,我看看。”欧阳正林显得很有兴趣的样子:“能让长云部长觉得有意思的档案,应该不多哦。”

“江天放?”欧阳书记轻轻念着,一边看一边思索。

“看样子是个人才啊,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尽快适应地方政府的工作啊。”欧阳正林看上去显得很高兴,大声的说:“平洲的经济发展,让人担忧啊,的确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了;这样吧,长云部长,组织部可以尽快搞一个青干后备梯队,考察一批科处级干部,充实到平洲基层去;平洲。。。先给平洲输送点人才吧。”

欧阳书记虽然没有正面对这个江天放的安排作出指示;但这种放小抓大的手法的确高明。谁又敢肯定,中组部不是通过一个江天放的安排,在暗示省委省政府,对于像平洲这样的落后贫困地区,应该从人才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