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枯荣界 > 第八章 犯邪魔

枯荣界 第八章 犯邪魔

作者:东北老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43: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收割过的田野如同脱去了盛装,又露出土地的本色。老神树褪去曾经的茂盛,残存的叶子在风中瑟瑟发抖。不时有几挂马车从村口出出进进,甩下一串串清脆的铃铛声。大地里放到的黄豆铺子、高粱梱子陆陆续续拉到村前村后生产队的场院,而那些没有及时运回村的庄稼还点缀着地块,期待着运力。社员们看着堆起高高的黄豆垛,似乎少了些兴奋多了些忧虑。这一年的秋翻地张罗的早,耕地深翻三尺,有些庄稼没等收完就都扣到地里了。不仅如此,自今年一忙秋,就从上面传来消息——征购任务数又涨了。

长青二队场院上,几个社员在扦高粱头子,打成的梱码在了秫秸垛边上。社员们把那火红沉甸的穗子看在眼里、馋在心上,恨不能立即背回家去。不能让社员亏着!要分就抓紧分。高粱头子一扦完,长青二队队长索良就对社员们说:“谁有章程谁使,只要能扛动就是自己的,虽然不限抗多少,但就允许抗一趟。都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大腰劲儿,累坏了身板咱队上可不负责。”

一听不限数量,社员们纷纷来抗,唯恐被落下。老憨也来了章程,一次就扛了八梱。索良看得直傻眼,一个劲儿问:“四叔可别恨载呀?能行不?”老憨说:“行,就瞧好吧!”

那高粱头子一捆接近三十斤,八捆就二百多斤。老憨吃力地扛起来,吭吭哧哧趔趔勾勾地往家走。一气扛回家,刚进老宅院门扑通一声仰在地上,张口喘了半天。

春心跑来埋怨:“你咋一次扛那么多呢,太恨载了。”黄老秋也说:“往后可不行再逞能,累坏了咋整!”老憨傻笑着站起来:“分这高粱头子就一趟不限量,这好机会哪能撇下!我一听队长发话立刻量就来了昂劲儿,一用力就抗起来了。这不抗白不抗,让抗谁不抗,抗少了吃亏,抗多了偏得。本来粮食就不够用,多抗点儿是点儿。”春心帮老憨拍打身上的尘土,嘟囔道:“你可不眼齁!扛这些都容易累吐血,累坏了就不值当了。”老憨说:“没事儿,我有多大腰劲儿我自己知道,能抗动我差啥不扛啊,要再有这好事儿,我还照量。”

县里派工作组进驻红原公社,督办粮食征购工作。组长佐向东,中等个头,显得很敦实,小白脸子仿佛没有血脉,小黄眼珠透着十足的精神头。他查看各大队上报的粮食估产账目,对长青大队极为不满,在公社开会研究落实征购任务时,点名批评了长青大队:“这长青大队是怎么搞的?有抵触情绪是咋地?产量报的咋这么低呢?二百多墒地,才报了六十四万斤。就说这黄豆地吧,一共是八十墒,才报了二十万斤。一晌黄豆按四千斤算,少说也三十万斤。这产量是怎么估的?”

公社书记康民解释说:“长青大队今年特殊,七月份部分地块遭了雹灾,黄豆确实欠收……”佐组长说:“不能光看客观原因,还是主观上有问题。临近的三道梁子同样遭了雹灾,人家的产量就报的不低。这一比较就能看出分晓。我看应该下去,实地查看一下。看是不是有水分,查有没有隐瞒。长青、长发、长胜这几个估产靠后的大队是督查的重点。如果发现有满产行为,就给这些队干部办学习班,不行就处理一批。”

第二天,工作组和公社干部混编成三组,深入生产队实地督查。佐组长在康民的陪同下来到了长青大队,三喜子、穆秀林、钱大算盘陪着到各生产小队巡看。

长青二队场院上,黄豆垛并排两大趟,每一趟六七米宽,二十多米长,足有两房子高。得知各组长要到场院巡看,长青二队生产队长索良早早在场院等候。

见一行人走过来,索良急忙上前迎接,指着黄豆垛说:“我们二小队的黄豆都在这,一共两大长垛,请检查组过目。”康民皱皱眉头:“都在这儿?不多呀?”索良解释说:“这不是遭灾了嘛!夏天下一场冰雹,大的直径两三厘米,打入地面三寸左右,受灾面积接近二十多垧。”佐组长一行人围着黄豆垛转了一圈,然后问三喜子:“你估计一下,这两个大垛能打多少粮食?”三喜子说:“不好说,我估这个向来眼高手低,一整就估冒了,估冒了完不成任务反而不好。”

佐组长把脸转向穆秀林:“老穆,你是老把式了,你给估一估这黄豆垛产量能有多少?”

穆秀林种地是内行,只是爱显摆自己有经验,他直说道:“凭我老尿子的经验估计,两大垛顶多五万斤。”对这个数,佐组长并不认可:“我给你估计个数,两大垛至少七万斤。”穆秀林较真道:“还是佐组长尿性啊,真敢高估!我在这农村土生土长,指垛估产还是有准头的。”佐组长有些不满:“老穆你估的有水分!”穆秀林咬死理儿:“你说我估的不准可以,可是说我估的有水分不可以。估的不准是经验问题,留有水分是态度问题。”佐组长脸色变得异常严峻:“呀?说你有水分不服呀?”

一听这话,穆秀林脸色阴沉下来,三喜子忙用手捅了一下,小声提醒:“老尿子,别拔犟眼子,别顶风上,脑袋得开事儿。”穆秀林气哼哼道:“你估产不考虑减产因素,只按垧数估计,这是脱离实际。往年这么大的豆垛至少有三大趟,今年少了整整一大趟子,那产量从哪来?”

指垛估产的事迅速传开,人们在老神树下议论指垛估产不靠谱,姚老美透露消息说:“听说没,穆秀林杠上,顶撞工作组,可摊上大事儿了……”张铁嘴儿说:“老尿子这回算是出头的椽子——先烂喽!”

长青村里发生了一桩奇事,杜春桂正在大门街上裂着怀疯耍,她男人黄得贡咋劝都不听。一群小嘎子们跟在后面呜嗷起哄,黄得贡轰也轰不散。

黄老秋正坐在老宅门口叼着烟袋过瘾,那烟袋铜锅铜嘴儿,乌木烟管尺来长,烟管缀着个灰布荷包。每抽一口,烟先从鼻子里冒出来,移开烟嘴儿仰头吐出长长一口烟雾,看着几个小圆圈圈如云缕般飘游开来,脸上便露出惬意的笑。忽然听到一声:“哎妈呀,可了不得了,出怪事啦!”抬头看时,闻大呱嗒已经风风火火跑进了院子,脚下带起一股烟尘,歪头骂道老憨正在剐蹭锄头上的泥土,见她风风火火地跑进院子,脚下带起一股烟尘,歪头骂道:“你看你,哪有个稳当劲儿!走道忙三叠四带小跑,就像有小鬼儿追你似的!”

黄老秋正坐在老宅门口叼着烟袋过瘾,那烟袋铜锅铜嘴中间是尺来长的乌木烟管,烟管缀着个灰布荷包。每抽一口,烟先从鼻子里冒出来,移开烟嘴仰头吐出长长一口烟雾,看着几个小圆圈圈分出层次如云缕般飘游开来,脸上便露出惬意的笑,忽然听到“哎妈呀”一声歇咧就知道是大呱嗒来了。见她风风火火地跑进院子,歪头骂道:“你看你,哪有个稳当劲儿!走道忙三叠四带小跑,就像有小鬼儿追你似的!”

闻大呱嗒刚站稳就嚷嚷:“哎妈呀,可了不地了,出怪事啦!”老憨一边蹭锄头上的泥土,一边说:“你这蝎厉打掌的,叫魂儿啊!又有啥新鲜事儿啦?”春心从敞开的房门出来往晾衣绳上搭衣衫,闻大呱嗒喘着粗气,凑她面前比比划划地说:“哎妈呀,为给你们报信而,跑我一裤兜子汗。那老长光身在大门街上耍呢,这人可算没救啦……”春心说:“你可真能俫玄,老长咋能不知羞丑呢?”闻大呱嗒说:“我真不扒瞎,不信你们去看哪!老长犯魔怔病了,都不知羞丑啦……”

闻听此言,春心大吃一惊“这老长啊,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咋放好日子不过呢!这是唱的哪一出哇!一心扑奔我来,我却没照顾好她,这要作出三长两短,我咋向死去的爹娘交待啊!”黄老秋立在房门口,对着烟嘴儿噗地一吹,烟灰从烟袋锅里弹起,划出一道弧线散落到地上。他把烟锅往跷起一只脚的鞋底上一磕,把烟杆别在腰里,大声提醒:“别叨咕啦,赶紧去看看吧。”

二伏已过,生产队用马车把小麦捆子拉回到场院码成圆形大垛,六七个高高的圆垛如同小山一样,等立秋过后打场脱粒。杜春桂扬拔个大长脸,往南村口奔走,黄得贡紧紧追赶,一群孩子跟在后面呜嗷起哄,她的两个孩子大驴老驴缀在后尾哭叫。她一路奔到二小队场院上,也不管麦垛扎不扎人,竟然嘻嘻哈哈地在麦垛间的空隙穿梭。黄得贡满面愁容,不停地轰赶紧随其后的一群小嘎子们。

人们闻讯纷纷赶来看热闹,唯恐落下这有趣儿的一幕。二禄见杜春桂从麦垛空隙里钻出来,盯着她裂开的衣服说:“哎呀呀,这是干啥呀?你看这身上这点东西都抖擞出来啦!”春心、老憨、黄老秋一帮人急急赶来,闻大呱嗒针扎火燎地嚷道:“哎妈呀,婶子呀,你二大伯子咋那样呢,眼睛像个线蚂贴似的叮上啦!”春心使劲把二禄推向旁边:“去,去,去,上一边去!”黄得贡一脸无奈地说:“大姐你可来了,老长她魔魔怔怔,这可咋整啊?”二禄拉住黄得贡说道:“得贡啊,不是我当哥的说你呀,你说你个大老爷们儿,咋连个老婆也管不了呢?就放任她这么耍,知不知道砢碜哪?祖宗八辈的脸面都丢尽啦!”黄得贡叹息一声说:“我都上死火了,这事儿搁谁身上不闹心啊!管?我倒是想管,我管得了嘛!”春心质问:“你是不是给我妹妹啥气受了,不然咋这样呢?”黄得贡说:“大姐呀,我还敢给她气受?她不给我气受就不错了。她身上有邪骨头,动不动就犯了邪劲。她整天说有啥附体,让她接神。我可信不实,就没答应,然后她就开作。”

黄士魁闻讯赶来,母亲让他跟老姨夫一起把老姨拉回去。杜春桂刚被扭住胳膊,就使劲儿挣脱开:“别碰我,我是胡天玲!”春心上去就是一巴掌,骂道:“啥天灵地灵的,看把你疯的。老长啊,连自己名字都忘了,你真是病得不轻啊!”询问胡天玲是怎回事儿,黄得贡向众人学说:“前几日的一个半夜,她夜游出去了,我随后一直撵到村西南葫芦沟,才把她拉扯回来。她说,是个白发老太太把她领走的,那白发老太太说老长是胡天玲。她听见我呼喊她的声音,那白发老太太就不见了。你们说,她多能霞扯。”

对老长的这一说法,村民将信将疑。有人说那是让啥给麻搭了,有人说那是梦游,也有人说是她凭空捏造瞪眼说瞎话的。

“老长啊老长,快清醒吧!你可别胡说了,听话,快跟姐回去!”可无论咋劝,妹妹就是不听,春心急得直掉眼泪:“好端端的咋得了这么个怪病,魔魔怔怔,神神叨叨,这可咋整?”黄老秋说:“上江老杜家是在旗的,那杜神汉就好这样。这么耍下去哪是个曲子呀!既然老长说自己能看病,那就依了她吧。也别管是啥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吧。”黄得贡摇头叹气:“只恐怕请神容易送神难哪!”

经过众人劝说,黄得贡只好妥协,跑到媳妇面前大声说:“老长啊,你别作了,你想咋着就咋着,只要你不疯耍就中。我不管你是老爷神、娘娘神,也不管你是胡黄白柳灰,要真能给人看病我都依你。”一听这话,杜春桂像从噩梦中突然醒过来一般,竟羞答答地把裂开的衣服护住,放开撩叉子腿,往村里跑去。一群小嘎子们随后呜嗷一声散了,黄得贡领着两个儿子,也脚步急急地离开了场院。

看杜春桂又换做好人,老憨非常惊讶:“嗨,一答应老长请神看病立马不耍了,真是怪哩!”姚老美却疑惑:“你说她能不能是装的呀?”老憨笑道:“谁没病装这个,连脸面都不要了。来来,老姚你装一个我看看?”姚老美一呲牙,摇摇头:“我没那邪骨头,我可装不出来。”随口编出一套词儿来,一边离开一边高声浪唱:

说老长,道老长,老长真是太荒唐,犯起病来就发狂。

听了一会儿,老憨呵呵笑了:“这死老美,一说顺口溜就来了章程。正经的没有,屁嗑倒挺多!”

没过几日,又发生一桩奇事,杜春心做梦里魇着了。

葫芦沟倒栽柳坟地后边有座无主坟,因多年无人照看,坟地荒草丛生。透过野草荒蒿,能看见坟前的大洞。老憨在沟帮子用镰刀打青草,忽然看见从那孤坟洞中溜出一个狐狸。只见它尖嘴大耳,长身短腿,棕红的身体拖着一条白尖大长尾。老憨觉得稀奇,大步奔它去时,那狐狸掉腚放出一股臭气,然后向远处窜去。老憨凑到坟前仔细往洞口察看,发现有两只幼崽,便掏出来抱在怀里。

回来的路上碰见公冶山,他让老憨把狐狸崽子放了,老憨却不肯。公冶山摸着下巴上那一缕灰白的山羊胡须说:“那大狐狸肯定是他们的妈,要不见自己孩子多着急呀,你别把它一家拆散了。”老憨往脑后梗了梗脖子,那富贵包又凸起了:“我好容易抱回来的,哪能说放就放,我不祸害狐狸崽,抱回家养着,给孩子玩。”公冶山说,这东西是有门道的,可别招惹瞎猫豆杵子,更不该随便往家整,要真给你个眼罩戴看你咋整!”老憨不听那套邪,把两只幼崽抱回来了。跟家里人说起公冶山的劝说,黄老秋也说:“半仙儿提醒的对呢,真不该往家整。”

老憨在外屋地北墙根儿放了个大筐,几个小儿女围着筐看稀罕,黄士魁收工回来好奇地问:“你们看什么呢?”小香柳抢先说:“狐狸崽子,两个呢!”探头去看,果然是小动物,绒嘟嘟的在草窝里乱窜。“谁弄的?从哪弄的?”春心忙着午饭,往围嘴儿上擦擦手说:“你爹,上午从葫芦沟弄的,看这俩崽子招人稀罕,就抱回来给孩子们玩儿。”

这天晚上,人们在秦家西屋听张铁嘴儿绘声绘色地讲聊斋,一段白狐报恩的故事离奇曲折,把人们带入了神狐灵怪的世界。故事讲完好半天,人们才醒过神儿来。“我也要小翠,我也要狐仙……”张嘎咕的嚷嚷声,把人们逗乐了。

听到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狐仙的种种传闻,姚老美说:“我今天在老神树下真看见狐狸崽了,老憨抱回来的,是两个,都绒嘟嘟的。”贾大胆不信,大家却好奇,于是都来老宅观看。

此时已是小半夜,杜春心在老宅东屋南炕炕稍已经睡熟了。老憨举着洋油灯,引着张铁嘴儿、贾大胆、杜春桂、黄得贡等人到外屋看筐里的狐狸崽。人们正在围观闲聊,忽然听见屋里有抽泣声,赶紧过东屋来看状况。春心依然闭目合眼地睡着,非常痛苦地哽叽着,原来是做梦魇着了。

老憨一边捅咕春心,一边轻声叫道:“哎,咋啦,快醒醒!”春心人虽然苏醒了,意识还在梦里,忽地一下腾起身,用两只手死死卡住老憨的脖子,变了声调恶狠狠地吵嚷:“你还我孩子,你还我孩子。你要把我孩子弄死,我就不让你得好。”叫声把三旺、四亮和香柳都惊醒了,坐起来愣眉愣眼地看着母亲。老憨被掐得呼吸困难,抓住春心的手腕子想极力去分开,却一时无法挣脱。见此情景,众人无不惊愕,上来一起把春心拽开。老憨吓得一下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一想到抱回的狐狸崽子,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赶紧跪地求饶:“你放了我吧,你放了我吧!我从哪里弄的就送回哪里,保证连根毛都不伤。”

春心终于彻底醒悟过来,急忙寻看一眼睡在炕梢的小根儿,连连说:“我刚才这是咋了?是不是掐你脖子了?你跪那儿干啥呀?”老憨愣眉愣眼地看了一会儿春心,用手捂住胸口:“妈呀!吓死我了!”杜春桂问姐是咋了,春心说:“我睡懵瞪了,做了一个梦,梦见荒郊野外,风吹草动的。有一个穿金红色衣服的女人,把我小根儿给抱走了。我追呀,追呀,追得那个辛苦呦,可算是追上了,可是那个女的要把小根儿弄死,我就苦苦哀求,可怎么也说不出话,好像哑巴了。后来,我好像回家了,见有人进来,还以为是那个女人呢!我一下就把那个女人的脖子掐住了,等我醒过来才发现我掐的是老憨。”

黄士魁听见东屋有事发生,赶紧从西屋跑过来察看,黄士清随后也跟了过来:“咋啦,咋啦?”黄得贡说:“你妈做梦魇着了。”杜春桂神神叨叨地说:“这是仙家给你们眼罩戴了。”黄老秋也从前院走回来,见此情形,忙说:“这都是老憨惹的祸,快麻溜把狐狸崽子送回去吧!”老憨央求众人:“看谁能帮我,把那俩崽子给送回去。”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出头。这时有人在外屋应了一声:“没啥好怕的,我跟魁子俩去送。”说话的是住在西院的贾大胆。贾大胆儿身材魁梧,脸膛赤红,配上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活像一个出土复活的兵俑。他和黄士魁一人抱一只,出了老宅院。老憨追出来嘱咐:“是葫芦沟倒栽柳后面的坟,可别送差了,若是送差了,仙家又该怪罪啦!”茫茫夜色之中传来贾大胆回应:“四叔,你就放心吧。”

夜色深沉,周遭死寂。越往野外走,黄士魁心里越发毛。到了倒栽柳下,黄士魁心跳突突,腿肚子打摽,根根汗毛都直竖了起来。

“大胆呀,你害怕不害怕?”

“怕啥,鬼怕恶人。”

“你说,这世上到底有没有鬼呀?”

“人死一摊泥,啥妖劲儿都没有。”

“白天到这儿看到坟头我都绕着走。”

“你要害怕你在这儿等着,我自己送过去。”

贾大胆从黄士魁手里接过另一只狐狸崽子,跑动的脚步砸在地上嗵嗵作响。跑到倒栽柳后面,看见那无主坟上的蒿草隆起阴森森的黑影,仿佛有一股阴风掠过脑后,不禁打个寒噤。他硬着头皮,往坟前移动脚步,突然一条狐狸黑影从眼前蹿过,吓得他差点儿折个跟斗,急忙把狐狸崽子往那坟前一丢,撒腿就往回跑。

“魁子,你在吗?”贾大胆呼哧带喘地招呼。

“我在这儿呢,我在这儿呢,大胆你回来啦?”柳树下站起个黑影。

“完成任务了,走,咱往回跑吧!”

黄士魁跟在贾大胆身后,疾步如飞,唯恐被他甩下。当他俩呼哧带喘跑回老宅时,众人还没散呢。

老憨问:“送到地方了?”贾大胆一边喘粗气一边点头说:“四叔,你放心,我放那坟前了。”黄得贡看看贾大胆,又看看黄士魁,问道:“你俩咋满头是汗呢?”贾大胆说:“魁子害怕,我是领着他跑回来的,跑急了能不出汗嘛!”

这件奇事迅速传开,说杜春梦道行深显了灵,差点儿把老憨掐背气等等,传得神乎其神。

杜春桂常把“有求必应”挂在嘴边,内心巴不得乡民遇到为难遭灾的事儿上门来求。她常常摇身一变就迷失了自己,不是胡大仙黄二仙,就是柳姑娘常翠莲。根据所求之事,以画神符来辟邪、以下镇物来镇妖、以躲星来破灾、以放生来积德,使出各式各样的巫术来满足人们愚昧的需求。对这一套精湛的鬼把戏,黄得贡看在眼里,惊在心里,他仿佛不认识了这个老伴儿,没想到她装得那么逼真,居然蒙骗了那么些人。他也总想找机会,掘一掘她的老底儿。

杜春桂一忙累了就想找个帮手,想来想去觉得有个人适合当二神,铁定了主意,便晃荡着两条撩叉子腿去了后街曲家。

“哎呀,这是哪股风儿把大仙儿吹来啦!”曲二秧见杜春桂进屋,就阴阳怪气的打招呼。刚被大浪媳妇雁长脖让到炕沿上,杜春桂就从兜里掏出两盒大生产香烟:“二秧啊,这是打敬供的,特意给你留两盒。”曲二秧一看那红色烟盒上工人农民并肩的头像,眼睛不禁一亮:“来就来呗,带啥东西呢!”嘴上还客套,却伸手接过。

杜春桂看他坐回北炕沿,说道:“不瞒你们说呀,我这一天哪忙得脚打后脑勺子啦,我是求援来了。”雁长脖不解地问:“求援?你有大仙儿附体,还用求援?”杜春桂这才说到正题:“你看我这不是忙开锅了嘛,我想让二秧兄弟打下手。”问曲二秧,“知道咋请神吗?”曲二秧说:“知道,都是报号、请神、降神、谢神、送神这么个过程,大神二神配合。”杜春桂问:“会敲打神鼓唱神调不?”曲二秧说:“会,左手拿神鼓,右手拿鼓槌,连击带顿的,连念带唱的。”

杜春桂让他比划一下,曲二秧学着打鼓状,嘴里模仿着鼓声:“稀里哗啷一捧捧,一捧一捧一捧捧……”又让他唱两声,曲二秧立刻来了精神头儿,绿豆样的眼睛也有了神采:“行,那我就清唱几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说着,眼睛半闭半睁,用磨砂似的嗓音拉一个长声唱起来:

芝麻开花节节高,谷子开花压弯腰,茄子开花头朝下,苞米开花一嘟噜毛,我看老仙儿影影绰绰好像来到了……

听了这几句,杜春桂乐了,拍打着曲二秧的肩膀:“二秧兄弟,我可找对人啦,你会这些就妥妥的了。”

曲二杆子和曲大浪走回屋来,见此情形,问这唱的是哪出,雁长脖说:“老长让二秧给她当帮兵。”曲大浪皱了皱眉,曲二杆子说:“那二神不是那么好当的。那得把神调唱词背个滚瓜烂熟,还得会随机应变。”接着问杜春桂,“那你到底是坐堂仙呢?还是出马仙呢?”杜春桂大长脸一扬,眼珠在凹陷的眼窝里转动一圈:“想要啥就有啥,需要啥来啥。”曲二杆子有几分讶异:“你这是要啥有啥,我倒是头一次见到这样式的。”

“二秧兄弟,你听我给你说啊。”杜春桂凑到曲二秧身边,“那装备咱不用整那么齐整,那过程也不用整那么繁琐。我是出马的弟子,你是请神的帮兵,咱搭一副架,我唱主角做法,你当配角帮腔。你有唱蹦蹦戏的底子,肯定行。”曲二秧假意推脱:“这事儿你容我好好考虑考虑。”曲大浪说:“你家黄得贡不是现成的吗?何必找外人呢!”杜春桂摆手摇头:“你可别提他,养老爷子找着他了,我哪能指使动他打下手,我也嫌他别楞。他真不是那块料,哪有二秧那两下子。”曲大浪说:“老长你最好另找别人,那是歪门邪道的事儿,可别把二秧带跑偏了。”

杜春桂起身靠过来,轻拍肩胛,仰着大长脸咪咪笑着说:“哎呀,大哥呀,我好容易把二秧心说活了,你就别给打破头楔了。”二秧眨巴眨巴眼睛说:“我可不管什么门道,只看对我有没有好处!”曲二杆子也说:“老长她来求二秧帮忙,就是打打下手,肯定不白用人。”杜春桂早就知道曲二秧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没有好处的事儿他是不会应承的,赶紧说:“你看,还能亏了你是咋地,只要你跟我配合好,把那一摊活拿起来,肯定少不了你的好处。”

曲二秧一时起了贪心,却还故意拿捏着。曲大浪透过窗户,看二秧送杜春桂出院门时,还比比划划唠了一会儿,知道二秧肯定应允,就无奈地摇了摇头。

经过一段时日的磨合,两个人就像蹦蹦戏的一副架,配合得越来越默契。杜春桂的一个表情、一个声音甚至一个微妙的动作,那曲二秧都能马上揣摩出所谓仙家的意思。生意日渐红火,杜春桂不仅小有名气,还经常有上供的东西送上门来。在小恩小惠面前,曲二秧为老长卖力更是死心塌地了。

长青二队场院上的黄豆垛已经变少了,场院依然是一片繁忙。链笳起落,磙子转动,木掀挥舞,社员们忙的叫呜扎天的。场院中心还在碾压着新铺的厚厚的黄豆棵子,场院南头已经有社员开始新一轮扬场了。

打黄豆先是用木叉子拆大垛,把黄豆棵子挑到场院上,铺成大大的圆场子。接着就是用马拉磙子一圈圈反复碾压,然后翻个儿再碾压。等到豆粒子完全从被压平碾烂的豆荄里挤落,才把豆赅荄挑下去,将一层厚厚的豆粒子归大堆,然后借助风力将豆子里的杂质飘扬出去,把那金黄的豆子装入麻袋。

扬场是打场最累的农活,都是棒劳力轮流上场。黄士魁、公冶平跟生产队长索良在一起扬场,头和脖子用深色粗布围了起来,借着微风扬了一会儿,弄得灰土暴尘的。贾大胆则挥动着大扫帚,不时地从黄豆堆上往下漫扫落下来的杂物。场院西北角,一个年轻人走了几个来回,然后坐在闲置的石磙子看社员们打场。

贾大胆凑到黄士魁跟前,抱怨道:“这架势的,打场还来监督的,什么事儿呢!”公冶平说:“这是公社派下来现场蹲点的,到咱大队四个人,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个。这个人我认识,他是公社办公室的钟干事。”贾大胆望望石磙子上的年轻人,叨咕道:“别看岁数不大,还挺敬业呢!”黄士魁提醒说:“大胆你小点儿声,别让监督的听见。”

黄士魁一边扬场一边琢磨怎样能截留一些粮食。他挥动木锨,一下一下向空中扬豆粒子,随着木锨一起一落,那金灿灿的豆粒子被风吹去杂碎,便从高处倾下来,落到逐渐堆起的小粮堆上面。扬了一会儿场,黄士魁直了直腰,目光落到场院边上。那里有七八个圆鼓轮墩的大草垛,每个草垛都有两三人高,草垛与草垛紧密相连,如同一群小山峦一样。他看着看着,心头忽然有了主意,脸上不禁出现了一丝笑意。

一边打场一边送粮,生产队送公粮的马车在场院装完车,便上了出村的大道。老板子摇晃着大鞭子,不时地甩出声声炸裂般的脆响。一挂挂马车前后相接,排成了一字长龙。

黄昏时分,风渐渐停歇,像跟人捉迷藏似的没了踪影。等风的时候,黄士魁坐在生产队长索良身边,压低声音耳语了几句,索良连声问:“你说啥?藏?咋藏?往哪藏呢?”贾大胆、公冶平也凑上来问:“是啊,咋藏啊?魁子,你有啥好办法呀?”

黄士魁把目光瞄向那一群小山一样的大草垛上,贾大胆、公冶平也向草垛看去。黄士魁说:“刚才我琢磨半天了,你看场院边上不是有七八个草垛吗,如果往草垛空隙里藏粮食谁都发现不了。”公冶平夸赞道:“你小子就是聪明,我咋没想到呢,这招儿实在高!”索良犯愁道,“招儿虽然好,可逮不着下手的机会呀!”贾大胆说:“要不,我把他引开。”索良摇摇头说:“不行,万一引起他警觉就麻烦了,咱们还是见机行事吧。”

正在说话,金小手匆匆走来,冲着坐石磙子上的监工嚷:“钟干事啊,组长通知,让你们麻溜回大队集合,一起回公社开紧急会议,别耽搁了。”钟干事应了一声,从石磙子上离开,刚走几步又折回身子,大声嘱咐:“索队长啊,我回公社开会,有风的话抓紧把打下的豆子扬出来装车送走,我开完会就马上回来,千万不能差事儿呀!”索良点点头说:“钟干事,你放心开你的会去吧,我拿队长职务担保,一定先完成征购任务,绝对差不了事儿。”

钟干事走远了,黄士魁提醒索良:“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呀!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等钟干事回来那就晚啦!”贾大胆拿话钢道:“都说索队长有两下子,不知道敢不敢领着大伙藏粮食!”索良态度坚决地说:“我已经想好了,也能让咱社员饿着!”他让公冶平赶紧把干活的劳力召集到一起,说了藏粮食的意图,征求大家意见,社员们都赞成。索良说:“有肉埋在饭碗里,谁也不许对外张扬。咱现在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跑不了我,也跑不了你们。如果整露了,都吃不了兜着走。”贾大胆说:“索队长,你放心,事情是大家伙共同做的,都能守口如瓶。”社员们都纷纷承诺守住这个秘密,索良说:“那好,事不宜迟,赶紧抄家伙。”

一声令下,社员们迅速行动,拿戳子的,拿麻袋的,指挥的,放哨的,灌装的,扛运的,紧张而有序,棒劳力半麻袋半麻袋把粮食背进用草围好的草垛空当里。索良看藏的粮食已有一人高,忙说:“行了,别整太多,大堆少太多了就显眼了,不能让工作组看出来。”低声告诉大家,“都记着啊,今晚半夜分黄豆,到时候都蔫悄的。”

社员们把草垛空隙用烂草伪装好,停歇的风又渐渐活跃起来,社员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继续扬场,新打的黄豆也迅速归入大堆。等把这一场黄豆扬出来,钟干事回来了,在场院转了一圈,果然没有发现什么破绽。

当天最后一车征购粮送走时,天已经黑透了。挨到子夜时分,索良借着清冷的月光,连夜组织分粮,行动紧张又神秘。索良说:“这次分粮,大家都有份,别争抢,按顺序来。先分给普通社员,最后分给小队干部。由黄士魁和公冶平负责监督,贾大胆负责放哨。大家放不放心?”社员们都说:“放心,放心,赶紧分吧!”

黄豆是用喂大箩分的,那是一种口大底小的铁皮水桶。索良估了一下藏的黄豆,然后按人头一人分五喂大箩。社员依次领粮,见那豆粒子哗哗倒进撑开的麻袋,满心的喜悦无法言表。分到粮食的社员,背上粮袋子迅速奔回自家去。等小队干部分完粮食,黄豆还剩不少,索良便主张一人多分一喂大箩。黄士魁和公冶平一直坚持到最后,自然也偏得一份,至于那临时加给他们的监督职责早忘南朝北国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