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枯荣界 > 第六十一章 贫管代表

枯荣界 第六十一章 贫管代表

作者:东北老荒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43: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北农村住火炕,两三年就得扒一次。黄士魁抱怨炕不热,分析炕洞灰肯定多了,想要扒炕。艾育梅抱怨道:“扒炕又得弄冒烟咕咚的。”黄士魁说:“在这农村,细碎活睁开眼就有。抱怨没用,有活就得干哪。”黄士魁在院子里用白浆土围窝倒水撒麦余子,用二齿钩子捣开纥弄。张嘎咕来给他打下手,干活非常卖力,翻两三遍,直到把泥活匀才休息一下,进屋喝点水抽根旱烟。这时大队广播喇叭通知开支部会,黄士魁洗了手,不慌不忙地去了大队部。

支委们刚到齐,金书山就说:“把大家召集来,主要是研究贫管校事宜。在红原公社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经验交流大会上,长青大队因反应迟缓遭到点名批评,我会上做了检讨并打了保票。细想想,咱对‘贫管校’这项工作确实不够重视,扯了全公社的后腿,这责任主要在我,我总以为咱贫下中农只会种地,怕管不好学校。公社侯书记毫不留情面,在大会上把我撸了个茄皮色,要求咱立即改进,让咱以贫下中农为主,结合学校革命师生管理学校,牢牢占领农村学校阵地。今天就是研究这个事儿!”黄士魁说:“既然公社批评了,那就赶紧把‘贫管校’这个工作空白补上,别再等着挨尅。”金书山说:“其实这个事儿很好办,参考其它村的做法,成立个大队小学校贫管组,然后派两个代表隔三差五去学校管理管理。”公冶平却说:“只怕没啥待遇,这贫管代表没人愿意当。”金书山说:“贫管代表不白当,享受民办教师待遇,领取工分和每月七元钱的补助。贫管组组长由我亲自兼任,大家看看用谁当贫管代表合适?”黄士魁略加思索,便提出了人选建议:“我看金书承很合适,他是一位退役军人,上过战场立过功,而且在大队当过领导。”金书山忙说:“书承大哥行,还有一个我觉得也合适,就是穆秀林。他是铁杆儿贫农,还是老贫协**。”此话一出,其他支部委员都顺水推舟,表示同意,让金书山负责安排,于是碰头会很快就散了。

金书山在第一生产队马号找到金书承,刚说完成立贫管组的事,金书承就有意推辞:“咱就是个老贫农,能管个啥呢!别看我当过兵,可没有管理学校的能耐。”金书山说:“就应个名做做样子嘛,过了这阵子兴许就不提这茬了。先帮忙应付检查,去学校给讲讲你的当兵经历,也算是阶级教育。”见金书山言语恳切,金书承只好勉强应下。

金书山在第二生产队院子里寻到穆秀林时,他正在修理犁杖把手,刚听金书山说明来意,就一口应下:“好说好说,大队安排的工作,我老尿子义不容辞。”当听到当贫管代表还有待遇时,更是眉开眼笑:“这贫管代表还不白当,那更得尽心尽力了。”

去学校报到这天早上,穆秀林穿上了一件平时舍不得穿的七成新蓝色中山装,那是他的侄子穆逢辰送给他的。他在屋地一边照大镜子一边自语:“人是衣服马是鞍,捯饬捯饬是不一样,这衣服是挺抬举人,就是我这皮肤有点儿黑。”他管老儿子穆逢利要来一只旧钢笔,别在胸前上衣兜上。姚锦枝说:“爹你也不识几个字,有必要别钢笔吗?”穆逢时说:“你懂啥,像不像做比成样嘛!”

当他腆着肚子出现在中心道上,立刻吸引了来往行人的目光。“哎,老尿子,你穿这么板正,这是要干啥去?”听见姚老美跟他搭话,他显摆道:“我这不当上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代表了嘛,一会儿就去报到,知道嘛,享受民办教师待遇。我这上衣,是我逢辰侄子,三道梁子公社党委书记送给我的。”闻大呱嗒也上下打量他,嘘呼道:“哎妈呀,老尿叔,我以为你是要去相亲呢!原来是去管学校呀!呦呦呦,你这上衣兜还别个钢笔呢,挺像回事嘛!”待穆秀林走向大队部院子,姚老美呵呵说笑:“这老穆,当上贫管代表就觉得自己不一般了,真是癞蛤蟆别钢笔——硬装大肚子文书。”闻大呱嗒嘻嘻笑了:“哎妈呀,这俏皮嗑说得正对路。”

金书山把两位贫管代表送到学校办公室,向老师们交待几句就上公社开会去了。上完间操,郑树人校长登上土台子,向学生队列郑重宣布贫下中农代表今天进驻学校,要求同学们都要听从贫管组代表的管理,然后特意邀请贫管代表给学生讲话。在一片掌声中,穆秀林抢先一步走上台来,金书承则默默地跟在了后面。穆秀林用力清清嗓子腆腆肚子,一开口就把外号亮了出来:“同学们,我老尿子是地地道道的贫农,别看我们出身是贫贫的,可毛**却把贫农看得高高的,谁敢小瞧我们!”说到这儿,还故意侧头看了一眼郑校长,又扫了一眼台下的几个男女老师。现场一时鸦雀无声,他显得自己很威风,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说:“现在时兴‘又红又专’,红是啥?是思想嘛!专是啥?是业务嘛!论思想,咱大老粗胜过臭老九;论教书,咱一个生产队的保管哪能跟人家这些科班出身的老师相比。你比如说算术吧,有很多简单的算法咱都不懂。”他一时兴起,大声问学生们问题:

“二加二等于几?”

“四——”

“二乘二等于几?”

“四——”

“加也等于四,乘也等于四,尿不尿性?”

这一问,立即引起学生们一片长声呼应:“尿——性——”

老师们都笑了场,学生们更是一阵嘻哈。见此场面,穆秀林自己也忍不住呵呵笑了,他提高了声调接着说:“咱不懂这算术里的门道,那为啥还让咱管理学校?就是因为咱贫农比老师根儿红。如今让咱出头露面管学校,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你们说尿不尿性?”这一问,引起的回应更高亢了:“尿——性——”

贫管代表的讲话在师生中产生强烈反响,一时间“尿不尿性”成了村里的流行语,更把贫管组代表的表现当笑话讲。一群淘小子看见穆秀林腆着肚子立在老神树下,离老远一遍遍高声唱和:“尿不尿性?”“尿——性——”

遭到嘲笑,穆秀林一时气恼,舞舞扎扎骂道:“小孩芽子,敢戏耍贫管代表,真胆儿肥了!”见他追来,孩子们立刻作鸟雀散。小石头只顾奔逃,却被脚下的半块瓦片绊倒了,刚爬起来就被揪住了耳朵。小石头使劲想挣脱,试了几次也没成功。不远处的金书山疾步奔来:“快放开,快放开,别跟孩子一般见识。”穆秀林不依不饶,还扭着顶子的耳朵:“走,找你爹去,我要问问他,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姚老美也过来劝说:“多大个事儿还找家长,别把孩子耳朵弄坏了,快撒开快撒开!”小石头刚被解脱出来,就撒腿往前门房子跑。金书山抽抽着脸子说:“你这个贫管代表是我推荐的,可千万别给我打脸添乱哪!你呀你,怎么总把尿性挂嘴边呢?”

炕泥沤了一天,黄士魁这才卷起炕席,苫了屋里东西,用铁锨铲掉炕面泥层,用二齿子揭炕面子。张嘎咕有把好力气,负责把坯搬到院子里。黄士魁用提前脱好的炕洞坯搭炕洞子,张铁嘴儿一边看一边说:“搭炕是一门比较专业的技术活,这炕洞子像迷宫一样,弄不好东一片热西一片凉的。”黄士魁说:“我鼓捣次数多了,就琢磨出门道了。姑父你看这烟不能直通,直通炕脚底就不热,得从坯之间迂回穿过,既不让过烟受阻,还得保证受热均匀。你看,我这烟道是这么走的……”刚把第二遍炕泥堵漏抹平,姚老美来了:“刚才,我看见老尿子揪小石头耳朵,要找家长呢。”黄士魁一边给石板找角度一边问为啥,姚老美说:“你儿子领一般半大小子戏耍他,说尿性,给他说来气了。”黄士魁说:“那揪他耳朵也不多。”张嘎咕嘻嘻笑了:“小石头尿性。”

为了扭转贫管组给人们留下的不好印象,金书山要求金书承给四五年级的学生们上一堂阶级教育课。接到这个任务,金书承特意穿上退役时的草绿色棉平布旧军装,戴上圆形短檐解放帽,生怕讲不周全,在内心把要讲的内容又重温了一遍。上课的铃声响过,金书山、金书承和穆秀林跟着郑树人校长走进五年级的教室,屋里坐满了学生,连过道都挤满了。“同学们,今天让贫管代表金书承同志给你们上一堂阶级教育课,大家欢迎!”

教室里便响起一片热烈掌声,金书承缓缓地走上了讲台,两手示意压下掌声:“大队贫管组安排我给你们上一堂阶级教育课,准确讲是革命教育课。我是个大老粗,不识几个字,别的咱也讲不好,我就讲讲我当兵的事,打土匪的事,参加解放战争的事。那是1946年,我十七岁,经不住叔辈弟弟金书林鼓动,我俩一起去当了兵。当八路不久,连里的于指导员叫我当了连部通讯员。那年11月,我们部队准备去黑山里找土匪李华堂。25日部队出动一个加强营七百多人,从早上8点出发,走到下午5点,中间没有休息,边走边吃随身背带的干粮,渴了就喝水壶里的水。派出去侦察的人回来报告,抓来两个逃跑的土匪。这两个土匪告知,李花堂在大约十多里一个大锅底坑里,有一千三百多人,有车、马、炮、骑兵。得知这一详细情况,部队领导研究认为,土匪虽然比我们人多,但土匪是乌合之众,一盘散沙,觉得能打赢他们,便下决心要消灭这股土匪。于是派出哨兵先侦察,命令部队就地好好休息,首长们认真研究打法。到半夜一点,把战士们都叫起来,这才告诉大家准备打大仗,布置如何打法。到后半夜4点,命令部队从东西南三面雪地摸到土匪前沿阵地,先把敌前沿哨兵都抓光。天还未亮,在朦胧的晨光中,我看见土匪在山坳里把枪炮都架在各处住棚外面,还看到车马等乱七八糟的物品。因为天还没有大亮,大部分土匪都在睡觉,只有少数土匪起来解手、抓虱子。由于缺粮食,有几处正在杀马,号兵刚起来准备吹起床号,凹坑里的哨兵发觉我们部队动静,大叫起来:‘有八路,我们被包围了!’一边喊叫一边开枪射击,没穿衣服的跑出来忙问出了什么事。此时土匪乱做一团,我们部队领导下令:‘冲啊,杀呀!’部队从三面开枪开炮,手榴弹猛往下投,枪声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响彻山坳。我跟于指导员冲下去后,看见眼前有二十多个土匪惊魂丧胆,举双手缴枪。指导员叫我看好这些土匪,我命令土匪们:‘把枪都放到一起,到旁边集合,站好喽,都不准乱动。’不一会,把俘虏都送去营里。土匪大都来不及开枪,这场战斗就速战速决,只用四十多分钟便宣告结束。”

金书承讲的仔细,学生们也听得认真。他停顿一下,脸上露出微笑:“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打死土匪一百五十多人,打伤土匪三百多人,俘敌七百多人,缴枪九百多支、炮三十八门,马车二十五挂,我军受伤十二人,没有战士牺牲。清理战场后,发现战果多,一时带不完,部队派人回营联系,就地又呆一个晚上,一半休息,一半放哨警戒。部队打胜仗当晚,没有离开战场,等第二天中午回营庆祝胜利。这期间还有个插曲,于指导员为了考验我锻炼我,叫我去连部东北方向约一百五十米的水坑里打一桶水。天很黑,雪地路很滑,我去时很顺利找到了那个水坑,打了一桶水就往回走,没走多远,突然被什么东西绊倒,一桶水全部倒掉了。我伸手一摸,原来是两个冻硬的土匪死尸,真把我吓坏了,觉得头皮发麻,头发根都竖起来了。急急跑回来告诉指导员,路上被死人绊倒,水都扬了。指导员说,两个死土匪就把你吓成这样,还有没有点儿出息。不行,还要去把水打回来。我只好壮着胆子又去打水,在往返的路上,又碰见那两个死鬼,我壮起胆子狠狠地踢他们一脚,踢完似乎也不感觉害怕了。我猜想,这是指导员为锻炼我胆量特意安排了这出戏。自此以后,我再也不怕什么死人了。”

金书承如数家珍,讲得非常生动,学生们都听入了迷。“1946年12月5日,我部队一个连一百三十多人,又去山里寻找土匪。大家住在一个土城内,四面都是城墙城堡,城外都是田地,西面土地是顺城垄沟。我同4名战友就在西面城墙上站岗。晚上10点多,北风夹着雪花吹得很紧迫,天也很黑。我们都看见西城地垄沟有九个黑影一步步摸过来。距离城墙约六十米时,我们高喊,什么人?对方没有回答,黑影还是向前走来。我们十分警惕,立即向前方黑影开枪射击。全连战士听到枪声,都跑上城来,抢炮一齐开火。看黑影还想前进,又打一阵,看到对方一枪不还,连长命令全连停止射击。那时没有手电筒,不知道打的是什么,也不敢去城外看,全连的人都不敢回去睡觉,一直在城墙上守着,等天亮一看,原来是一场虚惊,打死的是九条黄牛。”听到这里,师生们都笑了。

接下来,又讲他参加解放战争的那些事,直到下课铃响起,学生们都还没听够。郑树人向金书承伸出大拇指,连连夸赞:“讲的太好了,太有教育意义了。”金书山对穆秀林说:“你看看人家老金哥讲的,你再看看你讲的,同样是贫管代表,为啥有那么大差别!”穆秀林觉得金书承抢了风头,内心很不舒服,阴阳怪气地来了一句:“是,他当过兵打过仗,他比我尿性!”

穆秀林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不断找事做。他一再强调贫管校,一定要来个旧貌换新颜,一定要有贫下中农吃苦耐劳的本色。先是组织师生奋战数日,在河套边开出了一大片校田地。他还大搞勤工俭学,组织学生支农,干了不少农活。他主动给学生们做忆苦思甜报告,讲他苦大仇深,讲在旧社会受的苦,声泪俱下。见他黑黑的脸腮上落下一串串泪珠,学生们也深受感染。他一再强调,贫管校一定要来个旧貌换新颜,一定要有贫下中农吃苦耐劳的本色,一定要把学生管服服帖帖。他大搞勤工俭学,组织学生支农,干了不少农活。他警告头发蓬乱的男生,再不理发就强行修理。说完这话不久,随身带一把剃头推子,专门寻找戕毛戕刺的学生。一次,他见张老赖头发有点儿长,摁在凳子上就强行下手,引起一大群学生围观。他一下下用力捏动推子,运行处头发纷纷掉落,嘴里还叨咕:“都连毛生了,哪像个学生。你们瞅瞅这虱子还爬呢,这虮子白花花的……”女生们听见这话,都无比厌恶地跑开了。

学校的教室是土地面,很容易起灰尘,时隔十天半月,那窗台上就会浮上一层。淘小子们常在教室内跑动,也常在灰面上写字画图玩。这天课间时候,同学们嘻嘻哈哈观看窗台,小石头和小玉妹妹凑过去,见灰上是几个歪歪扭扭的字,上头三个字是“吴老师”,下头三个字是“大王八”,有的同学竟然把那六个字连在一起念。见此情形,小石头心里一惊。平时,小石头把老师当神一样敬着,看到这骂人语,觉得不应该让老师看见,随手将字迹抹了。

吴老师是临时从红原公社中心小学调剂来的女老师,名叫吴惠。上课铃响,吴老师一进教室,早有蹲级包子张老赖打了小报告。同学们回到座位坐好时,吴老师把小石头叫到窗台前训话。

“为啥要写骂老师的脏话?”

“不是我写的。”

“不是你写的,你为啥抹平了?”

“我觉得那话对老师不好。”

吴老师十分严肃地审视了半天,然后让小石头站在讲台旁边反省。同学们时而指手画脚,时而交头接耳,小石头觉得颜面无存,唯有小成玉为他着急。操场旁边的老神树上,一只乌鸦不时哇哇叫唤,听着那凄厉的叫声仿佛到了恐怖的世界末日。

上完一节课,小石头被带进了办公室,吴老师继续重复寻问,小石头都如实回答。穆秀林听了半天,突然将桌子一拍:“好你个淘小子,头些日子一脚把皮球踢到办公室的窗子上,玻璃都撞碎了!你调皮捣蛋也就算了,竟敢辱骂老师!太不像话了!怎么的?老师教你教出孽了?不想上学了?不想上学就早点滚回去!”

到了下一节课,穆秀林带着黎红老师来调查此事,他先站上讲台,紧绷着面孔,向学生们巡视一圈,而后开口问道:“老师教书育人,值不值得尊敬?”同学们长声唱答:“值——得——”他有些气愤地说:“可有的学生道德败坏,竟然公开辱骂老师,太不应该了。”他又断章取义地用伟人的一段话警告道:“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然后态度强硬地点名:“小石头,站起来承认错误,向吴老师道歉!”小石头却不服:“我没错!”穆秀林铁青着脸走下讲台,到小石头旁边数落道:“你可真尿性!明明做了错事,却不敢承认,还这么犟嘴,真是不可救药了。一个人犯点错误并不可怕,怕就怕明知故犯,有错不改。懂不懂?”小石头眼神里满是委屈:“我没错。”穆秀林怒道:“还敢犟嘴!我倒要看看,是你尿性还是我尿性!”说着踹了小石头一脚:“滚回家去,把家长叫来,今天不把这事儿整个大头小尾就没完!”

小石头抹着眼泪刚要跑出教室,被黎红老师拦下。她和蔼地说:“你不要害怕,照实跟我说,到底是不是你写的?”小石头摇摇头:“不是。”黎红老师又把小成玉叫起来:“成玉同学,你说实话,那窗台上的字迹,是一种笔迹,还是两种笔迹?是写了好几天的,还是新写的?你好好想想。”小成玉想了想才说:“不一样,‘吴老师’三个字写的工整,好像新写的;‘大王八’三个字写的稍微有点连,好像以前写的。”黎红老师又问小石头:“你一看这两句连起来对老师大不敬,所以你出于对老师的爱护伸手抹了,对吧?”小石头把头点得如同鸡叨米。

黎红老师向学生们问话:“说梁代岩同学亲手写了骂人话,谁亲眼看见了?”一时鸦雀无声,没人回答。黎红老师回头对穆秀林说:“穆代表,听见了吧,没人看见是小石头写的。很明显,先是谁淘气,在窗台灰上练字玩,写了‘大王八’三个字,后来有学生恶作剧新写了‘吴老师’三个字,然后小石头出于爱护老师的目的给抹了。我们可能冤枉他了,不要再难为他了!”

艾育梅在灶台把菜放进锅里时,发现帮烧火的小石头闷闷不乐,就问:“你遇到了啥不开心的事儿,能跟妈说说吗?”小成玉抢先报告:“他被老师好顿冤枉,罚站一堂课,还逼着让他承认错误,他就是不肯。多亏黎老师出来解围,不然还得连累家长。”小石头往灶膛里续苞米荄子,火光映照着他的脸:“以前,我把老师当神看,觉得老师最值得尊敬和爱护,她说什么我都信,说什么我都听。可现在,我不再把老师当神了,今天吴老师错怪我了。”

艾育梅看着炖土豆的铁锅盖往外冒出热气和菜香,提醒说:“可以小点儿火了。”小石头不再往灶膛里续柴禾,把未烧完的荄棵往外拽了拽。顶子插话说:“以后,再看见写谁的什么话,别去多管闲事了。”艾育梅往蓝围裙上擦擦手说:“我要告诉你们,不能因为背了黑锅就影响心底的那份善意,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不用纠结烦恼。”母亲的这一番话,仿佛落日的余晖,忽然照亮了笼罩在小石头心头的那一片阴霾。

不久,吴老师调走了。离开小学校时,她肩上挎着帆布包,手上拿个日记本,特意把小石头叫出教室。站在老神树下,小石头看了看那张冷面孔,再看看她身后的郑校长、穆秀林和黎红老师,暗暗揣摩吴老师的意图。“还记得吗?罚站的事?”问话里含有一丝温柔,完全不似先前的冷落。“记得。”小石头回答得很诚实。“我自从知道是错怪了你,就想当面向你承认错误,可我始终没有这个勇气。”沉吟一会,又问:“你能原谅我吧?”小石头心里忽的一热,点了点头,眼泪却含在了眼圈里。

吴老师脸上露出少有的笑容,把手里的日记本递过来:“这个送给你留个纪念,谢谢你爱护我。”小石头迟疑了一下才接过,抚摸那红色本皮上的“东风”二字,觉得曾经的委屈都烟消云散了。小石头再次抬起头时,看见吴老师的身影正在远去,还回身挥手作别,便挥了挥手中的笔记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