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辽终开战

武帝之天龙八部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辽终开战

作者:步枪打蚊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20 14:08:03 来源:bqg90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即后世京、津全境,以及晋、冀北部地区。唐汉时期,这里便是中原统治游牧民族的战略要地。

其州城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

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山的西北,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

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

这也使的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也使得如今统治中原的大宋政权,一直感受其威胁,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心与其对峙。

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部屏障,直接导致中原王朝,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下。加之中原士兵善守城,而北方游牧骑兵善攻,对宋朝的衰变乃至灭亡都有重大影响。

并入辽国的燕云十六州,现如今也是辽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辽国“汉人”问题最为突出的地方。也正是这些汉族百姓,促使这些地方的兴盛繁荣。

生活在这一带的汉族百姓。由于在唐末五代时期与少数民族长期相处。其后又在辽国统治下生活了不少年,他们的生活习俗和中原汉族产生了不小的差别。

其实真要说起来,生活在辽国境内的汉人。有时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还算不是算汉人。无论在大辽还是大宋,他们的身份都非常尴尬不受信任。

大辽了收卖这些地方的汉人,用科举、任官跟婚姻来使汉人忠于他们。可又不信任大多数“非我族类”的汉人,大多将其置于社会的最底层。

反过来大宋这边,对于这些生活在大辽的百姓,觉得他们被“胡化”。不能视为正统的汉人,同样对逃入宋境的这类汉人多有歧视。并指其为“番”或“虏”。

打从宋朝建国之后,面对当时还称契丹国的大辽。其统领的铁骑能由燕云十六州,疾驰而南下入侵中原的威胁。不得不在汴梁附近广植树木以为屏障。

宋太祖赵匡胤甚至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还专‘门’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打算用金钱跟大辽赎回失地。并且在河北东路,兴建大名府与大辽进行对峙。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曾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在高梁河与辽军展开‘激’战,结果最终宋军大败,且赵光义中箭,最后乘驴车逃走。

之后北宋与大辽也进行了长期的两国战争,始终都未能收复失地。直到景德元年真宗抵澶州北城,与大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后。宋辽边境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只是正如赵孝锡所说的那样,盟约永远都是用来撕毁的。那怕大辽与大宋签定了停战协议,可发生在两国边境的小规模冲突。几乎就没怎么停止过。

每到大辽冬季缺粮之时,就会派遣小股‘精’锐骑兵,深入大宋境内劫掠。这种抢夺物资跟人口的行动,也被大辽人称为冬季的‘打草谷’行动。

而缺少‘精’锐骑兵的大宋边军,面对这些来去如风的大辽骑兵,大多都能固守一些城‘门’要塞。对于那些生活在城外的百姓村庄。却没办法进行有效的保护。

长久以来,生活在宋朝境内的百姓。也饱受这种大辽骑兵的劫掠之苦。甚至发展到最后,只能远离家乡,离开这种是非之地。

可敢于搬走的百姓,毕竟还是在少数。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他们对于国家其实概念不深。只要谁能替他们提供保护,那么他们就视谁为统治者。

此次大宋兴兵伐辽,真正觉得欣喜若狂的,正是这些生活在西北的大宋百姓。对他们而言,期盼这天已然期盼了太久。而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也是他们觉得最安宁的一次。

不时能看到,从他们村头经过,穿戴整齐军容严整的骑军骑兵。他们也第一次觉得,大宋也有了‘精’锐的骑兵,他们也不用在担心,承受那些大辽骑兵的劫掠了。

因为赵煦御驾亲征的原因,集结在边境的众军,也开始整装待发。为了打好这一仗,也为了保证赵煦的绝对安全,骑军指挥使张亭光,亲自坐镇中军大营。

其手下的一万‘精’锐铁骑,也时刻护卫在赵煦左右。至于另外两路大军,则由赵煦选定的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亲自做镇指挥伐辽之战。

根据章惇的指挥,三路大军不能过于冒进,采取三路合围步步紧‘逼’的方式。一点点,吞食掉大辽在燕云十六州的兵力,直到最后收复全境。

面对来势汹汹的大宋军队,耶律洪基主动示弱般,将国都后撤到大辽中京。其在南京与西京的兵力,同样大多采取守势,看上去似乎有些害怕大宋的兵锋一般。

看着从前面打探得来的消息,赵煦也觉得,大辽看上去实力真的衰弱了不少。这仗还没打,他们的皇帝就先躲到中京去了,这不是明显的逃跑吗?

事实上,如今统领南京与西京的,正是大辽的新太子耶律图。这位被立为接班人的大辽太子,很清楚这是耶律洪基对他的一次考验。

只要他能打好这一仗,也许他就能顺理成章,成为大辽新一任的皇帝。而耶律洪基,暗里似乎也有过这种暗示。给其派遣的部队数量,同样不在少数。

而在中京,耶律洪基同样集结了大批的辽国‘精’兵。以骑兵的速度,何时南下支援,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大辽大体的作战方针,便是先守后攻。

拥有燕云十六州这个天然的地理优势,他们就算采用守势,也能消耗大宋的锐气。同时也能借助这种大宋给予大辽的紧迫感,让那些部族首领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相比赵煦看到大辽方面的情况,想到的都是好事。同样启程出发的赵孝锡,却清楚这并非什么好事。相反,大辽这一招很‘阴’险,有点请君入瓮的意思。

偏偏这种战术,没到最后大宋方面就算意识到,也很有可能来不及。到时候,大宋军队长途跋涉,又经过历次血战之后,要么将士体力‘精’力下降,要么就是骄兵必败。

而在中京集结了大批‘精’锐铁骑的大辽,完全能够依靠这些为生存而战的部族骑兵,对远到而来的大宋军队进行反攻。那时候,才是真正决定胜败的时刻。

只是意识到这一点,赵孝锡却清楚,说出来估计没人能信。加上这个时候,大宋从上到小,都渴望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又怎么会考虑这么多事情呢?

面对这种情况,赵孝锡能做的,就是做好突袭大辽锦州的计划。一旦大辽集结在中京的‘精’锐南下,他就直扑大辽的中京,迫其骑兵返回救援。

到那个时候,也许双方拼的就是速度,还有双方的胆量。毕竟,坐镇中京的是他们的皇帝,其次也是一个战略要地,被断绝了后路的辽兵,又会作何感想呢?

抵达边境的赵煦,召见了三位统兵将领,还特意到骑军营走了一圈。看着这些军容严整的骑军,赵煦也不得不佩服,赵孝锡替大宋打造了一支‘精’锐骑师。

如果他不是皇帝,或许他会真心佩服这位堂兄。很可惜,牵涉到皇位的事情,他根本不能让赵孝锡,声誉跟威望比他这个皇帝还高。

听着骑军将士如雷般的万岁之声,赵煦也觉得很满足。特意在边关设宴,招待了骑军各营统领。这也算是,对这支天子骑军,一个额外的奖赏。

三路大军抵达之后,由大宋真定府出兵的第一路部队,很快进入朔州境内。这一路大军,由步兵为主,骑兵负责侧应,全计兵力也达到近十万人。

因为准备充分,加上有骑军游骑兵负责哨探之职。这一路大军很顺利,开始攻城略地般,收复与大宋临近的一些大辽边城。捷报频传至赵煦处,自然令其喜笑颜开。

只是战报收的比赵煦很快的赵孝锡,却从这种大军收复的边城中,看到辽军在这些小县城,布置的兵力不多。大多都是一些汉属军,甚至很多不战自降的都有。

而原本生活在城里的百姓,契丹族的大辽人几乎没有,就连一些年青力壮的汉族百姓,在开战之前就被押解一空。这意味着,战前的担心最终还是出现了。

如今被保留在这些被占领城市的百姓,大多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为了保证这些城池的安全,也为了彰显大宋的王师风范,大宋方面还需要提供粮草救济这些百姓。

看到这种情况的赵孝锡,立刻连发数封密信,将情况告知了其心腹的部下。让他们建言,无论如何要保证,部队粮草补给的安全。

如若宋军的补给线被断,除了进入辽国境内的大军有危险。那些没了救济的城中百姓,只怕也会制造事端。这样一来,大宋就真的被动了!Q

笔趣阁已启用最新域名:biquge001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