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游戏 > 风花醉 > 第706章 靖康元年

风花醉 第706章 靖康元年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9-19 17:17: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706章 靖康元年

面对官家不断催促,城中将是一直请战,童贯终究还是压不住了,已经十道金牌了,再拖下去,接下来送来的可能就不是金牌,而是三尺白绫或者鸩酒了。无奈之下,童贯还是决定发兵,不过他不会向南发兵,而是向东,完颜宗翰打沧州府,他就打蓟州,只要把完颜宗望围起来猛打,就不怕完颜宗翰不回来。

童贯所用围魏救赵之计也算是最稳妥的方法了吧,可真的能入预想中那样顺利么?

离途漫漫,红云满天,似乎在预示着一个结局。

古老的南京城外,白雪茫茫,腊月里刚刚下了一场大雪,不少宋兵已经有些不太适应了,尤其是那些来自两京和江南的兵马,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冰雪?可反观金国士兵,他们本就生活在白山黑水间,那里的环境远比冰雪天气差太多了,一场大雪,对女真人似乎没什么影响。童贯选择这个时候出城攻打蓟州,并非莽撞,他有着充分考虑的,除了围困蓟州,逼着完颜宗翰回援外,还有着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打个漂亮的大胜仗。这些年大宋屡败屡战,败得连尊严都没有了,倒是有些大胜仗,那都是定**打得,官家又多嫉恨定**可想而知,要是能打个大胜仗给官家长长脸,对自己的未来大有裨益。听说定**顺利打进了吐蕃,又是一场胜仗呢,官家可是急需一场胜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童贯选择这个时候出兵除了这朝廷方面的考虑外,也是觉得这时候打蓟州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腊月份一场大雪,现在蓟州附近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厚厚的冰层,这种环境下是极不利于骑兵行进的,只要女真人失去骑兵之锋利,还怕打不赢人数战劣势的金国兵么?这一战,童贯还是有着八成把握的,完颜宗翰去沧州带走了三万多人,如今顺州、蓟州一带的金国兵马加起来也就四万多,以十二万大军对阵四万大军,这是何等的人数优势,如果这样还打不赢,真该回家抱孩子了。

童贯不去南边堵完颜宗翰的后路,反倒往东进攻蓟州,还真把完颜宗望吓了一跳。毕竟现在拱卫蓟州城的只有两万多人,如果宋兵真的倾尽全力强攻蓟州城,谁能保证就打不下来呢?所以,面对眼前的局面,完颜宗望煞是头疼,这个童太监,真不愧是领兵多年的主。完颜宗望贵为金国兵法大家,自然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之所以能屡屡野战打败大量的宋军,那是因为手底下骑兵锋利,这和当年契丹人总能对大宋形成压制优势一个道理。可现在冰雪天气,地上打滑,骑兵的优势荡然无存。强行排出骑兵,一旦冲起来,可就刹不住了,猛地停马,结果就是人马一起摔倒在滑不溜湫的冰面上。

完颜杲那双充满智慧的眸子里闪现着几分色彩,他到底年纪大了些,不会像完颜宗望这般沉不住气,思索片刻,缓声道,“斡离不,先下令让粘罕(完颜宗翰的名)领人退到永定河一带,务必能随时支援我们。如果实在不行,就命令粘罕和老四强攻析津府,我就不信汉人能眼睁睁看着南京陷落。”

完颜杲这一招围魏救赵可真有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思了,不过不到万不得已,完颜杲和完颜宗望还不想用这招,因为大宋兵马出城一次不容易,如果这次不尽量找机会取得绝对优势,想等到宋军下次出城,可就不容易了。骑兵,无法使用,可要是能使用骑兵呢?

当完颜杲提出这个问题后,完颜宗望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到底如何让骑兵摆脱冰天雪地的困扰呢?这可不容易啊!”

完颜宗望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没琢磨出什么主意,不过他脑子活络,自己想不到,不代表别人想不到,当天便让人到城中贴告示,只要谁能相出让马蹄不打滑的主意,赏钱百贯。告示贴出去后,在蓟州城内反响很不错,一百贯的赏钱,代价只是想到一个好主意,这买卖谁不愿意做?很快就有人登门了,陆陆续续的来了许多人,还别说,真有一些百姓提出了歪点子,有的提议用厚布包裹马蹄,有的提议缠上稻草,最后经过测验,完颜宗望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一些兽皮裹在马蹄子上,因为摩擦力的关系,竟然一点也不滑了。

信心百倍的童贯可不知道自己的算计已经入了别人的彀中,宣和七年腊月末,简直就是多事之秋,先是定**西征吐蕃,紧接着就是金国挑起战争,谁知道这个年谁能过好呢?当来到蓟州城下,童贯并没有急着攻城,以前他最讨厌跟金国人正面交锋,但这次,反过来了,他可不想硬攻蓟州城,毕竟蓟州北方重镇,又有两万大军驻守,强攻的后果显然不会太美妙。说起来,童贯也有点损了,他让人去城头下喝骂,骂的还是现在大金国的汗王完颜宗望,“完颜老二杀了亲爹,睡了亲娘,猪狗不如,有本事的滚出来,大宋皇帝陛下教教你如何做人,省的一辈子禽兽,却不自知。”

城头下骂声五花八门,总之没一句好的,这些话传到完颜宗望耳朵里,反应可想而知。完颜宗望没有亲手杀死亲父,可完颜阿骨打的死终究是他亲手造成的,害死亲父,不管怎样,心里这一关是过不了的,这成了他心中最深的忌讳,绝不容许别人提起的。可现在许多宋兵站在城外不厌其烦的喊,至于娶了继母,这倒没什么。在女真,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事情再平常不过了,只是这毕竟不是什么太光彩的事情,被人这般说,心里也好受不了。铁青着脸,完颜宗望抄起桌上的茶杯,狠狠地砸在了地面上,刺耳的碎裂声响起,惊动了正在屋外调派众将的完颜杲。

安排好各项事宜后,完颜杲回到了屋中,看着房内一片狼藉,他眉头蹙起,脸上神情严肃,“斡离不,你要记住,你现在是我大金国的汗王,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大金国的子民,以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你如果还控制不了自己,我们永远也不可能争得过定**的。”

已经许久没人敢说完颜宗望了,恐怕大金国里,除了完颜杲敢如此,也没有别人了。重重的舒了口气,完颜宗望苦笑道,“叔父,侄儿知道了,不过这次,我要亲自领兵出征,定要让那些逞口舌之利的小人付出惨重代价。”

完颜宗望的眼中透着几分坚定和凶狠,完颜杲并没有拒绝,而是沉声道,“你要出征可以,但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要是出什么事,这得来不易的局面就要拱手送人了。”

“嗯,叔父放心,侄儿晓得”完颜宗望轻轻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自己所处的局面,看上去大金国尽数掌控在手中,可实际上还是有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完颜宗翰到底在想些什么没人知道,那完颜宗干更不是省油的灯,而老四完颜宗弼更是人中翘楚,军中威望也足,自己真的要阵亡,说不准真就便宜老四了。

蓟州城外,任凭那些宋兵如何叫骂,城头上都没有反应,童贯心里还在纳闷,完颜老二心高气傲,哪里受得了这种侮辱,他应该早早的领兵出城一战才对啊。蓟州城没有反应,童贯也只能按兵不动,转眼间两个时辰过去,童贯主动后撤十里地扎营,随后就是埋锅造饭。童贯以为今日不会有什么变化,可完颜宗望等的恰恰就是这个时机,城中女真骑兵早就吃的饱饱的,马屁备好,待城外宋兵 退去,完颜宗望提刀上马,扬声道,“我女真族勇士们,汉人欺我大金国无人,本汗定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大金国的厉害。城外汉人数倍于我,尔等害怕呼?”

“汉狗懦弱,汗王必胜....必胜....”许多女真士兵挥舞着弯刀,喝着囊袋里的烈酒,烈酒能唤醒热血,每当厮杀之前,女真骑兵都会喝点,酒就像神奇的灵药,能让他们平添几分战斗力。

完颜宗望一马当先,近一万五千名女真骑兵陆陆续续的从西门冲出,为什么一定要从西门出呢?因为完颜宗望要与顺州城完颜宗弼所部集合在一起。出城五里地,就看到完颜宗弼的大军汹涌本来,两股大军合在一起,短时间内就汇聚成了三万多人的铁骑,而此时的大宋兵马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他们的想法里,这种冰雪地里,战马不合适的。见了面,完颜宗望嚷声道,“老四,知道你勇猛不凡,怎么样,这次有没有没信随为兄一战破大宋兵马?”

“汗王说笑了,那无用的汉人,虽有十几万,不过是十几万待宰的猪样罢了,要胜他们又有何难?”完颜宗弼举手投足间展露着一种自信,当初女真铁蹄能打的契丹人满地找牙,更何况是被契丹人压制了百多年的宋兵?如今宋军之中只有几千骑兵,还都收缩在析津府内,所以这一战,大金国是想打就打,想走就走,主动权在手,还怕那宋军人数多?

三万多铁骑冲锋起来,那气势几里外都能感受得到,当探马慌慌张张的来到大营,禀报童贯的时候,女真铁骑已经距离大营只有两里地了。两里地,对于骑兵来说,几乎是眨眼就到。

童贯不知道女真人的骑兵为何能在光滑的冰雪地上前进自如的,但有一点非常清楚的,那就是要遭殃了,“快传令胡成科,将拒马和铁蒺藜撒下去,一定要将女真人的势头挡住。”

童贯的命令不可谓不及时,可这次出城根本没想过和骑兵正面交锋,哪里带许多拒马和铁蒺藜呢?完颜宗望和完颜宗弼兵分两路,一路从北边进攻,一路从南边进攻,胡成科是顾头不顾腚,刚刚组织起阵型,南边就被完颜宗弼冲破了。如今大部分宋兵还想着吃饭呢,有的窝在别处休息,女真铁骑一来,简直如虎入羊群,砍得宋兵还无还手之力。终于,乱象丛生,渐渐地营中局面就有点失去控制了。完颜宗弼突破南边,也不急着深入,而是领着兵在南边外围东西交叉,不断收割能看见的宋兵,如此一来,逼着那些慌乱不堪的宋兵往大营中间跑。这可是十几万大军啊,整个大营连绵十里地,分散开来,倒显不出什么,可当大多数人都集中到小片范围内后,就知道场面有多乱了。乱,就是完颜兄弟俩想要的效果,女真铁骑南北夹攻,却放着东西两侧不管,当感受到压力过大时,许多宋兵选择了从东西两个方向逃跑,这人啊都喜欢跟风,有第一个跑的,有第二个跑的,最后演变成了一场大逃亡。

无数宋兵像蚂蚁一样从东西两侧奔出去,童贯是想管也管不了,前边步卒逃亡,后边铁骑追赶,后果可想而知。面临金国骑兵的追杀,数不清的宋兵惨死在那些钢刀之下。当形势不可逆转后,童贯也选择了逃,也许这就是童贯最大的弱点吧,如果他能在这个时候领兵驻守大营,死死地拖住女真铁骑,伤亡会降低许多。可童贯惜命,他不会留在必死之局中的,童贯下令逃跑,其他将领直接没了主心骨。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人心不齐,撑不起脊梁。

大宋十几万大军一败涂地,他们就像一群绵羊样被追的乱跑,鲜血染红了蓟州城外几十里的地方,尸体数也数不清楚。宋军想逃回析津府,可完颜杲早已领兵挡在蓟州到南京的路上,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往南跑,至于往北跑,没人想过,一路向北跑到大定府么,那不是蠢材是什么?

一路逃亡,一路追赶,最终来到南边的永定河河畔,对大多数宋兵来说,看到永定河,就看到了希望,因为只要过了永定河,回到白沟河一线,就可以缓口气了。可是过得了永定河么?答案是不可能。完颜宗翰早就在此地等候了,为了万无一失,他在派人守住永定桥的前提下,让人砸破了冰面,看着永定河中碎裂的冰层随着河水缓缓流动,无数宋兵直接绝望了。有冰层,他们可以顺利踩在冰层上跑过去,可冰层没有了,别说河水有多深,刚这寒冷的天气谁能受得了,落水后估计还没到河对岸,就早被冻得手脚发麻了。没了生路的情况下,许多人会变得疯狂,此时的大宋士兵就是如此,他们一窝蜂的冲向了永定桥,因为那里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了。结果可想而知,面对以逸待劳的几万金国兵马,大宋士兵付出惨重的伤亡依旧没能冲过去,近十万大军被困在永定河北岸到大庆几十里的地方,一场厮杀,持续了一天一夜,知道第二天黎明到来,方才渐渐停下。没人会去数死了多少人,总之很多很多,这一天,完颜宗翰放开了永定桥,剩下的几千残兵飞速过了永定桥,而女真人从后追赶,一路到了白沟河一带,在乱兵冲击下,白沟河一带形同虚设,仅仅半个时辰,女真人就过了白沟河并猛攻河北重镇雄州城,一日之间,涌入雄州城,至此,也意味着南京析津府成了一座空城。

宣和七年腊月二十四,南京守将程风雷率城内一万守军投降,这也预示着南京陷落,女真人具备了南下的资本。永定河一战阵亡十几万宋军,如此大的消息想瞒也瞒不住的,两天后,童贯兵败,永定河惨剧就传到了东京汴梁城,当消息传来,无数汴梁百姓还以为是佛祖开的玩笑。几年前,大宋被辽朝耶律淳杀的大败亏输,损失惨重,现如今又在那里败了一场,并且败得是如此干脆。

雄州失陷,那接下来女真人随时都能南下大名府,紧接着就是渡过黄河,过了黄河是哪里?那就是东京汴梁城。第一次,生活在汴梁城的百姓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不安,原来身处中原之地的汴梁城也是那么多不安全,只要女人想,随时都能南下,虽说河北和山东还有几万兵马,可这些地方兵马能够挡得住凶猛的女真人么?

狼来了,而绵羊还是绵羊,汴梁皇宫里,那个文采风流的官家赵佶呆呆的坐在软垫上,在他面前供奉着三清道尊,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能清楚地看到官家赵佶竟然全身打着哆嗦,眼神中露出的满是恐惧。面对凶猛的女真铁骑,赵佶也慌了,以前他高傲,那是因为觉得就算再怎么败,别人也打不到汴梁城来。可是这次不同了,十几万大军近乎全军覆没,黄河以北已经没有能够抗衡女真人的兵马,也许这几天,也许明年,总之,女真人想什么时候过黄河攻打汴梁都是可以的。

赵佶不想死,他想逃,可作为一国之君如何能放弃国都,放弃都城几十万子民,仓皇逃亡?所以赵佶很纠结,到底要怎么做呢?咚咚咚,一阵脚步声传来,杨莲小心翼翼道,“官家,蔡枢密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

“让他进来吧”赵佶挥挥手回了话,没多久蔡攸就迈着小碎步快速走了进来,蔡攸这次来正是为了赵佶,自打兵败的事情传来,蔡攸回到家中就仔细思索起来。他心里非常清楚当今官家的心思,如果让他跟汴梁城共存亡,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想逃,可又找不到逃的理由,而蔡攸来到这里,就是要给赵佶一个不错的理由。

“陛下,臣有要事相商”说着话蔡攸斜着眼看了看站在旁边的杨莲,杨莲心知肚明,赶紧拱手道,“官家稍待,小人去御膳房悄悄饭做好了么。”

杨莲识趣的走了,蔡攸没了顾忌,向前两步,神秘道,“官家,如今局面,汴梁城是不能再待了,女真人随时都能打过黄河,还请官家移驾他处。”

蔡攸的话可算是说到了赵佶心坎里,可他还是装模作样的,“哎,大郎好心了,可朕作为一国之君,则能弃百姓于不顾?”

听赵佶的话,蔡攸心里一阵腹诽,官家还真能装,你要是心系百姓,前些年还会闹那么多民乱,还会搞那么多花石纲?心中不以为然,可面上还是得恭恭敬敬的,“官家,一国之君不成,若不是一国之君呢?太子殿下成熟稳重,锐意进取,自可继位,到时候官家不就可以离开了么?”

蔡攸的话刚说完,就见赵佶的脸色变了几变,瞬间就寒了下来,他哪里舍得放弃皇位?如果不是蔡攸往日忠心,这会儿就要怀疑蔡攸的用意了。不过蔡攸似乎并没有害怕,看着蔡攸坚定的目光,赵佶心念一动,突然有点明白了,将皇位禅位于太子赵桓,也就卸下了一个包袱,不管女真人来不来,就先让这个儿子抵挡一番吧,有了新皇帝,太上皇去哪里,就没什么可留意的了。

“好,朕也是感觉疲累不堪,身子不适,也该将皇位传给太子了!”赵佶看上去语重心长的,真像个慈爱的老父,可实际上呢,这简直就是把自个儿子往火坑里推啊。赵佶想得很清楚,把皇位让给儿子赵桓,女真人若来了,顶缸的自然是儿子赵桓了。若是女真人不来呢,到时候再把皇位要回来就好,就那儿子懦弱不堪的性格,他敢反对么?

听着这冠冕堂皇的话,蔡攸觉得自己像个罪人,将可怜的太子赵桓推出来,简直就是要这位太子殿下送死啊。可蔡攸没有选择,他的一切都是赵佶给的,赵佶要是完蛋,他也得跟着完蛋。

赵佶将要禅位给太子赵桓的消息不胫而走,消息来到楚王府里,清雅贵重的李大家无奈的笑了笑,官家还真舍得下呢,太子再不讨喜,那也是自个儿子啊。真不明白,如此贪生怕死,沽名钓誉,怎么就成了大宋的官家呢?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历史的强大,不管时空如何变幻,不过有多少改变,最后历史洪流还是走到了这里,赵佶要禅位,也就是说腊月里,靖康元年来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