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小鱼跃农门 > 第16章 敢不敢试

小鱼跃农门 第16章 敢不敢试

作者:一树樱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17: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6章敢不敢试

巴郡与相领的江州府都是产粮的大区,巴郡四周有山,但土质优良,向以稻米为主要的农业作务。江州府一马平川,却是半数种稻,半数以豆麦为主。稻米吃水吃的多,春耕时节,滴雨贵如油,但几十年来,也没发生过开春数月没有雨的事。如果一直这样旱下去,误了种秧的时节,便要毁了三四成的收成。若一直这么旱下去,收成怎么样可更难说了。

六十年前巴郡一场大旱,一旱三年,颗粒无收,虽然有官府开仓放粮,但还是死了不少人,引发了民乱。农家靠天吃饭,虽然大多时候衣食无忧,但上天偶一发威,都是要人命的威。有前车之鉴,各地官衙更是紧张。

“当务之急还是不能将消息传出去。旱情初起,谁也不知道后头能不能有变,民愚胆怯,传了消息只怕要乱。”县丞说。

何主簿点头道:“正是如此。另有那些米行粮商,咱们也需得提前打了招呼,商人重利,若是趁乱屯粮抬价,只怕局面不好控制。”

三人商议了半天,只是这样的大事哪里是他们动动嘴皮子便有得当主意能拿的?关键还是看老天爷,到底要不要发这个威,给不给人一条活路。

正愁着呢,门外有衙役来报,说是何主簿订了吃食,给送过来了。

何主簿正头疼着,一时也没想起来是谁,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什么人?我何时订过吃食?撵了出去!”

那衙役正要去赶人,黄知县却笑了起来:“难得有汉庭老弟请客,怎么能轻易放过?好啦,这些头疼的事一会再想,天大地大,肚皮为大,总不能空着肚子犯愁吧。”

何主簿知道知县大人这是在强作欢颜地宽慰大家。从下面传来今年可能有旱的消息起,他们这几日便没好好吃过睡过。何主簿突地想起中午要何晖去叫吃食的事来,当下笑着说:“真是糊涂了,果然是我叫来的。让人把东西拿进来吧。”

那衙役忙去带人,何主簿回头对知县和县丞说:“便是正大街近日风头正盛的唐家早食摊子,想来两位大人都还没尝过吧。”

“你说那唐家的小摊儿?”左县丞捋着胡子大笑了两声,“你别说,我还真吃过!”

“哦?”主簿和知县一起看向他。

左县丞得意洋洋道:“就知道你们看不上那路边的小摊儿,前些时候我听下头人说起,一时好奇,让下人去买了他家出名的汤包和胡辣汤来,果真好味道!”

说话间,他们见着一个身量不高的小丫头跟着衙役走了过来,她身后跟着两个媳妇,却是推了一辆车,车上有锅有灶,架得很满。

“不是说送吃食?怎么还锅灶也一并送来了?”

那小丫头梳着双丫髻,齐齐整整的头发上一边系了一条红头绳,身上穿的衣服料子虽是最简单的麻布,却浆洗得干干净净,丝毫不见脏污。这小姑娘看着不过十岁左右,一张小脸很周净,目如点漆似的,表情倒不见局促慌张,落落大方看着倒有些气质。

推车的媳妇放下车,见到县衙里三位大人,早惊得扑咚一声跪倒在地上,连连磕头,身子都有点哆嗦,那小姑娘却是面带微笑,叉手在腰侧,端端正正地施了一礼:“民女受主簿大人之命送吃食过来,请问是在这儿吃还是在别处?”

黄知县膝下有个女儿,正与这丫头差不多大的岁数,见她举行从容有礼,心中不觉生出几分爱屋及乌的亲切来。

“这孩子倒齐整得很,家教不错啊,汉庭,这就是你说的唐家摊子里的人?”

“民女姓唐,那小摊子是我娘开的。”唐小鱼又福了福身,笑盈盈地看着面前年约三十许,宽额细目,身材微胖的男子。瞧他这身官服,这站位,约摸就是本县的县老爷了。“小吃不比酒菜,要现做现吃才能不走滋味,所以小女带了锅灶来,现做给几位大人吃。”

“那敢情好啊!”黄知县笑着摸了摸胡子。

“你带了锅灶来此,你家不做生意了?”左县丞好奇地问道。

“因为听说是给县衙大人们送吃食,自然这是顶要紧的。各位大人是本县父母,父母有命,怎敢轻忽?”

这几句话听得三人都是一乐,这小丫头嘴巴倒挺甜。

“不能让你们误了生意,便捡些简单的做几样,本县补你钱。”

“既是汉庭请客,那能让知县大人出钱,是吧汉庭老弟?”

“自然自然。”

唐小鱼也不管他们之间如何客气,叫了媳妇们将灶安好,加柴旺火,便忙乎开了。

先给三位盛了一碗鸡丝稠粥,又各上了一根黄金棒。

何主簿是刚吃过的,还不觉得怎样,知县和县丞却是连声叫好,还要她再上。

小鱼摇摇头说:“这黄金棒吃着香脆,却都是油耗,吃多了不易克化,后头还有好吃的呢。”

不一会,热气蒸腾,小鱼各端了一只小小的竹笼屉放在他们面前。

揭了盖子,只见小笼屉里只有一只成人手掌大的包子,薄皮透明,隐约能见着里头的汤汁颤晃。

“这是小店的极品汤包,新制的,有幸请三位大人头一个尝鲜。”

这包子太大了,而且里头一看便是满满的汤,这要如何下嘴?一口下去,还不溅得满脸满身?小鱼笑着发给三人一人一只苇管。拿了主簿面前的包子作示范。

“您将这管子顺着包子褶口插下去,先喝汤,后揭皮。”

这吃法好新鲜,只吃过包子,还没喝过包子。三人照着小鱼的法子,吃得满嘴留香,赞不绝口。

“这包子真是绝了,比我之前吃过的小笼还要美味。”县丞看着小鱼连连点头,“难为你娘有如此手艺,当真厉害。”

小鱼头一低:“此乃小道,不过是糊口的东西。不比各位大人为国尽心,为民劳力,那才是大道。”

马屁拍得三人大爽,觉得这小姑娘益发可爱顺眼。

吃一味赞一味,不知不觉,三人吃得肚满溜圆,小鱼说说笑笑间,跟他们也熟了几分。

“这极品汤包其实也不难做,关键看心思。几位大人若是喜欢,以后我下午送来衙门里,让里头的大娘拿锅蒸了送于大人们吃。”

一顿饭,大家都很满意。

何主簿说身上没带钱,正好衙门里也没别的事,便带着唐小鱼回府拿钱去。

小鱼收拾了锅灶,请两位媳妇带回大杂院去,只身跟着何主簿到何宅去。

进了大门,何主簿让跟在身后的随从们都散去,只领着小唐慢慢悠悠往里走。

走着走着,他突然问:“此处没别人,小姑娘,你费了这么多心思,到底所求为何?”

小鱼怔了怔,她还在盘算着一会要怎么开口,引起这主簿大人的兴趣,没想到人家开口就点出来了。

何主簿停了脚步,俯身看着她:“你通过何晖说要见我,又亲自在县衙里做吃食,刻意卖乖,不过就是有所求。既有所求,迟早要说,便在此处此时说与我听听。”

这位主簿大人年纪不大,脑子却很清明。他不过想着一个十岁大的小丫头,能有多大的要求?不是为财,所是为名。或许是想借着他的嘴帮她做大生意多赚银子罢了。

却没想到那小丫头只是微微一笑,抬起头看着他。

“大人,眼下有一桩大功劳便等在大人面前,只不知道大人有没有兴趣,敢不敢一试。”

大功劳?

一个街头卖吃食的十岁丫头居然跟他提什么大功劳?

何主簿双目微眯,唇角勾起一抹笑来。

“你说的大功劳,却是什么?”

“此事关系挺大,小女不过是个小小的孩童,懵懂无知,只怕乱说了反而不得要领。”小鱼对着他福了福身说,“您大概不知道,小女此前与家母是在阳明村借居的,那里广种稻谷,民风淳朴。今年雨水罕见,三月未见甘霖,眼见着要错过春播,只怕年景会差。阳明村的里长爷爷说,他有法子能度灾,但这事成与不成还看天意,不是有十成的把握。他想将此法献给官家,若成了,自是大功劳,若不成,还请主簿大人别怪罪。”

何主簿眼中一亮,却又黯淡下去。

天灾无情,岂是人力可以扭转?这村里人献策,无非是如何省水节水,或是换个豆麦来种。若这真有效果,六十年前也就不会有那样的大灾了。

他摇摇头说:“罢了,你取了钱便走吧。你家的吃食的确好,专注做吃食,别的事由大人来操心便是。”

小鱼见他不在意,有些急了:“大人,何不先问问再说?不过费您半个时辰的功夫,说不得真有效用的。”

何主簿挥挥手,抬腿便要走。

小鱼咬着唇,一跺脚叫道:“莫不是大人胆小,不敢去试?”

何主簿转回身,不怒反笑:“你一个小丫头片子,居然使激将法来激我?胆子够大啊!”

见着这小丫头脖子一缩,脸上露出点惊慌神色来,何主簿摇了摇头,罢了,一个孩子,还真能跟她一般见识?

“好吧,左右我也不差这半个时辰,你就唤他过来,我倒要瞧瞧,他有什么本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