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小鱼跃农门 > 第144章 结束

小鱼跃农门 第144章 结束

作者:一树樱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17: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44章结束

巨大的屏风被几个侍卫推开,垫着团凤衔瑞草的绛色锦垫的罗汉圈椅上端坐着一位银发老妇人,头上亮灿灿的赤金九凤垂珠冠,身上是金红色饰凤翎翠羽的袆衣。她身后站着一人,头上戴着双龙吐珠翼善冠,身着窄袖织金盘龙常服,五官俊朗,负手而立,渊渟岳峙。

坐着的官员们一声惊呼,全都站了起来,绕过桌子,跪了一地。

皇帝抬了抬下巴:“起来吧,朕和太皇太后就是过来听听,并不想左右你们审案。该怎么审就怎么审。”

“是是。”康郡王立刻狗腿地把自己的大座椅挪到皇帝面前,“皇上您坐。”

皇帝看着他,一挑双眉,笑道:“你把座儿给了朕,你坐什么?”

康郡王嘻嘻笑道:“臣有精神有力气,站着审案更警醒。”

话虽这么说,谁也不敢让主审官站着审案啊,于是一个让一个,最后官职最小的陈度大人就站着了。

这么大的宗人府怎么可能还短一个椅子?但像是都忘了似的,还真就没人能去再搬把椅子来给陈大人坐。

当着皇帝和太皇太后这两尊大佛的面儿,陈度也不敢提抗议啊,也就只能袖着两手,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杨升是和陈度一道儿来,身为同一个战壕的小伙伴,自然不能让他一人受苦,于是也站起来,跟他并肩儿站着了。

皇帝扫了他俩一眼,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让人后脑发紧,脊柱发凉。陈度还没觉得怎么样,杨升有些后悔了。早知道现今会是这样的局面,他当初也不该轻信人言,趟了这锅浑水。

想青史留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行啦,都坐吧。”太皇太后笑眯眯地对他们说,“接着审啊,这不正好到高|潮了?我老太婆年纪大了,不能久坐,你们各家也都有各家的事儿,早点审完了都各回各家去。”

康郡王一听这话,全身都来了力气。

指着姚征说:“来来来,姚大人,你去审唐明德和他闺女,这个常什么思的放着我跟陶大人来。记着,三板子啊,手轻着点儿,别把人娇滴滴的姑娘打伤了。”

姚征嘴角抽了抽,看看他又瞧瞧一脸慈眉善目的女菩萨,摸摸鼻子就接了差事。

陈度却又有意见了。

“儿女状告父母,此为不孝之举,杖责三十乃是有律可查,太皇太后仁慈,只是律法如是,不可纵枉。”

“哦,这样啊。”太皇太后点点头,笑眯眯地转头问皇帝,“大齐的律法哀家就没看齐全过,就算看过也不走心。你来说说,这杖责三十是写到书里头的?”

皇帝点了点头:“是有这么一说。”

“哦。那是该打。”太皇太后又说,“不过不对啊,为什么刚刚那什么唐明德的来告本朝公主就没被打?天下之民莫非王臣,子民子民,就都是你的孩子。孩子来告姑姑,这也算是不孝吧。”

陈度一口老血险些喷出去。

“按个先来后到,唐明德告我大齐长公主,按律先打个三十板。打完了再打他闺女。不过子不教,父之过也,他闺女被他养成这样,他也难逃罪责,陪着打十五板子得了。”

唐明德哭了,老太太这是要他命啊。

陈度忙说:“回太皇太后,这唐明德乃是公主大伯,是她长辈,怎么能因此被杖?”

“呸,什么长辈。她长辈坐在这儿呢,你眼瞎了?”太皇太后大怒,指着皇帝问,“你朝堂上这些大臣都是怎么挑的,一个个眼睛都瘸了,御封的长公主,是皇家的姑娘,是哀家的孙女儿,先君后臣,连这点道理都不懂还能做什么正事儿?”

康郡王立刻应声:“正是,我宗人府、大理寺、京兆府审案,你发什么声儿啊,快一边儿去,再干扰审案,我让人把你叉出去。”

太皇太后眉开眼笑地看着他:“乖孩子。”

康郡王得了这一声夸,全身骨头都轻了三两。

跪在底下的男女老少只觉得一室光华,几乎要被闪瞎了眼睛。这是祖上修了多少德,坟头冒了青烟了,居然能得见天颜,还跟皇帝和太皇太后离这么近。有那情绪太激动的,身体太虚弱的,直接眼睛一翻就幸福地晕了过去。

常思再怎么被训练过,也究竟只是一个在乡间的道观里长大的少女,她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自己会这样一口气见到大齐最尊贵的两个人。她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法思考,只能伏在地上控制不住地发抖。

康郡王耐着性子问了好几句没得着回音,就有些挂不住脸。索性叫了常宁过来问话。

常宁一直跟着小鱼,也算见过点世面,本身人又是个宽心阔肠子的,顶多有些惊讶,却没有太多的惶恐。

康郡王就问她一句话,你姐姐是啥时候进的京城?

常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句:“如果她说了假话,会没命吗?”

康郡王偏脸冲着皇帝那边一扬下巴:“你说呢?”

常宁看了看还在发抖的常思,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一直在看着常宁表情的唐小鱼站起身,走到她的身边,对康郡王说:“您别问她了。常思是她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常宁还小,受不了这样的后果。”

“小鱼姐。”常宁抬脸看着她,又羞愧又伤心,忍不住哭出声来。

“什么也别说了。”唐小鱼蹲下|身,给她擦了擦眼泪,“这又不是你的错,算了,这里的事你别掺和,我这就让人送你回去。回家喝口热汤,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

“我,我……”常宁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垂头揉着眼睛,不敢看小鱼又不愿看常思,只觉得自己的世界都要崩塌了。

“小鱼姐,我姐做这样的事,我知道自己也没脸求你,只是你看着我的面子,能不能别要她的命?我以后做牛做马报答您。”

唐小鱼摇了摇头说:“她的命不在我手上,依律按法,该是如何便是如何。”

“小鱼姐!”常宁泪眼婆娑地看着她,“我只有这么一个姐姐了,只有这一个。你是公主,只要你开口,她就能活。”

“她一心要我死,你却让我为她求情?”唐小鱼站起身,“常宁,你是知道我性子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人若犯我,我必双倍讨之。我自问以前待你们姐妹不薄,就算她想离开我身边,去京城拼自己的前程,我也没有多说什么,还给她准备了二百两银子,又派人护送看顾。她是为了什么去的京城你也是知道的,难道还要我在这儿说出来?她觉得我欠了她,你说我欠了她什么?难不成她提什么要求我都得答应,一次不应我便是她死敌了不成?”

这样说着,唐小鱼走到常思的面前,居高临下看着她:“常思,就算再重活一回,你提的要求我还是不会答应的。我从来就没后悔过自己的决定,此时此刻更觉得自己当时那样坚决地拒绝你是有多么的明智。你跟我,不是一路人。”

常思双目微红,眼中是藏不住的惊恐和慌乱。

有些事,她以为自己能做到,但真到了最后关头,她才知道她根本承受不了这样大的压力。

绝望排山倒海地向她压来,她觉得四周的目光都带着浓浓的杀意,她对自己千百遍地说要冷静要冷静,事情还没到最糟的地步。但她怎么也控制不了由内而外生出的恐惧。

荣王出现在堂前,皇帝和太皇太后也在。

那人没有对她说过这些可能。

为什么高高在上的天子和太皇太后会站在唐小鱼的一边?话里话外都是维护她的。为什么唐小鱼有这样的好命?明明以前是个只会流口涎,痴傻呆丑的丫头。只有她们姐妹同情她,愿意照顾照顾她。

可现在看看,原来又傻又丑的丫头,身上穿着最尊贵的公主冠服,有了高贵的出身,配了俊逸的夫婿,有皇帝护着,太皇太后宠着。而她自己呢?努力了这么多年,换来的是什么?

常思泪流满面,她是不甘心,有谁能甘心呢?

她明明比她聪明,比她漂亮,比她更懂得如何讨好人,可为什么上天将宠爱都给了她,而不是自己?

曾经教导过常思礼仪的嬷嬷和她原来的所住之处的街坊邻居一个个作证,常思安静地跪在那里,眼泪不流了,心也成了死灰。因为皇帝就在当场,她刚刚的话只要被推翻,一个欺君之罪便逃不掉。

欺君,即是死罪。

她常思,没了活路了。

“所以她根本不可能听着公主与人商议拐人买卖的事喽,因为她当时还在京城。”康郡王摸了摸下巴,“那她说的荣王长孙与公主的私情,也不可信?”

那嬷嬷犹豫了片刻说:“老身不知道这些,不过常姑娘平日言谈之中,似是对长孙公子充满爱慕,与老身所学也都是贵门深宅的应对,有一日无意流露了一句,说是将来定能进入荣王府,成为长孙公子房中的娇客。”

康郡王回头对荣王笑道:“王叔啊,咱家大侄儿可真是抢手,能让这姑娘苦苦等三年,还因爱生恨来告咱们大齐的公主了。”

荣王瞪了他一眼:“快闭嘴吧你。”

裴简上前一步,对康郡王说:“观此二人行止,不可能是因私诬告,背后必有人指使安排。我想求个恩典,若他们将幕后指使人供出,可否免其死罪?”

康郡王回头看皇帝。

皇帝想也没想便点了头:“准。”

“只要你说实话,”裴简站在常思面前,“可饶你一死。说吧,是谁?”

常思慢慢抬起头来:“您真想知道?”

“只要你说的都是真的。”

“那些人我并不认识。”常思声音很低,但很清晰,“只有一次,我被带到一处见了一个人,是个女人。她坐在屏风后面,跟我说了几句话。告诉我,只要我能按着她说的做,她便保我进侯爵府或是王府,做侧妃。”她脸上浮起古怪的笑容,“我当时问她,我凭什么能信她。”

裴简眉头微微皱起,眼前的迷雾正被什么东西驱散,像是一股线,也像是一只手,慢慢的,很多隐藏在迷雾之后的事情都清晰了起来。

“她说,就凭她是侯府的嫡女,且即将是某位亲王的王妃。”常思说,“我离开的时候,在乘坐的马车上看见一个字。我猜出了她的身份。”

“那个字,是‘裴’。”

裴简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很好。我想你说了实话。我不但会为你求情免了你的死罪,还会满足你的一个愿望。”他双眼微微眯起,唇边浮起一丝冷淡的甚至是残酷的笑容,“我会让你进荣王府。”

常思的眼睛倏地睁大了。

这就像一场闹剧,敲锣打鼓弄出了惊天的动静,结果没有多久便草草收了场。

太皇太后觉得很没意思,对孙子抱怨说:“哪有这样儿做事的,半点不过脑子。白让我这么期待了,结果从人到事,就像是在过家家酒儿,原本是步好棋来着,结果行事不周密,这么多漏子,可不是正让人抓把柄吗?没劲,没劲,蠢透了。”

裴简该做的事已经做完,想知道的也已经知道,他没有等到结案就先一步带人回到了镇南侯府。

封爵的旨意一早已经传到了府里,按着老例儿,府里应该张灯结彩以示庆贺。门楣上虽然挂着两盏红灯笼,只是那红色在烈日映照下显得有些孤凄,令人感觉不到欢愉喜庆,反而添出一抹诡黠的阴森之气来。

裴简挑眉看了看紧闭的大门,唇角微微勾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