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小鱼跃农门 > 第141章 交锋

小鱼跃农门 第141章 交锋

作者:一树樱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17: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41章交锋

陈度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丰城公主这张嘴够利,可偏偏她说的是实话。而且碍于身份,他也不能真跟她当堂争执起来。上下有序,男女有别,他若跟公主较真,堂上这么多位大人心里该怎么想他。只怕第二天他的大名就要传遍京城了。

不是贤名,是笑名。

他忍。

杨升微微摇头。他这位同侪也实在太压不住性子。他们这次来,有十分的把握能将公主拽下马。只要唐家人当堂指证,手中又有婚书及出生户纸为凭,这位公主就算巧舌如簧也得坐实了不孝的罪名。陈度何必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既耽搁功夫又容易被人抓着痛脚打。

好在堂上几位大人还照看着这二位的脸面,大约也觉得这些是末节,既然公主敲打过了,他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地过去。

总不能因为公主这句话,真就把陈御史按到地上打板子吧。

康郡王摸着胡子,瞥了陈度一眼,曼声道:“陈大人,你坐着听审就行,旁的事自有本郡王与姚公陶公处置。”

言下之意,陈度杨升你们俩小子老实闭嘴蹲边儿看戏去,再多嘴多舌的老子就真教训你了啊!

杨升对他拱了拱手,拉着陈度归位落座。

康郡王转脸对唐小鱼说:“公主啊,本郡王听说你十岁以前是个傻子,连话都不会说,是真的吗?”

唐小鱼落落大方地点头:“是真的啊。”

“那你认字不?”他招手,让人将唐明德的状子呈上来,“有个叫唐明德的人,自称是你大伯,将你告了。状子在这儿,若是你看不明白,我叫人给你念念。”

唐小鱼笑着说:“我小时候是个傻子自然不识字,不过后来好了,我娘教过我识字。若有看不懂的,再来问您。”说着接过状子,一字一句地看起来。

大理寺卿姚征看了一眼京兆府尹陶蔚然,见这位棉花大人老神在在袖着双手坐在桌后,跟尊弥勒佛一样,眼观鼻,鼻观口,不觉撇了撇嘴。见唐小鱼将状子看完了,他清了清嗓子问道:“不知公主对此有何话说?”

唐小鱼将状子还了,脸色如常,既无惊慌也无愤慨,面带微笑地说:“没什么话好说。”

“那么这张状子上所言属实?唐明德告你事亲不孝,忤逆尊长,谋夺唐家产业,私卖唐家亲眷,都是属实?”

唐小鱼摇了摇头说:“怎么可能!我就算傻病没好,也不可能做这种事吧。”

姚征被她一噎,嘴角抽了抽说:“那您方才又说没什么话好说……”

唐小鱼叹了一口气说:“您让我说什么呢?说这上头一派胡言?状子都递到这儿了,已经上达天听,我若说全是胡说八道,原告就是欺君罔上,诬蔑皇亲,估计得掉脑袋。我生父的大哥的确名叫唐明德,按血缘论,他是我大伯没错。大人,您说我该说什么?若说他诬告吧,他就得掉脑袋,那我不是害了我的长辈?若说他不是诬告,那又与事实不符,我被泼了污水倒无谓啦,但这样报上去,不成了我蒙蔽圣听?哎呀呀,您说我一个小姑娘,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说是不行,说否也不行,难啊,所以干脆就什么也不说了吧。”

众人:“……”

这还叫什么也不说?

都让您给说出来了好吧!

屏风后头,皇帝眼睛都笑弯了,冲着皇祖母竖了竖拇指。这丫头像您。

陈度还想说什么,被杨升给压了回去。

康郡王嘿嘿一乐,摇头晃脑地说:“是啊,公主是挺难办的。不过咱们既然受了皇命要将此事审清楚,也只能请公主勉为其难配合一下。孝道虽要全,但王道才是顶了天的。如果忠孝不能两全,公主您也只能先忠着皇上,把孝道放到一边去对吧。”

唐小鱼一脸纠结,闻言看似勉强地点了点头:“王叔这话不假。咱事君以忠,也是大孝呢。总不能为了愚孝,就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吧。”

荣王嘴角翘了起来。

“赶紧的,把原告带上来吧。”康郡王吩咐完了,才回头去问姚征和陶蔚然,“两位没意见吧。”

姚征:“……”有意见您也已经叫人去了。

陶蔚然:“……”我是石像,你们都看不见我……

不一会,唐明德被人带了上来,他身后跟着两个差役,抬着张床板,床上躺着一个一头银发的老妇人。

唐小鱼没顾得去看唐明德,看到那老妇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才几年没见啊,冯氏怎么老成这样了!

初见时,唐老太太还是一头黑发,面色红润,虽然叫她老太太,但实际年龄也不过方近五旬,看着还挺年轻的。但现在看起来,她头发全白了,形容枯槁,双目混浊,一双手放在胸前,佝偻得跟双鸡爪子似的。若没人告诉她这是唐家老太太冯氏,唐小鱼真是死活不敢认的。

唐明德穿着一身儒衫,虽然有些旧,但浆洗得倒是干净。他进了堂中,依次给堂上诸人行礼,态度恭敬谦和,行止从容,看着是个有些落魄的中年书生。

只是在他看见唐小鱼的时候,他浑身抖了一下,这礼是没拜下去。

他知道自己这回上堂来能见到唐小鱼,但怎么也不能将面前这个浑身华光闪耀,气度雍容的贵女子与几年前见着的那个脸上总是带着笑,看起来开朗单纯的小丫头想像到一处。

少女已经长大成人,亭亭玉立,眉梢眼角间依稀还是那个清秀丫头的样子,只是看人的目光中多了一份凛然,就这样坐着不说话,他都觉得背上沉重,膝头发软。

康郡王见他久久不动,有些不耐烦了。

“唐明德,见了公主因何不拜?”

唐明德被他这么一喝省过神来,重又挺直了脊背,对康郡王说:“这位是我家下侄女儿,我既为她长辈,怎么能下拜?”

康郡王将身向前探了探,惊奇地看着唐明德:“你是读书人不是?”

唐明德忙躬身答道:“学生是正德四年中的秀才。”

“哦。你不说本郡王还真看不出来。”康郡王摸着胡子问:“我问你,天地君亲师,这君和亲,谁在前头?”

唐明德汗都流下来了。

“你看清楚了,上首这儿坐着的是皇上御封的丰城公主。长公主,是皇帝的妹妹。不论你有没有告赢,现在她以长公主之尊还当不得你一拜?别说是长公主之尊了,宫里上至皇后,太妃,下至一般妃嫔,家里别说叔伯婶婶,就连亲祖父亲祖母见了都要行跪拜之礼。那就是君在上,亲在下的意思。你说你怎么就这么特别,见了长公主就不肯拜?你这是不想拜长公主,还是心里对皇上有怨气不想拜啊?”

唐明德“扑嗵”一声跪倒在地,头上汗出如浆,连连磕头,“小民绝不敢,绝不敢。”

又去给唐小鱼磕头:“草民唐明德,见过丰城公主,公主千岁。”

唐小鱼坐得端正,连身子都没侧一侧,生生受了他的全礼,陈度和杨升两个在一旁看着直皱眉。

唐小鱼眼尖啊,一下就瞧见了,笑着对他们说:“您二位别看不下去啊,我十岁前就是个傻子,后来虽好了,入世也不过这两年工夫,你们那些个礼法教义啥的我是不大懂的,不过只有一心忠于皇上天家。唐明德明着拜我,其实是在给皇家磕头,我可不能不受这个礼,这是皇家的体面和规矩。”

她这样一说,本来还想挑毛病的陈杨二位就不好说什么了。

唐小鱼又看着唐明德,脸上似笑非笑地说:“你起来吧。虽然说我早就脱离了唐家,跟你们没半分关系了。但到底我身上也流了一半唐家的血,这个是改不掉的。虽然遗憾,但也只能认着。只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如今我跟唐家没关系,这声大伯我就不喊了吧。”

唐明德脸上肌肉抽动,看着唐小鱼似是压抑了极大的愤怒。

“好了,抓紧点时间。”家里酒还在炉子上呢!康郡王咳了一声,指着唐明德说,“你状告丰城公主事亲不孝,忤逆尊长,谋夺唐家产业,私卖唐家亲眷,这些可都属实?”

唐明德道:“句句实情,求各位大人还草民及草民母亲一个公道。”

康郡王冲着唐小鱼一扬下巴,意思是:“到你了。”

唐小鱼点了点头,对唐明德说:“唐明德,你说我事亲不孝,请问我事谁不孝?是对我爹还是对我娘?”

唐明德指着床板上只有进气儿没出气的老妪道:“你祖母病成这样,都是被你气的,你还敢说孝?”

唐小鱼冷笑一声道:“我至今年及笄,十五年里,见她的次数不过一掌之数,何况五年前我生父就结具放妻文书,与我母亲和离,将我归于我母亲,与唐家再无关系。请问我是怎么气到这位老夫人,又怎么不孝顺她的?”

唐明德闻言冷笑一声道:“圣人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事亲至孝,方与禽兽有别。公主如今只知生母,而不养生父,不敬祖父祖母,虽有才而德微,蒙圣听以获位,若天下百姓效之,则礼教崩塌,人伦崩坏,实为大齐之祸。”

唐小鱼啧啧了两声:“唐先生说的这般大义凛然,不过据我所知,你才是唐家长子,当儿子的不孝敬老人,反要叫孙女养老,天底下还有这样的怪事?”

唐明德老脸一红,刚要辩驳,怎奈唐小鱼不肯给他开口的机会,接着又说:“唐先生是秀才,比我一个傻女读的书多,那请问你,‘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这两句话该当何解?既然你非要进京来告这一状,且不论你目的为何,我就跟你一五一十掰扯清楚好了。”

“别担心,我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对不会遮着掩着的。”唐小鱼嫣然一笑,“反正我以前是个痴儿,能活着喘口气就算不错,也没机会进学堂请先生受教育,更没机会跟在祖父祖母身边受他们教导要如何做人。所以不会像别家千金闺秀一样面皮子薄,不好意思揭了那层遮羞布。哎呀呀,各人大人见谅啊,我唐小鱼生长在乡间,打小就跟泥土打交道,养成个泥性子不说,说话也是带着土坷垃的味儿有那么点粗。”

康郡王呵呵一笑道:“只要理不粗就行了。公主有话只管直说,他们几个不论,本郡王就喜欢直来直去的说话,若你要像那些小姑娘一样说个字就脸红,一句话非绕京城一圈才说完,我才没耐性呢。”

姚征只能学陶蔚然一样,板了张面孔一言不发。

康郡王都这么表态了,他还能去纠结公主说话太市井?扯闲淡。

唐小鱼笑着起身给他们行了一礼,然后坐下说:“这事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我生父原名叫唐明诚,与我母陈氏于京中相识,在京中成了亲,然后有了我。”她指着唐明诚说,“他手上的婚书想来不假。因为当年我父亲骗我母亲说婚书遗失,但其实是被他藏在身上交回了家中。就因为我母亲手上没有婚书,所唐家不认这门亲事,非说我娘不是明媒正娶,想要赖上唐家,所以数九寒冬天,外头还下着鹅毛大雪呢,就将我娘和我赶出了家门。我娘一双小脚,身无分文,我当时年仅五岁,痴痴傻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们将我们母女赶出门,弱女病娃,没钱没粮也没冬衣,谁都认为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母女一定会冻饿而死。可惜啊,我们命大,还真没死成。我娘带着我流落到了江陵县,这一住,就是五年。”

她说的声调很平缓,语气也极平淡,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微笑,但众人心情都沉重下来。不过两句话而已,但其中的艰辛痛苦和绝望可想而知。当时的陈氏也不过二十刚刚出头的女子,她是怎么样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拉拔着一个话都不会说的傻女儿活下来的呢?

唐明德咽了一口唾沫:“公主何必顾左右而言其它,你不奉养生父和祖父母,将你亲祖父气死,祖母气瘫在床上,可是铁一样的事实。”

“这怎么能叫其它?”唐小鱼冷笑一声,“唐先生是怕我再继续说,所以才要这样急忙打断?”

康郡王一拍惊堂木,对唐明德怒道:“本郡王在审案,没到你开口的时候你就随意打断,太没规矩了。来人,拖他下去先打十板子!”

姚征忙扯住他:“郡王,这才刚审,先别用刑。”

康郡王眉头一挑:“怎么的,他是你亲戚啊。”

姚征连忙摇头,他怎么可能有这种亲戚。

“不是亲戚你护着他做什么!打板子!”

陶棉花慢悠悠开了口:“郡王先将板子记着,万一打狠了,原告吃不住痛,说不得这案子又要拖到明日后日再审。”费时啊,不如一口气审完了他?

康郡王顺了一口气,点头道:“嗯,那就先记着。”

唐明德这一惊一吓,后背都汗湿了,总算是逃了一顿板子。

康郡王嘴里嘟囔着:“现在什么人都能告了,以前平民告宗室都得先滚一趟钉板,我看这小子也差这么一趟。”

唐小鱼抿着嘴微微一笑,接着说:“唐家一心想让我们母女死,那就当我们已经死了好了。没想到我命大嘛,过了五年突然傻病好了,又拾到了玉薯呈送朝廷,借着这功劳有幸进了趟京城,见着了皇上和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圣上宽仁大方,给了我不少赏赐。消息传到民间,唐家便来寻我,要将我们接回唐家去。”

“当年说我娘无媒无证根本不是唐家媳妇,我更是她不知和哪个野男人生的野种,这会子打脚一翻,我又成唐家的孙女了,你们说,这可不可笑?”

“不过这事他们做得虽然不地道,但我娘为我想着,总希望我能认祖归宗,多些长辈疼爱,将来也能找个好婆家。她又以为我爹早死了,不忍心我跟着她在外头讨生活那么辛苦,所以宽厚地原谅了唐家五年前对她做的一切,带着我回到了唐家。”唐小鱼冷笑一声,“谁知道回了唐家才知道,原来人家想要的根本不是我们母女归宗,而是想要我得的赐田和几千两官银,还有我唐小鱼得的脸面。”

唐小鱼嘴皮子利索,从唐老太太找上门,到她们回了唐家,见到了本应死了的爹,以及唐家对她们的处置想法,一丝不落全给抖罗出来了。

“舍不得我的银子,又不想担了骗亲的罪名,便想把我娘从妻变成妾,关在小黑屋子里头让她无声无息死了。之前便假说有土匪,让我爹死遁入赘了万家,然后将我母女赶出门,好叫老天收了我们的命。结果老天没收。这会子便要亲自动手,让我娘悄么声儿地没了,好把我和我娘挣的那点家业全都拢到手里去。你们说说,这世上还有比她更狠的女人吗?”唐小鱼一点不客气,直接将手指向了躺在床板上不能言语的老太太冯氏。

“要我拿我亲娘的命换这么个老太太的孝,我呸,我唐小鱼虽不是顶天地立男子汉,也知道亲疏是非,人在做,天在看,她今天有这样的下场,我嘴上不好说什么,心里可是快意得紧。”

荣王心里叹了一口气,皱起了双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