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小鱼跃农门 > 第134章 归来

小鱼跃农门 第134章 归来

作者:一树樱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17: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34章归来

陶蔚然虽然棉花,但办事能力还是很强的,他自觉体会了上意,便连夜重理卷宗,洋洋洒洒地写了千字奏折,将案情及分析理得清清楚楚呈了上去。上头也不说满不满意,只催着他快些结案。

于是原本还磨磨蹭蹭的京兆府火速结案了。

严氏判定为自杀,但许氏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判了许氏一族赔严氏银三千两,许家名下商铺两间并良田八百亩。

严家人倒是不在意许家赔偿有多少,重要的是,官府判定许家有错,能让不可一世的许家大大落了面子,臭了名声,哪怕他们没得一个子也都认了。严家人于是盯着许家,将严氏重新风光大葬,后头又逼着许二老爷与大房分家,这些都是后话。

贤妃在宫里得了消息,知道二弟媳妇居然是这样的一个下场,唏嘘不已。

她进宫之后严氏才嫁进许家,与她并不怎么熟悉,平日见了,也都是能言善辩的嫂子郭氏说话,她总是微垂着头,双手交叠,安静又老实地站在后头,只在唇边露出一点笑意。

却是许家难得看得明白的人。

只可惜生生被逼死了,婆家竟只偷偷拿口薄棺埋了,还要娘家人出头,才能安然闭眼,身后事不至太过凄凉。

郭氏的名声已经坏了,因为严氏的事,许家将她推出头,扛了这口黑锅,但也不能直接撵回娘家去,也就学着宫里对长秦公主的做法,让她进了许家的家庵。

总之是拘着,许家人养活她,但断了她与外头的联系。

自己家的女儿做下逼死弟媳妇这种事,郭家人也不好说什么,只要郭氏不被许家休弃,他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当没看见。

只是没过多久,许才人在宫里病重,连家里人最后一面也没见着,就香消玉殒。

皇帝还念着点情份,许她以昭容礼下葬。

随着许玉的死,宫里暗藏的那一点点波澜也消失了。

天渐渐热起来,宫中的少女们换上了轻薄的宫装,于花香树影里踏着翩翩的步伐欢快地迎来了又一个明媚的清晨。

这天早上,太皇太后又收到了一封信。

裴简要回来了。

这无疑是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块巨石,溅起了丈余的水花来。

他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月余,原本相信他能脱险的众人,信心一天天被消磨着,都到快绝望的时候,他突然有了消息,可不是要将人惊煞。

太皇太后将信拿给唐小鱼看,笑着说:“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也不枉你这些天茶饭不思地挂念他。等他回来,我会在他面前好好说一说的。”

唐小鱼乐得合不拢嘴,一点也不在意老太太的取笑,更加不会在意外头人对她的看法。

只要人活着,活得好好的,随她老人家说什么。

她开开心心地告辞,收拾好自己的箱笼,出宫回到了韩府。

消息一传开,阖府都欢腾了起来。

丰城公主赏了全府下人一个月的月钱,晚上又从京里头顶出名的仙来饭庄请了几位大师傅,好好整治了几桌子,一家人喝酒庆祝。

唐小鱼这时才第一次见着了孙家姑娘。

因为韩三爷要应考,孙家老夫妻带着幼女来了京城,就在韩家同一条巷子上租了一个院子。

因孙家人进京时,小鱼已被太皇太后留在宫里,所以虽然知道彼此,却是没有见过面的。

孙姑娘闺名叫兰曦,身材高挑,眉目清秀,举止落落大方,很得唐小鱼的眼缘。韩文诣已经下过场,自我感觉还不错,正在等放榜。唐小鱼回来,韩家自然要把亲家一家都叫来彼此见礼。唐小鱼可没等到孙兰曦给自己行礼,就忙着去抓了她的手,笑着说:“这儿是自己家里,用不着那些虚礼。论起来,我还要叫你一声三婶子,辈份比我都高一辈儿,可不敢受你的礼,应该是我给你见礼呢。”

说着当真要弯了膝盖,把孙姑娘吓得,忙牢牢抓了不肯受这礼。

唐小鱼对她眨了眨眼睛,两人都笑了起来,丰城公主这爽朗活泼的性子,俏皮中显着对家人的亲切,一点也不外道,也没丝毫公主架子,让孙兰曦将之前的忐忑不安都抛开了。

“你们年纪相近,就以姐妹相称也是当得的。”常氏在一旁,看看唐小鱼又瞅瞅孙兰曦,漫天乌云都散开了,心里暖融融那么舒坦,笑着说,“小鱼是皇上的义妹,皇上可跟老爷说了,老爷比他年长不了多少,他可不乐意跟着小鱼叙论辈份。公主您在这儿混说说也就是了,到了外头可别祖母婶子这样乱叫。皇上知道你四处拉底他辈份,小心他克扣你嫁妆。”

一屋子女眷都笑了起来。

正说笑着,外头婆子进来报说宫里来了人,抬了不少赏赐来。

众人忙到外头正院迎着,来的却是唐小鱼的熟人,寿康宫的刘女官。

“公主大喜。”刘女官笑得很开怀,对她行礼致意后指着身后三口大樟木箱子说,“天气渐热,娘娘赐了几匹颜色鲜亮的缎料给您压箱子。另有几匹湖绸和紫云烟纱罗,抄金细葛布和一些不成匹的软和薄料子,娘娘说留着您裁几件夏裳穿。那些零头布,或是绣个帕子玩,或是做了荷包赏人都是不错的。”

“谢谢老祖宗,这样想着我。”唐小鱼人逢喜事精神爽,一整天都是乐呵呵的,给刘女官一个大荷包,里头塞了二十两银子的银票和四个事事如意的小金锞子。

刘女官见她这样大方,也没有推辞,大大方方地收了赏对唐小鱼说:“奴婢正好蹭蹭公主的喜气和福运。”

要说寿康宫里的宫人跟别的宫里的就是不一样,也不知道是寿康宫的水米特别养人性情还是太皇太后特别会调教人,在寿康宫里的宫人,要么是像洪嬷嬷那样老成持重却并不刻板古旧的,要么是像刘女官这样直率中透着狡黠,硬朗里又有世故的人精儿,跟她们相处特别坦然舒服,不像跟别人说话之前还要在脑子里圈上十七八个弯才敢将话说出口。

当然,也是唐小鱼的个性使然,她做不来那些虚头八脑的态度,学不会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寿康宫里的宫人觉得这位颇得太皇太后青眼的公主,骨子里头有老祖宗那种正直的一往无前的勇气,却没有老太太那种能睥睨天下,让人不自觉就跪倒拜伏的凌利霸气。所以她们都觉得公主亲切让人乐意亲近。

忙碌一日,唐小鱼在熟悉的床铺上摊开四肢,浑身发松地长吁了一口气。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宫里再好,她也是度日如年。唐小鱼在床上滚了几滚,抱着晒得蓬松舒软的被子,努力闻了闻上头阳光的气息,舒畅极了。

门外头帘子声响,就听着碧桃的笑声:“阿宁过来了!”

小鱼连忙坐起来,就见着常宁像只欢快的小雀儿一样,蹦蹦跳跳地扑进来,一把将她扑倒在床上:“小鱼姐你可回来了,这些天把我想得够呛!”

“快起来快起来!”碧桃见她这么没轻没重的,给唬了一跳,忙去拉她起来,“你怎么对公主这么无礼,压坏了可怎么办?”

小鱼哈哈笑着,一把将常宁抱过来,翻身将她压在身下,拿手在她脸上拧了一把,颇些有遗憾地说:“不过一段日子没见,你怎么瘦成这样了,捏起来都不肉乎了。”

常宁一直以来都是没心没肺的,唐小鱼不管是以前的农家女还是现在的丰城公主,在她眼里都跟以前没什么两样。唐小鱼最喜欢的就是她这样。不过宫里不比外头,常宁又不是她贴身婢女,想带也带不进去啊。

这些天没见,常宁原本肉嘟嘟的小胖脸都瘦成略有些圆润的瓜子脸了。不过倒是比以前那憨胖憨胖的样子漂亮了很多。唐小鱼捏着常宁的小肉胳膊,颇有些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慨。

“你光看见我瘦了,没见我个子长高了许多吗?”常宁推开她,拿手比划着,“看看,我都快撵上你个儿了。”

“是是是,阿宁长大了!”小鱼笑着将常宁的大辫子揉得乱糟糟的。

“下回你可别进宫那么久,你不在,我做什么好吃的都不香。”常宁把毛绒绒的脑袋往她怀里拱了拱。

“刚刚一家子吃饭,你怎么不在?”小鱼让碧桃端几盘瓜子干果来,一边喂常宁一边问她,“你出去了?没事别到处跑,你是大姑娘了,不像那些小子们,进出要仔细些,免得人担心。”

“有七哥和九哥跟着,出不了事。你不在,那边庄子上总得有人看着,我隔三差五要去庄子上瞧瞧才放心。若知道你今儿回来,我就不出去了,趟了一脚泥,得洗干净了才能来见你呢。”

常宁脱了鞋子,两只白生生的脚露在外头,果然是直接洗净了过来的,连袜子都没穿。小鱼也懒得说她,直接让碧桃从柜子里拿了一双新袜子扔给她。女孩子脚底不能受寒,不然将来会受罪。

常宁笑嘻嘻地听着唐小鱼在自己耳边念叨,把袜子套上了,然后盘腿坐在炕上,对碧桃说:“碧桃姐姐你那儿还有什么好吃的没?我听着小鱼姐回来都没来得及吃饭,直接就过来了,肚子好饿。”

“小鱼姐也是你叫得的?快点改口,以后要叫公主,公主你知道不?”碧桃一边数落她一边去翻存在柜子上的食盒子。

“吃那些干点有什么用?不健康又容易积食,我去给她下碗馄饨去。”小鱼卷了袖子就要去厨房,被碧桃一把扯住。

“我的姑奶奶,您现在是什么身份啊,堂堂公主还下厨房做食,这要传出去,我们这些下人的脸往哪搁啊。这要心善的,说您是体恤我们下人辛苦,不明白的,还当咱们这些奴婢拿腔作势,不肯好好伺候您呢。”

“就你说道多。”唐小鱼把她扒拉开,“下碗馄饨能怎么样,难不成公主就什么都不用做,紧等吃?那不成猪了。”

常宁听了哈哈大笑,也跳下床,把鞋子套上:“走走走,好久没跟你一道做饭了,你把我肚子里馋虫都勾出来了。”

碧桃拦不住她们,只能在原地跺跺脚,也跟着去了厨房。

她们进厨房是进惯了的,反正这是设在荇翠馆的小厨房,里头的厨娘丫头都是自己熟悉的,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碧桃叫了两个丫头抱柴火把灶升起来,常宁穿了粗布罩衫子,净了手,然后挑了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厨娘殷勤地帮她洗净了,然后常宁亲手剁了肉臊子。

小鱼拿了只盆,将剁细的肉臊加了细盐和葱花,一点点加水顺着一个方向搅。碧桃拿了面粉出来,和水揉面擀馄饨皮。

小鱼磕了两只蛋,只捡蛋清加在肉馅里,搅成半稀的糊,三人各自净手,坐下来包馄饨。

厨下里有提前炖好的鸡汤和骨头汤,小鱼各取了一半放在大锅里烧化了,又添了水,才将包好的馄饨放下去煮,她带到京里的胡椒末子还有,碧桃看着火,常宁盯着锅,她拿了细盐,面酱,葱花和胡椒粉,拿热汤冲开,再将煮好的小馄饨拿笊篱捞进去,最后再挖一点猪油放进汤里。

那鲜香味随着热气冲出老远去,厨房里来帮忙的那两个丫头一个厨娘都吞起了口水。

小鱼也不小气,招呼她们过来,因她们急着吃,包的也不多,匀不出来给旁人。小鱼索性就教了厨娘调馅和做汤的法子,让她们自己做给自己吃去。

谁都知道丰城公主不但会种粮食种瓜菜,更有一手调鼎绝技,连宫里的太皇太后都喜欢得不行。今天能得了公主教一种小食的做法,别管吃不吃得到嘴,那可是天大的机缘。三个人瞪大了眼睛,恨不得把唐小鱼说的每个字都听清楚记牢靠了。

三只大海碗里是淡褐色的肉汤,飘着星星点点的油花,里头起伏着二十来只馄饨,馅料鲜滑弹嫩,汤汁美味爽口。三个姑娘家,捧着大海碗吃得不亦乐乎。

常宁吃得最快,她把满满一碗馄饨汤都喝了个干净,然后又盯着唐小鱼的碗流口水。

“都是荤的,你不能再吃了,好不容易才瘦下来。”小鱼虽然这么说,其实心里还是很怀念常宁胖嘟嘟时候的样子的。

常宁也肯听她话,果然就不要了。

碧桃吃相文气,又怕烫,常宁和小鱼都吃完了,她那碗才下去一小半。

看着碧桃拿着汤匙一小口一小口抿着的样子,常宁都替她牙酸。

“走走,我们先回屋说话,碧桃你慢慢吃吧。”常宁拉着小鱼就跑。

等她们不见了踪影,碧桃捧了才下去一点儿的大碗,慢悠悠走到厨房外头,对着房顶一招手:“下来吧。”

伍卫抱着长剑跳了下来,腆着脸凑过来:“好香啊好香。”

“馋死你。”碧桃对他翻个白眼,连碗带汤匙扔给他,“以后我做给你吃。”

伍卫眉开眼笑地看着自己的心上人,馄饨还没吃上嘴,人都快醉了。

“你做的饭,我吃一辈子也不会腻。”

碧桃瞪了他一眼,却又忍不住笑出声来。

“对了,世子可有明确的信儿,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伍卫喝了一口热汤,整个人都飞扬起来:“还没收着信,不过我想着,世子一定急着赶回来见公主的,他的马跑起来,比那八百里加急的驿马还快呢,等他信到了,人也该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