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都市 > 小鱼跃农门 > 第108章 隐忧

小鱼跃农门 第108章 隐忧

作者:一树樱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9 17:17: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108章隐忧

“李渐那崽子,老子早就看他不顺眼,果然人如其名,就是那么贱。”李放怒气冲冲地灌了一口茶,狠狠地将茶盅墩在桌子上,“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以前也不对我说一声。说一声我就带人找暗巷堵了他,狠狠揍他一顿了!”

裴简看了他一眼:“暗巷?堂堂齐王会去暗巷?再说,你拿什么去堵他?齐王出门按制随行亲卫不低于三十六人,你得带多少人去堵才能将他从人堆里拎出来?”

李放噘了嘴,拿拳头砸了砸自己的左掌:“这不是过过嘴瘾吗。”

“好了,外祖父已经入宫将事情对皇上说过了,他以后行事应当会有所收敛,你安心吧。”

“安心个屁!”李放屁股底下像是被人摁了个钉子,须臾坐不住的,他在屋子里来回走,绕得人眼晕:“这多危险啊,小鱼差点就被这贱人给弄死了。”他心有余悸,“亏得你把伍卫给派到她身边去,若是换了康成他们,只怕对付不了那些疯马。”

“不过皇上也真是的,”李放想想又来气了,“他儿子做这么过份的事,他居然一声也没吭。”

“你想他怎么吭声?”裴简翻了一页书,连眼皮也没抬一下,“让他下旨斥责齐王与人通奸,袭杀当朝命官的亲眷?”

“难道不应如此吗?”

“傻子。”裴简将书扔到桌上,冷笑了一声,“皇家的颜面大于天。前者不算什么,那只是你父亲的一个侍妾而已。若换了别人家,皇子看中你一个侍妾,主人早就将人打了包送到齐王府上去,还能因一个女子与皇家反目成仇?至于后者,马是城外虎贲营的,马主人是虎贲营的校尉,杀人者是来自豫州的,行刺的对象又是掌管天下钱粮的户部尚书的亲眷。这些说出去,你让天下人如何看?齐王在京城天子脚下就敢这么做,可是有反意?想要与太子争储位,或是直接拉了皇上下马?如此藐视圣威,御史台那些御史们还不死抓着不放?他们等着能死于廷谏名垂青史的机会等得眼珠子都红了,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李放慢慢坐了下去:“你说的是,除非皇上不想要齐王这个儿子了,否则他一定不会说出去。”

“所以外祖父才会让陶府尹那样结案。”裴简将书从桌上又拿了起来,“韩家也打过招呼了,就这样悄悄儿地结了案,对谁都好。”

“就是对小鱼不公平。”李放闷闷地说,“若不是你安排了人跟着,她说不定就被害死了!”

“记着这个仇就行。”裴简说,“总有机会要回来。虽然皇上明面儿上什么都没说,但李渐日子一定不会好过。”他抬起头,对着李放笑了笑,“时不时让他更难过一点就行了。”

转眼就过了腊月,新年眼见着就要到了。

被送到小农庄无人过问的方氏母女过了平生最凄清的一段日子。方氏的亲娘就当她死了似的,别说送些年货见个面,连封信连个字也没有。方氏不敢想像自幼娇宠她长大的父母竟会绝情如斯,连哭了几天,又气又怨又是伤心,便一病不起。

周绮衣不解带地服侍着母亲,本就柔弱的身体更见单薄伶仃,小脸也瘦得快脱了形。

庄子上的人带了信回韩家,虽然方氏母女不是个省心的,但到底常氏是看着她长大的亲姨妈,方氏的亲娘能狠下这个心不管不问,她却做不到。跟大儿媳妇商量过之后,还是派了人去了车,将那对母女又拖回了韩府。

只一样,将府里东角门最里头那个小院子收拾了出来,只给她们派了粗使婆子丫头各两人,清扫出一个灶台来,又堆了些米面鸡鱼的食材和柴炭,便将小院对外头的门栓上,就像是从韩府里隔出去的一个院子,与本宅没有往来。但总也有人能嘘寒问暖,不至于方氏病了几天都没人去请郎中给她看这么惨了。

回到韩府里的生活水平比那小农庄上头好了何止百倍。

不必再点那呛死人的烟炭,铜炭。银霜炭虽然不多,但也算是有了。

在院子里好好调理了数日,方氏这才缓过劲来。

那头周家见方家不闻不问不松口,辗转找到韩家来,将和离文书递到韩夫人手上,想让方氏将文书签了,他们好去官衙备案。

常氏也不废话,直接叫人拿了棒子将人给打了出去。常氏放了话,虽然方氏只是她外侄女,但也不是好任人欺负的。方氏即便行事有差,但究根朔源也是因为周老爷持身不正惹出来的是非。房里有正室夫人,又有三位姨娘,周大人还要跟自己女儿房里的丫头沾连,出了事不担不待,全都推到老婆头上,就不是个真男人该做的事。如果想和离,为什么不自己出面来谈,和离这么大的事,就派个管事人五人六到人家家里吆三喝四,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了不成!

唐小鱼虽然不喜欢方氏那对母女,对方氏的夫家更是不屑。常氏这顿派头让她听了,直拍手叫好。

常氏是三品诰命夫人,韩尚书的妻子,周家人不敢不敬。如今方氏躲在韩家,方家摆明立场不管这事儿,周家的管事没法子,只得先派人给贵阳送信。这一来一往要有不少时日,等周大人再有指令过来,也得在过年之后了。

方氏是暂时保住了周夫人的位置,但周绮的选秀之路就此夭折,再无进宫可能。

方氏如被霜打的茄子,落架的凤凰,一时忧心自己的地位,一时发愁女儿的前程,十来天不见,人生生地老了不少,鬓边都出了白头发。

周绮这些日子倒见成熟了不少,瘦归瘦,人却精神了许多。

她私底下宽慰母亲说:“也未必就到了那步田地。父亲在贵阳任上多年,仕途一直没有再进一步,姨父如今在六部,外祖父于吏部供职,将来他还有要用得着姻亲的地方。女儿瞅着,父亲虽然将这事闹得厉害,但若真的和离,他得的比失的要多。旁的不说,您的陪嫁全都要还出来,祖母那性子只怕就舍不得的。”

方氏哭着骂:“那老泼货,就算和离了,她也必定要把着我的嫁妆不还的。一家子丧良心的混球,也不打量着当初若没有我父亲的协力,他一个小小的进士能这么快就升任贵阳同知?若没了我,他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乡下县里吃土呢!”

一方是亲娘,一方是爹爹和祖母,周绮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耐了性子去劝。

方氏止住了哭声说:“如今我也想通了,你父亲那样的,即便与我和好了,未来的日子我也会被他拿着这事给压死,还不如分了的好。”她胡乱擦了擦脸,坐正了说:“我实话对你说,当年我出嫁的嫁妆委实不少,你外祖母一向最疼我,光是压箱银子就给了我三千两,还有田地和铺子,出息也尽够我们花用的。你是乐意跟着娘,还是要回老周家去?”

周绮吓了一跳,这好端端的,怎么就开始说和离之后的事了?

“我……我……”

“听娘的,别回周家。”方氏既然有了决定,头脑也灵活起来,不再自怨自艾,“你父亲心思不在娘身上,他跟你几个姨娘都有儿子有女儿,娘压了他这么多年,他心里指不定怎么恨我。你若回去,便在娘的面子上,他和你祖母也不会给你好过。你年纪已经不小,如今他们断了你进宫的路,将来回去,说不定就要拿你去换银子或是换功名。我想起来了,你父亲去年曾跟我提过,镇南侯标下一位西南道守备刚丧了妻,因他是镇南侯心腹,镇南侯便想提携他过两年做上贵阳知府的位子,你父亲打算将你嫁给他做填房,被我一口给回绝了。”

周绮脸色发白。母亲提过的那位守备,父亲曾宴请过他,自己偶然间遇过,那人年过三十,一脸虬髯,像头憨牛一般,拳头能有酒钵大。

“还有贵阳一位富商,与泾州顾家是拐着弯的亲戚。”方氏眼珠子转了转说,“你父亲还曾想在你庶妹里挑一个送去给他当妾,被我一口唾沫啐回去了。开什么玩笑,一个满肚子流油的商贾,也想肖想我们同知府里的小姐?就算是庶出的小姐,给他当正房都不可能,还当妾!也就是你爹那满脑子浆糊的人会被铜钱糊了眼睛,动这种歪心思。若是真让你哪个庶妹到商人府里当妾,咱们一家都没脸出去见人了。”

周绮从来没想到父亲还动过这种念头,只觉得周身像被冻在冰窖里一样,眼前一阵阵发黑。

“他指望着我忍气吞声向他低头,以后让他骑在我身上作威作福,拿了我的钱去恣意风流快活?”方氏恨恨地啐了一口,“呸,他想得到美!我想得再明白不过了。拼着不要这名声了,和离就和离,我把自己的陪嫁都拿回来,以后过消停日子,再也不用为他那破烂后宅的事儿操心费力还找一肚子气受。女儿你跟着我,我必要帮你找个门第高贵,有才学品貌,知道心疼人的女婿。不让你再受我这样的罪。”

李放一心想要找李渐的麻烦,可是李渐自收到警告那日起,就闭门不出。除了皇帝和贤妃召他进宫,任何时间都窝在他在京城的齐王府里,过得简直比乌龟还像王八,不能更低调。

齐王被贤妃拎着耳朵骂了很久,之后再去见父皇,去找了三回都被皇帝以政事繁忙为由给拒绝了。

李渐知道父皇这是真的生他气了,顿时老实了很多。皇家无父子,无手足。父皇对他再怎么宠爱,也绝对不会容许他对那张龙椅有什么想法。不止是他,就算是早早被定为继承人的太子,如果表现得迫不及待,也会被皇帝毫不留情地给干掉。

这是他亲娘对他说的原话。

登上那个位子,得到天下的同时也要舍弃个人身上的感情。至高无上的尊者,也是高处不胜寒的孤家寡人。贤妃苦口婆心地劝他,人生在世不过匆匆几十年,能做个富贵王爷安享食禄有什么不好?

那是女人的想法。

他是个男人,还是个继承了他父亲的野心,想站在天下之巅,令世人都跪伏在自己脚下的野心男人。他就不明白,他哪里比不上那个只比他早出生三个月,资质平庸,碌碌无为的太子大哥了。

他这些年折节下交的那些极富才学的文士,身怀绝技的异人高士,都说他龙章凤姿,有潜龙升渊之相。

那个位子,本就该是他的。

可恨的,可恨的荣王,居然这样没有眼力。他这些年不管怎么示好,荣王那只老狐狸都不肯露出半点意向来。否则他也用不着那样费心将颜氏安插到荣王府里。

没用的贱婢。

齐王咬着手指,像只困兽一般在屋里打着转儿。

还是他太过轻敌,才会吃这样一个闷亏,还失了父皇的欢心,引起他的警觉。

务必要,务必要快些解决此事。

皇帝靠在迎枕上,许贤妃坐在榻旁拿着小刀削果皮,许昭容坐在珠帘外抚琴。琴声叮咚悦耳,似情人的手温柔地抚过心房,拨弄得人心痒痒的,恨不得拿手挠上一挠。

皇帝欣赏了半晌琴声,直到那琴弦被玉手轻按,清越的弦响嘎然而止,却好像还有余音在空气中来回震荡。

“玉儿的琴弹得越来越好了。”许贤妃笑着说。

皇帝轻轻“嗯”了一声,许久又说:“与爱妃相比,还差着些火候。”

贤妃笑了起来:“妾身都弹了多少年了,她才学多久,能弹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许昭容从跪榻上起身,整理仪容,进了屋给皇上和贤妃行礼。

许昭容是大前年入的宫,今年才十七岁,正是花信年华,容貌与年轻时的贤妃有六七分相似,但不知怎的,皇帝对她并不十分的爱宠,只是兴致起来了,会召她过来抚琴下棋,两年多的时间里,真正临幸她的次数屈指可数。

贤妃见皇帝似乎兴致缺缺的样子,便让许昭容先退下,自己将身子向皇帝身边挪了挪:“陛下,可是头风症犯了?要不要妾身帮您按一按?”

“不用了。”皇帝摇了摇手,“不过是这几日政事繁多,睡得少了些,不碍事。对了,眼见着就是你的生辰,可想好了要跟朕讨什么赏赐?”

贤妃笑了起来:“那天能让皇上一直陪着妾身,不去理别宫的姐妹们,就是对妾身最大的赏赐了。”

皇帝笑了起来,丝毫不以贤妃语气中的妒意为忤,反而乐在其中的样子,伸手掐了一把她的脸蛋:“你啊,成天呷醋,人前却装得那样大度,连自己亲侄女都弄进宫里来伺候朕。”

贤妃挣脱了他的龙爪,扬眉道:“不弄进来又如何?父亲母亲怕我年纪大了,皇上对我的恩宠会淡了,上赶着要送鲜嫩的人儿来固宠,我为人子女又能说什么?反正路是他们自己选的,皇上你三年一选秀又是祖宗规矩,旁人进是进,家里人进也是进,随便着吧。”

皇帝默然片刻,方说:“也有祖宗不遵着这规矩的。只是你和皇后都是大度人,朕不选,你们还会在朕耳朵边上念叨,好不烦人。”

嫌烦人也没见您不往新人宫里跑啊。

贤妃娘娘心里苦笑了一声,进了宫就不是自由身,三千佳丽的宫里,只有皇帝这么一个男人,不抢破头就算阿弥陀佛了。年少时关于爱情的想法都太过于奢侈,只有识实务,知进退,将心放空了,才能在残酷的宫中争斗中活下来,站稳脚跟。

“不过您这么一说,妾身倒想起来了,三月里又会有一批新人进宫来,也不知道这里头有没有出挑的。”

“怎么?现在就醋上了?”皇帝笑了起来。

“不是。”贤妃白了他一眼,“妾身是想着,太子和皇子们现在虽都立府成家了,但子嗣并不多。太子东宫按制除了太子妃还应该有奉仪、承训、承徽、良娣。”贤妃扳着手指跟他数,“您看,太子妃是早有了,东宫里除了她,就只有一名承训,两名良娣,伺候的人也太少了些。还有平王,到现在也只有一个平王妃,连侧妃都没有。再有齐王……”贤妃眼光黯了一下,“算了,别管他,他府里女人多的是,不像太子和平王那样节制。”

“你是想在这次选秀的女孩子里给几位皇子挑侧妃的人选?”皇帝坐直了身体。

“是啊,不止皇子们,宗室里的子弟到了议亲年纪的也不少。”贤妃将手里的水果切成小块,推到皇帝的面前,“不如趁这机会将京里适龄的姑娘们都好好挑一挑,容貌倒在次要,家世清白,脾气秉性是最重要的,都挑出来,将来您给宗室们赐婚的时候也不会抓瞎不是?”

皇帝笑了起来:“这倒是真的。别家的孩子不谈,光是李放那臭小子就让人头疼,真不知道哪家的姑娘能治得了他这混世的小魔王。”

贤妃闻言心中一振,将双手放在膝盖上,神情凝重地说:“妾身倒有一个人选,想做个大媒,若是说错了,皇上您别怪我。”

“哦?你要为哪家作媒?难不成是替李放那小子?”

“那位的婚事妾身可不敢提,荣王世子妃早放了话出来,他家李放要挑个顶顶拔尖儿的来配,那是世子妃的眼珠子呢,她肯定是要自己挑媳妇儿的。妾身想的,是太子奉仪。”

太子的妻妾里是没有太子侧妃这种称呼的。

太子的正室是太子妃,接着来便是奉仪、承训、承徽、良娣四个品级。将来太子登基为帝,太子妃自然是正宫皇后,而太子奉仪因为仅设一人,所以将来便是贵妃或皇贵妃的封号,也是极为尊贵的身份。

太子成亲好些年了,东宫一向人丁稀零,早先曾有过一位奉仪,后来生病过世,太子就守着太子妃和一个承训两个良娣过日子,到如今也有六七年了,膝下只有一子两女。因为太子儿子生的少,也颇让朝臣们忧心,这几年没少跟皇帝提意见,要让太子多纳几个女人好为皇家开枝散叶。

可太子虽然性情温和,骨子里却有李家人特有的执拗,任你怎么说,他就是不要新人,连皇帝送他的几个美人儿,都被他撵到花房里去种花养草去了。

贤妃这话说到了皇帝的心坎儿里,他也急啊。太子中正仁和,他可是十分中意的。但膝下只有一个儿子也太少了点。说句不中听的,万一哪天他的皇孙出点意外,太子这不是要绝了后?

“快说说,是哪家千金?”

“皇上可还记得前几年奉玉薯进京的那个女孩子?”贤妃笑着说,“太皇太后特别喜欢的那个。也是前些天齐王脑子犯糊涂险些伤到的那个姑娘!”

皇帝瞳仁缩了缩。

“皇上别怪妾身使人去打听了她。”许贤妃坦荡荡地承认了自己派人去探听唐小鱼的事情,“那天皇上您走后,妾身就叫人去细细打听了这位韩家姑娘的来历,才知道原来她就是献了玉薯于国有功,得了您和太皇太后夸赞的那位姑娘。说来这事是齐王的不对,妾身本想着要补偿韩家,听了她的来历,妾身突然又有了新的想法。”

皇帝看着这个陪伴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女人,她了解他,比他了解她还要多些。既然许慧提出这个建议,那就一定是有什么足以打动帝心之处。

“说来听听吧。”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位唐姑娘以前是个痴傻,突然好了又得了玉薯,才会让人将她与神仙子弟联系到一块儿。”许贤妃想了想方说,“不过妾身问了当时她进宫见您时的言语,这位姑娘聪明也难得质朴,小欲小求,知道自己能要什么能求什么,不像眼皮子浅的女子那样欲壑难填,很不错。”

“接着说。”

“她的确于农事上有天份,能于短短数年得了农神小娘子的称号,可见她这几年一心扎在农事上,心无旁鹜,是个纯直的孩子。”

皇帝点了点头。

“因为心里装不下别的事,而一心研究农事,还避免了蜀中一地的稻瘟天灾,这是国之幸事,臣妾为陛下贺。”贤妃站起身,对皇帝行了一礼,“不过她在农人心中声望太高了,也不是什么益事。”

“这样的人才,应该出自皇家。太子是国之储君,他的奉仪是农神娘子,我大齐必将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李家江山必会承天恩泽,代代永固。”贤妃笑了起来,“不知这样的赔礼,韩尚书会不会满意?”

最后这一句是笑谈。

皇帝和贤妃都明白她没说出来的那句话。

太子才是国之正统,他们的儿子齐王,还是早早儿歇了念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