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重生反派后娘我靠苟着养崽 > 第26章 童生案首

重生反派后娘我靠苟着养崽 第26章 童生案首

作者:v彩衣v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9-13 22:43: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26章 童生案首:大宝八岁解元,神童名动省城(上)

一、黎明赴考

三月十五,省城贡院开龙门。

天未亮,贡院外已排起长龙。灯笼火把将石狮子照得面目狰狞,考生们裹着厚衣,怀里揣着文房四宝,嘴里念念有词。

忽然,人群一阵骚动——

“北关县沈宴来了!”

“哪个沈宴?”

“八岁神童!听说一岁识字,三岁背《左传》,七岁作诗压过府学教授!”

议论声中,一辆青幄小车稳稳停下。车门开处,先跳下一只杏红团锦小靴子,接着是三宝的脑袋,髻上绑着锦鲤金坠,一晃一晃。他回身把车帘掀得老高,脆生生喊:

“大哥,龙门到啦!”

大宝弯腰下车,月白儒衫外披一件素缎半臂,腰间墨玉算盘换成了一块小小玉珮,上书“观海”二字——那是沈青萝昨夜亲手替他系上的,取“观海难为水”之意,盼他莫骄。

少年不过八岁,身量却与寻常十二三岁童生无异,眉眼沉静,眸光澄澈。他朝四周拱手,声音不高不低:

“诸位年兄,同勉。”

人群自觉让出一条通道,无数目光灼灼落在那小小的背影上,有惊叹、有艳羡,也暗藏不服。

二、龙门验身

贡院门口,衙役按例搜检。轮到沈宴时,两个差役不自觉放轻了动作,却在触到他袖中物件时犯了难:

“童生,这是什么?”

大宝从袖兜掏出一只巴掌大的机关盒,盒面刻着“诸葛连发”四字,轻轻一按,“咔哒”弹出三支寸许短箭,箭簇却是软木,箭尾系着细纸卷。

“回差大哥,学生惧考场湿气,特带‘袖箭试纸’,若墨迹晕开,便知湿度,可提前换纸。”

差役听得瞠目结舌,又见他神色坦然,只得放行,心里却道:八岁小儿心思如此缜密,难怪有神童之名。

入龙门,过搜检棚,再经“明远楼”唱名。唱名官唱到“北关县童生沈宴”时,声音不自觉拔高三分,引得楼上楼下考生齐刷刷侧目。

三宝在门外踮脚挥手:“大哥加油!锦鲤保佑你!”

沈青萝站在远处檐下,指尖微紧。

今日之前,北药局是商;今日之后,若大宝得中,北药局便多了一条通天梯。

她抬眼望天,三月春阳,正好。

三、三场鏖战

县试、府试连捷后,院试才是大关。

主考乃翰林院编修韩文渊,以“冷面”著称。出题那日,他立于高台,目光扫过黑压压人头,忽而停在最前排的小小身影上,眉梢一动,开口:

“今日首题——《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各作八股一篇,限五百字。”

题目一出,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此题看似常见,实则易流于陈词滥调,难得出新。

大宝却神色自若,研墨提笔,手腕稳如磐石。

墨香氤氲间,他先写破题:

“松柏之可贵,非以其终年青青也,以其岁寒不凋,而后知青青之足贵也……”

笔锋一转,以“药”喻“松柏”,将药材经霜愈劲、人需砺节方成的道理娓娓道来,末了又落回圣人之言,首尾相扣,滴水不漏。

午后散卷,誊录官抄至此处,忍不住拍案:“八岁小儿,笔力老辣如此!”

第二日,诗赋题:《春草》。

大宝写七绝一首:

“浅草才能没马蹄,

嫩从细雨借生机。

根藏一寸燎原意,

不待东君手自萋。”

韩文渊阅卷至此,良久无言,只在卷尾朱批八字:

“童心如炬,诗骨天成。”

第三日,策问:

“北地药材南运,利弊若何?”

这道策论,明面考商贾利弊,实则暗藏时政——朝廷正议开通洛河漕运,以药抵税。

大宝先引《周礼》“以九贡致邦国之用”,再述药农之苦、药商之艰,继而提出“官督民办、分段设仓、以药折盐”三策,条理清晰,切中时弊。

末了又附一张“洛河药运图”,乃二宝连夜绘的机关沙盘缩印版,图上标注暗礁、水驿、仓廒,一目了然。

韩文渊阅罢,沉吟许久,在卷首画了一个小小的圈——那是“案首”暗记。

四、放榜风波

三月二十,放榜日。

天未明,贡院外已人山人海。三宝骑在阿九脖子上,挥着锦鲤小旗:“让一让,我大哥要过!”

红榜高悬,首行赫然:

“案首:北关县童生沈宴。”

人群瞬间沸腾。

“八岁案首!破了本朝纪录!”

“韩大人冷面无私,竟给他画了双圈!”

三宝激动得差点从阿九肩上摔下来:“娘亲!是大哥的名字!锦鲤显灵啦!”

沈青萝握紧三宝的手,眼眶微热。

她知道,大宝这一案首,不只是神童之名,更是北药局在官场的“护身符”——八岁案首若无意外,明年可直赴乡试,若能再中解元,便是“小三元”,朝廷必重点栽培,到那时,谁敢轻易动北药局?

五、夜宴暗涌

当晚,巡抚刘大人在省城“观澜楼”设宴,为案首贺。

宴至半酣,按例由案首赋诗。

大宝离席,朝北再拜,朗声吟道:

“稚子持卷叩龙门,

不负光阴不负春。

愿将寸草心化雨,

遍润桑麻济世人。”

满座动容。刘大人亲自扶他入座,温言勉励:

“八岁有此胸襟,将来必是栋梁。吾当亲书折子,荐你入国子监。”

大宝却躬身答道:

“学生愿留北关,随母亲经营药局,以药济民,以学辅政。”

刘大人一怔,旋即大笑:“好!好一个以药济民,以学辅政!”

六、尾声

夜归客栈,沈青萝替大宝摘下玉珮,轻声问:

“国子监的机会,真不心动?”

大宝摇头,眸子亮得像星:“娘,孩儿若此刻进京,不过是万千监生之一。留在北关,孩儿是八岁案首、北药局少东,能做的事更多。”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再者,赵全不会善罢甘休,我得守着您。”

沈青萝心中酸软,摸了摸他的发顶:“傻孩子,娘可没你想的那么弱。”

大宝笑得狡黠:“孩儿知道。但孩儿也想护娘一次。”

窗外,三月十五的月亮圆圆满满,照得人间一片清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