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琦琦小说 > 青春校园 > 棠玥寕诗词集 > 第一百三十四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七律·秋思》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七律·秋思》

【平水韵上平一东】

清秋人立夕曛中,林薮香流金粟风。

苇岸时飞初雪白,枫山正著晚霞红。

云寒遥看鸿归急,日暮犹怜花落匆。

莫叹乾坤萧索里,来春有待物华丰。

………………………………………………………

注解:

夕曛:夕阳。

出自: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唐·戴叔伦《晚望》诗:“山气碧氤氲,深林带夕曛。”

宋·梅尧臣《金山寺》诗:“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

林薮:山野。

出自:《晋书·裴秀传》记载:"乐广尝与頠清言,欲以理服之,而頠辞论丰博,广笑而不言。时人谓頠为言谈之林薮"

金粟指桂花。

出自:宋·范成大《中秋后两日》咏“金粟枝头一夜开”。

………………………………………………………………

释义:

晚霞映照下独自伫立,桂花香气随风漫溢山林。芦苇丛中白絮纷飞如初雪,枫林尽染晚霞般鲜红。远望寒云中鸿雁疾飞,日暮时怜惜落花匆匆。莫因天地萧瑟叹息,且待来春万物再次蓬勃。

………………………………………………………………

以下是《七律·秋思》的逐句解析,结合平水韵上平一东的格律与意象分析:

1.首联:清秋人立夕曛中,林薮香流金粟风

"金粟风":化用范成大诗意,以桂花(金粟)喻秋风,既写视觉的金黄色泽,又暗含嗅觉的馥郁芬芳。

"夕曛":夕阳余晖与"清秋"构成时空背景,奠定全诗寂寥基调。

表达效果:通过"人立"与"风流"的动静对比,突显秋日独处的沉思状态。

2.颔联:苇岸时飞初雪白,枫山正著晚霞红

色彩对比:"初雪白"与"晚霞红"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强化秋日绚烂而短暂的物候特征。

修辞手法:

比喻:将芦花纷飞比作"初雪",枫叶红艳比作"晚霞"铺染。

借代:以"苇岸""枫山"代指典型秋景,凝练自然意象。

3.颈联:云寒遥看鸿归急,日暮犹怜花落匆

鸿雁意象:鸿雁南飞暗合"秋思"主题,传递时光流逝的紧迫感。

情感递进:"犹怜"二字将客观景致转为主观感伤,为尾联转折铺垫。

4.尾联:莫叹乾坤萧索里,来春有待物华丰

哲理升华:从萧瑟中提炼希望,体现"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

结构呼应:与首联"清秋"形成闭环,"物华丰"回应"金粟风"的生命力。

格律与技法总结:

全诗押"东"韵(中、风、红、匆、丰),符合平水韵上平一东要求。

中两联对仗工整,颔联色彩描写尤为出色,颈联动态与静态交融。

意象选择(金粟、鸿雁、枫叶)兼具古典诗词典型性与创新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